殷涛
某个夜晚,古希腊天文学家泰勒斯仰望星空时一脚踏空,掉到坑里去了。身边的婢女嘲笑他:“您只知道看天上,却连脚下的事情都看不到!”两千年后,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听到这个故事,说:“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
《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誉为“诗中之诗,顶峰上的顶峰”,其中有两句是迷人的天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我们同样无法想象,当人类第一次抬头看见满天星斗,那种惊奇、惊叹和神往的表情。
星空象征着渺远、瑰丽和神奇,衍生出无数童话故事。多少科学家、艺术家遥望星空,以丰沛的想象力和才华灌溉了人类文明。星空是全人类的童话。
仰望星空代表着一种希望和力量——纵然星辰光芒微弱,也能给心灵带来慰藉。星若在,梦就在。漆黑的夜晚,古人仰视夜空就能找到方向,甚至找到了北斗七星与四季更迭的关系。
随着科技发展,人类渐渐摆脱了对星空的依赖,越来越多地被大地牵绊。地面上有越来越高的楼,越来越丰富的物质,越来越闪耀的金币,还有多少人有闲暇仰望星空?
低头看手机的人与日俱增。因为空气能见度低,许多星星悄悄隐身。另外,大家都太忙太累了,每天一睁眼就被无数的大事小事缠绕,忙碌一天回到家,把沉重的躯壳扔在沙发里,除了划拉几下手机屏幕,吃饭的胃口都没有。
孩子们困在校园、书城和作业中,抬头寻找满天星辰已经成了一种奢望。头越垂越低,腰越坐越弯,眼睛越来越暗,星星已经从他们的眼睛里消失了。
但是,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才有希望。
人永远是思想的动物,行为是思想的奴隶。在人类的天空,苏格拉底、孔子、老子,这些伟大的思想家,如群星闪耀,万古烛照。他们仰望星空,影响了几千年文明进程。
我们一定记得钱学森先生的惊天一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其实前面还有一句话:“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那的确是个大师云集、群星闪耀的时代。钱学森、邓稼先、童第周、王国维、陈寅恪,以及梁启超、章太炎、胡适、王力、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潘天寿、张爱玲、林徽因、萧红等,人数之众,风采之盛,令人惊叹。而他们对我国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何有此盛况?因为当时的办学者是兼具“世界眼光”和“中国精神”的人。
北大校长蔡元培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系统地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今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五育并举的思想。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推行通识教育,培养厚实基础。他特别重视体育,认为这是学生“养成高尚人格的最好方法”。他的教育主张“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至今脍炙人口。
民主管理,教授治学,这是民国初期大学治理的观念。1912年蔡元培任教育总长。他起草《大学令》为教授治学提供了制度保障。
当时的北大校园,学术思想可谓百花齐放:有的激进,有的保守;有的大讲西方的民主科学,有的则弘扬国学的博大精深;有的鼓吹白话文的晓畅流利,有的捍卫文言文的典雅庄重。教师队伍中,既有博士头衔的人,也有只读过私塾的人。
清华大学碑刻陈寅恪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精神。王国维先生认为,学术发展在于它的独立性,以官为奖励的学问,必将导致学者的官僚化,最后会毁灭学术。
真正的大学是“没有用的”,因为大学是培养人的。人不是工具,人本身就是目的。而无用之用恰恰是大用。正如黑格尔所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
话说前面提到的天文学家泰勒斯,为了反击俗人的哲学无用论,根据天象预测到来年橄榄丰收,提前租下全城的榨油设备,发了一大笔财。他借此向世人证明 :哲学家不难致富,只是他的志向不在金钱。
然而,和平时期的大学,大楼越修越高,却没有了大师。一些教授为利益站台,成为老板;一些大学沦落为培训机构,成为培养“工具人”和“螺丝钉”的场所。
今天,教育圈依然有各种纷扰、各种伤痛、各种困局,让人不得开心颜。那就把视线暂时移开,往天上看看吧。霍金曾说过:“记住要仰望星空,不要低头看脚下。无论生活如何艰难,请保持一颗好奇心。”
痛苦难寐的时候,仰望星空,想想在遥远的某个星球,还有一些更高级的文明,有理想的生活和无穷的快乐,或者真的有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走。
面对诱惑动摇的时候,仰望星空,星空浩瀚庄严,如一种崇高的道德律令,让内心充满敬畏,复归澄明。
纠结惶惑的时候,仰望星空,观亿万斯年浮沉,顿觉人生渺小,沧海一粟,还有什么不能接受,有什么不会过去?
星空把我们的目光延伸,把我们的生命延长,把我们的境界推向高远。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孟德吟咏的虽是沧海,但其实他内心已经拥有了星空。
星空澄明。让我们在灿烂星汉里寻找希望,在北斗启明里等待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