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的诗确实是小的。是那种小小的、星星点点的、一闪一闪的小情思,小触动。她似乎从不喜浓墨重彩,只一味地轻描淡写。写诗在她,就是随口而出的低吟浅唱。《人间寂静》共119首诗,每首都小小的,十行上下。绝不云山雾罩,也不一惊一乍。
小雅总是以身边的、日常的小人物或小东西入诗。这使得她的诗歌鲜有宏大叙事。纵然日常的事物往往稀松平常,极易被忽视,但日常又何尝不是更加强大的存在?任由谁能够摆脱得了一日三餐的烟火气息、吃喝拉撒的寻常节奏呢?所以,小雅写母亲,是必然要让那些寻常极了的农村事物围绕着她的。正是在“茄子花、豇豆花、孙子、蚂蚁、村庄、池塘”这些字眼儿的烘托之下,一位勤劳、朴实的农村母亲形象便也众星拱月般呼之欲出了。
在《具体的生活》这首诗里,小雅更是把这种日常生活点染得非常具体。“她把小白菜的枯叶和老去的根基掐掉/一棵一棵清洗/她把鱼肚剖开掏出内脏对着水龙头冲/之后抹上盐和花椒摆在盘子里”,在这首堪称女诗人自画像的诗里,小雅非常直接、坦诚地将自己的想法供出来,“她被这具体磨损着/又诚服于它/她写下了多少形而上的诗歌/这一刻都被抛弃”。日常的强大还在于它能够淹没诗意,解构形而上。但你很难说,为妻为母,是写一首好诗更重要呢,还是烧一桌好菜更重要。而在此诗结尾处,诗人范小雅的回答有自得,有自嘲,亦有自省。
小雅诗歌之小,还体现在字里行间俯拾即是的小确幸。小雅的诗兼具孩童的纯真、女诗人的敏锐、中年人的知足。用她自己的话说:“我写诗是为了向美致敬——向来自大自然,来自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惊喜、奇迹和感动。艺术有门类,美却无界。我守护自己内心的天真,去观察它们,赞美它们,并感受它们带给我微妙的、无法言说的愉悦和安慰。”(《后记》)所以,无论是“春风吹着高处的玉兰花,梅花,樱花/吹着低处的油菜花,豌豆花,荠菜花/春风所到之处,谁好意思/不打开自己呢”(《春风吹》),还是“纷纷扬扬的花/落在地上亭子上树上/纷纷扬扬的浪漫/落在心上”(《人间寂静》),抑或是“天空一无所有,只有蔚蓝/——令人心碎/——令人心满意足”(《蔚蓝的天空》),都是诗人所说的惊喜和感动了。
小雅生活在一个叫作云梦的小城里。“云梦”,多么诗意的两个字,那也曾是“气蒸云梦泽”的云梦。对于这样的小城,小雅是满意的,知足的。“我只在云梦这样一小块地方/生存,生养,生活/好像也足够/我的,小的叹息,小的忧愁,小的抗争/我的,小的仰望,小的憧憬,小的赞美”(《小东西》)。从这里可以看出,小雅对于“小”是有执念的,似乎唯有“小”才更称她的心意,让她觉得稳妥、熨帖、牢靠。小雅就是这样在她的小城里,小小的世界里,日复一日地生活着,书写着,低吟浅唱着。
小雅的诗说小也不小。她的诗有佛性,有包容,有感恩,有悲悯,有大爱。《山中听雨》里,她这么念叨:“白天去过后山,那里菩萨低眉/深山寂静,尘世遥远/还有什么不能原谅”;《佛音》里,她虔诚如斯:“当我在寂静中盈满泪水/我知道/佛走近/抚摸了我的头”;在《我愿意为这些活着》里,她感激着:“我觉得自己并不渺小,也不卑微/因为世间的光明,温暖,希望/此刻洒满我身”;她对风都有怜惜和悲悯:“风比人更孤独/在空荡荡的大地上/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风比人更孤独》)。
而在《深夜港口》这首诗里,她之于天之于地的那份敬畏、感恩,更是写得不动声色又引人深思。
深夜港口
海上回来的渔船停在港湾
大轮船,小木船
海水轻轻荡漾
安慰着它们的疲惫
捕的鱼去了市场
那么多空舱排列着
大海把船只还给了海港
也再一次,把人还给了人类
人类的进化论又怎么少得了海洋这个环节?大海同时是人类的衣食父母与精神父母。“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是我们从小就能唱的歌谣。海边人家将捕鱼捕虾称为“讨海”,一个“讨”字,便是祖先在教我们做人:敬畏与感恩。我们的一切都不是我们所有,都是上天的恩赐、大地的给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感恩戴德呢?
“人类一旦觉醒,利他的文明之花将会盛开”,小雅便是用她的小诗无声地警醒着人类的贪婪、狂妄,呼唤着人类的良知、理智。如果过分索取,那么大海也可以是凶猛无情的,它也可以不把人还给人类。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小雅说:“诗是深情而节制的吟唱。”正因为语言的凝练,用词的节制,更显出她诗中的深情与意蕴。而我说,小雅的诗是小中有真意。那样的一份“小”里面,藏着她所领悟到的这人世的真正意趣,藏着她对这万物的包容与爱。也因为这份爱,她更加谨小、慈悲。
人间寂静,有小小的欢喜。
作者简介>>>>
郑春霞,教育学博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浙江省评论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从事散文、评论、儿童文学创作。在《文艺报》《文学报》《中国校园文学》《儿童文学》等刊物发表文章百余万字。
[责任编辑 刘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