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希泉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2年4月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指出:“中国青年向往更有品质的美好生活”“生活水平实现了质的跃升,高质量发展有了更加丰盈、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新时代青年把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和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作为最关切的民生事项,在教育、就业、婚恋、健康、向上流动、住房等方面表现出发展层次跃升的民生需求。
新时代青年民生关切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发展新特点、新规律的重要内容,表现出三个方面的主要特征。
青年民生关切呈现出宏大叙事与个体感受相结合的特征。青年民生关切是对“国家大民生”与“青年小民生”的双重关切。新时代青年的民生关切,既有对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整体民生关切,又有对青年自身高质量发展中的民生难题的自我关切。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开展的“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以下简称“CSS调查”)2013年、2015年、2017年、2019年、2021年、2023年连续6次调查的数据显示,新时代青年对我国主要社会问题的判断,基本都集中在就业失业问题(2023年排第一),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015年、2017年、2019年均排第一),物价上涨问题(2013年排第一),住房价格过高问题(2021年排第一),贫富差距过大问题(2017年排第二),贪污腐败问题(2013年排第三),教育收费问题(2021年排第六),食品安全问题(2015年排第五)等八个方面;青年自身或其家庭在过去12个月遇到的主要生活问题调查结果显示,青年的选择集中在物价上涨影响生活水平(6次调查均排第一),家庭收入低、日常生活困难(其中有5次调查排第二),家人无业、失业或工作不稳定(其中有5次调查排第三),医疗支出大、难以承受(其中有5次调查排第五,1次排第四),养育子女负担过重(2023年新增选项,排第五),子女教育费用高、难以承受(其中有4次调查排第六),住房条件差、建不起或买不起房(其中有1次排第二,2次排第三),家庭人情支出大而难以承受(其中有2次调查排第五)等八个方面。对比青年眼中的宏观民生问题和个体民生关切,可以发现教育、就业、物价、健康、住房是新时代青年最为关注的民生方面。
青年民生关切呈现出稳定性与变动性相结合的特征。青年民生关切的稳定性在于青年在青春期主要发展任务的共通性。青春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教育、就业、婚恋、健康、休闲等方面实现发展,这决定了青年民生关切的主题不会发生重大变化。同时,青年的民生关切也会因经济社会发展变动和政策效果差异而发生一定变化。比如,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物价水平控制相对较好,在“CSS调查”中,青年虽然一直把“物价上涨影响生活水平”作为过去12个月遇到的主要生活问题的第一影响因素,但选择比例由2013年的71.62%锐减为2023年的48.54%,表明青年对近年来物价控制成效有较直观感受。又比如,面对当前低年龄段青年就业难更加突出的状况,“CSS调查”结果显示,青年选择就业失业问题的比例,由2013年的28.96%升至2023年的47.55%,位次由第六位升至第一位。为此,必须精准把握青年民生关切具体方面的变化,更有效配置资源和出台相关政策以推动青年民生问题的解决。
青年民生关切呈现出青年发展需求迭代升级与青年发展短板日益凸显相结合的特征。新时代青年民生发展和民生需求正在迭代升级,由物质需求为主升级为精神需求为主,由基本的教育、就业、住房等需求升级为更好的高等教育、高质量就业创业、高品质住房的民生需求。2023年初,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全国77580名青年开展调查(以下简称“青研中心调查”)结果显示,近九成青年对“金钱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的说法表示认同,超八成青年认同“奉献社会才是衡量个人价值的主要标准”的说法。不容忽视的是,与快速迭代的青年民生需求相比,我们现在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满足青年民生需求的政策支持等方面还相对滞后,这是新时代青年民生问题的重要根源。比如,在住房尤其是保障性租赁住房方面,新时代青年表现出更急迫的民生需求。“青研中心调查”的结果显示,有约六成五的青年表示对国家提供的保障性租赁住房有明显需求,但有超过六成青年认为获得国家提供的保障性住房难度大。同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青年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青年发展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社会成本等显著增加,青年的职业能力需要一个较长的培养形成期,兼之社会经历不足、社会资源欠缺、社会支持体系不完善,使青年发展的短板日益凸显,造成青年社会融入和向上流动的难度加大。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正在成为青年发展外部环境的常态化特征。国际国内环境的复杂变化也给青年发展带来较大冲击和负面影响。可以说,新时代青年民生关切也是青年发展短板的直接表现,青年民生需求的更好满足越来越需要全社会的协同支持。
近年来,党和政府通过不断创新青年发展理念和青年工作机制、完善青年发展政策体系、持续推出青年发展项目等政策措施来积极回应青年民生关切。
坚持党管青年工作原则成为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的根本遵循,全党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的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完善,青年优先发展理念的社会共识日益巩固。党和国家深入研究把握新时代青年的新特点新规律,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青年是党和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明确了青年工作的战略地位,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2024年“两会”期间,17个省份、190个地市、1109个区县在党代会或政府工作报告中将青年发展规划实施和促进青年发展相关内容纳入其中,充分贯彻和落实青年优先发展理念。各级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不断推进,以推动青年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中国特色青年发展的工作机制不断完善。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建立规划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以来,多个部门定期研究青年发展领域重大问题、协调制定青年发展政策。在地方层面,省、市、县三级也普遍建立起党委领导和政府联系领导担任召集人、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
以《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为核心的青年发展政策体系不断建立完善,初步构建起中国特色青年发展政策体系,为青年民生关切的有效满足提供了坚实保障。青年发展政策体系是青年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制度支持,是公平惠及青年发展的公共产品和政策红利,是回应青年民生诉求、推进青年更好发展的必然要求。2023年团中央积极推动《青年发展促进法》的立法工作;广州市出台全国第一部促进青年创新创业并惠及港澳台青年的地方性法规《广州市青年创新创业促进条例》;浙江推进青年发展相关立法工作,并已经形成《浙江青年发展促进条例(草案)》。在推进青年发展立法的同时,强化中国特色青年发展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和丰富内涵已成为当前优先事项。近年来,“双减”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破解大城市青年租住房难题、“三孩”生育及配套支持措施、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等重大政策“组合拳”陆续推出。2024年3月召开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六次全体会议材料显示,国家层面累计出台青年政策超过300项,各地聚焦教育、就业、住房、婚育、心理等领域出台惠青政策,省级1100多项,市级5400多项。其中,党和政府在推进青年就业创业民生方面竭尽所能。2023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各级政府各类资金直接支持就业创业超过3000亿元,教育部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汇集岗位622.7万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10个部门共同组织实施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共募集见习岗位159万个,组织87.9万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参加就业见习……“青研中心调查”的结果显示,青年对《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的整体满意度是7.57分,其中给予满分(10分)评价的比例为24.2%;89.8%的青年对所在城市出台的与青年发展相关的政策表示满意,其中“非常满意”占25.7%,“比较满意”占64.1%。
以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和青年发展型县域建设试点工作为载体,全面推进青年发展项目载体和社会环境优化建设,青年民生发展的城市发展环境日益优化。2022年,17个部委共同推行的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工作,使青年发展政策的体系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青年政策库的内容不断丰富,针对性不断增强。青年发展型城市试点工作均成为所在城市党委政府的专门议题,13个省份将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写入党代会、党委全会或政府工作报告。全国200多个城市倡导践行“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的发展理念。为了解决青年社会流动和城市融入的民生需求,156个城市建设近1900家“青年驿站”,为求职青年提供短期免费住宿。在促进青年婚恋方面,民政部推动婚姻登记“跨省通办”,持续深化婚俗改革,依托各级婚姻家庭辅导室(站)为广大青年提供服务。在促进青年身心健康方面,教育部等17个部委出台《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教育部、体育总局等部委举办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共青团12355青少年服务台开展心理健康自护教育65万人次。这些举措促进了青年民生发展的进步,赢得了青年的肯定。“青研中心调查”的结果显示,近八成青年觉得当前所在城市对自己的发展友好。
青年对民生发展方面的社会保障效果给予正向评价,尤其是在住房保障方面的评价一路走高。《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指出:“针对中国青年多元化发展需求,国家强化政策服务导向,健全完善政策体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鲜明体现青年元素,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健康中国等国家重大战略充分关注青年群体,青年发展得到越来越多的顶层设计支持。”“CSS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与2023年相比,青年对就业保障的评分(总分为10分)从4.94分增至6.51分,对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的评分由5.12分增至6.94分,对医疗保障的评分由5.93分增至7.36分,对社会保障的总体评分由5.57分增至7.07分。其中,青年住房保障力度不断增强,更多大城市面向新市民、青年人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缓解青年住房难题。2023年,住房城乡建设部指导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成都7个超大城市开工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50.5万套(间)。“CSS调查”结果显示,青年对“政府提供的经济适用房、公租房、廉租房等基本住房保障”的评分,由2015年的4.94分增至2023年的6.69分。可以看出,正是因为党和政府的积极回应和务实举措,确保青年在民生关切方面的获得感不断提升。
深化党管青年工作重要原则,更好形成青年优先发展理念的社会共识。青年高质量发展首先表现在为青年提供高质量民生供给上。新时代青年民生关切是更高水平和更高起点上的发展,涉及面越来越广泛,与社会结构诸多主体和因素的关联度日益紧密。以青年民生关切为主要表现的青年问题,已经难以依靠家庭和青年自身来解决,一定需要在党政中心工作大局中予以通盘考虑,形成全社会关注、关爱、关心青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加大党政资源、社会资源、单位资源、志愿资源、个人资源等的投入力度和整合力度,为青年民生关切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和社会支持。青年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较快与青年发展速度相对迟滞之间的矛盾导致的。因此,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管青年工作重要原则,坚持以青年为本和青年优先发展理念,出台完善更多公平公正、成体系化的青年政策来惠及全体青年,不断完善全面立体有力的社会支持体系确保青年获得公平向上流动的机会。
加大对新时代青年发展的新特征新现象新规律的研究把握,遵循新时代青年的发展规律和主要需求,完善创新青年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研究观察发现,高质量就业、平等自由的婚姻家庭生活、志愿服务等更能体现主体价值的需求,已经成为新时代青年的普遍民生诉求;同时,新时代青年心理健康需求增长、身份焦虑和压力增大等青年问题日益成为青年民生关切的热点焦点;新型城镇化将为新时代青年发展提供更广阔空间,在城市拥有高品质的居住环境是新时代青年的基本需求,青年住房租赁需求将更加凸显。综上,新时代青年民生需求的新现象新变化,都需要从制度安排和社会支持等方面予以积极回应和有效应对。比如,针对青年在不同地区、城市、企事业单位之间的社会流动性需求,需要全社会尤其是处在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城市与乡村的协同发力,为青年提供更多公平的发展机遇和政策红利;还需要不断增强社会保险、医疗保障、职业年金、技术档案、市民待遇等方面政策措施的公平性、可及性、有效性。
新时代青年要主动了解相关青年发展政策来提升发展空间、拓展发展路径。青年民生需求的实现,最终要依靠青年自身的主动作为,整合、转化并利用好党和政府以及社会提供的资源和支持作为自身前进的力量,不断提升自身的精神素养和综合能力,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但是,新时代青年在了解和利用青年发展政策的主动性和运用能力方面还有较大差距。例如,基层就业创业是青年施展才干的大舞台,也是党和政府进行资源倾斜的就业方向,理应成为青年发展的重要机遇。“青研中心调查”显示,只有两成多青年愿意到乡镇、县城及县级市区就业。这些政策倡导与青年选择之间的不一致性,也在一定程度上给青年民生关切的实现带来了较大阻碍。因此,新时代青年需要改变等、靠、要的传统路径依赖,主动走出舒适区,以党和国家的需要引领自身的需求,不断提升青年政策的认识和运用能力,高效利用党和政府为青年发展创造的一切有利条件来推动自身更好发展。(作者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本文系北京市社科基金2023年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研究”〈项目批准号:23KDA002〉的阶段性成果)
(摘自《人民论坛》2024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