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青青
近年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把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工作作为政治工程和民心工程,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强产与兴村协同、办点与扩面同抓、塑形与铸魂共推,着力绘就“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革命印记处处可见、发展成果人人共享”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一手抓人的整合,一手抓力的聚合。按照工作力量聚集、政策项目聚合、优质要素聚变的思路,上下联动、统筹推进,把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施工图”变为“实景图”。三级联动谋。构建县委书记联村、县直部门帮村、乡镇党委包村的责任体系,将采花乡红渔坪村红色美丽村试点建设纳入县、乡两级书记抓党建履职“口袋书”,选派产业、项目、宣教辅导员16名蹲点办公,协调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20余件。三方共建推。按照资金统筹、资源统管思路,用足用活中央、省级奖补资金和县级配套资金2500余万元,整合财政、发改、住建等部门资源,修缮一批红色遗迹、打造一批红色场景、壮大一批红色产业,实现“过去有红色故事,今朝有美丽新颜”。三措并举抓。坚持立足县域定标准、立足村情访民意、立足史实明主题,组织专班下沉一线听民声、访民情、集民意180余场次,通过清单化管理、项目化运营、工程化推进,确保重点项目“拉弓”上劲、“满弦”推进。
一手抓景的打造,一手抓文的塑造。坚持“有址可寻、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有事可说”,以红色文化一线串联吃、住、学、游、训等各类业态,变“基因红”为“发展红”、“产业兴”为“百业兴”。培育红色景点。全域摸底红色文化村12个,以情景再现、旧址复原等方式,打造贺龙红四军指挥部旧址、江南游击纵队会师纪念碑、张体学夜宿湾潭遗址等红色地标30余处,推动“景点”变“卖点”。赓续红色文化。全面对标革命老区安吉,选派200余名党员干部外训“破冰”,提炼“开天辟地、战天斗地、脚踏实地”“敢为人先、甘于奉献”等红色精神,编排《茶山七仙女》《古道茶人》等红色剧目,录制《土家族女英雄李凤春》《峡江赤子夏明翰》等红色党课,力促古今辉映、文景交融。发展红色经济。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载体,打造乡村耕读劳动教育大学堂、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探索“红色文化研学+休闲观光农业+生态康养旅游”多元发展路径,实现集体增收、群众致富。
一手抓面的完善,一手抓里的改善。坚持既要面子也要里子,既要颜值也要气质,实现美丽乡村功能性和美观性相统一、实用性和品质性相协调。规划定调子。将美丽乡村建设纳入“全国‘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县”总体布局和“云上五峰、自在土家”整体规划,对接浙江大学规划设计院量身定制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规划,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群众出点子。用好共同缔造的“金钥匙”,按照“点子群众提、料子就地取、法子大家想、票子一起筹”思路,组建“五会两队”“一会一队一中心”“环保小卫士”等群众自治组织,建立“集体管护、党员巡护、村民自护”机制,共同缔造美丽乡村。治理找路子。深化党建引领“一警三专N员”基层治理新机制,探索“民主早班车”“红黑榜”“饺子宴”“火塘夜话”“同心守望”“信用存折”等治理品牌,让群众时刻在线、深度参与,汇聚美丽乡村建设“一条心”。
(作者单位: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