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
思路点拨
不同的学段,作文训练的侧重点是有差异的。小学阶段,我们更关注学生在写人、叙事、写景、状物时,能否写得生动形象。初中阶段,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文字基础,这时,我们对文采的要求更高了。高中的话题作文时代,由于审题的限制少,也比较注重文采的比拼;进入材料作文时代后,为了防止考生“套作”,出题人在审题上加大了一些限制,所以老师们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作文的审题指导上,却忽略了对文章建构的指导。我所指的建构,不局限于结构安排,也包含构思。
很多学生对于作文题的思考只停留在确定中心和选择材料上,至于文章具体该怎么建构,却往往没有思考过。甚至有的学生,面对任何题目都采用自己的固定套路来写,还有的学生则完全随性,“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殊不知,面对不同类型的题目,考生本该“到什么山,唱什么歌”,采用不同的建构方式。
建构能力与审题能力、表达能力一样,也是广大考生必须具备的能力;而精心建构的文章作为展示考生才华的方式和手段,也同样具有令人震撼的魅力。
本文将分别举出记叙文、散文和议论文的写作案例,来谈谈文章建构的一些技巧,由于篇幅的限制,不能面面俱到,只能选择某些角度来谈。
量体裁衣,另辟蹊径
化大为小,小中见大
记得我儿子读小学时,学校布置了一个国庆征文作业。可以说,国庆征文的主题基本是固定而明确的——礼赞伟大的祖国。一般的写法多是选取祖国建设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借以抒情议论,表达对祖国的礼赞。但是,这种写法,我儿子没有优势。他的语言很普通,很难凭借细致的描写、浓烈的抒情或深刻的议论胜出。再说了,这种写法的文章会很多,也难以脱颖而出。作为一名高中语文老师,我只好指导他另辟蹊径——以独特的构思来引人注意。
我们避开了常规写法,不写祖国建设进程中的重大事件,而是为这个宏大的主题找了一个小的突破口——用一家三代人的生活变化来呈现祖国的巨大成就。但一家三代人的生活变化还是很宽泛,一篇小学生的作文里也不可能包罗万象、面面俱到,所以有必要把生活再聚焦为三个具体的截面,在三个截面里横向比较三代人的差异,以此来呈现祖国的巨大发展。
接下来就是考虑选择什么场景,才能自然而又巧妙地把三个截面融合到一篇记叙文里。经过思考,我建议他写早上起床穿校服、吃早餐、上学路上这三个截面,这些内容涉及了三代人的衣、食、行,很有代表性,也比较好安排三代人的对比:从儿子起床穿校服,奶奶对校服的赞美,顺势带出奶奶和爸爸那个年代上学时的穿着;由餐桌上儿子抱怨今天的早餐,带出爷爷回忆自己和爸爸当年上学时吃的早餐;最后是爸爸在开车送儿子上学的路上,谈起他当年上学是自行车接送,而爷爷则是自己翻山越岭去上学。通过一家三代人在三个截面上的比较,展现了百姓生活的巨大变化,可以说是以小见大地反映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进步。这样一篇别出心裁的文章,自然也成功地引起了儿子语文老师的注意。
双线布局,虚实结合
情节跌宕,升华主旨
一次,我的一名学生参加一个全国的征文比赛,话题为“灯”。这个学生的写作水平不高,但是热情很高,非常希望能在这个比赛中获奖。他写作的原文是这样的:他每天坐在自己家普通的日光灯下学习(家境欠佳),望着对面楼里的一个孩子每天能在华丽的吊灯下学习,心里充满了羡慕之情。但整个文章的主题、语言、构思都没有突出的亮点,获奖是很困难的。语言的改造也不是短时间就能奏效的,所以,我决定在构思上给他一些建议,助他一臂之力。
首先,我建议他采用双线布局写一篇散文,以“灯”的变化为实线,贯穿情节;以与“灯”有关的感情变化为虚线,同步对比。虚线与实线并行,内容也更加充实。具体如下:
实线是“小灯”(家境欠佳)——虚线是“家人团聚,但未觉幸福”;
实线是“大灯”(家境改善)——虚线是“孩子变得孤独寂寞”(父亲外出打工);
实线是“小灯”(节省开支)——虚线是“家人团聚,其乐融融”。
其次,我建议他尽量把文章的情节设计出波澜,因为“文似看山不喜平”。经过了解,得知学生的父亲为了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而在外打工,家里经济状况有所好转。所以,我们在原文的情节中添加了一些情节:爸爸出去打工挣了钱,满足了孩子的心愿,在家里也装了一盏豪华的大灯,此刻他也能在豪华的大灯下学习了。后来,父亲因打工劳累,身体欠佳,又回到家中。为了省电,豪华大灯下的学习又改成了小灯下的学习。同时,伴随着“小灯—大灯—小灯”的变化,情感也在同步发生着变化。特别是最后其乐融融的家人团聚,是经历了一番失去后又复得的团聚,与开头未能感知到幸福的家人团聚有很大的不同。经历了情感的变化后,本文的主题也由最初对豪华大灯的物质上的羡慕,升华为感受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家人团聚。最后,我的学生如愿获得了全国征文比赛的三等奖。
这里我想谈谈有关情节处理的问题。许多学生以为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以原生态的模样出现在我们的作品里才叫真,这种理解是狭隘的,有时为了主题的需要,我们需要对情节进行加工处理。或许,这个作品没有完全做到生活的真,但它如果符合了艺术的真,一样会有感人的效果。记得我的大学写作学老师莫怀戚曾说:“情节可以虚构,细节必须真实。”在他的散文名篇《散步》(入选初中语文教材)里,文章结尾写到中年男子“我”背起了年迈的母亲,这一举动其实在那次走小路的出游中并非事实,但却并未引起读者的怀疑和反感,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这篇文章里我们看到的中年男子,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他会带大病初愈的母亲出去散心,并且为了照顾腿脚不便的母亲,选择陪母亲走大路。此情此景是如此的和谐,读者当然不会怀疑他在泥泞小路上背起母亲的举动。也因为在生活的其他场景中,孝顺的莫老师也的确曾背过年迈的母亲出游,所以才能在此刻自然而然地把它写入文章,因而读者看到后也觉得亲切自然。
宏观布局,微观对应
纵横穿插,精巧编织
写文章,既要考虑到文章的宏观布局,也要考虑到具体的微观对应。高中生在谋篇布局上,应该体现出比初中生更强大的建构能力。
以2021年新高考全国Ⅱ卷的“人”字描红的漫画作文题为例。材料中有四幅描红图(有先后顺序),而且引导语要求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意味着这几幅图不能单独理解。所以,写这个题目,宏观布局按字的写作顺序(纵向结构)安排比较合理。引导语要求体现出新时代青年的思考,意味着这不仅是书法现象,还需要联系到做人方面的思考。因而,对每一幅图解读时,书法特点与人生相似点可以横向联想,这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确定这个题目适合纵横交织的布局。
在宏观布局了然之后,具体就要与之对应了。如果我们要写一篇议论文,可以把书写“人”字的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为人生进程的三个阶段:把“人”字撇画的起笔比喻为人生的早期,由“逆锋起笔,藏而不露”的书写特点联想到做人要深潜蓄势、韬光养晦;把“人”字捺画的行笔比喻为人生的中期,由“中锋用笔,不偏不倚”的书写特点联想到做人要公正中立、折中调和;把“人”字捺画的收笔比喻为人生的后期,由“停滞迂回,缓缓出头”的书写特点联想到做人要深思熟虑、厚积薄发。三个阶段中的每一个阶段由书法而联想人生是横向联想;“人”字三个阶段的发展变化是纵向结构,全文呈现出经纬交织的精巧架构,形成一个清晰且有机的整体。
一篇好文章,往往都有一副好骨架。好的建构,不仅有助于清晰明确地表达思想;其匠心独运的设计感本身也令人叹服。设计架构,本身就是对能力的一大挑战,祝每一个致力于此的人都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文章设计师!
例文赏析
待到山花烂漫时
□佛山市第一中学110班 某学生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题记
一簇簇绚丽嫣红的杜鹃花开得正盛,似乎把娇柔的玫瑰也比了下去。微风徐来,枝头上的艳丽也舞跃着,活像一只只轻灵的杜鹃鸟。在这株杜鹃树发芽、抽枝、开花之前,谁能想象这只是一粒平平无奇的种子呢?我在播种下梦想的种子时,也从未料到它会如山花般烂漫。
初次接触小提琴时,杜鹃树的种子刚埋下。我怀着满心的好奇与热情,去期盼它未来的样子。可初级的学徒,目光总是短浅的。试了几次小提琴课后,总回想起课堂上的惨不忍睹——拉出的音既干涩又刺耳,繁琐的练琴准备已磨损完我的耐心。每次架起琴,脑中立刻会出现这个问题:是选择认真对待还是就此放弃?一开始,我还会犹豫,但现在,我会不假思索地选择第一个。“古来万事开头难”,我早已明白,放弃的都是懦夫,只有坚持下来才能站在顶峰。犹记得,此时,杜鹃树已悄然发芽。
与小提琴相识相知的过程中,杜鹃树正无声抽枝。渐渐地,我不再如当初般满腔赤诚、毫无保留。懈怠、轻视如迷烟般渐渐笼罩我的内心。每次学完新课后,我少了勤奋钻研谱子的时间,多了哀叹新曲指法难的抱怨。琴技也在时光流逝中停滞不前。犹记得,那年有一场暴雨,可怜的杜鹃树被摧残得东倒西歪。
直到我看到老师在舞台上酣畅淋漓的表演,他的投入、他的享受还有耀眼的灯光撒落在他的肩上、弓上和琴上——那一刻,我才清楚地领悟到,之前的抱怨与困难是多么可笑。一边想着在舞台上像老师一样演奏,一边又在埋怨连连……深知自己的幼稚与无知后,我重拾最初的热情,就像刚接触小提琴那样认真对待,我的内心经历了从激情到迷茫,从迷茫到坦然。尔后,当我完全熟悉并且掌握了小提琴时,窗外的杜鹃花已蕴育着花苞,弦间流淌的音符不再受限于一纸乐谱,手指与弦、弦与弓早已在一次次磨炼下配合得天衣无缝,心间是一望无际的海阔天空。终于,我也能像老师一般,在舞台上尽情地演奏了!犹记得,演出回来那天,阳光正媚,杜鹃花开得正盛。
是啊!凡事都没有一蹴而成,但只要你心怀理想、脚踏实地,心中的种子无论遭遇怎样恶劣的环境,它也会发芽、抽枝,直到山花烂漫。
【点评】这是一篇以“种子”为话题的记叙文。本文最大的亮点在于采用了双线布局,作者用自己学小提琴的过程,来对应杜鹃树生长的阶段:埋下种子—发芽—抽枝—被摧残—开花。这样的处理既有波澜,又有象征意味,还能更好地贴合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