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

2024-06-13 07:35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4年21期
关键词:网络文学文本

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

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点阐述

结合近三年高考语文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我们可以窥见其中的规律以及变化。

首先,从文本选材来看,论述类文本的选材内容呈现出几个特点:

1.取材内容广。一般来说,论述类文本阅读题选材范围广,既涉及历史学、文艺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又囊括了国内外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的优秀作品,例如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这类文章一般会涉及较多的学术概念、专业名词,兼具审美性和文化性,并体现多元化视角。

2.论述方式多。作者为了支撑自己的观点,通常会用列举实例、引用道理、纵横对比、因果假设等方法使自己的论述内容更加饱满并具有说服力。一些文本还会运用比喻来使文章更通俗,运用排比使文章语言更具有气势。

3.文本作用强。论述类文本所论的观点对相应领域有启示作用,所涉及到的大部分观点、概念都可以在实际情境材料中得到应用。

其次,从考查内容来看,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命题方向呈现出稳中有变的特征。

在客观题题型的设置上,以近三年(2021~2023年)的新高考I卷为例,除了传统的“信息辨析题”“文意理解题”和“论述分析题”,还出现了“论据支撑论点题”,这类题实际上是对“论证分析题”的一种变式,本质上还是考查考生对论述文三要素及原文内容的理解与运用。

最后,在主观题题型的设置上,整合文本信息,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探究文本是主要的命题点,对考生理解、分析文本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考生要积累有关论述类文本的相关知识、构建知识结构,归纳论述类文本的特点、规律等,从而形成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

设题方式

以近三年(2021~2023年)的试题为切入点,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题题型列举如下:

一、客观题

1.信息辨析题

(2023年新高考I卷第1题)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藜麦适合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食用,并且由于其营养均衡,被美国宇航局认为是宇航员食物的理想之选。(陈述内容)

B.“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中的“此”,指的是被国外需求推高的藜麦价格给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人造成伤害这一说法。(概念范围)

C.藜麦的大面积种植,不仅让玻利维亚和秘鲁等地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而且改变了当地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陈述内容)

D.作者认为,尽管一些媒体引导消费者远离藜麦的做法值得商榷,但是其出发点却不是恶意的,他们为当地的贫困居民感到担忧。(陈述观点)

2.文意理解题

(2023年新高考I卷第2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第一段的内容可以看出,当一起事件超出了我们直接观察的范围时,有些人会根据他人提供的信息,并结合自己的判断,生成对该事件的看法。(观点提炼)

B.“它的价格不太可能再度回升”,可能是因为市场对藜麦的需求量不再大幅增加,而藜麦的种植面积仍然持续扩大,供给日益增长。(内容判断)

C.“每个新手辩论者”“都知道如何挑选最有利于自己的真相”,可见有些“沟通者”会选择有助于推进个人意图的真相,而这种选择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内容判断)

D.从藜麦事件可以发现,一组片面的事实编织在一起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而这场良心危机对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的居民造成了真正的伤害。(内容判断、语气判断)

3.论述分析题(论据支撑论点题)

(2023年新高考I卷第3题)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

A.“粮食优先”智库的工作人员塔尼娅·科森在谈到安第斯山藜麦种植者时表示:“坦率地说,他们厌倦了藜麦,因此开始购买其他食物。”

B.加拿大《环球邮报》一则新闻的标题为“你对藜麦的爱越深,你对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的伤害就越深”。

C.制片人迈克尔·威尔科克斯专门为这个问题制作了一部纪录片,他说:“我见过一些反对食用藜麦的文字评论,实际上,停止消费才会真正伤害这些农民。”

D.英国广播公司播音员埃文·戴维斯指出:“事实上,说谎常常是没有必要的。你可以在不使用任何谎言的情况下完成许多有效的欺骗。”

二、主观题

1.整合文本信息题

(1)(2023年新高考I卷第4题)请简要说明文本中的西方媒体在报道时使用了哪些“竞争性真相”。(理解概念)

(2)(2022年新课标I卷第4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把握观点)

2.分析论点、论据、论证题

(1)(2023年新高考I卷第5题)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关于藜麦的新闻报道结论有误?请根据文本概括。(论证方法)

(2)(2021年新高考I卷第4题)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论证思路)

3.探究文本题

(1)(2022年新高考I卷第5题)如何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理解探究)

(2)(2021年新高考I卷第5题)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理解探究)

题型设置

1.题型主客兼顾

2017~2023年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均设3道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9分。2020年,新高考Ⅰ卷增加2道主观题,2021年开始,新高考Ⅱ卷将主观题也增加为2道。其中主观题分值一般为“4+6”的分值形式。(见3版表格)

2.分值稳中有变

2017年到2023年全国论述类文本有19套试卷的阅读题为3道,占比为13.6%,而其余8套试卷的论述类文本的阅读题为5道,占比为21.7%。从分值对比来看,由9分增到19分,占比也相应地由6%增到12.7%。由此可见,未来论述类文本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增强,分值也将稳定提高。(见3版表格)

3.字数整体增长

从2017年到2023年,论述类文本的字数整体呈现增长趋势,特别是2020~2023年的新高考Ⅰ卷与Ⅱ卷,字数在1700字左右。(见3版表格)无论是字数还是材料数量,整体相对稳定。阅读量增加,提升了阅读难度,加大了对直觉、形象、逻辑、辩证和创造性思维等方面的考查,从而逐步提升考生的思维品质和文化素养。

总之,从题型、字数、分值等方面来看,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难度在逐渐加大,对考生阅读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考生需要重视论述类文本,培养做题技巧,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试题演练

一、(2023年新高考I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对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来说,藜麦的发现是一个奇迹。藜麦不含麸质,富含镁和铁,比其他种子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包括人体无法独自生成的必需的氨基酸。美国宇航局宣布,藜麦是地球上营养最均衡的食物之一,是宇航员的理想之选。产于安第斯山的藜麦有一个令西方消费者神往的传说:印加人非常重视藜麦,认为它是神圣的,并且称之为“万谷之母”。不过,藜麦的爱好者却通过媒体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从2006年到2013年,玻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2011年,《独立报》称,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称,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2013年,《卫报》用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素食者的肚子能装下藜麦令人反胃的事实吗?”该报称,贫穷的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食用更加便宜的“进口垃圾食品”。《独立报》2013年一篇报道的标题是“藜麦:对你有利——对玻利维亚人有害”。这些消息传遍了全球,在健康饮食者之中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在社交媒体、素食博客和健康饮食论坛上,人们开始询问食用藜麦是否合适。

这种说法看似可信,被许多人认可,但是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毕竟,藜麦贸易使大量外国资金涌入玻利维亚和秘鲁,其中许多资金进入了南美最贫穷的地区。几位经济学家跟踪了秘鲁家庭支出的调查数据,将种植且食用藜麦的家庭、食用但不种植藜麦的家庭和从不接触藜麦的家庭划分为三个小组。他们发现,从2004年到2013年,三个小组的生活水平都上升了,其中藜麦种植户家庭支出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农民们正在变富,他们将这种新收入转化为支出又给周边民众带来了好处。那么藜麦消费量下降34%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很长的时间内两个国家的藜麦消费量一直在缓慢而稳定地下降,这意味着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更加接近事实的解释是,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只是想换换口味,吃点别的东西。

为了解藜麦的种植情况,我去了秘鲁科尔卡山谷,这里在印加时代以前就得到了开垦。藜麦是一种美丽的作物,拥有深红色或金黄色的巨大种球。在安第斯山的这片区域,人们在梯田上同时种植藜麦以及当地特有的玉米和马铃薯品种。“国外需求绝对是一件好事,”我的秘鲁向导杰西卡说道,“农民非常高兴,所有想吃藜麦的人仍然买得起这种食物。”她还解释了另一个好处。之前,秘鲁城里人往往认为他们这片区域吃藜麦的人“很土”。现在,由于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食用藜麦被视作一种时尚。“利马人终于开始尊重我们这些高原人和我们的传统了。”玻利维亚西南部有一片遥远而不适合居住的区域,那里到处都是盐湖和休眠火山。在那里,我看到了由藜麦资金支持的当地急需的开发和旅游项目。千百年来勉强能够养家糊口的自耕农开始为更加美好的未来而投资。我在2017年4月听到的玻利维亚人对于该作物的唯一抱怨是,日益增长的供给正在拉低价格。玻利维亚的藜麦种植面积增长了两倍多,从2007年的5万公顷增长到2016年的18万公顷。马克·贝勒马尔后来对我说:“这是一个令人悲伤的结局,因为它的价格不太可能再度回升。”在风景如画的科尔卡山谷,当太阳落山时,我问杰西卡,欧洲和北美的消费者是否应该为吃掉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的食物而感到内疚。我可以猜到答案,但我想听到当地人的亲口否认。“相信我,”杰西卡笑道,“我们有许多藜麦。”

乍一看,这一关于食物热潮、全球贸易和消费者忧虑的事件讲述了谎言被揭穿的过程。不过,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各行各业有经验的沟通者会通过片面的事实、数字、背景呈现某种世界观,从而影响现实。在这个例子中,新闻工作者和博主出于高尚的理由引导消费者远离藜麦:他们由衷地为一个贫困群体感到担忧,害怕狂暴的全球贸易风潮会危及这一群体的利益。我们很早就知道这一点:每个新手辩论者和犯错误的小学生都知道如何挑选最有利于自己的真相。不过,我们可能不知道这些真相为沟通者提供了多大的灵活性。很多时候,你可以通过许多方式描述一个人、一件事物或者一起事件,这些描述可能具有同等的真实性。我将它们称为“竞争性真相”。

(摘编自赫克托·麦克唐纳《后真相时代》,刘清山译)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藜麦适合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食用,并且由于其营养均衡,被美国宇航局认为是宇航员食物的理想之选。

B.“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中的“此”,指的是被国外需求推高的藜麦价格给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人造成伤害这一说法。

C.藜麦的大面积种植,不仅让玻利维亚和秘鲁等地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而且改变了当地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

D.作者认为,尽管一些媒体引导消费者远离藜麦的做法值得商榷,但是其出发点却不是恶意的,他们为当地的贫困居民感到担忧。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第一段内容可以看出,当一起事件超出我们直接观察的范围时,有些人会根据他人提供的信息,并结合自己的判断,生成对该事件的看法。

B.“它的价格不太可能再度回升”,可能是因为市场对藜麦的需求量不再大幅增加,而藜麦的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供给日益增长。

C.“每个新手辩论者”“都知道如何挑选最有利于自己的真相”,可见有些“沟通者”会选择有助于推进个人意图的真相,而这种选择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D.从藜麦事件可发现,一组片面的事实编织在一起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而这场良心危机对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的居民造成了真正的伤害。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

A.“粮食优先”智库的工作人员塔尼娅·科森在谈到安第斯山藜麦种植者时表示:“坦率地说,他们厌倦了藜麦,因此开始购买其他食物。”

B.加拿大《环球邮报》一则新闻的标题为“你对藜麦的爱越深,你对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的伤害就越深”。

C.制片人迈克尔·威尔科克斯专门为这个问题制作了一部纪录片,他说:“我见过一些反对食用藜麦的文字评论,实际上,停止消费才会真正伤害这些农民。”

D.英国广播公司播音员埃文·戴维斯指出:“事实上,说谎常常是没有必要的。你可以在不使用任何谎言的情况下完成许多有效的欺骗。”

4.请简要说明文本中的西方媒体在报道时使用了哪些“竞争性真相”。

答:

5.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关于藜麦的新闻报道结论有误?请根据文本概括。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5题。

材料一:

总结近年来的文化潮流,绝对绕不开“国风崛起”。从汉服热“破圈”,到音乐创作刮起古风,从李子柒们走红全网,到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大受追捧,传统文化正在深刻影响着当代人的审美与生活。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语言作为文化最重要的载体,社会上对汉语传承的担忧却不减反增。最近看到有媒体盘点汉语字词章句之美,不由得产生联想,今天需要以怎样的方式打开汉语,如何重拾汉语之美。

抛开人文底蕴,汉语之美无从谈起。很多古风歌曲不知所云,更像是在堆砌辞藻,却偏偏能够受到追捧。还有不久前,网上盛传一首“杜甫笔下最美唐诗”,其中不乏“你我暮年,闲坐庭院”等现代表述。类似的伪诗博得大量点赞转发,通过对比,伪诗与杜诗笔力和意境相去甚远。更令人怀疑,读者是不是从未接触过杜甫暮年坦陈心迹的《秋兴》《阁夜》,抑或是温馨闲适的《江村》《江畔独步寻花》,在探索美的过程中错过了太多更美、更值得推敲品鉴的锦绣文章。换言之,如果不辨妍媸不分朱紫,那么所谓的推崇传统文化,只会让人们离传统文化之美越来越远,使创作日益虚浮。

要让更多人理解汉语之美,还是要通过自身与外界的努力。看到文言文就犯憷,其实是把它想得过于复杂了。当看到《洛神水赋》的表演,大家都知道灵感源于洛神的传说与曹植文采飞扬的《洛神赋》,但不妨找来原文,看看“八斗之才”究竟是如何施展的,这背后又对家与国怀有怎样的情感寄托。读书的乐趣往往就在于,从一处联系到另一处,从一点推开一面,最后塑造起人的知识架构与审美情操。至于来自外界影响,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以及网上很多读书类音、视频都能够起到弘扬和引导的作用,但语文课堂仍然至关重要。语文终究和其他学科不同,教授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在传承国家与民族的文脉与风骨。

B.武王灭商,是商周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典籍《书·顾命》称“用克达殷,集大命。”“达”读为“挞”,含有武王征服四方,鞭挞商国之意,以隐晦笔法记录了此段历史。

C.通过研究西周青铜器铭文中有关禹的记载“天令禹(敷)土、隆(堕)山(浚)川”,印证了《史记·夏本纪》中大禹治水事迹之可信。

D.梁思永在美国学习考古学专业,曾师从著名考古学家基德,学成后于1930年夏天回国参加了对殷墟的考古发掘工作。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田野考古学下一个简要定义。

答:

5.“何以中国”是对最早的中国如何产生的追问,而对“何以中国”的回答离不开考古学。请结合材料,概括安阳殷墟的发掘与研究对“何以中国”这一追问作了哪些回答?

答:

     提分要领

在考场上,论述类文本的阅读量会相对偏大,但留给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时间最多为10-15分钟。因此,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握好文章的内容主旨和关键信息。

一、阅读关注要素

1.标题。论述类文本的标题附在文尾题前处,阅读时一般不会一眼就注意到。但是,文章的标题往往蕴含着比较丰富的提示信息,提示文章的大致内容,甚至会在标题中表明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或论述对象的实际意义。

2.思路。正式开始阅读文章前,快速浏览文章,理清整体结构和思路(论述过程)。目前试题中的论述类文本的论述过程和结构都比较清晰,所以考生可以比较轻松地把握其大致写作思路。

3.研究对象。文章一般会在开篇点明本文的研究对象。

4.概念范围和对象特征。考生要关注一些概念所处的范围领域及对象的表现特征等,以此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全貌。

5.关系型语句。一般而言,文章在论述中会有逻辑推理关系,如条件关系、因果关系、假设关系、目的关系等。逻辑推理关系可以加强几个概念间的联系,使文章论述更饱满充实、清晰条理。

6.段首句以及首尾段的总结性话语。这类句子有提示和补充论点的作用,使文章结构完整、思路清晰。

建议考生围绕以上几点,边阅读边圈画相关内容,便于后续选项进行对比,选出正确答案。

二、点睛小技巧

1.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1)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找出表明本文话题或作者观点的语句,尤其是选文中心句,形成整体印象。(2)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3)将选项信息与原文内容进行比对。选项信息的语句与原文语句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2.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词句。考生要联系上下文找准关键词,要抓住词语的本质概念,将解释的含义与被解释的词语进行匹配,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指代词与被指代内容的联系,将指代的内容代入原文进行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3.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设误类型:(1)无中生有。即把文章里没有的内容加到选项中去。(特别提醒:关注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整体的区别。)(2)主次颠倒。即把次要的说成主要的。(3)张冠李戴。即偷换概念,明明是这件事,答案里却说成是那件事。(4)因果颠倒。即把因说成果,或者把果说成因,这一点最具有干扰性,考生应认真甄别。

    选文特点

2017年到2023年的24套论述类文本试题的选文涉及叙事学、社会学、历史学、文艺学、经济学、伦理学等学科(见下表),呈现出以下特点:

1.质量优,选材广

这24套论述类文本试题中的29篇文章几乎都出自名人大家。这些名人大家中的一些人不仅在自身领域颇有建树,甚至在其他领域也有很强的影响力。所选作品从一定程度上彰显时代特征,符合当下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另外这些文章来自于古籍、论著与论文集,覆盖历史、文艺、叙事、考古、环境等方面,选材范围十分广泛。

2.兼具审美性和文化性

这29篇论述类文本选文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为一体,文质兼美,兼收并蓄,不仅有“诗意”“乡意”“孝意”“工意”,还有“文意”。比如在2020年全国Ⅱ卷的《实物的回归:美术的“历史物质性”》中体现了美育、审美,契合了“审美鉴赏”课程标准。又如2023年全国甲卷的《以考古学构建中国上古史》也具有高度的文化属性,普及了上古史方面的知识。

论述类文本阅读注重对考生文化的熏陶,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兼具审美性和文化性,将教育基本理念渗透到阅读材料中。

3.多元化

所选论述类文本种类丰富,不限于一或两个学科,涉及到叙事学、社会学、历史学、文艺学、经济学、伦理学等,范围较广。除此之外,不同领域间文化的相互渗透也吸引着读者从多角度进行关注,比如2019年全国Ⅱ卷中有关杜甫的文章,就从历史学角度探讨了诗人七律的演进和成就,让考生认识到在历史文化视角下存在感性与理性兼长的诗人形象。2023年新高考Ⅱ卷、2022年新高考Ⅰ卷、2022年新高考Ⅱ卷选择多则材料,对同一事物进行全面而多元的解读。由此可见,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选文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旨在让考生全面掌握知识,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自身文化底蕴,树立文化自信。

4.与时俱进,求新求变

2017年到2023年的论述类文本从单则到多则,是在紧随时代,避免僵化,寻求变化和突破。论述类文本选材不仅会选择以前的文章,还会选择与现实联系紧密的文章与热点材料。如2022年新高考Ⅰ卷、2018年全国Ⅱ卷、2017年全国Ⅰ卷都紧跟时代的热点与步伐,关注现实社会,从一定程度上唤醒人们去把握时代的脉搏。

在全国高考卷中,论述类文本从选文体裁、作者、出处与学科等方面都各有其特点。而且,近年来论述类文本在主观题与客观题的设置、分值给定、文章字数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变化。下面从作者、出处、学科信息、试题数量、字数与分值等方面对2017年~2023年高考全国卷论述类文本进行统计分析,如下:

(上接第4版)

今天,增强文化自信成为至关重要的课题。无论是追忆过去,还是书写当下,乃至创造未来,都离不开汉语功底,离不开汉语之美。或许,不妨就从阅读开始,重拾汉语之美。

(摘编自王梓佩《从阅读开始,重拾汉语之美》)

材料二:

每年都有大量流行语轰轰烈烈地出现,又默默无闻地消失。“yyds”“emo”等字母词更是让许多人大呼“看不懂”,对汉语表达“被污染”而忧心忡忡。其实经历时间的选择之后,大浪淘沙,那些真正有价值的词才最终留下来,所以我们无需担心流行语会对汉语之美有所损害。《咬文嚼字》编辑部从2008年开始评选年度十大流行语,是国内最早做流行语评选的机构。其评选标准是什么呢?作为《咬文嚼字》的主编,我从“选什么”与“如何选”两个角度来解析。

人们所使用的交流手段,其实是一个由并非单一、纯粹的成分构成的圈层结构。这个圈层结构分成三层:第一层“核心层”,由规范纯粹的母语成分构成,符合母语的内在结构规律,也符合我们社会的文明道德规范;第二层“混杂层”,混杂着源自母语但偏离母语内在结构规律的成分(如“十动然拒”),价值递减趋零的谐音词(如“蚌埠住了”),源于母语及源于外语的未被社会广泛接受的字母词(如“emo”),数字、符号、字母混合体(如“9494”);第三层“边沿层”,由颜文字、表情包甚至眼神、手势等组成。《咬文嚼字》评选“流行语”无疑应该把选择范围局限在由规范母语成分组成的“核心层”。

再说“怎么选”。《咬文嚼字》评选年度“流行语”的标准——坚持语言学价值、社会学价值原则。“语言学”当然是针对我们的母语汉语说的;“价值”的含义是,我们评选“流行语”要对我们母语汉语做出贡献,能推动汉语的健康发展,能为汉语增光添彩。“社会学价值”,主要考虑流行语必须反映时代特征,为一年的社会生活留下印记。

在对新词新语新用法做价值判断时,我们要把握好两点:首先,用好“语法规则”这把尺子;其次,用好“社会准则”这把尺子。社会各界要引起足够重视,自觉抵制不健康语言成分的侵蚀,增强“语言免疫力”。

(摘编自黄安靖《流行语无损汉语之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传统文化正影响着当代人的审美与生活,但社会上对汉语传承的担忧却呈上升趋势。

B.《洛神水赋》创作灵感源于洛神的传说与曹植的《洛神赋》,寄托了创作者的家国情感。

C.每年都有大量流行语不断出现和消失,因此我们不用担心流行语会对汉语之美有所损害。

D.评选年度“流行语”的语言学价值体现在能为汉语做贡献和添光彩,推动汉语健康发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具体谈了汉语之美与文化自信的关系,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两则材料都呈现出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均开篇引出话题,然后展开论述,最后发出呼吁。

C.材料一运用了举例、对比、引用等多种论证方法,文章不仅论证有力,且富有文化底蕴。

D.根据材料二内容,我们可以判断,“绝绝子”“夺笋”“yyds”“3Q”均属“混杂层”。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浮生六记》《陶庵梦忆》翻译本纷纷推出,让明清小品文复活,有利于重拾汉语之美。

B.“囧”“山寨”“雷”“给力”“穿越”等词,如今仍被频繁使用,有的甚至进入词典。

C.2022年10月,网络上掀起了一场“斯人”与“是人”的争论,话题“吵”上热搜第一。

D.《红楼梦》中贾探春发起海棠诗会,探春、宝钗、宝玉和黛玉各自赋诗一首,尽显才情。

4.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的第一篇课文为《氓》,请结合材料一内容,以你学习《氓》的过程为例,谈谈如何重拾汉语之美。

答:

5.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评选“十大语文差错”这一活动的理解。

2023年1月11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22年“十大语文差错”。其中包括将“连花清瘟”误为“莲花清瘟”,“天然气”误为“天燃气”,“不负众望”误为“不孚众望”。“十大语文差错”的背后,其实是一份别样的年度重大社会热点档案。规范使用文字需要从学校课堂教育把好关,期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以“十大语文差错”为镜,给孩子们上好语文课、纠错课。规范使用语言文字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这不仅要有一种严谨的态度,更要有一颗敬畏之心。

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5题。

材料一:

早年殷墟的发掘与研究所形成的科学、全面、系统地重建中国古史的目标不是将考古学维系在了传统的文献史学和金石学的范围之内,而是从更广义的视角重新定义了史学的涵义,从而奠定了考古学在中国现代学科、学术中的独立地位。这一目标一直以来为中国的考古学者所继承、发扬,从而形成了中国考古学的殷墟传统。

以田野发掘为基础,不断获取新的资料是殷墟的史学传统之一。强调史料的扩充,有两方面的含义:首先考古发掘是获取新史料的重要方法。殷墟的科学发掘获得了大批的考古材料,从而大大扩充了殷商史研究的内容。其次,新史料既然是以重建古史为目标,其内容必定广泛、全面。新中国成立后,夏鼐主持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之时,十分重视通过田野发掘积累考古材料。他在一个时期内“把中国考古学的重点放在田野考古工作上去”,在重要的考古遗址开展长期的田野发掘工作,获取了大量的考古资料,极大地丰富了古史探索的内容。

采用科学的方法,不断扩张新的工具,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是殷墟的史学传统之二。20世纪50年代以后,全球范围内的考古学出现了“技术革新”,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被更多地应用到了考古学的研究中。中国考古学也很快引入了碳十四、热释光、光谱分析、中子活化分析、孢粉学、古动植物学、航空、遥感等一系列新的科技手段综合研究考古遗存。尤其是碳十四实验室的建立和大批碳十四标本数据的测定,为中国史前考古学的编年研究奠定了基础。

强调考古学以重建古史为目标是殷墟的史学传统之三。随着田野发掘工作的广泛开展和考古资料的积累丰富,苏秉琦于20世纪90年代初再次提出重建中国史前史的设想。如果说傅斯年、李济所提出的“古史重建”还仅仅是一个目标的话,那么随着考古材料的丰富,中国考古学从苏秉琦开始具体将这一目标逐步付诸实践。

中国考古学的世界性视野是殷墟的史学传统之四。夏鼐强调“中国考古学是世界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苏秉琦则提出中国考古学要“走向世界,面对未来”。张光直从世界史的角度出发,提出世界文明演化的两种模式,他将“玛雅——中国文化连续体”的演化方式看作是“世界式的”文明演化方式,从而充分肯定了中国考古学在世界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早年殷墟的发掘与研究为中国考古学奠定了一个很高的起点。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考古工作的广泛开展和大量新考古学文化的发现,原本不清楚的史前文化线索变得更加复杂。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考古学逐渐转向了以探索考古学文化时空关系为目标的文化史式的研究。许多考古报告仅仅是按照文化史研究的需要对发掘资料进行了简化的整理,而很少涉及诸如聚落、环境、动植物等方面的信息。这种负面的影响直到20世纪80年代之后才逐渐有所改变,这是后话。

(摘编自张海《中国考古学的殷墟传统——早年安阳殷墟的发掘与研究》)

材料二:

殷墟是殷商文化的重要发现地。从1928年开始的殷墟考古发掘,至今已经历90多个春秋。综合看来,殷墟考古主要有以下收获:一是基本搞清了殷墟的总体布局和结构。安阳西北洹水两岸,以小屯村为中心,形成周边约36平方公里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其中,小屯村东北为宫殿宗庙基址,有明显的前朝后寝、左祖右社建筑格局,小屯村北发现有制玉作坊,小屯村南发现有制作青铜器的铸铜作坊遗址。二是发现了洹北商城。盘庚迁殷之初的商城位于洹水北岸保护区北部,城内四周有大型夯土基址30余处,城内北部分布有以房址、水井、灰坑为代表的居民点。三是青铜器等商代文物的大量发现。殷墟出土了大量制作精美的青铜器,包括礼器、酒器、兵器、乐器等。除青铜器外,殷墟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玉器、石器、骨器等。四是甲骨文的发现。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为我们保存了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殷墟甲骨文的重大发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殷墟是殷商历史的主要确定地。由于时代较早,历史文献记载过于简略,殷商历史除商王谱系以外的更多细节无从知晓。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向我们展现了殷商历史。在通过甲骨文确定殷商历史的诸多学者中,罗振玉考释出大量甲骨文单字,提出了至今仍被学界遵守的甲骨分类。王国维将甲骨文字与殷商历史研究相结合,对甲骨中的商王谱系与文献进行实证研究,使殷商历史成为信史。已被释读的甲骨文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方方面面,如阶级与国家方面、社会生产方面、思想文化方面等,全方位展示了商代丰富的历史,极大弥补了商代文献的不足,对中国早期历史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张新斌《殷墟考古的主要收获和重要意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重建中国古史是中国历朝历代考古学者的研究目标,这个研究目标的确立对中国考古学发展影响深远。

B.作为考古学家,夏鼐跳出了文献史学和金石学研究的局限,重视通过对遗迹的现场发掘丰富历史认知。

C.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开阔了历史学家的视野,科学技术进步为中国史前考古学的编年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D.对殷墟的发掘研究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尤其是借助对甲骨文的释读丰富了我们对殷商历史细节的了解。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殷墟的发掘是中国考古学发展的标志性事件,研究成果为重建古史提供了丰富资料。

B.侧重文化史式的研究,延缓了中国考古学正常发展,这说明文化史式研究价值不大。

C.殷商的研究成果提升了中国考古学的地位,为世界文明演化模式研究提供中国样本。

D.殷墟作为商朝的都城,已经具备了城市的形态功能,各功能区布局合理,井然有序。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属于中国考古学的殷墟传统范畴的一项是(  )

A.李济根据席尔的《陶器工业百科全书》中的公式,结合殷墟陶器自身的特点设计了一个计算陶器“视比重”和吸水率的公式。

(下转第6版)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5题。

材料一:

近几年,随着网络文学影响力和国家传播力的不断增强,网文出海力度和绩效均呈大幅增长之势。有统计表明,截至2020年底,中国网络文学已向海外输出网文作品10000余部,其中实体书授权超4000部,线上翻译作品3000余部,网站订阅和阅读App用户1亿多,覆盖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一带一路”沿线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网文出海的热门线路。

中国的网络文学沿民间渠道、以文化软实力的魅力走向世界,一方面是发展壮大后的网络文学拓展国际市场、扩大国际影响力的内在刚需和必然选择;另一个促动因素则在于它搭上了中国文化“走出去”、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时代快车,一跃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文化输出前端;于是,由改革开放开启的“网文出海”之门,便以不同形态延伸自己的传播半径。2017年5月阅文旗下的“起点国际”的上线,标志着中国网文出海步入3.0时代,即从单纯作品传播走向更深层次的运营机制和商业模式输出,把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网络文学创作、传播、线上经营和IP内容跨界分发模式,整体性输出到网文落地的所在国家和地区,既移植原创模式,也根植构架与原创模式相配套的付费阅读机制和翻译模式,使中国网络文学以“落地生根”和“授人以渔”的方式提升世界影响力,为网络文学成为世界性文创产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中国方案。

随着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加速,以好故事为切入口的中国网络文学,在从阅读吸引力走向文化影响力的过程中,必将成为传播中国声音、塑造国家形象、传递中国精神、蕴含中国梦想的有生力量,成为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赓续和光大人类文明的一方精神领地。

(摘编自欧阳友权《网络文学,面向新时代敞亮歌喉》)

材料二:

网络文学的出现及兴盛,给“传统文学”带来了一重新的含义。以前人们所谓的传统文学指的是古典文学,与之相对应的是“五四”以来的新文学;现在的传统文学,指的是纸质文学,与之相对应的是网络文学。

五四新文学的出现,是以反对旧文学即古典文学为标志的,然而在新的网络媒介的映衬下,新文学却与它所反对的古典文学被归为一类,统称为“传统文学”。

正如任何命名都意味着一种权力一样,在一个以“新”为正面价值的时代,将纸质文学命名为“传统文学”,代表了网络文学将纸质文学扫进历史的冲动。

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之“新”,就文学载体而言,是语体文取代了文言文;就价值观念而言,是横向移植来的现代价值取代了中国的传统价值。网络文学之“新”,首先也体现在媒介的转换,以及由媒介转换带来的文学生产方式对纸质媒体限制的突破。

今天的人们提到网络文学,往往指的是网络类型文学,因为无论在作品数量、受众以及所凝聚的资本与流量方面,类型文学显然都是网络文学中一个巨无霸式的存在,以至于被当作网络文学的代称,许多网络文学的从业者和支持者宣称网络文学已经取代纸质文学成为“主流文学”时,所指的也是网络类型文学。

网络类型文学由于媒介和生产方式的不同,自然产生了许多与传统纸质文学不同的特质:譬如由于商业资本的介入,网络类型文学彻底以读者为本位,以模式化的方式分门别类地为读者制造“爽点”,网络写手成为白日梦的织造者,对读者进行麻醉式的心灵按摩,使其满足于梦游式的“一晌贪欢”。

网络类型文学的生产与消费流程,真正体现了“顾客就是上帝”这一俗语的精神。网络类型文学的核心要点在于功能性的“网络”,而非审美性的“文学”。

不过如果撇开既定的“新”与“旧”来看网络文学与纸质文学的话,则可以看出网络类型文学“新”得其实很有限,甚至呈现出“似新实旧”的特点。

如果我们在“古典”与“本土”意义上理解传统的话,则网络类型文学与传统(而不一定是传统文学)之间联系的紧密度其实远甚于五四以来的新文学,甚至可以说网络类型文学是传统文学越过新文学的隔代遗传。这是因为网络类型文学既以读者为本位,要为读者提供更为友好的阅读界面与阅读体验,尽量避免太过陌生化的审美冲击,自然要迎合而不是挑战(如五四新文学那样)读者的审美趣味、心理结构、伦理观念,所以反而显出更具保守性的文学观念。从文学渊源上说,网络类型文学以中国传统话本、明清通俗小说为远祖,以五四以来被新文学主流压抑的武侠、言情等为近祖,更具有本土性。

(摘编自王晴飞《网络文学的现状与可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网络文学影响力和国家传播力不断增强,网站订阅和阅读App用户覆盖了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这说明世界各国认可中国网络文学的价值。

B.中国网络文学走向世界的最重要促动因素,是其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文化输出前端。

C.网络类型文学彻底以读者为本位,网络写手对读者进行麻醉式的心灵按摩,这可以体现出商业资本介入对网络类型文学的影响。

D.在一个以“新”为正面价值的时代,网络文学与纸质文学代表的“传统文学”对立,代表了网络文学将纸质文学扫进历史的冲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网络文学,不过二者的侧重点和对网络文学的认识是有差异的。

B.网络类型文学“似新实旧”,相比五四新文学而言,网络类型文学更具保守性的文学观念、更具本土性。

C.中国网文出海步入3.0时代,其机制和模式为网络文学成为世界性文创产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中国方案。

D.网络类型文学与传统纸质文学有许多不同的特质,原因之一是二者所采用的媒介是不同的。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网文平台书阅将优质的版权内容,通过授权分销和付费阅读App触达海外用户,以获得内容收入和商业化的收入。

B.网文《天道图书馆》中设计了三个大境界,每一个大境界,再细分为九个小境界,融合了道家、儒家等许多中国传统文化。

C.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资深网络文学研究者邵燕君认为,中国网络文学能够出海,并不仅仅是因为单纯讲“中国的故事”,而且是讲“好故事”。

D.网络文学在保持叙事活力的同时,逐步向主流文化、主流审美靠拢,现实主义潮流开始兴起。

4.中国网文出海现象备受关注,请结合材料一内容分析中国网文出海获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答:

5.如何看待网络文学的发展?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5题。

材料一:

在竞速时代,速度浸入了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也不断重塑现代人的感知经验。个体虽然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得更加自由,但越来越难以跟上社会的快节奏发展,焦虑感也愈发强烈。与此同时,速度逐渐成为当代艺术创作的主题,甚至成为一种随处可见的文化景观。速度美学关注审美艺术中加速或快速的时间体验,强调审美感知的瞬间性、快节奏。捕捉新奇、紧跟时尚,成为竞速时代审美艺术的共同追求。

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慢速生活”观念,具有某种反拨意味。对“慢速生活”的提倡,并非逃避生活,而是通过远离加速生活和撤回内心来实现自我保护。“慢速生活”理念通过减速来与加速的外在生活保持距离,强调关注内心体验,表现了对主体精神和情感的当下性的关注。现代人对慢食、慢走、慢旅行和休闲阅读等生活模式的倡导,也是希望通过慢生活实现心理时间与物理时间的平衡。在慢速生活的审美体验中,个体从外部物理时间中抽离,更亲近和关注当下,进而实现对竞速生存的审美救赎。

在“慢速生活”中应运而生的“慢速美学”,是对竞速时代的反思。慢速审美的核心在于理解和挖掘“当下性”,进而建构过去、当下和未来的时间经验关系。关注“当下性”,意味着将当下的瞬间固化,将当下视为过去和未来的连接,这实际上是以一种减速的时间模式对抗加速的时间模式。慢速艺术尝试延长的时间结构,使用了犹豫、延迟和减速的策略,试图让我们暂停下来,体验“当下”短暂的存在。

在中国,对慢速审美的提倡古已有之。在日常生活美学中,太极、书法、棋艺、茶道、园林等传统文化的审美形式,都提倡在快与慢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保持适当的生活节奏和张力。无论是对文化记忆的留存和保护,还是对绿色城市的提倡,也都体现了身处竞速时代的人们对于传统生活态度、情感关系、文化精神的追忆和传承。

昆德拉反思技术革命所带来的“令人出神的速度”,发出“慢的乐趣怎么失传了呢”的追问。朱光潜在论及人生艺术化时也感叹道:“慢慢走,欣赏啊!”可以说,慢速生活是对个体生命审美意义的重新审视和发现,是个体在竞速时代面对生存困境的审美救赎策略。在这个意义上,“慢记忆”和“慢生活”的审美隐喻意义应当被重读和重视。我们应当反思当下竞速时代的个体生存情境,寻求和建构走向慢速美学或慢速审美现代性的诗意生存路径。

(摘编自杨向荣、雷云茜《走向慢速审美现代性——竞速时代的文化镜像及其审美反思》)

(下转第7版)

(上接第7版)

D.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

4.有人评价:“中国的元青花,是我们依据自己民族审美特色,并与世界沟通交流、融合发展出的旷世杰作。”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

5.《红楼梦》中薛宝钗出场时的服饰装扮令人印象深刻:“蜜合色绵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绵裙……”薛宝钗的服饰装扮反映了她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结合上述两则材料简要分析。

答: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

材料一: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有8亿多人摆脱贫困,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今年,中国将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近期,不少外国媒体记者通过对中国乡村的实地采访,用数据和事实讲述了他们眼中的中国减贫故事。——西班牙埃菲社

一位农民从四川省中部一个荒凉的山区搬迁到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蓼坪乡清水村新家后,再也不用担心下雨,浴室和厨房都是新的,社区里还有学校、卫生站和敬老院,这在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当地村民表示,易地搬迁、改善基础设施、促进生态旅游、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项目逐渐使他们摆脱贫困。

——比利时荷兰语新闻网站Chinasquare

中国大力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有助于消除贫困。“十三五”期间,中国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贫困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截至2019年底,中国农村公路里程已达420万公里,并将在下一个五年计划中继续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促进乡村物流业发展。中国村村通路、通汽车,缩短了农村与城市的距离,交通条件改善助力当地民众过上了更好的生活。

——西班牙《国家报》

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猕猴桃种植园将大数据等新技术用于猕猴桃种植与销售,将科技革新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助力当地农民脱贫。该猕猴桃种植园里充满现代高科技元素:监控摄像头通过5G网络传送画面,太阳能板为控制害虫的系统供电,传感器收集各种数据……修文县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大数据部负责人介绍,自2018年当地对猕猴桃种植进行高科技管理后,实现了标准化生产,果品质量显著提升,价格相应提高,果农收入增加。统计数据显示,去年,猕猴桃种植帮助修文县4163人脱贫。

——德国电视节目《世界明镜》

数字化已悄然缩小中国城乡差距……在家乡就能挣钱过上好生活。

——俄罗斯“自由媒体”网站

马里国际问题专家迪亚洛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农村旧貌换新颜,人民教育、卫生等得到保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马里《独立者报》

材料二:随着贵州省日前宣布剩余的9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我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这是否意味着我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贫困县摘帽后工作重点是什么?脱贫群众返贫怎么办?记者针对社会关切专访了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夏更生。

“贫困县全部宣布摘帽,并不意味着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全面完成,还要对抽查、普查和考核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查缺补漏,动态清零。最后,由党中央宣布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打赢脱贫攻坚战。”夏更生说。

“省级宣布后,还要接受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抽查、国家脱贫攻坚普查、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检验退出程序的规范性、标准的准确性和结果的真实性。”

“脱贫摘帽后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根据中央精神,要设立过渡期,保持政策总体稳定。”夏更生说,有的政策要继续保持,有的要创新设计,总之要符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需要。

“已经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户在脱贫攻坚期内,有关扶持政策不变。”夏更生说,后面摘帽的县都是深度贫困地区,诸多方面都比较薄弱,“扶上马还要送一程”。“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帮扶政策要从攻坚战转入常态化,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更加注重分类施策、补短板强弱项。”

夏更生说,为了完成脱贫攻坚硬任务,中央决心很大,瞄准今年疫情造成的难点、痛点和堵点出台了40多项政策文件,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如开展消费扶贫行动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提前完成了全年2000亿元的销售目标任务。

“为了应对疫情等影响,今年初启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重点监测建档立卡已脱贫但不稳定户和收入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边缘户两类群体,目前机制运行顺畅,显示出比较好的效果。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明年开始将不断健全这一机制。”夏更生说。

夏更生说,打赢脱贫攻坚战后,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接续推动脱贫摘帽地区乡村全面振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

(摘编自侯雪静《贫困县全部摘帽是否意味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

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脱贫攻坚措施范畴的一项是(  )

A.根据四川省的标准,贫困户每人只要出2500元,就可以住进配有天然气灶、热水器的新房,剩下的由政府筹措。

B.塔里木盆地环线铁路建设已进入最后一程,这条线路对于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尤为重要,铁路建成后将极大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C.某县成立了农村合作社,不仅增加了村民就业机会,还时常组织村民培训技术,交流种植经验,目标是让大家过上更好的生活。

D.严峻的形势下,贫困劳动力就业人数不降反增,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由去年的2729万人到今年的2900多万人,稳住了脱贫增收的基本盘。

2.材料二是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夏更生对记者问题的回答,请简要梳理他回答问题的行文脉络。

答:

3.根据材料一外国媒体记者讲述的他们眼中“与时俱进、行之有效”的中国减贫故事,简要概括中国脱贫攻坚的成就。

答:

(参考答案见本期)

【本期由文雅恒、杨阔、罗素、刘红/供稿】

材料二:

在古典时期,人类通过观察星象运行、季节变化、身体运动等自然现象感受“速度”,“速度”中科技的含量微乎其微。与此相适应的,古典时期的审美不依赖于技术的手段,体现为一种“静观”美学。通过“静观”,艺术家可以“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这是一种与自由玄想结合的审美方式。

工业革命使运输工具速度不断提升,把人类带入竞速时代。这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从前“凝神观照”的审美方式已无法对快速变化的美学现象进行解释。人们普遍追求的是速度带来的脱离束缚的自由感,一种速度和力量的“速力”之美。在运输工具的躯壳之内,人们错误地以为自己的身体忽然变得强大,快速的移动使得“出发”的下一刻就是“到达”。未来主义者称:“宏伟的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美——速度之美,从而变得丰富多姿”。他们“创作的灵感在于机械的轰鸣、电气的沸腾、现代都市的喧嚣,主张以机械美代替艺术美、自然美”。

信息技术革命再一次刷新竞速时代的“速度”。借用电子媒介,信息和影像在顷刻间被传送到千里之外,其快速较之机械速度不可同日而语。

人们还来不及感受“速度”就已经获得信息,对“速度”的知觉变得越来越习以为常,不再执着于由机械运动创造的“速力”之美,转而欣赏由光电信息技术创造的虚拟美学。后者是以“诸如电子人、电子人空间等虚拟现实和现象”为对象的美学。虚拟美学通过光电信息技术创造的虚拟环境,让人产生沉浸其中的“临场”审美体验,而不是“静观”式的旁观品评。在传统美学中,虽然塑造的形象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审美主体却置身于现实之外;而在虚拟美学中,虽然虚拟世界中的形象置身现实生活之外,审美主体却是置身于现实生活之内的。

“速度”的参与带来审美的变化。古典时期,“速度”的参与很少,审美客体是实在之物,是遥远的,外在于审美主体的,审美活动是一种缓慢悠游、超然物外的主动行为。而在“速度”占主导的工业革命时期、信息技术时期,审美客体不再是客观存在的实物,在速度带来的强烈的视觉冲突中,审美客体变成“被给予”的,审美主体往往因无法自主选择而变成“被迫”审美。

(摘编自汤丽琪《后现代“速度”的美学凝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速度美学和慢速美学都产生于竞速时代,前者重视加速或快速的时间体验,后者关注“当下性”,将当下的瞬间固化。

B.朱光潜说的“慢慢走,欣赏啊”与慢速生活的理念相通,要求个体从外部物理时间中抽离,更亲近和关注当下。

C.工业革命技术的进步促进“速力之美”的诞生,而信息技术革命又促使人们由追求“速力之美”转向欣赏虚拟美学。

D.相较“速力之美”,虚拟美学逐渐淡化速度的重要性,人们对速度不再那么敏感,而将关注重点转向虚拟现实和现象。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的心理时间与物理时间易失去平衡,适当减缓节奏、采取减速的时间模式有助于重建平衡。

B.“慢的乐趣”失传,不仅因为技术革命带来“令人出神的速度”,也与人们对竞速时代个体生存情境反思不足有关。

C.与“慢速生活”者远离加速生活、关注内心体验不同,未来主义者大力地称赞并主动地拥抱竞速时代的“速力之美”。

D.与虚拟美学相比,古典时期的审美并不依赖于技术的手段,但对审美体验的关注更多,而审美主体的主动性也更强。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是(  )

A.马里内蒂在《未来主义宣言》中宣称,“我们已经生活在绝对之中,因为我们创造了永恒的、无所不在的速度”。

B.某地建成国际知名的“慢城市”,生活节奏舒缓,生态美景随处可见,传统文化气息浓厚,令游人身心愉悦。

C.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乐山大佛工程十分浩大,通过无数工匠的努力,前后历经90年时间才完工。

D.某人辞去城里的工作,卖掉城里的房子,在山里建房、种菜,开启远离城市喧嚣、享受自然美景的山居生活。

4.两则材料对“竞速时代”的看法与态度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

答:

5.请根据材料一、二,从审美体验的角度简要分析《去你家吃饭好吗》走红的原因。

纪录片《去你家吃饭好吗》在视频网站一经上架便好评如潮。它以邀请好朋友去家里吃饭为框架,展现不同家庭正在发生的生活情景。寒江上鸟群飞过,夕阳下芦苇飘荡……一个个风格鲜明的画面,使打拼在都市的人们沉醉其中、心绪宁静。它又以慢条斯里的节奏,诗意呈现的细节,引导人们停下脚步,返观内心,审视现代生活对亲情的冲击。

答: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5题。

材料一:

东方既白、海天霞、暮山紫、朱颜酡、天水碧……如果你被这些美丽的名字打动,那么你已经进入一个神秘美好的世界:中国传统色。所谓传统色,是中国人定义颜色的方式,更是中国人看待世界的方式。传统色刷屏的背后,是中国式审美的共情。

传统色是中国人世界观的直观阐释。早在战国时期,五色就与五行相联系,成为阴阳五行学说的一部分,反映了中国古人对于宇宙本体的哲学思考。比如,红色在中国传统审美中一直被视作吉庆之色,它象征着火热的夏季,代表着热情洋溢。故宫红墙黄瓦,富丽堂皇;而江南民间粉墙黛瓦,素朴幽静,各有韵味。中国色始终能在大俗大雅中顺畅切换,达成了从庙堂到民间共同的审美观。

传统色更是中国人感情、心理、性格特征的视觉表达。生活中常见的红色、橙色、黄色为暖色;绿色、蓝色、紫色为冷色。服饰以暖色为主,令人感到温暖、亲切,会给人以温柔、随和之感。若在一系列暖色中,又有冷色与之相调和,使冷、暖色达到平衡状态,则会呈现出沉稳内敛、中庸平和之气。中国传统色中,青、黄、赤、白、黑五色被尊为“正色”。中华传统中重大喜庆场合必着吉服,古代百官朝服上百鸟禽兽无不锦绣成堆,均以青、黑、深红背景设色,就是为适应肃穆又隆重的场合,表达谦恭又严谨的态度。

传统色也是生产实践和科技发展的见证。无论绘画、染织或者烧瓷,颜色的产生、流行、变化背后也是历史、科学、技术发展的外化。中国人对青色的喜爱,一直挥洒在笔墨之间,凝固在瓷器之上。元青花中的青色所传达出来的冷静、柔和、安详、深沉、朴素等独特的审美感受,既符合我国传统审美的现实需要,又符合当代审美的精神需求。宋以后,因丝绸之路中外交流频繁,元青花釉料配方中加入来自西域的“苏麻离青”,颜色由素淡转为浓烈,绘画效果呈现出了青翠欲滴的流动艺术感染力。一抹青色,从宋汝窑清新的“雨过天晴色”,再到浓烈的元青花,经历了釉料技术的不断改良,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审美的更替变化,历史映衬在中国色中,了无痕迹又千姿百态。

传统色,无论是矜持的单色,还是缤纷五色,都反映了我国不同时期经济文化的色谱,是一个民族对荣光、对恭谨、对幸福的理解。读懂传统色,也就多了一份对中国的了解与自信。

(摘编自王海宁《传统色刷屏背后是中式审美的共鸣》)

材料二:

服饰审美是我们的精神反映和心理表达,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近年来,关于服饰与着装者心理的关系问题,许多领域的专家都进行过深入研究。心理学认为,服饰行为本质上是心理的一种反映,“服饰的色彩、款式、面料等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性别、民族、年龄、社会经济地位、职业、个性、爱好和价值观等。衣着打扮可以起到美化自己、表现内心世界和达到某种特定的交际目的的作用,可以体现人们对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周围世界的不同态度”。由此可见,服饰审美与心理密切相关,服饰行为可以从侧面反映人的情绪动向和性格特征。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一个服饰审美大师。他出生于祖辈连任“织造”的家庭,且自幼饱读诗书,知识广博,这使他在服饰文化方面获得了精深的造诣。《红楼梦》全书涉及服饰描写的内容共51回。书中大量的服饰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气质起着重要作用,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

《红楼梦》从服装到饰品,从质地到工艺,从款式到色彩,从着装到情景,全方位展现了中华服饰文明成果。单就款式来说,就有“窄根袄”“比肩褂”“花绫裤”“绫绵裙”等50余种。其中“比肩褂”是清代女子常备的款式之一,俗称“背裕”。美学家樊美钧在《俗的滥觞》中指出,“为追求服饰的美丽,清人对于配饰也是从不掉以轻心的,十分注重服饰的搭配。一些心思缜密、善于观察的女性还常能巧妙利用配饰弥补身形之不足。譬如‘背裕,其作用在于使体宽者窄,而窄者愈显其窄矣”。

另外,服饰色彩也是曹雪芹描摹的重点。《红楼梦》描述各种服装色彩的分类中,红色是被提到数量最多的颜色,大约有30处,包括大红、桃红、水红、银红、海棠红、杨妃色等;明确提到绿色的地方有10余处,有水绿、葱绿、柳绿、闪珠绿、松花绿等。此外,还有多种黄色,如葱黄、鹅黄、蜜合色等。藕色、秋香色、玫瑰紫、月桂白、松花色等其他色彩,也在服饰或印染工艺品中常用。如此丰富而绚丽的颜色在书中的大量出现,无疑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当时染色及印花工艺的飞速发展。

(摘编自杨雪梅《论人物服饰与性格之间的关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阴阳五行学说是五色与五行相联系发展而成的,反映了中国古人对宇宙本体的哲学思考。

B.在中国传统审美中,红色代表热情洋溢,因象征火热的夏季,而被人们视为吉庆之色。

C.为适应肃穆隆重的场合,表达谦恭严谨的态度,古代百官朝服均以青、黑、深红背景设色。

D.心理学认为,服饰行为本质上是心理的一种反映,能直接反映人的情绪动向和性格特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使用的论据十分丰富,涉及多个领域,作者主要从建筑、服饰、瓷器三个领域选择材料。

B.材料一通过元青花釉料配方随着时代不断改良的例子,表明传统色见证着生产实践和科技发展。

C.传统色承载着我们对民族的理解,因此,只有读懂传统色,才能增加我们对中国的了解和自信。

D.服饰的款式及合理的搭配能起到美化着装者的作用,这一说法可以从樊美钧的阐述中得到印证。

3.下列诗句不能体现“服饰的色彩审美”的一项是(  )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

B.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孔雀东南飞》)

C.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琵琶行》)

第45期参考答案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1.D 2.D 3.A 4.①《独立报》通过片面的事实和数据,称藜麦价格的上涨使玻利维亚人吃不起藜麦了。②《纽约时报》直接援引他人研究,得出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的结论。③《卫报》和《独立报》使用具有明显倾向性的标题强调藜麦价格上涨对藜麦种植者造成的伤害。5.①借助专家观点与事实论据加以批判,比如第二段指出马克·贝勒马尔等人的质疑,引用相关经济学家的调查论证,用事实反驳报道中的错误信息。②借助实地考察的真相加以批驳,比如第三段用亲自调查时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反驳报道中的错误信息。③借助常规逻辑认知加以批判,比如最后一段以新手论辩与犯错误小学生的自我辩护的技巧进行类比,批判报道中的“竞争性真相”。

二、1.C 2.A 3.B 4.①认真学习文本,挖掘诗歌人文底蕴。主动学习《氓》的文化制度与传统习俗,从而理解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②借助教师讲解,感受诗歌艺术魅力。通过课堂上老师的讲解,掌握《氓》的比兴手法和男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5.①汉语的社会学价值体现在能反映时代特征。评选“十大语文差错”,其实是对本年度重大社会热点的别样关注。②社会各界对规范使用汉语高度重视。评选“十大语文差错”能警醒世人,以严谨态度和敬畏之心规范使用汉语。

三、1.A 2.B 3.B 4.田野考古学是以科学方法进行实地考察,获取实物资料,研究历史的考古学分支学科。 5.①以田野发掘为基础,勾勒出了殷墟都城总体布局和结构,逐步还原了更加全面、真实的商代文明。②通过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完善了中国史前考古学的编年研究,推动“重建古史”目标付诸实践。③殷墟甲骨文的研究释读,让殷商历史成为信史,把中国信史往前推进了约1000年。

四、1.C 2.B 3.D 4.①传播层次不断深化,模式、构架不断健全和创新。网络文学从单纯作品传播走向运营机制和商业模式输出,既移植原创模式,也根植构架与原创模式相配套的机制、模式。②搭上了中国文化“走出去”,推进中国国际传播建设的时代快车。网络文学成了中国声音、形象等传播的有生力量。 5.①要认识到网络文学的时代性和创新性。网络文学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是提升中国文化传播能力的有力载体,发展前景广阔,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创新模式。②要认识到网络文学的传统性和后续发展的不利因素。网络文学看似很新,但它有着很强的传统性,而且在商业资本介入之下很容易使创作者、读者迷失,从而沦为单纯的娱乐。

五、1.D 2.D 3.B 4.①材料一,认为竞速时代的弊端需要用慢速生活和慢速美学来救赎,态度以批评为主。②材料二,认为竞速时代技术的发展催生“速力之美”与“虚拟美学”,态度客观中立。 5.①这部片子倡导慢速生活的审美体验,以慢条斯理的叙事节奏引导人们关注内心,关注当下。②这部片子又具有虚拟美学的特征通过画面让人产生“临场”审美体验。

六、1.C 2.C 3.B 4.①元青花中的青色传达的独特审美感受,符合我国传统审美和当代审美需求,体现它是我们自己民族的审美特色。②元青花釉料配方中加入来自西域的“苏麻离青”以及历代釉料技术改良,体现它是与世界沟通交流、融合发展的产物。③元青花蜚声中外,色彩深沉浓郁,图案饱满丰富,历来备受收藏家推崇,体现它是旷世杰作。 5.①服饰以蜜合色、葱黄等暖色为主,令人感到温暖、亲切,反映薛宝钗的温柔、随和。②暖色中,又以冷色的玫瑰紫进行调和,使冷、暖色达到平衡状态,反映薛宝钗的沉稳内敛、中庸平和。③注重服饰搭配,巧妙利用“比肩褂”弥补身形之不足,反映薛宝钗的心思缜密、善于观察。

七、1.D 2.首先贫困县全部摘帽不意味着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然后脱贫摘帽后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其次要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机制,确保脱贫成色;最后提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接续推动脱贫摘帽地区乡村全面振兴。 3.(1)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2)科技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3)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猜你喜欢
网络文学文本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网络文学趋向“一本正经”
揭秘网络文学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网络文学IP化的“技术标准”——以《琅琊榜》为例
网络文学的诞生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論《柳毅傳》對前代文本的繼承與轉化

作文周刊(高考版)2024年21期

作文周刊(高考版)的其它文章
写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