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玉玉
小睿同学是一名高三男生,性格有些内向,平时喜欢动手制作和阅读科技类书籍。进入高三之后,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小睿和父母开始思考未来的升学方向。父母希望孩子学习金融相关专业,认为金融行业未来就业环境好,收入相对较高,可以为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小睿则认为自己不擅长与人沟通,不适合金融行业。自己数理方面的学习能力还可以,对科技类的知识非常感兴趣,更适合学习理工类专业。大学专业到底该如何选择,成了困扰小睿和父母的“两难”问题。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采用“3+3”选科选考、“院校+专业组”或者“一校一专业”的报考方式,需要高中的同学和家长们提前思考大学专业的选择。我们是应该从众选择所谓的“热门专业”,还是应该遵从内心,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如何做出面向未来的专业选择,成为困扰大家的难题。
面对多变的社会和就业市场,家长和同学们在做专业选择时,不得不权衡众多因素。除了个人兴趣和能力,还要考虑未来职业前景、工作机会以及行业发展等。专业的选择不只关乎个人的将来,还可能影响国家的发展。因此,专业选择绝不是一个简单的选择,而是需要精心规划的重要生涯决策。
生涯发展认知信息加工理论将生涯规划的过程视为学习信息加工能力的过程,是通过掌握足够的信息来进行生涯问题的决策。良好决策的基础是具备关于自我与外部世界的知识,然后通过一定的决策技能对这些知识进行信息处理。基于此,我们需要在充分了解自我的基础之上,深入了解专业与职业,借助有效的决策方法,做出适合自己的专业选择。
对于高三的同学和家长而言,如何从八百余个专业中选择出适合的专业呢?其实,专业本身不存在好坏之分,只是研究的领域不同,所属的类别不同。关键在于是否适合我们,从而能够深入学习下去。我们可以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使用排除法进行层层筛选,从以下6个维度进行专业定位。
一方面有些专业明确不招收女生,还有一些特殊类型院校对女生招生比例有限制。另一方面是就业要求,比如地质、勘探等专业,需要评估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
第二个筛选维度是学科要求,也就是能不能学的问题。首先看自己的选科是否符合专业报考要求,然后再分析优势学科和劣势学科,特别不喜欢学习的学科是什么,尽量避免选择该学科相关的专业。
第三个筛选维度是兴趣匹配,也就是喜欢不喜欢的问题。我们在选择专业前,应先整体评估自身兴趣,找准兴趣点,争取选择与自身兴趣相匹配的行业。评估兴趣,可以通过自我评估的方式,也可以借助专业的测评工具,比如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根据兴趣的不同将人分为不同的类型,对应不同的职业方向。测评结果仅作为参考,需要我们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深入分析。
第四个筛选维度是能力素质,也就是发现我们的优势能力,然后进行专业的匹配。一个人的能力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包括人际、语言、音乐、空间、逻辑、运动、自然和内省能力。比如:人际智能就是理解别人并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如果孩子沟通能力很强,适合的专业有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公共管理等。
尝试站在未来发展的角度进行专业选择,决定毕业后是求职、考研、创业还是留学。如果计划本科毕业后就工作,可以选择护理学、土木工程、小语种等,这类专业应用性很强,对学历要求相对较低;如果选择留学,建议选择综合性高校的基础学科,比如数学、物理等,或者考虑中外合作办学的院校专业。
工作状态是一个人学业规划的最终状态。从就业方向上分类,可以分为指向型方向和通用型方向。指向型方向,就是专业的就业对应到具体行业,比如临床医学、师范专业、电气工程、电子信息等。通用型方向,就是宽口径专业,可以在各个行业内就业,比如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等。
在选择专业的过程中一方面我们需要拓展专业选择的范围,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对专业进行充分的信息检索,深入了解专业,规避选择的风险。然后,使用排除法进行层层筛选,选出4~8个心仪专业,方便在高考出分之后进行志愿填报。
对于高一、高二的同学,可以为未来的专业选择做出哪些准备呢?我们可以从探索自我和关注社会两个思路进行提前规划,进而“预见”自己未来的成长。
很多高一高二的同学提到未来的专业选择,会感到很迷茫,不知道如何下手。对于这些同学,我们可以围绕兴趣、能力、优势学科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自我探索。关注自身兴趣,思考哪些兴趣是充实内心的生活兴趣,哪些兴趣是可以当作职业的兴趣,进行重点培养。发现并提升自身能力,思考自己的优势能力有哪些,人际沟通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言语能力等,在学校课内或课外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识别自己的优势学科,思考是否愿意在大学阶段继续深入学习该学科的相关知识。当你清楚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优势学科,你的专业方向也就基本锚定了。
有一些同学心中有理想的职业或行业,在专业选择的时候以职业志向为引领,选择相关的专业进行深入的学习。需要提醒这些同学,我们要摘掉职业“滤镜”,不仅要看到该职业“闪光”的地方,也要看到职业本身的挑战,在全面了解职业之后,做出理性的选择。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于心仪职业的冲击与影响,在职业兴趣和社会需求之间寻找合适的平衡点。
建议同学们择己所爱、择己所长、择世所需,选择自己喜欢且擅长的,同时也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理性分析,综合权衡,做出面向未来的专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