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间视域下南昌传统民谣的传承与利用策略

2024-06-12 13:53钟华江婕
艺术大观 2024年10期
关键词:公共空间

钟华?江婕

摘 要:本文以公共空间视域为出发点,深入研究南昌传统民谣的传承与利用。通过对南昌传统民谣的历史渊源、音乐特征和文化内涵进行综合分析,发现了传承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和建议,探寻南昌传统民谣在城市生活中的新可能性。通过本研究,期望为南昌传统民谣的传承与利用提供新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南昌传统民谣在当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公共空间;南昌传统民谣;传承利用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4)10-0-03

在文化和社会学领域中,公共空间视域指的是对城市或社会中公共场所和环境的关注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通常涉及对城市公园、广场、街道、咖啡馆、图书馆等公共场所的观察和分析。南昌传统民谣是指流传于南昌地区的一种口头传统文学形式,通常由歌谣、故事、谚语等元素构成,以口头传唱的方式代代相传,是南昌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之一。

在研究南昌传统民谣的传承与利用时,公共空间视域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民谣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表现形式、传播方式以及与公众的互动关系,从而探讨民谣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和影响。

一、南昌传统民谣的历史与文化意义

(一)南昌传统民谣的起源与发展

南昌传统民谣的历史可以追溯至《诗经·国风》时期。在《诗经》中,来自南方的歌谣被统称为“南国、南土、南邦”,其中的一些歌谣或许与南昌传统民谣有关。这些早期的南方歌谣无疑是中华传统民谣的源头之一,也是南昌传统民谣的渊源之一。比如,《召南·摽有梅》表达了一位南方妙龄女子怀春思嫁的情感,与后代的南昌传统民谣有着明显的承袭关系。

另外,产生于春秋时期的《越人歌》也可能是南昌传统民谣的源头之一。这首歌谣是古越族船夫用古越语唱给楚国公子听的,表达了船夫对楚国公子的倾慕之情。考据显示,古越人是现代壮侗语族等少数民族的祖先,而南昌地区在春秋时期属于古越国的范围,因此,《越人歌》可以被视为先秦时期南昌地区原住民的歌谣,与南昌传统民谣有着紧密的渊源关系。

(二)南昌传统民谣的文化内涵和特色

南昌传统民谣的文化内涵丰富多样,涵盖了南昌地区的历史、地理、社会生活和人文风情等方面。首先,它记录了南昌地区人民的历史记忆和民间传说,通过歌词和旋律传递着古老的故事和传统的价值观。其次,南昌传统民谣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敬畏,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它描绘了南昌地区的山水风光、农田景色和季节变化,展现了独特的地方特色和文化风情。此外,南昌传统民谣还反映了南昌地区人民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体验,包括家庭、友情、爱情、劳动和乡土情怀等。

南昌传统民谣独具特色,体现在歌词、旋律和表演形式等方面。首先,南昌民谣的歌词简洁明了,用词通俗易懂,常常采用对仗和押韵的方式,使其更容易被人们记住和传唱。其次,南昌传统民谣的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感强烈,常常伴随着欢快的节拍和活泼的音乐元素,给人以愉悦和舒畅的感受。此外,南昌传统民谣注重表演形式的多样性,包括独唱、合唱、对唱等不同的形式,以及常常伴随着舞蹈和乐器演奏,增加了艺术表现力和观赏性。

二、公共空间对南昌传统民谣传承的影响

在选择和规划公共场所时应考虑其所处的文化氛围和历史背景,以与南昌传统民谣的传承相契合。例如,可以选择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场所,如传统剧院、文化广场或历史建筑等,以增强传统民谣的文化内涵和独特性。社区居民对于传统民谣的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可以提供支持和资源,参与组织和推动相关活动。因此,在选择公共场所时,应与社区居民进行广泛的沟通和协商,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使公共场所的选择和规划更符合社区的实际情况和文化需求。

三、南昌传统民谣在公共空间中利用的困境

南昌传统民谣作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虽然在公共空间中具有潜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缺乏整体规划和定位。在开发过程中,对于如何有效地整合传统民谣资源、如何与其他文化和旅游资源相结合等方面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和定位,导致了资源利用的碎片化和单一化。

2.缺乏专业开发和管理。专业的开发与管理对于挖掘传统民谣资源、设计相关的文创产品、进行市场营销和推广等方面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南昌传统民谣的开发与管理整体水平有待提升。

3.表现形式呈现单一化。南昌传统民谣的表现形式相对单一,缺乏创新和多样化。传统民谣的表现形式主要停留在传统演出、展示等方面,缺乏与现代文化艺术教育形式的融合,无法吸引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4.缺乏科学的传承机制。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南昌传统民谣在传承和利用中面临着机制不完善的问题。然而,目前传承机构和相关政策的支持和运用仍然不够充分,导致传统民谣的传承受到一定程度的滞后。

5.缺乏基层落地的传播。由于资源分配和关注度不足,在南昌的基层社区或乡村地区,传统民谣的传承与展示活动相对匮乏,基层地区的媒体资源相对有限,传统民谣的宣传报道和推广活动较少。社区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但由于缺乏相关活动组织和支持,使得传统民谣在社区中的传播渠道受限,影响了基层群众的参与和了解。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持续挖掘、豐富南昌传统民谣的非遗文化内涵,创新非遗传承方式,打造非遗文化品牌,积极探索“非遗+”模式,来为南昌传统民谣的活态传承和利用添翼赋能。

四、公共空间视域下南昌传统民谣的传承与利用的多元路径探索

为了传承和利用南昌传统民谣的民族性声音,可以采取多元的路径来促进南昌传统民谣的传承和利用,让更多的人了解、欣赏和传唱这一独特的地方文化遗产。同时,将南昌传统民谣融入公共空间,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内涵,提升了公共空间的艺术氛围和人文品质。

“非遗+”模式是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领域相结合,实现互融互通,为文化旅游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对于南昌文旅发展来说,“非遗+”模式可以将南昌传统民谣与其他领域相结合,创造出新的发展机遇和价值,同时提升吸引力和竞争力[1]。

(一)非遗+旅游

南昌是中国传统民谣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民谣文化遗产。为了保护和传承南昌传统民谣,同时将其与旅游业相结合,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民谣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独特的文化体验。例如,设计一条南昌传统民谣之旅,游客可以参观民谣文化遗产的展示馆、民谣艺人的工作室,了解民谣的历史渊源、演唱技巧和表演风格。同时,还可以安排游客参与民谣制作以增强互动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民谣演唱技巧,亲身感受传统民谣的魅力。

为了提升民谣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可以将南昌传统民谣与其他旅游资源相结合。南昌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遗迹和美食特色,可以将这些元素与民谣相融合,打造全方位的旅游体验。例如,在游览古城风貌的同时,安排民谣表演和民谣文化讲解,让游客在欣赏景色的同时,了解南昌传统民谣的背后故事。

(二)非遗+文创

南昌传统民谣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遗产,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历史传承。为了将南昌传统民谣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可以通过重新演绎民谣的歌词和曲调,创作出具有创新性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吸引更多的观众和消费者。

将南昌传统民谣的经典歌曲进行重新编曲和演绎,制作成音乐专辑。通过引入现代音乐元素和多样化的编曲风格,将传统民谣与流行音乐相结合,创造出新的音乐风格和听觉体验。这样的音乐专辑可以通过线上音乐平台进行发行和推广,以吸引更多的听众,让南昌传统民谣走上现代音乐的舞台。将南昌传統民谣的故事进行改编,创作成音乐剧或电影作品。通过将民谣的歌词和曲调融入剧情中,展现南昌传统民谣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音乐剧或电影作为大众文化娱乐形式,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让他们在欣赏剧情的同时,感受到南昌传统民谣的独特魅力。

除了音乐专辑、音乐剧和电影,还可以将南昌传统民谣与其他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开发出更多形式多样的产品。例如,设计民谣主题的服装、饰品和手工艺品,将民谣的元素融入设计中,打造独特的时尚品牌和手工艺品系列。利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将南昌传统民谣进行数字化创意开发。建立民谣数字平台,收集、整理和传播南昌传统民谣的音频、视频和图文资料。通过创意的数字化呈现方式,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让观众可以更加身临其境地欣赏和体验南昌传统民谣的魅力。为了促进南昌传统民谣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可以建立相关的合作机制和平台[2]。

政府部门也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支持南昌传统民谣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例如,提供资金支持和奖励措施,鼓励创意团队和企业开展相关项目并进行产品开发。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确保民谣创意产品的合法权益。

(三)非遗+数字

利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将南昌传统民谣进行数字化传承和推广。通过建立民谣数字平台,收集、整理和传播南昌传统民谣的音频、视频等资源,可以让更多的人方便地了解和欣赏南昌传统民谣。

1.建立民谣数字平台

为了实现南昌传统民谣的数字化传承和推广,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民谣数字平台。该平台可以包括网站、移动应用程序等形式,为用户提供方便的访问和使用体验。平台可以与传统民谣的传承者、艺术家和音乐机构合作,收集南昌传统民谣的音频、视频等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包括传统民谣的原声演唱、现场表演、纪录片等,这样可以帮助有兴趣学习民谣的人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

2.加强宣传推广传播

利用社交媒体、网络广告等渠道,向大众宣传民谣数字平台的存在和特点。可以制作宣传视频、海报等,吸引用户的注意和兴趣。与音乐机构、文化机构、旅游机构等合作,共同推广南昌传统民谣和民谣数字平台。可以举办合作活动、联合推出优惠服务等,以增加平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数字化融合与创新

数字化平台可以有效地保存和传承南昌传统民谣的音频、视频等资源,避免因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迁而导致传统民谣的遗失,这样可以保护和传承南昌传统民谣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通过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民谣数字平台可以突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实现南昌传统民谣的全球传播。不仅可以让更多的国内用户了解和欣赏南昌传统民谣,还可以吸引国际用户的关注和参与。数字化传承为年轻一代的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年轻人可以通过学习和借鉴南昌传统民谣的元素和精神,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和个人风格的新民谣作品,这样可以为南昌传统民谣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新力[3]。

(四)非遗+节庆

在南昌的文化活动和节庆中加入南昌传统民谣元素,可以丰富活动内容,提升活动的吸引力。例如,在文化节庆活动中组织民谣演出、民谣比赛等,让参与者亲身感受和体验南昌传统民谣的魅力,促进传统民谣的传承和发展。

1.组织民谣演出

在南昌的文化活动中组织民谣演出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方式,可以邀请南昌传统民谣的传承者、艺术家和乐团进行演出,为观众呈现精彩的民谣表演。演出可以包括传统民谣的原声演唱、器乐演奏、合唱等形式,展示南昌传统民谣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演出可以在公共广场、剧场、音乐厅等场所进行,以吸引更多的观众参与。

2.举办民谣比赛活动

举办民谣比赛活动是激发民谣创作和参与的重要方式。可以组织南昌传统民谣的创作比赛,鼓励年轻一代参与创作和演唱。比赛可以分为个人组和团体组,评选出优秀的作品和表演,这样可以激发年轻人对传统民谣的兴趣,培养新的传承者和艺术家。

3.设置民谣派对

在南昌的节庆活动中举办民谣派对是一种富有创意和互动性的方式。可以结合传统节日、城市庆典等活动,在公共空间中设置民谣表演舞台,邀请民谣艺术家和传承者进行演出。观众可以在欢乐的氛围中聆听民谣音乐、跳舞、合唱,与艺术家进行互动和交流。为了丰富活动内容,可以设置民谣主题的手工艺品展示、传统美食品尝等环节,让参与者全方位地感受和体验南昌传统民谣的文化内涵。

五、结束语

通过采用“非遗+”模式,南昌传统民谣可以与旅游、文化创意产业、教育、数字化传承以及活动节庆等领域相结合,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和互动发展。这不仅可以保护和传承南昌传统民谣,也可以为南昌的文旅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提升南昌传统民谣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参考文献:

[1]杨化冰.乡村振兴战略下安化黑茶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利用[J].福建茶叶,2024,46(03):188-190.

[2]王龙华,梁艳霞.红色基因传承视域下红色文献的发掘与利用[J].兰台世界,2024(02):37-42.

[3]谭小敏.文化传承视角下公共图书馆古籍文献保护与利用工作思考[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4,44(01):24-27.

猜你喜欢
公共空间
试析文化中心公共空间设计要点及措施
公共空间突发事故灾难逃生应急导识研究现状
高校教学楼空间多元化设计要素分析
让光在城市中跳舞
公共视觉传达系统在历史博物馆设计中的应用
城市购物中心公共空间分析
城市更生的公共空间:香港旧城华人历史街区的保护发展经验
关于汉画像石图形符号在公共空间中的作用摭谈
广西南宁市金湖广场使用状况评价
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像素艺术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