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银行普惠金融助农案例研究
——以中银富登村镇银行为例

2024-06-12 09:54:14韩晨晨马延安王红雨
吉林金融研究 2024年2期
关键词:中银村镇金融服务

韩晨晨 马延安 苗 淼 王红雨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长春 130024)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3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第六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并指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作为乡村振兴的有效工具,普惠金融在提高“三农”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村镇银行在中央政策的指引下,主动加入践行普惠金融促进乡村振兴的行动中去,涌现了一批以中银富登村镇银行为代表的典型案例,在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也有部分村镇银行在开展普惠助农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与挑战。

一、村镇银行普惠助农概况

由于规模小、财务状况不够透明等原因,农户和小微企业通常难以获得足够的金融支持。村镇银行设立的初衷就是为“三农”及小微企业提供有效金融服务,发展支农贷款业务以及支持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实现“支农支小”的目的。通过深入了解农户和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村镇银行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为他们提供了灵活、个性化的金融解决方案。现实表明,致力于服务基层的村镇银行填补了农村金融服务的空白,被视为将资金送达最基层地区的“毛细血管”,在支持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截至2022年末,我国村镇银行数量已达到1645家,占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数的40.46%,村镇银行正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①数据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村镇银行缘何加快“结构性重组”步伐》(2023)。与此同时,我国村镇银行在资产总规模上达到了2.22万亿元,各项贷款总额为1.45万亿元;其中,农户和小微企业贷款合计占比高达90.65%,平均每户贷款余额为28.68万元②数据来源:中国银行业协会,《全国农村中小银行机构行业发展报告》(2023)。这些数据充分显示了村镇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及其在助力农村经济和小微企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村镇银行普惠助农中存在的问题

村镇银行在普惠助农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为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随着政策的持续支持和村镇银行的不断努力,它们在普惠助农方面的作用将更加凸显,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但是,我国村镇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对其普惠助农作用的进一步发挥产生了一定的限制。

(一)自身定位偏离

村镇银行的核心定位在于“支农支小”。然而,许多村镇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都出现目标偏离的问题,导致农村市场参与度低。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和波动性,村镇银行在农业贷款方面的风险和收益本身就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而且受农业发展自身特点的影响,农户往往缺少合格抵押物,这给村镇银行的风险控制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另一方面,银行作为盈利性机构,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其经营目标之一。在多方面因素权衡下,一些村镇银行使命漂移、脱离农村市场的意愿较强,盲目跨区域经营,违规参与高风险投资的现象大量出现,加剧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同时,也忽略了农村地区和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这不仅使得村镇银行失去了其应有的服务对象,也失去了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竞争优势。

(二)金融产品创新不足

在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中,传统信贷结算业务仍占据主导地位,这种金融服务模式通常要求客户提供相应的抵押物品并寻求担保才能获得贷款。然而,在这种传统服务模式下,部分村镇银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能力较低,网点渠道也较少,已经无法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不仅降低了村镇银行的服务效率,也限制了服务范围和用户体验。与此同时,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也对金融机构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市场定位和经营环境的限制,村镇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结合农村客户的实际需求对产品与服务进行及时、有效地创新,从而抑制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三)服务触达程度不充分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已经设立了相应的村镇银行。但是相对于庞大且分散的农村金融需求而言,由于总体数量偏少,且网点分布不均匀,导致村镇银行金融服务覆盖范围相对较窄、触达程度不够充分,农户获取金融服务不足的困境依旧存在。在很多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村镇银行的分布密度偏低,导致农户需要到很远的距离才能获得金融服务。这不仅增加了农户的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也使得一些农户因为无法及时获得金融服务而错过了重要的金融机会。而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人口较集中的地区,村镇银行的网点分布较为密集,农户可以快捷地获得金融服务。这种不均衡的网点分布使得一些地区的农户长期处于金融服务缺失的状态,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四)风控体系构建不完善

村镇银行作为服务于农村经济的金融机构,其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性对于农村金融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是,部分村镇银行的风险防控体系仍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特别是,由于农村地区农业政策性保险相对稀缺,村镇银行难以形成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进一步制约了其对存款人利益的保障力度。同时,农村地区的金融监管力度相对薄弱,监管人员素质有待提升,这加剧了村镇银行所面临的风险问题。此外,由于农村地区信用制度建设尚不完善,农户和小微企业的信用信息难以全面获取,这无疑又增加了银行对其进行信用评估的难度,为不良贷款的产生埋下隐患。

三、中银富登普惠助农经验借鉴

中银富登村镇银行(以下简称“中银富登”)是国内规模最大、机构数量最多的村镇银行集团。自2011年成立以来,中银富登就一直坚持“扎根县域,支农支小”的定位,为县域的中小微企业、“三农”客户提供本土化、高水准、全方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截至2023年,中银富登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134家村镇银行,下设189家支行,覆盖22个省(市)县城农村。而且,中银富登的网点主要集中在金融服务空白或薄弱县域,其中中西部县域的比例高达78%,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偏远地区金融服务的空白。存、贷款业务方面,目前中银富登已经为超过460万户客户提供了服务,累计发放的贷款超过了3,200亿元,平均每户的贷款金额大约是16万元①数据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许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2023)。在所有的贷款中,涉农和小微贷款占据了超过93.29%的比例,信用贷款和准抵押贷款占比达73.64%,经营性贷款占比达92.78%,而贷款与存款的比例大约是100%,可见中银富登真正实现了扎根县域,以本之源,灌以本田,将本地资金有效地投入到当地②数据来源:人民网,《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共创美好生活》(2023)。中银富登在不断总结归纳其多年发展普惠金融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涵盖管理模式、数据体系、商业模式、产品服务在内的多层次、全方位的普惠金融总体布局。

(一)建立全面高效管理模式

一是“集团内+体制外”的主发起行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模式的形成与中银富登是由中国银行和富登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的背景密不可分。这一独特的管理模式既确保了股东双方在管理问题上的有效协商与控制,又确保了中银富登日常经营决策的相对独立性和高效性。二是“批量化设立+集约化管理”的运营管理机制。通过分批设立合规法人机构,中银富登的机构数量在短期内迅速增加,进而实现了规模效应,使各项成本得以分担。在批量发起的基础上,又通过建立统一的政策框架、操作流程等集约化的管理方式,实现对村镇银行的统一管理。三是“专业化经营+精细化管理”的内部管理机制。与同行业大多数村镇银行相比,中银富登严格控制业务范围,只开展存、贷、汇等基本业务,不开展同业拆借、资产管理等其他业务。区别于大中型银行网点和地方农信社,中银富登专注于小微贷款,并在营销和贷后管理上进行详细指导,从细节上推动内部管理。这种专业化的业务聚焦,不仅避免了偏离主业、违规放贷、票据违规经营等行业内高风险的违规行为,也确保了中银富登在战略上的强劲优势。

(二)构建普惠客群数据体系

中银富登构建了以CISS(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BS(核心银行系统)、CMS(信贷管理系统)为核心的包括数十个外围系统的IT系统平台,实现了大数据集中,并利用云计算、微服务等技术,实现了数据仓库、实时流式计算等功能,构建了包括宏观数据、行业数据和100多个县域客户多模态基础数据在内的企业金融大数据平台。同时,中银富登加强与国内知名高校的合作,建立了金融联合实验室,通过机器学习等手段,对文本、视频、音频等海量非结构化信息进行分析和利用,研究区域经济和客户群体特征。通过分析县域经济情况、主要产业、场景生态和客户群体特征,制定适合不同类型客户的营销策略、产品体系和风险控制模型。

(三)打造数字普惠商业模式

长期以来,中银富登确立了“建设科技型银行”的目标,并继续围绕数字普惠构建业务模式,开展了“一号工程”和“二号工程”的技术研究。目前,中银富登已形成涵盖营销、产品、风险管理、运营和金融服务模式,建立了“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模式和“小微企业线上贷款”业务模式。其中,“线上线下一体化”模式主要依托数字地图、面部识别等技术支持,实现了银行服务下沉基层和金融服务“走出去”的目标。银行客户经理可以在系统平台上为顾客进行信贷匹配、智能风控,将金融服务送到家门口,大部分农村小微企业客户和“三农”客户足不出户、不离田间地头就能获得优质的金融服务。

与此同时,中银富登中后台也在不断地进行数字化升级,包括数字化风控、数字化运营和数字化管理,提升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水平。风控流程结合多年来为小微企业和“三农”提供贷款的经验,充分考虑了本地区信贷环境的特点,借助金融科技工具,构建全方位、数字化、智能化的风控体系。

中银富登还构建了一个依赖于人工智能和知识图谱等创新技术的智能风险控制系统,所有阶段的信贷员均可利用“客户洞察系统”实时了解小微企业客户在贷款前期、贷款期间和贷款结束后的风险情况。比如,中银富登正在执行的“二号工程”,就是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包括智能人力资源、金融数字化、反洗钱管理等八个主要平台,以此来全方位提升公司的内部管理水平。该平台优化了内部管理流程,显著提高了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质量和效率。

(四)细化乡村振兴产品网络

1.特色贷款+准抵押模式

在普惠助农过程中,中银富登充分认识到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资源禀赋、产业生产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差异性所导致金融服务需求的多样化。针对这一现实,结合地区特色和产品特性,中银富登精准提供适应不同需求的金融服务和产品。多年来,中银富登不断完善和拓宽特色贷款种类,依据乡村贷款的特定用途制定特色化授信方案,通过专项产品助力乡村振兴。在初步制定出贷款产品布局的基础上,中银富登探索出非抵押的放贷模式即准抵押模式,抵押物类型充分考虑当地产业特色,创新推出17大类、70多个子类的小微及涉农系列产品,接受农村集体土地上的房产、大棚、猪舍、鸡舍作为“准抵押物”。这一创新信贷模式在进一步降低贷款服务门槛的同时,也高度重视借款人的第一还款来源、信息及违约成本。为避免此类业务所带来的风险问题,中银富登在设计产品时就针对客户准入、押品评估、额度确定等方面制定出完整且严格的规定。

在此模式下,中银富登已推出多款特色贷款产品且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2年底,“欣农贷”依据经营种类和用途可分为家庭农场、种植、家畜、水产、棚菜等10个大类,并针对各类涉农行业特性进一步设计出60多种子产品,贷款余额已超131亿元①数据来源: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官网,《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获评“2023年度村镇银行金融强农典范案例”》(2023)。

2.乡村振兴项目库

中银富登基于“特色贷+准抵押模式”所构建的贷款产品网络,不断拓宽普惠兴农的思路,提出建立“乡村振兴项目库”。该模式实现了从“因地制宜”向“从无到有”的转变,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项目库主要采取“项目管理”的方式,通过与所在地村镇银行紧密合作,深入挖掘当地特色涉农产业,将其与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相衔接,主动培育涉农小微企业和特色产业,整合形成具有地区特色的项目,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助力产业项目从萌芽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并将项目成果真正惠及到个人。到2022年底,“中银富登乡村振兴项目库”项目数量约1,400个,累计储备意向贷款金额约135亿元,放款超3万户,累计投放金额超75亿元,在当地涉农小微企业和特色产业上做出巨大的贡献②数据来源:金融界,《金融界乡村振兴案例展示之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践行数字普惠,助力乡村振兴》(2023)。

3.数字化产品“PAD”和“中富翼贷”

随着金融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中银富登积极把握数字化转型的机遇,研发出“PAD自动决策贷款”和“中富翼贷”。

“PAD自动决策贷款”是中银富登推出的首款针对“三农”客户,依据“整村推进”特定场景量身定做的批量业务“整村推进信用贷”。客户经理通过手持PAD设备到商户经营场所现场收集营业执照、经营数据等资料,在PAD填写必要信息之后,最快15分钟就能完成小额贷款的自动审批和线上移动签约,显著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在满足商户资金需求的同时,也提升了金融服务水平,让农户真正体会到“PAD”技术带来的信用贷款好借、好用、好还的便利成效。

2020年,中银富登推出了小额经营性纯线上信贷产品“中富翼贷”。该产品不同于“整村推进信用贷”只注重线下,而是通过大数据技术为信用记录不完整的小微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信贷解决方案,而且客户整个借贷过程均通过手机自助完成。存在相应需求的客户需要进入手机银行首页,点击贷款入口进入“中富翼贷”申请界面,填写自己的真实资金需求以及所要求的个人或企业信息以便评估,填写完整后便可提交审批,享受到一条龙智能化服务,完整的审批和放款过程平均仅需3分钟。

四、促进村镇银行普惠助农发展的对策建议

中银富登在普惠助农中的成功经验足以证明村镇银行在普惠助农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为了更好地发挥村镇银行在普惠助农方面的作用,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坚持“支农支小”市场定位,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支农支小”是村镇银行的初心使命和特色优势,这一点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和落实。村镇银行应坚持将服务对象定位于农户和小微企业,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金融服务。为此,村镇银行必须严格遵守监管规定,确保存贷汇等基础金融业务的合规开展,避免出现偏离主业、脱实向虚等行为。只有这样村镇银行才能找到自己的生长点,既缓解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又持续推进其自身高质量发展。村镇银行应坚持差异化经营,持续将小额、信用、经营性贷款作为展业重点,避免业务领域向城市化偏离,充分发挥小、快、新的自身优势,把优质贴心的金融服务送到最基层。此外,村镇银行可以利用更多的外在因素,为自身提供更优质的信贷环境,选择政府和企业作为合作对象,利用银政、银企之间的合作拓宽客户信贷渠道,给客户提供支持。这不仅有助于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还能让更多地区受益于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深入探寻客群需求,创新普惠金融产品

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要求村镇银行在提供金融服务过程中要做到千村千面,即针对不同地区运用全新的打法,包括全新的规则范式以及产品体系。为此,村镇银行应因地制宜,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持续深入乡村振兴主战场,着力解决客户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首先,村镇银行可以按照市场的规律,锁定目标客户群,主动地制定产品创新计划,为客户量身定制特色创新产品,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其次,村镇银行应该不断深入研究客群的需求,积极探索符合乡村特点的抵押物和担保模式,进一步创新准抵押等担保方式。村镇银行可以考虑将农村集体土地上的房产、大棚、鱼塘等纳入“准抵押物”范围,重点收集客户的相关信息以及贷款的真实用途,关注借款人的首要还款来源,充分利用乡村独特的资源,破解抵押物不足造成的融资难问题。最后,村镇银行要积极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征,加强数字技术的应用,在深入了解客户的基础上,提供线上信息审核、贷款办理等高效服务。

(三)提高服务触达效率,打通助农“最后一公里”

针对服务触达程度不充分的问题,村镇银行应加强农村地区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在关键区域设立分支机构,布置ATM等自助设备,同时通过POS机等定制机具与商铺合作设立便民取款点,并且银行的相关人员可以手持PAD设备提供上门服务,以保障足够的服务覆盖度。村镇银行可以利用金融科技,构建互联网金融平台并配备相应的网络客服,以便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渠道。与此同时,村镇银行要优化贷款审批和发放流程,采取“信贷审批关口前移、严密后台监控、强化问责”的信贷管理原则,提高信贷人员的业务处理效率,尽量缩短客户的等贷时间。在人员方面,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引进专业人才、加强员工培训等方式,提高村镇银行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将村镇银行的“支农支小”定位与员工的个人专业知识进行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村镇银行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打通助农服务“最后一公里”。

(四)加强风险管控,保障业务可持续发展

由于村镇银行资本金规模较小、风险抵抗能力相对较弱,所以风险管控对其持续经营至关重要。为实现这一目标,村镇银行应逐步构建并完善符合“三农”领域特点的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提升贷款质量。一方面严格制定客户准入标准,依据客户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还款记录等信息建立客户资信资料库,以数据资料为基础评估客户的综合信用等级,根据信用等级制定相应的信贷政策;另一方面加强贷后管理,强化对不良涉农信贷的测试与分析,采取多种举措来化解不良贷款,包括定期风险测试、风险预警、早期干预、资产保全等手段,并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的工作,及时反馈监管要求和意见。村镇银行需要将风险测试过程中检查出的问题、相应的整改措施和实施现状进行归纳总结,构建问题库并分类整理归档,以便为之后出现的问题提供参考,进而保障银行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中银村镇金融服务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9:34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7:16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今日农业(2021年11期)2021-11-27 10:47:17
山西8个村镇入选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今日农业(2020年22期)2020-12-14 16:45:58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4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已达2409个
今日农业(2019年14期)2019-01-04 08:57:40
提取含硫银精矿中银的试验研究
创建文明村镇 打造幸福家园
学习月刊(2015年10期)2015-07-09 03:35:22
汇丰香港中银香港首发“熊猫债”
天津经济(2015年10期)2015-02-28 16:46:49
村镇建设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