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迪的遗产何以长盛不衰?

2024-06-11 13:12弗雷德里克·瓦格罗尔
财经 2024年12期
关键词:肯尼迪杰克政治

《肯尼迪传》

[美]弗雷德里克·瓦格罗尔 著

卢欣渝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4年5月

这部传记讲述的是约翰·F.肯尼迪的时代和人生,分为两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占据了第一卷的大部分篇幅。肯尼迪出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17年,那时美国世纪(American Century)刚刚拉开序幕;他成熟于另一次世界大战,而后青云直上,成为美国总统;领导美国登顶霸权巅峰之际,他46岁的生命却戛然而止。

肯尼迪是在特权和财富里泡大的人,却长期遭受病痛和人生悲剧的折磨。他阅历丰富的人生迷倒了上千万人。肯尼迪名扬天下,源于他长相帅气,举止风流,长期沉迷女色。作为政治家和平常人,他天赋异禀,同时也常出纰漏,在入主白宫后的上千个日日夜夜里,各种成功和失误与他相伴相随。美国人都自以为有能力解决各种重大政治问题,直言不讳地说出社会的最高期望,肯尼迪则借助强大的领导力和煽情的演说,让美国人的自信更上一层楼。与此同时,在外交领域,他向人们展示出,对苏联的深仇大恨也可转化为和平相处。美国民众对肯尼迪非常认可,1963年年中,将近60%的美国人声称,自己在1960年将选票投给了他,实则仅有49.7%的人曾这么做。肯尼迪死后,他的认可度上升到压倒性的65%。在1945年以来的历届美国总统中,肯尼迪执政期间的平均认可度最高,达到了70%,未来几代美国人必将给他的业绩打出更高的分数。

尽管肯尼迪的生平充满传奇,迄今却鲜有人尝试写出介绍他的严肃的传记,全面的传记更是难觅踪迹。所谓全面,指的是覆盖其从生到死以及整个时代,充分利用现有的浩如烟海的档案材料。

理所当然的是,白宫岁月必须是重头戏,它会占据第二卷的大部分篇幅。不过,肯尼迪当选总统前和成为议员前的那些年月同样需要引起人们关注。恰如我们平民百姓中的绝大多数人一样,对肯尼迪而言,他的青少年时期铸就了他的人格和世界观。特别是他在战争中的经历对他的人生观和职业轨迹影响深远,且预示了陪伴他一生的政治哲学。

还有一个原因让肯尼迪的早期岁月特别值得细究。与大多数公众人物相比,以英文姓名的首字母JFK闻名于世的这个人早已被高度神话。肯尼迪传奇掩盖了真实生活中的肯尼迪,以及工作状态中的肯尼迪,让真实的肯尼迪变得模糊、神秘。为重新认识真实的肯尼迪,必须仔细检索资料,还原年轻的和涉世未深的他,在笃信天主教、充满竞争的爱尔兰大家庭和真实世界里摸索前行的他,以及正在努力探索如何成就自己的他。

因此,本书描绘的是一个完整的人物——包括他的人际交往、经历、想法、文章、政治抱负,凡此等等。从20世纪30年代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肯尼迪家族写了海量的信函,其中相当一部分留存下来,如今保存在位于波士顿的约翰·F.肯尼迪图书馆(John F. Kennedy Library)内,供人们研究,这让我的工作容易了许多。肯尼迪本人是多产的信函写手,在其一生的许多关键节点尤其如此,在多次旅行途中,他还写下了海量的日记和笔记。他大学期间的一些作业也留存下来,保留下来的还有他的毕业论文,该论文在1940年正式出版成书,书名为《英国为何沉睡不醒》,受到广泛好评。那年他刚满23岁,刚刚毕业,法国刚刚沦陷。

当然,若想认真尝试再造肯尼迪亲身经历的世界,必须尽可能摈弃认知:那个世界究竟是如何产生的。还须抗拒冲动:通过他大学期间的作业和战时的信函窥探它们如何成就了他后来的伟大。唯有这么做,作者才有可能直抒己见,才有可能与这位伟人对视,而不是阿谀奉承,或者肆意贬损。

同样重要的是,创作传记作品时,作者需要时刻牢记在心,肯尼迪是他所处时间和场所的产物,背景尤其重要。这么做会得到回报:将肯尼迪置于他那个时代和世界更为广阔的背景里,不仅会帮助人们理解他的崛起,更会帮助人们理解他的国家的崛起,美国首先得到了强国地位,随后又获得了超级大国地位。

事实上,本书的一个重要主题是,肯尼迪的生平在多大程度上与美国政治和地缘政治的各重要阶段接轨,例如:珍珠港事件前数年,人们在“孤立主义”和“干涉主义”之间的激辩;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混乱,美国正是通过“二战”崭露头角,成了全球霸主;冷战的爆发和扩散;美国国内的反共政治和接踵而至的麦卡锡主义灾难;电视媒体对政治不断增长的影响力——将约翰·F.肯尼迪的生平和事业当作透镜,即可准确把握这些重大事件及其后续进展。

在第二卷里会出现更多主题,我同样必须做到审时度势,拿捏准确,例如:民权运动;军备竞赛以及核“末日终战”的前景,古巴导弹危机紧张对峙那几天核末日的前景尤为真实;复兴受民众拥护的政府,为“伟大社会”铺平道路;陷入越南战争(对于在越南动用军事力量解决问题,肯尼迪早在事前就有疑虑,尽管如此,他必须为此承担主要责任);太空计划。

简而言之,对肯尼迪及其成长过程了解得越多,人们就越能正确理解20世纪中叶数十年里的美国。在这方面,历史学家兼肯尼迪的顾问小阿瑟·M.施莱辛格(Arthur M. Schlesinger Jr.)在其回忆录《活在20世纪》(A Life in the 20th Century)里的说法让我颇有同感:“在我们这一代人里,四個日期在我们的记忆里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无论我们身处何方,以何种方式闻听令人震惊的消息,我们都无法忘记那四个时间节点:珍珠港事件、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死讯、约翰·肯尼迪的死讯、人类登上月球。”这四个时刻都会以各自的方式成为我即将展开的长篇叙事的关键点。虽然肯尼迪没能亲眼见证人类登月,促成此事的却是他承诺发起的登月计划。

第二个主题与肯尼迪明显对国际事务敏感有关,这是我从肯尼迪大学时期穿梭于欧洲和中东的形象中捕获的,时间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前。从一开始,肯尼迪就是个胸怀世界的人,对美国以外的各种政治制度和文化充满强烈的好奇心,他还对各个国家为自身利益与他国竞争的一些概念兴趣十足。这种特质一部分源于他的爱尔兰传承,以及他父母在这方面的敏锐,尤其是他母亲,他母亲总是放眼世界,望向大洋彼岸。另一部分源自肯尼迪的广泛阅读,当年还在病榻度过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时,他就喜欢阅读欧洲历史和治国方面的书籍。还有一部分源自他在预科学校和大学的学业。最重要的是,肯尼迪的国际主义情怀出自他大学期间以及大学毕业后数年间的多次出国漫游——除了1939年那次重要的远行,他在1937年、1938年、1941年分别经历过几次内容丰富的旅行。那几次旅行拓宽了他的眼界,随后而来的在南太平洋的战斗经历更是如此。早在珍珠港事件之前,肯尼迪就主张对外干涉主义——这与他父亲和哥哥形成反差,日本人偷袭美国前,他们两人一直致力于不惜一切代价阻止美国参战——走出战争的肯尼迪一门心思致力于主张:在世界事务中,美国必须与其他国家合作,不断扮演领导角色。从那往后,他一直秉持这一观点。

于是便有了第三个主题:但凡涉及政治性和政策性的事务,肯尼迪永远自己拿主意。在童年时期的生活中,父亲对他影响深远。杰克年少时,父亲形象高大,总是按照自己的期望规范二儿子的行为举止,在风流成性和拈花惹草方面尤其如此。不过,旁人无论如何都能感觉出,某种程度上,杰克与其庞大且关系密切的家庭若即若离——他是家庭的组成部分,却也像个家庭以外的人。与一大家人不同,他是个爱读书和爱做白日梦的人,是个反躬自省的儿子,以文字和探索文字的意义为乐事,还喜欢诗歌。与其他几个大孩子不同,他具有浪漫的想象力,更偏好精神层面的东西,以及人文事务方面无形的东西。正是这一点让杰克与丘吉尔气味相投,老约则永远无法理解丘吉尔的做派。

杰克多年来一直抗拒父亲的教诲:在学校要努力学习力争上游。在哈佛大学升入三年级后,他终于开始努力争上游,那也是出于他自己的一些原因。在政策问题上,无论小约如何鹦鹉学舌般追随父亲的观点,在许多关键时刻,尤其在对外政策领域,杰克一直忤逆一家之主,他眼里的世界比父亲眼里的世界更加复杂多样和充满摩擦,部分意义上说,《英国为何沉睡不醒》就是他对老约的孤立主义立场的谴责。后来,在冷战初期阶段,杰克毫不动摇地秉持坚定的反苏立场,而他父亲坚决反对那么做。总体上说,虽然先后担任众议员和参议员的杰克在民主党内属于温和派,但他常常与老约观点相左。

各种书籍和纪录片普遍声称,1944年,父亲眼里金贵的大儿子小约死后,父亲一手栽培了他,杰克·肯尼迪才成为政治家,但现有证据不支持这一点。真实情况是,早在1942年初,杰克已经在考虑谋求竞选公职。他童年时代听说最多的是深爱的姥爷——人称“蜜糖菲茨”的约翰·菲茨杰拉德的政治传奇,他还痴迷于人们茶余饭后闲聊的波士顿老几代爱尔兰裔天主教政客的各种伟业和疏漏。大学期间,杰克沉迷于研究政府,后来他又偏爱法学院,足以说明他对政治深感兴趣。毫无疑问,对他来说,小约死后,父亲喋喋不休的说教是个外部推动力。

另外也不妨做个有意思的假设:如果哥哥从战场上活着回家,杰克究竟会选择什么样的道路。不过,他选择政治,有他自己的一些原因。就这两兄弟而言,杰克认为自己更适合从政——而且小约实际上也有同感。当初,杰克竞选众议员(1946年)和参议员(1952年)之际,老约曾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自始至终全力以赴提供资金。不过,与传说不同,在两次竞选中,他都没有向儿子强推竞选策略。对父亲的政治敏锐度,当儿子的从未有过深刻印象,重大决策时刻,儿子总是我行我素。1952年,与共和党竞争对手小亨利·卡伯特·洛奇(Henry Cabot Lodge Jr.)史诗般紧张对峙时,最重要的家庭助选角色并非由老约担纲,而是杰克26岁的弟弟罗伯特。

掩卷之余,出现在本书各章节里的肯尼迪将不再是人们想象中那个羽翼未丰的年轻人,至少总体上会如此,至少大学毕业后的他会如此。他可能会很自负,以自我为中心,不再重视朋友们,不再重视那些女性。婚前,他欺骗自己的妻子杰姬(Jackie),婚后他继续欺骗。无论是他,还是他那富裕家庭里的其他成员,他们眼里的外人都是随时可以替换的。但这不妨碍他对少数精挑细选的人表示忠诚,也就是说,他对待一些同性朋友以及核心成员如此,回报则是他们也对他肝胆相照。

这些都不过是这个完整人物的一角,在他标致的面庞和迷人的微笑背后,是个好奇到不知餍足的人,是个镇定自若和目光敏锐的分析师,是个认真对待所有严肃事务的人,同时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陷入妄自尊大,这多亏了他高度完善的讽刺意识和荒诞意识,以及他在自我嘲讽方面的机智。他对历史的感悟以及身体反复罹患病痛让他意识到,人生是反复无常、充满焦虑的,好在他并没有因此认为,应当利用家族财富追求纯粹自我放纵的人生。相反,这些困难让他更加坚定地听从父母的教诲,他父母总是反复对孩子们说:应当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应当相信世上总会有比自己更伟大的东西,应当顺势而为。

前述严肃待人待物的各种征兆显然很早就在肯尼迪身上出现了;跟人们通常所说不一样,他不是大器晚成的人。早在大学期间的各种作业里,肯尼迪就反复提及关于政治领导力的问题,那些问题让他着迷,一直困扰着他,直到生命终结。遭遇国内和国际危机时,民主党的领导人能否反应得更为敏捷和高效?在国家利益和众多选民变幻无常的要求之间,决策者如何才能找对感觉,协调各方?政治勇气的本质是什么?

1943年,肯尼迪从南太平洋给家人写了几封信,对军队领导层的能力,对未来几年人们将战争作为政策工具加以深化,他表示出各种怀疑。“这里的戰争是一桩肮脏的买卖,”肯尼迪对前女友因加·阿瓦德(Inga Arvad)写道,“我们已经如此习惯于谈论数十亿美元、上百万军人,以致上万人的伤亡就像水滴掉进水桶一样微不足道。如果伤亡的上万人像我身边的十个人一样想要活下来,那些为开战寻找理由和缘由的人最好能相当确定,所有努力都是为了某种明确的目的,一旦达到目的,人们可以说,这么做值得。”

1951年末,经过两次跨越大半个地球的海外长途跋涉,肯尼迪修正了信手拈来的冷战信条,通过无线电广播告诉全体美国听众,意识形态的威胁“仅仅通过动用武力不可能有效应对,必须引领各国人民,让他们自己对其加以拒绝,我们的政策必须是针对这些国家的人民的”。他的言外之意是,民主理想比军事力量更有效。这也成为他后来经常提及的一个主题,在他总统任期内亦如是。

肯尼迪1961年在就职演说中发出的号召成了他众多号召里最为经典的名句:“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应该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这句话早有根基,早在他上预科学校(乔特中学)期间就已在他心里生根发芽。1946年,重返母校发表演说时,肯尼迪谆谆告诫学生们,应当做有担当的公民,应当在公共服务领域有所作为。同年,为第一次竞选活动做巡回演讲时,他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论点。尤其在我们那个时代,他的话语似乎总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为谨防人们认为政治和政治家等同于玩世不恭,身材瘦削的29岁候选人吁请听众将选票投给他,他用尽了以理服人的招数,甘愿接受两党之间善意的争论,因为民主的生存有赖于全体公民的知情和积极参与。他使用了煽情的语言,强调了作为一国人民的美国人具有共同的梦想,以及共同的命运。

无论是当时还是后来,肯尼迪都无法超然于赤裸裸的政治斗争和党派斗争之上,不过,首次参选的他已经明白,为了民主良好运转,妥协是必需的;在大庭广众中彬彬有礼可避免非人化行为,还能帮助人们认识到,政敌并非敌人,而是对手。他的著作《当仁不让》(Profiles in Courage)于1956年出版,整本书都在为政治艺术唱赞歌,为行政管理唱赞歌。体制内充满了自相矛盾的压力和愿景,行政管理费力不讨好,却至关重要。

或许,正是这种对国家和民主政治始终如一的信念,才能充分诠释约翰·F.肯尼迪的遗产何以长盛不衰。自踏入政坛初期伊始,到生命止于得克萨斯州,肯尼迪一直在鼓励人们相信,美国社会的未来更美好,国家应当在国际上居领导地位,这就是他话里話外一直在描绘的美国的愿景。这是一种开阔的视野,它拒绝父亲那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倡导人们承诺服务于大众的行动主义。在当今社会,无论人们对这样的治国理念心存疑虑还是渴望它重生,人们眼里的肯尼迪依然是那个充满活力的、年轻的、手捧领导衣钵的伟人。人们更想知道的是,如果肯尼迪还活在世上,会发生什么。无论人们如何想象,永远都不会得到答案。不过,如果深入探究肯尼迪其人其事,关于肯尼迪绝无仅有的、令人称奇的一生,关于他长大成人时的美国和世界,我们会知道得更多。

(本文摘自《肯尼迪传》;编辑:许瑶)

猜你喜欢
肯尼迪杰克政治
从肯尼迪1963年西欧之行再探“宏伟计划”成败原因
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The REACH加建项目
杰克和吉尔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变成什么好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On Cultivation of Learners’ Pragmatic Competence in ELT
被冤枉的小杰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