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影的美学特征与叙事方式分析

2024-06-10 21:55王一茗
大观 2024年2期
关键词:叙事方式美学特征国产电影

王一茗

摘 要:中国电影作为艺术表达形式之一,内容上融汇了丰富的文化传统与美学理念,在长期的发展与探索中,呈现出不同的美学特征。在叙事格局上,中国电影力求构建符合宏观文化需求与大众审美的叙事体系,电影题材扩容压力较大,同时还受到艺术潮流、商业发展等多种因素的限制。结合国内不同时期电影展开分析,挑选热门影片与经典影片,论述其中不同的美学特征、叙事方式,以洞见电影的本质。

关键词:国产电影;美学特征;叙事方式

电影的美学特征与叙事方式是电影导演、编剧以及一系列工作人员通过语言、镜头展示出来的,即通过合理的叙事、适当的编排形成独特的故事,让电影具有完整性与故事性。电影叙事风格决定了一个故事的讲述情况,美学特征则能够让观众得到美的享受。国产电影十分重视叙事风格的把握,部分电影甚至将其作为影片是否可以获得成功的评判标准。目前市场上的商业片层出不穷,美学特征、叙事方式成为影响电影口碑的两大要素。

一、国产电影中的美学特征

(一)东方美学特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美学追求“气韵生动”,强调生命之气的流转与和谐共振的韵律,重视捕捉蓬勃的生命气息,通过同声相从来体现中国从古到今所具备的宇宙观念、方法论。从传统的电影来看,传统美学体现人们对生命的理解、价值的追求,这种美学理念贯穿在绘画、音乐、诗词中,深深影响着电影的审美追求。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诞生于1905年,在中国电影史上有着绝无仅有的地位。如今,对《定军山》当时观看人数已经不可考,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即国产电影有着自己鲜明的美学特征。

国产电影诞生于东方文化背景,因此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美学特征,如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影》。电影中,诗性思维似乎要蔓延出荧幕。诗性是非逻辑的,有“以己度人”“天人合一”的表现形式,这与西方逻辑缜密的美学截然不同。电影中,开头小艾帮助青萍占卜,点出“需七日连雨,水漫则胜”的关窍。为更好体现出“阴阳”,与“阴”“女性”相关联的水意象反复出现。电影中雨连下七日,山川河流隐藏在雾气中,人物也沐浴在雨中,气韵独到。视觉上则使用大量的慢镜头展示水,比如打斗中晃起的水滴。同样通过各种人与物的转变展现“天人合一”、生死轮回的还有《大鱼海棠》。电影中写意手法的运用也很常见,追求虚实相生、意在言外、境生象外的美学趣味。《影》中最突出的陈设就是利用屏障与纱幔搭建出隔断,增强光影的虚实性,电影中反复出现的屏风,是观众在视觉上的“实”,也暗示权谋博弈的“虚”。

(二)荒诞美学特征

荒诞派是后现代主义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随着电影的不断发展,其逐渐演变为一种美学审美。以贝克特与尤内斯库为代表的荒诞派戏剧在20世纪60年代达到顶峰。荒诞派通常用非传统的戏剧模式来讲述作品,用夸张的外部环境和表现手法来弱化情节,是对抗现实的一种表现。国产电影中不少电影导演对荒诞派进行中国化演绎,也被称为“黑色喜剧”,如《一出好戏》,电影以彩票开头、结尾,讲述了主角欠下债务,在公司团建之前购买了一次彩票,途中收到了彩票中头奖的信息,但是团建过程中被困荒岛的故事。整个过程围绕彩票展开,在电影中,彩票是一种象征,在主角的心中彩票是挣脱底层牢笼的救命绳索。另一部荒诞派电影《疯狂的石头》也让人啼笑皆非,讲述了由一块价值连城的翡翠引起的一系列明争暗斗的故事。其中的翡翠象征着财富与地位。除了象征手法之外,电影中还会经常用到隐喻手法,比如扑克牌。在很多电影中,扑克牌就是规则,玩家制定规则,普通人则被规则所统治。此外,电影中的夸张手法也很常见,夸张本是一种修辞手法,运用在电影中则是为了增强表达效果,如《驴得水》,该电影本来是话剧,因为夸张的舞台张力和独特的表现形式被改编为电影,电影中,演员的表现力被削弱了,但是话语表达则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驴得水》不仅描绘了历史,而且反映了现实,在融入本土文化后,剧情更显夸张与荒诞。

脱掉荒诞的外衣,这一类电影的底色其实都是悲剧。在荒诞电影营造的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非常低[1]。国产荒诞电影导演抛弃叙事情感,更多的是站在第三视角,如《驴得水》不断反转的剧情,十分生硬和突兀,但是这种生硬和突兀却是荒诞电影的叙事核心。在种种荒诞现象的背后,导演通过后现代主义风格展示自己对社会、对当下的思考[2]。

(三)平民美学特征

一些国产电影中会反映一个地区、一个行业的发展情况,如电影《春蚕》就讲述了地方农业的发展。电影故事背景设定在20世纪30年代,受到当时金融危机的影响,养蚕人受到强烈的打击。这一部电影以时代为背景,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深厚的内涵,电影的叙事手法十分朴素,表现出养蚕人的情感。《雅马哈鱼档》则是反映广东沿海地区个体商户创业的过程,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涌现出大量这种类型的电影。角色与时代背景融合的电影,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這个行业的现状,为人们的就业提供参考,如《人到中年》《霸王别姬》《骆驼祥子》等等,都精彩演绎了某一个职业,将职业与时代背景结合,揭露那个时代的问题。近些年,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逐渐增多,作为国内航空灾难题材电影,《中国机长》以鲜明的美学特征和平民化的表达塑造了职业岗位上的平民英雄群像,影片以民航人普通的一天为切入点,不避生活中的琐碎,以日常生活为背景讲述一群民航人的故事。与主流大片《建党伟业》等宏大的题材不同,与《战狼》《红海行动》等军事题材也不同,《中国机长》取材于现实,关注平凡岗位上的普通人,致力于刻画平凡的人物形象,影片体现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价值观。近些年,把镜头对准现实人生百态,展现普通人悲欢离合的电影越来越多,且受到观众的广泛认可,如《我不是药神》《人生大事》等影片。

二、国产电影的叙事方式

(一)消费文化与国家主流意识语境的叙事

国产电影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以追逐娱乐为突出特征。在全球影视产业的助推下,国产电影也面临着艺术危机[3]。21世纪以来,国产电影的类型主要分为主旋律电影、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这是基于电影艺术内涵、审美特性、产业发展等诸多方面所形成的固有模式,可以在整体上把握市场方向。进入新时代,文化消费越来越受到重视,经历多年尝试,电影在发展中尝试转变着力点,既有以“向外转”的姿态向好莱坞商业片看齐的大片,又有时代文学改编与喜剧夸张爆款,还有边缘人群生活的写实描述,整体上呈现出复杂的势态。21世纪以来,国产电影真正承载国家意志,这与我国加入WTO的节点基本同步,国家意志对国产电影文艺创作具有重要意义。2009年,主旋律电影《建国大业》上映,这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片。在叙事上以红色革命史为原点,影响深远。近年来的献礼片不断提升叙事高度,将历史上的重大节点事件与新时代发展相结合,塑造人、家、国三位一体的主题,达到国家意志与个体审美趣味的统一,逐步形成宏观上自成一体的影视叙事体制,由此引发一系列主旋律创作链式反应。然而这种创作模式会导致电影题材陷入局限,主旋律题材的电影在叙事上仍旧以叙事架构为主导,尽管也有现实生活与历史事件的出现,但是叙事的成熟度有待提高。

(二)含混话语表达的叙事

中国电影业发展迅速,票房与口碑都达到巅峰的《流浪地球》是中国电影业的典范。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就准确捕捉到中国市民群体的小品式审美,通过小剧场话剧叙事来展现现实生活的题材不断出现。近年来,开心麻花喜剧电影流行开来,都市、伦理、青春、职场等题材均有涉猎,多以夸张的剧情和表演来折射一些社会现象。《独行月球》借助《流浪月球》的科幻期待审美效应,赢得观众的广泛认可。目前,在国产电影的整体叙事上,杂糅成为一大特征。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楚门的世界》等影片中,有出人意料的兽人相伴,也有直播人生的困苦无奈,然而其都缺乏真正的情节,缺乏持久的吸引力,风格较为杂乱。而开心麻花的喜剧电影之所以受众较广,与主旋律叙事迅速发展、多重语境机制冲突有很大关系[4]。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民族影视工业化之路让影视作品的艺术性逐渐消失,国产电影在叙事体系上,试图通过主流叙事构建起系统化的叙述话语体系,试图打破长期固有的消费文化语境,是一次宏观文艺创作上的“纠偏”。因此,主旋律影视需要在短时间内实现质的飞跃,但是前文提过,这样做容易产生审美局限以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弊端,如题材内容同质化、艺术表现手段雷同等,甚至还会出现临摹本。以近似主流题材和迎合大众审美需求的内容为叙事对象,本质上仍旧是后现代主义的叙事狂欢,这种隐蔽式、带有偷梁换柱性质的叙事模式,已成为电影的发展趋势。如电影《人生大事》,聚焦殡葬行业,刻意捆绑《入殓师》,叙事上注重情节矛盾的设计,用带有告别的叙事方式,对生死大事进行升华,聚焦大众的猎奇心理,强调生活的苦难与不幸,制造大众叙事类型的“烟雾弹”,用普遍的情节套路,即小女孩与帅大叔相依为命,欢喜冤家的俗套结尾,表达商业式的艺术谎言。该影片对收养过程过度夸大,在叙述中掺杂着复杂的情感,同时在叙事定位上还有对《这个杀手不太冷》《绿皮书》《我不是药神》的模仿。可见,这一类影片已经陷入媚俗与僵化的模仿,展现出消费主义下的深层美学危机。

(三)电影叙事个性化表达的可能

目前,国产电影叙事集中在国家话语表达、艺术创新、文化消费三个层面。在消费主义浪潮下,我国的文化市场越发成熟,消费娱乐、消费思潮、电影叙事的个性化表达、艺术化追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不断发展[5]。艺术与商业之间并不矛盾,但是在发展中总是对立,对艺术电影的追求是国产电影的发展目标,随着“讲好中国故事”的提出,国产电影注重在叙事表达上凸显国家意识形态,实现了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文化依附和情感认同。从宏观叙事方面来看,国产电影强调打破传统意义上的主旋律叙事模式,借鉴西方电影叙事,打造英雄式人物、升华家国情怀,这些都成为衡量影片的一大标准。《万里归途》是一部迎合市场、满足观众需求的影片,其改编自真实的撤侨事件,精准选择矛盾,充满浓浓的家国情怀。即便影片在人物与情节刻画上都略显单薄、刻意,但是其实现了主旋律取材枯竭背景下的叙事创新,甚至可以成为主旋律类型电影参考的模板,这种精妙的巧思嫁接商业档期,让这一部电影获得了圆满成功。相反,艺术电影则会遭遇上映前后的舆论反转,小众艺术电影应朝着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电影看齐,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更艺术化的叙述表达。

(四)电影底层叙事的狂欢化表达

近些年,写实类影片逐渐增多。中国社会阶层在转型升级的时期呈现复杂多变的样态。国产现实题材影片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表现,在各种社会关系的交锋中,以记录、关照的视角折射当下社会不同群体的文化心理,以映射宏观环境下的社会命题的思考。20世纪30年代,《渔光曲》《神女》《马路天使》等影片,展示了底层的生活,赋予了底层群体力量。21世纪以来,主流意识形态逐渐介入底层影像创作,電影中的底层形象再次出现在荧幕上,底层群体的主体形象在消费语境下,呈现“加冕”“脱冕”的狂欢化特征,如《八角笼中》,影片的主角向腾辉是有前科的人员,处于社会底层,但他也是很多孤儿的恩人。在《我不是药神》中,程勇从交不起房租到成为神药的独家代理商,被白血病患者奉为“药神”,底层叙述主体形象呈现狂欢化的颠覆,在叙事中,“加冕”成为叙述手段,模糊了阶层的界限,对无数囿于现实的底层群体而言,是精神、情感上的慰藉。

三、结语

在当前电影行业的发展中,国产电影是一个包含多重文化、价值导向的综合语境。国产电影的美学特征应贯穿古今审美意象,借鉴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面对国产电影叙事风格存在的局限,新生代导演不断创新,试图打破这一局限,老一代导演操刀作品虽有能力,但也要迎合市场。在时代呼声下,全面思考良性叙事生态建设、重点思考国产美学应何去何从,是中国电影未来发展的大前提。

参考文献:

[1]张雨菲.国产推理电影的悬念化叙事策略研究:兼论毕业作品《局》[D].郑州:郑州大学,2022.

[2]麻志远.韩国黑帮电影的暴力美学研究(1990-2021)[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22.

[3]杨子菲.努里·比格·锡兰电影的诗性美学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22.

[4]钟子阳.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中的史诗性建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2.

[5]钟梓琪.电影工业美学视域下新主流电影研究[D].太原:山西师范大学,2021.

作者单位:

上海杉达学院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叙事方式美学特征国产电影
国产电影《罗小黑战记》IP的商业探索
呼唤更多国产电影狼性突围
剧情片叙事方式解析
摄影艺术的美学特征与现代审美变迁浅论
电影《千万别丢下我》的叙事学分析
探讨藏族民间舞的美学特征
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美学规划探析
凉山彝族雕刻艺术的结构骨架之美
从《夏洛特烦恼》看青春片叙事方式的走向
关于国产电影“烂片好票房”现象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