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张梦玲 江红喜 邓若蕾
开展“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以来,全市上下气更聚、心更齐、势更强,同时也催生出许多或奋发、或温情、或热烈、或从容的故事。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旗下的《湖州日报》及时推出“我和我的湖州——讲述有力量的故事”新闻专栏,通过“我”讲述在湖创业生活的体验感受和在这片热土上创新作为、投资兴业、为民服务、爱岗敬业、帮扶互助的一个个生动图景,以期让大家从“我和我的湖州”系列故事中,更充满信心地拥抱湖州美好未来。同时推动采编人员走基层常态化、制度化,争当践行“四力”的先行者,讲好湖州故事,为地市级媒体专栏“出圈”提供了有益探索。
《湖州日报》“我和我的湖州”专栏在采访人物的选择上以基层管理人员为主,他们深耕基层,致力于湖州各个地区建设,通过不断探索、创新促进湖州经济发展,给民众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他们的讲述让湖州人民了解湖州各区县乡镇的发展现状和变化,看到全市的经济进步与繁荣,也让大家看到了那些默默奉献的基层干部。
吴兴区龙泉街道紫云社区党委书记戴荣黎站在田盛街的街头,回忆起酒吧噪音扰民的往昔。那时的他像一位身经百战的指挥家,带领居民们向噪音宣战。如今,这条街焕然一新,而戴荣黎正是这一切变化的见证者和缔造者。在南太湖新区凤凰街道龙溪社区,党总支书记赵晓菲正在和居民们分享为老人修建电梯的故事。在她口中,那些繁琐的协调工作、无数次的劝说与沟通,都变得生动有趣。最终,当低楼层居民终于点头同意增梯时,她的喜悦仿佛感染了整个社区,也温暖了每一个听众的心。
企业中那些部门管理人员也是不可小觑的力量。他们或许不是科技界的超级英雄,但对事业的创新和执着追求,让人肃然起敬。大学教授、警察等各行各业的讲述者,更是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湖州人民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这些讲述者用他们的经历和故事,呈现出一个真实而生动的湖州。
《湖州日报》精心打造的“我和我的湖州”专栏,除了在传统媒体湖州日报的线上网页上占据一席之地,还同时与融媒体平台紧密合作,将故事分享到微信公众号、视频号以及移动端APP等多个传播渠道。
为了适应现代人快节奏生活方式和碎片化阅读习惯,专栏特别推出了短视频形式的内容。这些短视频时长控制在3分钟以内,既保证了故事的完整性,又方便读者在短时间内快速获取信息。每段短视频都配有色彩鲜明、生动的人物封面,让人一目了然。除了短视频,专栏还设有文字报道,以文字为主,辅以图片,形成图文并茂的阅读体验。这种形式适合喜欢深度阅读和详细了解故事背景的读者。
同时,专栏还通过电视报道的方式,将故事传递给更广泛的受众。无论是通过电视屏幕还是移动设备,读者都能欣赏到这些精心制作的故事,感受湖州的风土人情和独特魅力。
在湖州这片土地上,无论大事小事,都与百姓的生活紧密相连。“我和我的湖州”专栏在选取新闻事实时,总是从百姓视角出发。
在《多点一盏科普灯》这篇报道中,我们看到了湖州市科协科普部部长费晓英的努力。她不仅积极联系院士,还与湖州的各个中小学校和公共科普馆结对,推动科普知识的普及。这样的行动,无疑为湖州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扇知识的大门,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充实和自信。在《停摆一年多的项目又动起来》这篇报道中,南太湖新区法官科晓蕾通过解决尖锐问题,成功化解了投资双方的矛盾,让项目重新焕发生机,也为湖州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还有《挑战无影灯下的三毫米》这篇报道,讲述了湖州中心医院麻醉师刘鹤在实施手术时,凭借超高技术解决患者病痛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每一篇报道都有讲述人,且从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展开叙述。这样的方式,拉近了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也让新闻报道更加生动和真实。
2023年底,“我和我的湖州”新闻专栏累计刊播文字及视频等相关报道百余篇,全网浏览量突破五千万次。这一新闻专栏不仅为采编团队深入基层、锤炼业务技能提供了有力抓手,而且成为新闻业务竞技的舞台、融媒体报道创新的试验田以及精品佳作展示的窗口,更是新闻记者践行“四力”、提升素养的重要载体。
在“我和我的湖州”专栏中,记者徐斌姬多次下沉一线社区,通过深入走访和调研,成功捕捉到了南太湖新区凤凰街道龙溪社区党总支书记赵晓菲一心扑在工作岗位,创新社区服务方式的精彩故事。同时,其所采写的报道成果《当个“加梯”达人》获得了市委领导与广大群众的点赞。
随着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社交媒体平台的蓬勃兴起,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公众获取资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让新闻工作者面临更大的挑战。为了让自己撰写的新闻在众多信息中脱颖而出,新闻工作者必须不断思考、学习并勇于创新。脚力深入实地,眼力洞察百态,脑力深入思考,三者共同铸就了新闻工作者的独特笔力,这种笔力的锤炼需日积月累,方能将所见、所感、所思精准呈现给读者。如《我和我的湖州——讲述有力量的故事》系列报道中有一篇《妙山不一样 妙计一二三》的作品,该报道标题为单行标题,采用对偶的手法,“妙山”对“妙计”,读来琅琅上口,富有趣味,给人以生动活泼之感。由此也可以看出,一种受众喜闻乐见、便于接受的载体形式,能让新闻报道更接地气、聚人气,更有情感、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