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是一种正式的学习,其教育教学的模式以教材、课程和课堂为主。家庭教育本身被认为是生活化的教育,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灵活性,是一种非正式的学习,不应只按照固定的学习模式或者学习时间、地点进行。而学校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时,难免陷入“制度化”教育的框架中,导致家庭教育活动的开展往往以课程、课堂、讲座、读本等形式为主,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是对学校教育模式的复制化和路径化,造成家庭教育的“学校化”。在调查中发现,个别学校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中,往往因为活动实施的表象化和程序化,无法满足家长需求,导致家长参与流于形式;家长和家庭本身条件和需求差异较大,对指导服务的活动需求不同导致参与的意愿也不同。总之,这种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出现的“错位”现象,也是当下学校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面临的困境,只有及时发现并灵活调整,才能真正发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作用。
“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困境及其突破”
來源:《教学与管理》2024年3月 作者:杨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