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璐, 王桂如(西南交通大学)
贵州省黔东南州境内的传统民居建筑是苗族重要的文化形态之一,具有很高的艺术与文化价值。本文立足综合研究与分类研究,总结归纳贵州黔东南苗族传统民居建筑研究现状,以期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明确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方向。
目前有关黔东南苗族民居的研究专著,从地理、气候、文化到功能、材料、构造等都纳入分析的范畴,相比分类研究,综合性研究能够提供关于研究对象的整体概念,而且也便于对构成要素进行对比分析,对理解和把握研究对象的内涵起着基础性作用。
1)《贵州民居》[1]
《贵州民居》对贵州省内各类民居进行了调研整理,作者以黔东南州雷山县郎德上寨为例,对苗寨的选址、苗居居住平面功能布局以及苗居适应山区地形的灵活性进行阐述,并在章节后将苗居与同为干阑建筑的侗居在居住方式、平面空间序列、入口设置、宽廊与退堂空间几方面进行类比分析。
此书整体概括性较强,虽并未从单纯的建筑学研究视角对黔东南苗族民居建筑的空间、平面、形态、结构等方面做过多探析,但其提纲挈领性的描述和归纳面面俱到,十分具有代表性。
2)《干栏式苗居建筑》[2]
《干栏式苗居建筑》对苗族人民居住的自然环境、社会历史、分布特点、风俗习惯做了较为详实的介绍,在“苗居的地方特色与民族风格”一章对苗族民居的选址、构架体系、空间特征、艺术特色方面展开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书中对比了半干栏建筑(即苗居)与其他干栏建筑的异同,说明苗居半干栏形成的原因及在建筑史上的意义,这也是苗居建筑文化研究中重要的一部分。
由于此书对苗族干栏式建筑做了细致探讨,书中观点在之后十数年中,一直为众多著作和学术论文所引用,为之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3)《郎德上寨的苗文化》[3]
朗德上寨位于黔东南州苗族聚居区腹地,书中收录了寨内不同形制的苗居立面图,如三开间吊脚楼民居、三开间带两迭落民居、五开间带耳房民居等,并对建筑年限、居住情况、基本格局等做了简要描述,此外还介绍了民居各建筑构件的苗语称谓、来源、外观形态、文化意义等,是较早对苗族民居建筑做细致剖析的专著。
此书作者结合苗族文化对朗德苗族民居建筑进行的解读,使论述更加多元,立体地表现了朗德苗族民居建筑的丰富性、典型性、真实性、代表性,对深入了解黔东南苗族传统民居建筑来说意义深远。
4)《贵州苗族建筑文化活体解析》[4]
《贵州苗族建筑文化活体解析》从建筑材料的文化逻辑、房屋的形制与结构、装饰图案的寄意、生活理念对空间利用的影响、村寨布局同族群情感的映射关系等方面分析了蕴含在黔东南州苗族传统民居建筑中的民俗民风与哲学思想,这对于黔东南州苗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研究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书中虽以“文化活体”理论为中心,但对黔东南州苗族传统民居建筑条分缕析,且对苗族房屋建造文化、空间使用理念、民风民俗甚至巫文化的关注,有助于读者全方位地理解建筑文化和特征。
2.2.1 空间形式研究
苗居建筑空间是苗族群体在长期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过程中形成的蕴含着苗族人民与大自然相处智慧的生活场所。龙亮[5]分析了民居入口与道路、建筑主体的关系,对入口空间形式进行总结,体现苗居入口设计的科学性;蒋维波[6]分析了贵州黔东南地区郎德上寨、南猛苗寨、报德苗寨的建筑内外部空间、邻里空间等对村寨整体空间形态的影响;吴巍[7]对苗族民居内部空间、过渡空间、外部空间的构成与设计做了详尽分析;邓蜀阳[8]着眼微观的空间形态,对苗居在时代语境下的演变动因、具体表征和发展动向做探究。
2.2.2 功能布局研究
民居内部功能的划分是苗族人民生产生活行为在建筑实体上的具体体现,除了生活、休息,还包括储藏、祭祀、圈养牲口等。高媛[9]结合起居空间的布局对苗族民居建筑空间功能进行研究,解析苗族民居空间秩序化的发展历程;王展光[10]分析了生产生活条件改变所带来的苗族吊脚楼平面布局改变的特点和原因;王睿智[11]立足于民风民俗,重新布局苗居功能,探讨有利于民族文化发展的苗族民居建筑更新模式。
2.2.3 营建特征研究
受自然条件与民族文化的影响,苗族民居的营建方式独具特色。高培[12]对西江苗寨木墙体系构成单元、建构层次逻辑与形式特征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李权[13]提出将梁柱分解化整为零,运用基本构件模数化等大量传统技法,设计环保且多功能的民族木结构建筑;黄晨虹[14]从营建过程、材料结构、仪式习俗等主要方面分析总结西江千户苗寨苗居演变的客观动因与主观动因;董张[15]总结黔东南地区传统民居的自然生态观、建筑形态特征、绿色营建经验特性,总结当地传统民居建筑的绿色营建经验与模式;学者汤诗旷[16]从苗族工匠对侧样构件的命名规则、设计要点和实施方式上探析苗族建造技艺在环境和生活形态差异下所作出的适应性调整。
2.2.4 文化价值研究
苗族民居建筑是苗族文化的关键载体,探究其中的文化价值是民居研究不可忽视的一方面。汤诗旷[17]研究了黔东南苗族传统民居中火塘的设置方式、数量、方位,认为苗族民居中的火塘是苗族最具民族识别功能的“恒常特征”;清华大学李新新[18]以跨地域、民族文化的视角,对黔东南台江县的典型村寨和吊脚楼建筑群展开研究;刘玮[19]对郎德上寨的自然条件及建筑文化进行基础研究,基于文化价值传承提出村寨发展策略。
2.2.5 色彩装饰研究
苗居建筑的文化烙印是以建筑色彩与装饰构件为体现的,李祁[20]对比分析研究了苗族、土家族民居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装饰文化内涵、装饰元素特征、装饰风格特征等方面;蔡萍[21]分析黎平翘街建筑风格和装饰文化,探讨外来文化对民族地区建筑的影响;刘茹[22]从苗族建筑房屋类型、各部件的装饰特点、纹样与配色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了苗族文化内涵及对民居建筑的影响。
近年来跨学科研究兴起,作为苗族文化的主要载体,黔东南苗族传统民居建筑以文化价值为代表的非物质特征研究,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有了丰硕成果。而民居的实体物质特征研究基本属于建筑学科领域,以往研究在建筑空间、建筑功能布局、建筑结构等方面已经取得了部分成果,但仍有一些建筑特征尚未为外界所了解,以至在民居的修缮或营建过程中出现风格上的偏差,加大对这些具体特征的挖掘力度,是对苗族传统民居建筑保护谱系的补充完善,有利于民居今后的更新与发展。
建筑学科已有研究以对苗族传统民居建筑的定性研究为主,少有对建筑进行客观、精确性的研究。以定性研究为基础的建筑分析,一方面难以深入把握建筑的细微特征,导致研究易浮于表面,难以深入;另一方面也受研究者主观判断所限而难以进行统一。黔东南苗族传统民居建筑在演变过程中延续下来的某些特质是使其具有可识别性与特殊价值的关键,研究者需精准掌握其内涵,可引入量化分析、数据计算等手段,由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有助于明确民居各要素属性特征,达到精确研究的目的。
目前,黔东南苗族传统民居建筑研究缺少对其普遍模式的规律总结及归纳,从更好地认识并保护苗居建筑和促进苗族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使民居文化研究逐步从描述性上升到规律性探索显得尤为必要。例如,利用类型学中的“原型”理论,对黔东南苗族传统民居建筑在平面形制、空间模式、立面形态等方面的一致规律进行总结,从中凝练出其原型,并分析该原型的不同演变形式,从而判断其传承与发展方向;或运用社会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分析苗族先民的迁徙历史、崇拜文化等与建筑特征形成的关系,明晰其演变规律等。
黔东南苗族传统民居建筑研究发展较为缓慢,仍有较大发展潜力。因此,整合现有研究成果,加大实地调查力度,查漏补缺,进一步挖掘建筑特征,尝试运用数据思维,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全面深入地对黔东南苗族传统民居建筑普遍模式进行规律性分析归纳,不仅有助于我国苗族民族民居建筑理论研究和苗族文化研究的深入,也为当前苗族民居建筑的保护修缮、营建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