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 霞
新型工业化是推进新时代新征程强国复兴伟业的关键任务,是顺应科技变革、塑造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是推动黑龙江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根本路径。近年来,省委、省政府聚焦工业调结构转方式,坚持做强存量、做优增量、提升质量,加快构建“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型工业化步伐明显加快。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坚持以新的产业技术、产业形态、产业结构、产业生态促进产业升级,推动工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打造新型工业化基地,塑造黑龙江振兴发展新优势。
要加快建设高能级现代化产业体系。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为方向,加快构建“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建好建强国家重型装备生产制造基地、重要能源和原材料基地。要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对生产线和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再造,系统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要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积极探索新技术突破、新业态应用场景,加快新兴领域技术工程化、产业化,超前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要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研发设计、第三方物流、节能环保、服务外包等领域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要加快建设高水平自主创新体系。着眼高端智能绿色发展,把创新体系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更好发挥科技创新增量器作用。要全面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大企业在创新资源配置、创新方向选择、创新成果应用等方面的主导权,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建立完善基础领域创新突破长效机制,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优化整机企业和配套企业的协作关系,推动上下游企业创新突破、成果应用和迭代升级。要完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推进环大学大院大所创新生态圈建设,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就地转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要加快建设高效率要素配置体系。以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提升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要强化制造业人才供给,开展制造业从业人员技能提升行动,不断提升制造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实施面向未来的复合型产业人才培养试点,为新工业革命积蓄人才力量。要强化资源要素支撑,优化工业用地制度,推动土地、人才、能源、数据等重点要素向工业流动。要完善财税金融支持政策,深化产融对接合作,加大对技术创新、绿色低碳发展等领域的支持,推动形成全周期、全类型、全覆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网络,切实缓解制造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压力。
要加快建设高效能协同治理体系。正确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不断调整优化治理手段和治理模式,更好适应工业发展需要。要持续编制综合性、行业性、区域性发展规划并进行动态评估、持续更新,强化制造业发展顶层设计的一致性、连续性,促进各方凝聚共识、积聚力量。要加快产业政策转型,推动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协同,推动产业政策向普惠化、功能性转变。要推进数字治理等新型治理模式,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进行预警监测、科学决策、精准施策,为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重振老工业基地雄风赋能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