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竞争氛围 提倡良性竞争
——学校教研组管理中“鲶鱼效应”的适度运用

2024-06-10 01:19芮红英浙江省浦江县教育发展服务中心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4年14期
关键词:鲶鱼效应鲶鱼教研组

芮红英|浙江省浦江县教育发展服务中心

学校教研组作为学校贯彻实施教育教学目标的基本团队,在确保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部分学校的教研组存在吃大锅饭的现象,教师往往寻求教学业绩持平,以避免竞争带来的紧张气氛和个别落后的风险,导致教研组缺少积极进取的活力。有心理学实验表明,适度竞争有助于提升人的创造力。笔者以为,学校在教研组管理中可适度运用“鲶鱼效应”,以增加适度竞争。

沙丁鱼价格昂贵,但运输途中却很容易因缺氧而死亡。对此,渔民们会在沙丁鱼的水槽中放入几条鲶鱼。在天敌的刺激下,沙丁鱼拼命游动,水中的氧气随之增加,沙丁鱼的存活率得以大幅提升。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在管理学中,“鲶鱼效应”通常指通过引入外来因素或压力,激发团队内部活力,促进竞争和进步。在教研组管理中,学校可通过营造竞争氛围激发教师潜能,同时通过提倡良性竞争避免教师恶性内耗,从而促使教师在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工作环境中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营造竞争氛围,激发教师潜能

学校在教研组管理中适度运用“鲶鱼效应”,有助于提升教师的工作热情,激发其主观能动性,推动教育教学工作高效开展。具体而言,学校可通过合理设置岗位、引进竞争对手、创新管理制度等来营造适度竞争的氛围,优化竞争态势,激发教师潜能。

(一)合理设置岗位,营造竞争氛围

学校可通过合理的岗位设置营造良性的竞争氛围,激活教师对教育教学的主观能动性。如同年级同学科应尽可能设置多名教师参与教学,使教育教学效果有对照,从而避免出现因同一学科只有一名教师而无法衡量和考核教学成效的问题。

【案例一】

某小学领导发现,英语教研组安排每个英语教师教一个年级,这样一来,每个年级只有一个英语教师,教学成绩好坏也无从比较。于是第二年,学校在每个年级都设置了两个英语教师,让他们每人教两个班。成绩有了对比,教研组中也形成了一定的竞争氛围。

这种通过岗位设置引入竞争的做法,使教师在对比中取长补短,产生持续努力的工作热情,也推动教师不断磨砺、提升自我,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这种岗位设置,往往可应用在规模比较小的学校或者在每周课时数相对较少的学科中。

合理设置岗位,还体现在学校应尽可能设置一些管理岗位,让更多有能力、有进取心的教师能够走上管理岗位,从而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案例二】

某校的岗位管理设置情况如下:校级干部一正两副,助理两名;中层干部六正十二副;每个教研组组长一正两副。校长坦言,在管理团队规模扩大后,担任管理职务的教师的教学任务并没有减少,但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热情都提高了,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更顺畅了。

这样的岗位设置,可以让骨干教师看到在教研组中通过提升学识、能力、成绩、品格、合作意识等实现自身价值的可能。

显然,学校通过合理的岗位设置,在教研组内营造出一种良性的竞争氛围,可以为教师提供提升自我价值的良好通道,从而鞭策他们更积极主动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二)引进竞争对手,激发教师活力

在任何一个教学岗位,如果工作时间长了,教师就会产生一种惰性,这是非常自然的现象。为了重新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学校通过引进一些新兴力量充当“鲶鱼”,为教师队伍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新思维,使整个教研组团队焕发生机。

首先,教育行政部门要出台相应的机制,给学校一定的自主权,允许学校自主选拔优秀教师,以确保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激发学校内部的活力和创新力。

【案例三】

某县教育局出台了“县管校聘”机制:要求全县各学校组建由学校领导、教师代表组成的“县管校聘”领导小组,在教研组内开展一年一度的岗位竞聘活动,而校外的学科教师也可以报名参加竞聘活动;本校教师如果没有被聘上的,由学校安排后勤岗位工作或者去外校教研组应聘。

有了一定的教师聘任自主权,学校在各项规章制度的实施上就有了更强有力的保障,教师对自身的岗位职责就有了更多的重视与思考。对个别落后的教师,聘任制度也会对他们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

其次,学校要为每一个教师创造公平竞争的机会,并通过引进一个或多个“鲶鱼型”教师使教师在良好的竞争氛围中,更加投入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

【案例四】

某学校领导发现在教研组中,每年安排教初三的往往是一些能力较强的教师。这些教师的责任心、荣誉感都比较强。但总有那么几个教师,年年都被安排教初一,长此以往他们也就习以为常了。针对这种情况,学校领导在大会上宣布,今年将调入几名教师,学校的教师将超编,考核成绩较差的教师将不得不离开教学岗位。通过引入“鲶鱼型”教师,学校有效激活了教师队伍的竞争活力。竞聘上岗的机制也为学校选拔出了一批更加优秀、更加适应岗位需求的教师,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对待考核未通过的教师时,学校必须要按照规章制度针对具体情况谨慎操作,以免影响学校的正常运行。

至于学校该引入什么类型的“鲶鱼型”教师,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引入的教师既可以是领军教师,也可以是普通教师。不同的“鲶鱼型”教师的作用是不同的,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如果是指向团队工作能力的提升,可引进领军教师;如果是指向教师个体工作效率的提升,则可引进有某方面业务特长的教师。

(三)创新管理制度,优化竞争态势

在教研组建设中,学校应该不断创新教研组管理制度,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同时优化教研组内的竞争态势。科学的管理制度,也可以成为“鲶鱼”,在教研组这潭平静的水面激起浪花。

【案例五】

某中学教研组坚持开展集体教研活动,每周二下午围绕新课程改革,结合课题研究进行集体备课。针对研讨的问题,教研组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研读教材,观看教学录像,开展课堂教学观摩,以提高业务能力。

学校坚持实行“每学期开展一次教师赛课活动”制度,通过开展专题汇报课、改革创新课、经验示范课等活动,让教师有一个展示的舞台。同时,学校把这些活动取得的成果同整个教研组进行捆绑考核,以推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勤于学习,善于进取,勇于实践,不断总结,增进教研组的整体活力。

学校还坚持实行“教研组听评课”制度,要求教研组组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其他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通过听课、评课,教研组鞭策教师在教学资料安排、重难点突破,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应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从而使整个教研组呈现出一种蓬勃的朝气。

需要指出的是,在贯彻落实制度的过程中,教研组组长和骨干教师必须掌握前沿教育教学理念,对组内教师开展有效的指导和引领,激发其工作热情,使整个教研组的业务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依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教师在满足了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以后,更需要通过寻求尊重与自我实现来达到内心满足。所以,制订并实施良好的制度,引导教师为实现自身价值而积极进取,那么这项制度就会起到“鲶鱼”的作用。

【案例六】

某校为进一步推进“名师工程”的实施,迅速扩大学校名优教师、骨干教师的队伍,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开展了星级教师评选活动。不同星级的教师能享受不同的权益待遇。其中,对五星级教师而言,具体如下:(1)享受全面弹性坐班权益;(2)享受专属生日红包权益;(3)享受专属VIP停车位权益;(4)最低享受五档绩效工资权益;(5)享受其他的额外福利。

虽然从物质层面考虑,这些权益微不足道,但它们却能有效提升星级教师的被尊重感,使他们觉得自身的努力得到了认可,自我价值得到了实现。

由上述案例可见,适当的竞争犹如催化剂,可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教研组整体的业务水平,进而实现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增长。

二、提倡良性竞争,避免恶性内耗

虽然利用“鲶鱼效应”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但它也会有副作用。当教研组团队的整体状态非常好、战斗力也很强大时,学校引入了“鲶鱼”,就会挫伤教师的积极性,并弱化他们的集体荣誉感,甚至引起教师的抵触情绪。此外,过度的竞争还可能造成教师的集体恐慌,增加教师的心理压力,甚至破坏教师之间的感情,反而不利于教师工作效率的提高。

所以,学校要提倡良性竞争,引入良性竞争机制,以避免产生恶性内耗。具体而言,学校应制订科学的评价机制,完善教研组文化建设,搭建高效沟通的渠道。这样才能让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教师之间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和工作氛围,进而提升教研组的整体水平,使其充满生机与活力。

(一)制订科学评价机制,确保公平合理

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求,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能在教研组中得到认可,能在职业生涯发展道路上有所进步。学校应通过制订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给每一个渴望提高的教师提供公平合理的晋升通道。

评价机制的制订必须客观公正,以教研组建设为基础的教师评价机制,要以教师的业务能力作为基本评价内容。

【案例七】

某中学教研组对教师的评价内容包括:(1)教师对教材的分析解读能力,即教师要能秉承一定的教育理念,对教材进行个性化分析与解读;(2)课堂教学的组织调控能力,包括课堂中有效问题的设计、对课堂动态生成的把握、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和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引导,等等。

科学的评价机制要从教师的实际业绩入手,不能完全依据其他教师的评价或是教研组长的主观臆断。评价的开展应具有如下要求:(1)必须成立由学校领导、名师代表、教研组长、其他优秀教师代表等组成的评估团队;(2)必须要有明确的考核评价时间和流程,保证评价的效果和质量;(3)必须要有被评价教师的评估资料,包括评估团队对教师业务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考核情况,并以相应表格工具提供数据支持;(4)必须要有教师的自我评价,并表明是否有调整到新的年级岗位承担更多的责任的意愿。同时,为了确保评价机制的公平合理,学校要及时发现并遏制不正当竞争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教研组可以协助学校建立岗位任职要求标准,协同学校根据相应标准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估,实施奖惩。

(二)完善教研组文化建设,培养团队精神

学校在制订规则时,要注重教研组团队精神的培养。利用“鲶鱼效应”引入竞争机制的目标是让整个教研组一起发展和进步,而不是在教师之间搞恶意“内耗”。所以,学校在引入竞争机制时,要建立一种能促进教师学习和思考的教研组文化,营造一种学习和研究的校园氛围,培养一种博大精深的人文精神,以铸造师魂和校魂[1]。

【案例八】

某校教研组文化建设方案中关于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的表述如下:教研组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并倡导团队成员形成积极向上、创新进取、团结协作的价值观。

【案例九】

某校教研组文化建设方案中的指导思想是这样表述的:以推进教研组“和雅”文化建设为宗旨,通过教师群策群力设计布置办公室,丰富办公室“和雅”文化内涵,营造团结协作、和谐向上的“和雅”人际工作氛围,打造教研组“和雅”文化名片,促进团队创优,深化师德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并向学生做出表率。

团队成员从被动执行到主动工作的转变,需要一个共同的目标[2],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得有分工合作、协同一致的行动。由此可见,现代的教研组文化应该是一种民主的、积极的、合作的文化形态,只有教师之间相互尊重、信任和理解,才能使整个教研组形成合力[3]。所以,完善教研组文化建设需要全体成员营造共同的愿景和目标,创设和谐的氛围,形成协同一致的行动方向,这样才能在提升教师个人专业素养的同时助推教研组团队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

(三)搭建高效沟通渠道,激发创新思维

学校要让教师明白,学校倡导的是彼此竞争而不是彼此对抗,良性的竞争要建立在不影响团队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因此,教研组内要建立快捷有效的沟通渠道,保证教师之间能够顺畅交流、分享,从而激发教师的创新思维和教学热情。

【案例十】

某校教研组在加强团队沟通与合作方面这样要求:(1)定期召开教研组会议,交流教学思路、心得体会,分享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2)每月至少召开1 次全体会议,并根据需要召开专题会议;(3)鼓励教师团队间的交流合作,定期举办教研讲座、座谈会、研讨班等,教研组充分提供展示和交流平台;(3)每学年至少组织18次教师观摩交流活动,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指导,激发教师的创新思维和教学热情……

沟通不畅会给各方造成误会,增大工作中的失误率,降低团队的执行效率[4]。教研组内高效的沟通渠道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点:其一,任意两位教师之间都可以进行直接的相互沟通,即沟通无障碍;其二,教师之间能就教学问题进行面对面交流,即沟通效率高;其三,沟通过程中,信息能充分传达到位,尽可能减少信息丢失或曲解,即沟通准确率高。这种沟通渠道的建立,不仅有助于教师及时分享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更能促进教师之间的思想碰撞和合作,共同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总之,对学校来说,“鲶鱼效应”对教师的刺激,不是制造紧张,更不是无端地施加压力,而在于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效激活教师的工作热情,让教师在良性竞争的驱动下展现活力,从而更好地实现自身成长,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鲶鱼效应鲶鱼教研组
英语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
“鲶鱼效应”与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控策略的研究
互联网金融的“鲶鱼效应”给传统银行业带来了什么
基于课题研究的中小学教研组组织变革研究
互联网金融的“鲶鱼效应”
关于“鲶鱼效应”在学生小组学习中的运用与反思
让鲶鱼慌起来
给中学历史教研组长的五点建议
Space X会是搅局“鲶鱼”?
陷 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