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环保督察曝光
7省(市)首批典型案例
水质持续恶化、治理流于形式、违规种植死灰复燃……近日,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曝光了7省(市)首批典型案例,现场触目惊心,结论令人深思。
在洞庭湖水域的澧水河口湿地保护区,当地水利部门多次违规审批企业在保护区内非法采砂;为了采砂合法化,地方政府拟将采砂地点调出保护区,未得到上级部门批准。
在云南临沧市临翔区,有企业将126亩天然林按人工林违规申报,实际采伐面积更是达到了159亩。临翔区林草局申请将上述非法采伐区域调出天然林范围,省市两级林业和草原行政主管部门把关不严,予以同意。
从此次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的情况看,不少地方都有类似问题。曝光案例所涉产业很多都是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一些地方监管不力甚至监守自盗,从根子上说是因为地方经济始终在发展老路上兜兜转转。
不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高线”,踩着红线、丢了底线,依赖传统发展路径,这是当前一些地方的现实写照。
暴露问题、明确病灶,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正如在鄱阳湖督察时,一名地方官员所言,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是倒逼地方转变发展方式,“靠湖吃湖也要换个‘吃法,不能再走以前那种圈湖占地的老路。”
守好生态红线,挖掘生态红利,需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因势利导发展产业,地方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
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功在当下,利在千秋。此次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之后,各地不能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以此为契机,立足长远谋划未来,走出一条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路径。
從“门票经济”
转向“综合消费经济”
自今年5月起,新疆吐鲁番各A级景区执行首次实名购买门票、终身免门票政策。当地文旅部门负责人表示,此举主要想通过门票优惠,提高自驾游客复游率,带动周边酒店、餐饮、购物等相关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从“门票经济”转向“综合消费经济”,这种转变预示着文旅产业抓大放小、以点带面的全新思路。
以往,门票是国内大部分景区的主要盈利方式,门票价格的高低对景区的收入影响巨大。以门票价格的调整控制游客数量,实现景区资源保护、维护基础设施的目的。这样的盈利方式有着操作简单、资金回笼快等特点,但随着景区更加注重打造新产品、新业态和新场景,门票收入在很多运营良好的景区和城市占比逐年减少。以吐鲁番为例,“2023年前三季度吐鲁番市经济运行情况”显示,2023年1至9月,该市接待游客2237.2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72.83亿元,其中,门票收入仅为1.43亿元,占整体旅游收入不到1%。
近年来,国家在逐步探索景区门票价格下调,甚至实行免票的可能性。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在2021年9月下发通知,决定于2021年9至10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回头看”工作,用硬举措摆脱对“门票经济”的依赖。《“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鼓励旅游景区推出门票减免、淡季免费开放等一系列补助政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否倚重门票收入,也是衡量景区发展模式和经营水平的标准。
摆脱“门票经济”,对旅游目的地的地方经济有较大促进作用。2002年,浙江杭州宣布杭州西湖景区免费对公众开放,成为我国首个5A级免费景区。杭州不仅收获了相当数量的游客,刺激了交通、餐饮、文创等产业的二次消费,为地方经济带来可观收益,也收获了大气、包容、美丽的城市形象。
摆脱“门票经济”,受益最大的是群众,当地从事旅游相关产业的人群也得益颇多。将传统观光景区建设成功能齐全的旅游产业聚集区,将全方位带动当地旅游消费的增长,从而产生整体效益、协同效益和增值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