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艳,杨 启
(东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00)
党性是一个政党的本质属性,是一个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本质规定性。恩格斯在1845年《“傅立叶论商业的片段”的前言和结束语》中批判德国“绝对的社会主义”时指出,这种社会主义,由于自己在理论领域中没有党性,由于自己的“思想绝对平静”而丧失了最后一滴血、最后一点精神力量[1]。恩格斯提出“党性”一词,随着时间的推移,党性的内涵不断丰富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人民性、先进性和纯洁性特征,党性教育区别于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它政治色彩浓厚,以党史、党章、党的政策方针为教育内容,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实践,以提高党员的思想修养、政治修养、纪律修养水平,从而严密党的自身建设。理想信念教育是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古语“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的真实刻画。大学生党员作为广大青年学生群体的先进分子和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具有突出的政治素养和较高的专业素质,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政治立场、价值追求的认同和践行程度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
红色文化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意识,在夯实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资政性作用。红色精神文化与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一脉相承,蕴含着建党伊始的“红船精神”,探索革命新道路的“苏区精神”,突破敌人围追堵截、成功完成战略转移的“长征精神”,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西迁精神到伟大抗疫精神[2]。这些红色精神都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诠释出中国共产党人责任担当的家国理想。理想信念是大学生党员的立身之本、成才之基、立德之源,只有利用好红色文化的政治属性,以红色文化中丰富的理想信念资源引导大学生党员“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才能在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中把准脉搏、听清主旋律,从而在高校乃至全社会范围内形成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主题,如今高校中多数大学生属于Z世代(指1995年后出生的一代人),这一代人的成长时期几乎与互联网快速发展和经济迅速腾飞的时期高度一致,优渥的物质生活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一些大学生对革命文化中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认识[3]。“大革命”虽然失败却没有掣肘中国共产党人追求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守马克思主义政治方向;“湘鄂秋收暴,工农武动潮”,秋收起义开辟了武装起义的新道路,也酝酿了旷世持久的井冈山精神;“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夏明翰身陷囹圄却矢志不渝,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壮烈牺牲。红色文化中的这些素材为大学生党性教育提供了丰富资源,而党性教育的开展也有助于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党性教育致力于使广大大学生党员明确“中国共产党人的来龙去脉”,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中国共产党从革命中走来,为无数仁人志士探索救国救民之路提供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在建设中发展,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百废待兴到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党带领人民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改革中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历尽千辛万苦取得的伟大成就,党带领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中国奇迹;在新时代踔厉奋发,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勠力同心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和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在中国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奏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凯歌。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红色文化包含红色物质文化、红色精神文化、红色制度文化,这些不同形式的文化遗产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的历史缩影和历史记忆。每一处红色文化场馆、红色革命遗址,每一位革命烈士都诉说着中国共产党人“越是艰难越向前”的英雄气魄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这是党性教育的物质载体。看得见的革命文物能够展现看不见的历史史实,激活红色革命文物为大学生党员回顾党和人民波澜壮阔的光辉历史,铭记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传承革命先烈的崇高品质提供了重要契机[4]。例如,阅读红色家书有助于大学生党员体恤英雄人物心系国家危亡、不负人民嘱托的意志品质。红色文化与党性教育的深度融合能够增强大学生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激励大学生党员以史为鉴、向史而新,从而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不忘来时路、走好脚下路、坚定未来路。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世界各国联系日益紧密,在此背景下,封建残余的腐蚀、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侵蚀、反科学思潮的渗透给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造成剧烈冲击。以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无数文化瑰宝激励大学生党员坚定文化自信是党性教育的目标之一,例如百年党史中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树立底线思维”等珍贵的文化结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红色文化的源头活水,“人民至上”理念是对“民本思想”的继承,“集体主义”思想是对“大公无私”的发展,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廉洁文化建设是对“中华廉文化”的当代诠释。红色文化不仅以革命文化为鲜亮底色,还浸润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焕发着勃勃生机。红色文化是大学生党性教育孕育的思想沃土,它形成、发展、沉淀与充实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艰苦奋斗历程的生动写照。用好红色文化资政育人的作用需要阐释好内涵、挖掘好根源、揭示好价值。大学生党员置身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外部环境的变迁势必影响内在认知结构的变化。大学生党员虽然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更高,但是一些“饭圈文化”“躺平文化”“佛系文化”等青年亚文化也威胁着这一群体的认知理性。红色文化内在蕴含着党的人民立场、推进理论创新的品质作风、勇于自我革命等遗传因子,这些文化因子不仅能使大学生党员在网络文化的软性引导中不被错误思想奴役,还为筑牢文化自信、文化强国建设指引前进方向。红色文化与党性教育的有效融合不仅能够构筑起大学生党员文化自信的精神阶梯,还能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方法论夯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基础,加快复兴伟业的实现进度。
目前,红色文化在大学生党性教育中存在感有待提高。首先,由于对红色文化和大学生党性教育目标统一性的认识模糊,存在着红色文化和党性教育“两张皮”的现象,党性教育中“红色”仅作为点缀,红色文化教育中缺少“党性”的主旨升华。传承红色文化与开展大学生党性教育的协同促进作用认识不足导致“轻红”“淡红”现象出现。党员的党性修养深刻影响一个政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大学生党性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提升大学生党员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理论水平,以期实现组织上入党和思想上入党相统一。红色文化是党性教育的重要载体,不仅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内核,包含着“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意志品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为民情怀,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的显著标志,更是连通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血脉。只有增强红色文化的存在感,让红色文化与大学生党性教育融为一体,红色旋律才能更加响亮、红色故事才能更加鲜活、红色精神才能更加闪耀。
创新教育形式是加强大学生党性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提升教育实效性的必要条件。从现状来看,高校大学生党员接受红色文化教育和党性教育的途径主要是课堂的理论讲授,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缺乏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这种“灌输式”的教学仅重视教师的主导性,却忽视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马克思主义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正确方式,只有实现书本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才能推动红色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众多高校在开展党性教育中选择参观红色纪念场馆等教育基地,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课堂理论性灌输模式,但是也存在形式化、机械式地完成任务的问题,参观过程中工作人员的讲解能否在大学生心中留有痕迹有待考量。特别是一些思政课、党课采取观后感、参观心得等考核方式,使得红色文化与党性教育仅仅实现了表面融合。“互联网+”时代众多新闻媒介喷涌而出,作为网络“原住民”,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日益多元化,抖音、微博、知乎等软件逐渐成为他们倾听世界的主要渠道。信息化时代背景一方面造就了大学生的猎奇心理,另一方面也导致信息和知识碎片化,消解了红色文化教育和党性教育的实际效果。目前,各高校都在积极倡导学生使用“青年大学习”和“学习强国”软件,但是其浏览量与类似的娱乐性软件的浏览量相差甚远。因此,要重视大学生党员在党性教育和传承红色文化中的主体性地位,搭建网络育人载体平台[5],使得党性教育既有理论深度,又有情感温度,更有实践厚度。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昂扬奋进中百炼成钢、在艰苦奋斗中玉汝于成、在勤俭修身中功不唐捐,书写了波澜壮阔的革命、改革和建设史。党的奋斗足迹中遍布着红色遗迹和红色资源,这是当代大学生党性教育的生动素材[6]。以黑龙江省为例,黑龙江省红色旅游资源具有时间跨度长、分布范围广、资源类型多和文化底蕴深厚等显著特征。黑龙江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显示,截至2022年,黑龙江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546处、可移动革命文物2000件套、东北抗联遗迹遗址351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3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8个。首先,红色文化与大学生党性教育相融合的过程就是红色文化发掘、整合、运用的过程,但是资源分布的分散性也限制了红色文化新内涵的挖掘,使得大学生党性教育所选取的内容存在重复度高、脱离现实等问题,学生和老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红色文化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载体,二者融合的难点在于系统梳理发展脉络、横向串联起教育脉络、纵向挖掘教育深度。其次,高校大学生党性教育的受教育对象既包含党员也包含团员、群众等,不同政治面貌的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也不尽相同,特别是部分非党员大学生没有系统接受过红色文化课程,也没有完整地经历过入党的流程[7],因此对于党史、国史了解不深入,这就导致了红色文化资源在党性教育中的应用出现断层,高校更应充分运用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挖掘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结合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与人民呼声,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启迪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提倡采用系统论、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处理实际问题。系统梳理红色文化中的丰富内容是增强其在党性教育中的存在感、改善二者融合效果的必要途径。关于共产主义理想方面,党课是大学生党性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讲解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以来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过程中可以有效融入红色影视、红色书籍等例子作为史料支撑。例如影视剧《觉醒年代》中,广大青年凭借乐观的革命精神、不屈的革命正气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唤醒中华民族的思想指南。这些契合或救亡、或解放、或建设、或发展的时代主题的例子,不仅丰富了党课的内容,还缓解了党课单一枯燥的传统问题。共产主义理想点燃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激情,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强大底气。关于人民至上立场方面,从红色文化中,我们能够梳理出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发展脉络,从“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到“政府是为人民的”执政理念,“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再到坚持人民至上,人民不仅写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上,更镌刻在每一位共产党员的心中。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性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重要的是发挥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动员广大学生党员将内在的红色精神外化于为人民服务的火热实践中去。
首先,利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增加大学生党员的红色文化体验感。高校可以打破传统课堂的限制,组织学生在假期和社会实践周去红色基地调研学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地改善了参观纪念场馆的暂时性弊端。例如,黑龙江省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到黑龙江佳木斯市汤原县汤原镇北靠山村学习调研,这里曾经是东北抗日联军扎营的地方,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革命老区村。这些红色基地为大学生党性教育提供了沉浸式、体验式的学习场所,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当地风土人情,还可以倾听老一辈居民讲述历史事件,充分发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的传、帮、带作用。鼓励大学生参与“研究生支教团”到革命老区支教,在红色志愿服务中感知红色精神、凝聚红色力量、激发爱国情怀,在实践中学习汲取并在实践中传承发扬红色文化,形成“实践—认识—实践”的良性循环。其次,鼓励大学生拓宽职业选择范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202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1100万,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党员可以选择到基层中去锻炼自己,例如基层选调生、大学生村官等职业,去红色地区梳理文化资源、开发红色旅游业带动当地居民创收致富,挖掘红色文化精神和经济的双重价值。最后,把握互联网时代契机,打造网络传播平台。高校可以建设“红歌传唱”“微信公众号”“红色网站”等媒体,以文化之精品吸引关注度、用艺术之载体提升影响力,用好“哔哩哔哩”“抖音”等平台的弹幕功能,适应大学生交流习惯并提高大学生的参与度[8]。
合理保护和充分开发红色文化资源,能够打通过去、现在、未来的时代藩篱,抵制红色文化被消解和边缘化的现象。首先,要因地制宜开发红色文化资源,结合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特点,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整合,从而打造独一无二的“红色品牌”。以黑龙江省为例。黑龙江省将地理空间、文化脉络和发展基础相结合,形成了“一核,五区,十线,百点”的空间红色旅游发展布局,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发展布局。此外,各区域红色文化资源应相互联系,避免行政区域界限割裂文化联系。其次,高校与红色基地合作打造红色文创产品。例如故宫文创口红系列、文创雪糕等强势破圈,既扩大了文化影响力又推动了文化产业发展。最后,加强“校馆合作”,依托高校党支部的“两会一课”制度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充分利用红色教育基地直观性强的特点丰富支部党课体验感。要分主题、分领域、分类型打造红色文化基地,搭建基地与高校合作平台从而推进内容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