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菊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医学院,河南新郑 451100)
医学教育改革与优化对于提高临床医学人才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直接关系到社会健康和医疗服务的质量。近年来,教育部门和医疗机构积极推动一系列医学教育改革,如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等,这些举措标志着医教协同培养模式的逐步完善和实施。然而,如何在院校阶段有效实施医教协同,构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教育体系,仍是医学教育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在此背景下,医教协同育人模式应运而生,强调将高等医学教育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技能的医学人才。
医教协同育人模式是一种创新的医学教育方法,强调医学院校与医疗机构、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之间的紧密合作,旨在将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实际医疗工作紧密结合,以提高毕业生的临床能力和专业适应性,从而更好地满足现代医疗行业的需求。在这种模式下,医学教育不再仅限于课堂理论的传授,而是通过实际的临床实践、跨学科学习和跨部门协作,全面参与医学人才的培养[1]。医教协同育人模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 世纪初的“合作教育”,最初由辛辛那提大学提出,作为工业部门与学术机构合作的典范,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有机会参与到实际的生产劳动中,从而获得实践经验。这种教育模式反映了实用主义的教育理念,强调教与学的相互结合。进入21 世纪,国际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在其发布的医学教育展望报告中提出,医学教育应该服务于卫生系统,并与之相互依存。报告强调以岗位胜任力为医学教育改革的导向,提倡跨专业、跨行业的人才培养,以改进整个医疗系统的功能。这些观点为我国在2014 年提出的医教协同深化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在医教协同育人视域下,高校在构建临床教学模式时,首先应当充分遵循学生主体性的基本原则,强调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发展置于教学活动的中心,确保教学过程和内容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关键主体。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课程和活动不仅传授医学知识,而且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鼓励他们主动探索、提问和解决问题[2]。具体而言,主体性原则要求教育者提供丰富、灵活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在实际临床场景中学习和实践,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医学知识。例如通过病例讨论、模拟病人实践、临床技能训练等方法,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并通过这些活动提升临床思维和决策能力[3]。同时,主体性原则还要求教育者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支持,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兴趣。在这种模式下,评估和反馈机制也非常重要,学校不仅要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进行评价,更要对他们的学习过程、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进行评估。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与反馈,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提升空间,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提升。总的来说,主体性原则在医教协同育人视域下的临床教学模式中强调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个性化发展,这不仅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医教协同育人视域下,高校临床教学模式建设还应遵循实践性的基本原则,教学内容和方法必须紧密结合临床实际,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实际的医疗实践获得必要的临床技能和经验。也就是说,教师教学不仅要完成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际操作、临床实习和模拟训练等方式,使学生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临床环境中学习和成长[4]。具体来说,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临床工作实践中,如参加病房巡视、协助检查、参与患者诊疗计划的制订等,从而让学生在实际医疗环境中学习决策制定、病情分析和治疗方案的设计。同时,教师还要组织学生进行系统的临床技能训练,例如急救技能、诊疗技能和医患沟通技巧等,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临床技能,提升其实际操作能力。另外,为体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性特点,医学教育教学内容的更新还应当做到与时俱进,及时反映医学领域的最新发展和技术进步,确保学生能够学习到最前沿的医疗知识和技术。且在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时,学校应更加重视其在实践中的表现和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医学知识。
整合性的核心在于实现医学教育各个方面的有机结合,确保学生在掌握医学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发展必要的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也就是说,临床教学不能只聚焦于特定的医学领域,而是应当涵盖从基础医学到临床实践,再到人文和社会科学等更广泛的领域,进而形成一个综合性的知识体系[5]。一方面,学校要加强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课程内容需要跨越不同学科,将医学知识与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伦理判断和人文关怀等能力。同时,教学方法也应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模拟训练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加深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的相互联系,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有效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例如通过临床实习、病例研究等活动,学生可以在真实的医疗环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同时发展必要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6]。此外,这一原则还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整个职业生涯中持续学习和成长,通过持续的教育和职业发展机会,促使学生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医疗领域的快速变化。总之,临床教学模式应当基于整合性的基本原则构建一个多维度、跨学科的教育框架,旨在培养具有全面医学知识、强大实践技能和良好职业素养的医学人才,满足现代医疗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医学教育和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强调教育的连续性和动态性,确保学生能够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断学习和成长。因此,在医教协同育人视域下,高校临床教学模式的建设要体现持续性的基本原则,不应局限于传统的专业学习阶段,而是应当涵盖从基础医学教育到继续教育、职业技能提升乃至终身学习的全过程[7]。一方面,医学院校和医疗机构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平台和资源,使医学生和医师能够持续接受最新的医学知识和技术培训,比如通过研讨会、专业研究生课程、在线学习平台和工作坊等,使医学专业人员能够随时更新其专业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学校还应强调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性,鼓励医学生和医师制订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计划,包括参与高级培训、获得专业认证、参加学术会议和进行科研活动等,以促进其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医学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以适应医疗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变化。为此,学校应当紧跟医学科技的最新进展,定期评估和修订教学大纲,确保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先进性。总体而言,医教协同育人视域下的临床教学模式建设要强调医学教育的长期性和动态性,确保医学生和临床医生能够在职业生涯的各个阶段持续学习和成长,能够有效适应医学领域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挑战,培养出适应未来医疗领域需求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在医教协同育人视域下,临床教学模式的构建首先要深化校际合作和资源共享,学校需要与医疗机构建立稳固而广泛的合作网络,通过共享临床数据、病例资源和研究设施等方式,促进教师和医学专家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可以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建立联合研究和教学项目以及共同举办研讨会和工作坊等方式,促进双方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利用,不仅有助于学校获取临床实践中的第一手资料和经验,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接触真实临床环境的机会。例如通过与医院合作,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参与到实际的临床实习中,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必要的临床技能。医疗机构的专家可以作为客座教授或讲师直接参与临床课程的教学,为学生提供来自实践一线的知识和经验。同时,共享资源还应包括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和技术,确保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实用性,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全面、更贴近实际的临床学习环境,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从而在医教协同育人的框架下,提升临床教学模式的质量和效果。
例如,学校可以与附属医院或邻近的医院建立一个合作框架,每月或每季度举行联合研讨会,医院临床医生和医学院教师共同探讨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临床案例分析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如共同举办一个关于“心血管疾病的现代诊疗方法”的研讨会,医院心血管专家分享他们在使用新型药物和介入手术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的最新经验和成果。同时,医学院教师可以介绍相关的基础医学理论和研究进展,如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和现代治疗方案。学生则有机会参与案例分析,讨论从诊断到治疗的整个过程,包括病例的评估、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可能的并发症处理。比如深入讨论一个具体的心脏病患者病例,学生需要评估患者的症状、病史和心功能。在讨论中,学生需要探讨不同的治疗方案选择,包括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治疗。同时,还可讨论每种治疗方法的优势、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以及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个性化的康复治疗计划,强化学生对心血管疾病临床处理方法的掌握,提高他们的临床思维和决策能力。这样的互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还促进了学术界与临床实践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从而提升了医教协同育人模式下临床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教学模式升级与优化的核心还是要聚焦于课程内容的设计与教学方法的优化。在医教协同育人视域下,临床教学模式的建设需要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和决策能力。具体来说,教学方法要更加突出学生主体性和形式互动性,比如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分析真实或构造的临床案例,以此学习如何处理复杂的医疗情境。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模拟病人和虚拟现实技术提供近似真实的临床体验,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练习诊断和治疗技能。在课程设计方面,教师应注重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实践技能的融合,课程内容不仅要包括医学理论的深入讲解,还要涵盖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如急救技能、诊疗操作、医患沟通等。需要注意的是,课程设计还应体现跨学科的教育理念,比如结合医学伦理、医疗法律和人文关怀等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视角和综合素养。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的创新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医学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他们在真实临床环境中应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以“模拟病房”为例,学校可基于工作场景的实际情况创建一个接近真实的医院病房环境,包括病床、医疗设备和模拟病人(由演员或高级仿真人偶扮演),学生扮演不同的医疗角色,如医生、护士或技术人员,进行诊断、治疗计划的制订和病人护理等活动。在这个模拟病房中,学生不仅能学习和练习临床技能,如病史采集、体格检查、急救操作等,还能在安全的环境中犯错并从中学习。同时,这种教学方法还强调跨学科协作,学生需要与其他专业的同学一起工作,模拟真实的医疗团队合作环境,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假如有一个病例涉及糖尿病并发心脏疾病,医学生(扮演医生)需要与护理专业的学生(扮演护士)以及康复专业的学生(扮演康复治疗师)紧密合作。医学生负责评估患者的心脏状况并制订治疗计划,护理专业的学生关注患者的日常护理和血糖监测,而康复专业的学生负责患者心功能评估与运动训练。这种跨学科合作使得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处理复杂的临床情况,同时学习如何在团队中有效沟通和协作以提供全面的患者护理。另外,课程结束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案例讨论和反思会议,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模拟病房中的表现,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临床决策能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和反馈者的角色,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设性的反馈。通过这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学生不仅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医学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全面提升职业责任感、伦理道德、人文关怀等职业综合素养。
在医教协同育人视域下,为构建有效的临床教学模式,学校还应强化学生的临床实习和实践经验,与医疗机构紧密合作,确保学生能够获得广泛且深入的临床实习机会。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应当制订详尽的临床实习计划,其中应明确实习目标、内容、时长和预期成果。实习安排需覆盖各类医学领域,以确保学生能够接触到多样化的医疗实践环境,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康复科等不同的科室。除了常规的临床轮岗外,学生还应被鼓励参与临床研究项目,帮助他们发展研究能力、理解医学研究的过程和意义。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应在指导医师的监督下进行实践操作,如病历分析、患者沟通、基本诊疗技能的执行等。这些实习活动不仅使学生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而且有助于他们了解和适应真实的临床环境。为了确保实习质量,学校需设立严格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临床技能、职业态度和沟通能力等进行评价。这些评估依赖于与医院的临床导师紧密合作,以获得关于学生表现的全面、客观的反馈。同时,学校还应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如临床技能训练课程、辅导服务等,以帮助学生在临床实习中取得最佳学习效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医教协同的环境中获得宝贵的临床经验。
例如“导师制度”就是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一种有效方式。在实践过程中,每位医学生都将被分配一位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作为个人导师,负责指导学生在实际的医疗环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为其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和反馈。学生可以在导师的监督下参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分析和治疗计划的制订。导师不仅要向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指导,还要引导他们学习如何进行临床决策、处理医患关系和管理复杂的医疗情况。例如在一例骨关节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了整个诊断过程。首先,学生在导师的监督下收集患者的详细病史,了解其症状和健康背景。随后,学生参与了体格检查和X 线片的分析,并在导师的帮助下解读各项检查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导师不仅教授学生如何解读X 线片和实验室数据,还引导学生思考综合治疗策略,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和诊疗计划的制定。此外,导师还教授学生如何与患者有效沟通,确保患者了解病情和治疗计划。通过这样的实践经历,学生不仅学习了专业知识,还提升了临床决策和医患沟通的能力。导师制度的实施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还有助于他们在真实的医疗环境中快速成长和适应。通过与导师的密切合作,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临床实践的各个方面,并在专业和个人层面上获得宝贵的成长和发展,有助于将理论知识有效地转化为临床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医教协同育人强调医学教育与医学实践的深度融合,高校在推进临床教学模式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积极从深化校际合作、创新教学方法、强化临床实习和实践经验等方面着手,有效提升医学教育的质量,培养出适应现代医疗需求的医学人才。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医疗环境的变化,医教协同育人的临床教学模式还将更加重视数字化和个性化教学策略,例如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能为临床教学带来更多创新。同时,跨学科整合、持续的职业发展和全球化合作也将成为临床教学模式发展的关键趋势,不仅能够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还将为医学教育体系带来更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应对快速发展的医疗行业所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