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艳梅
奎爹穿着新褂子叼着烟锅子,慢悠悠迈进露天会场,俊俏的识字班姑娘跑来,给奎爹披绫戴花,把奎爹的老脸映衬得像天边彩霞。接着,一个两人抬小轿子也铺红挂绿放在了奎爹脚前。看热闹的一帮老娘们牙尖嘴利地飞来一句:“新郎官也没恁风光啊。”惹来一阵哄笑。
奎爹自不理会老娘们的埋汰,只管疑惑地瞅那俩抬轿的小伙儿。
俩小伙一唱一和:“大叔,大英雄,打仗时您抬战士,今个我们也抬您一回。”
奎爹不得已走进轿子。嘿哟嘿呦,奎爹坐在轿子里,恍若看见自己抬着被炮弹炸伤的战士,在长满荆棘的小径上,一步一步往山下移动。嘿呦嘿呦,他为了抢救伤员,三天两夜没睡觉,终于知道为什么驴能站着睡觉了。嘿呦嘿呦,奎爹一天没饭吃,喝了九锅白开水充饥……孟良崮战役的胜利,是战士们用鲜血换来的,想到这里,奎爹湿润了眼。
表彰大会开到天黑,奎爹喝了二两似的,满脸红光地回家,进门,就看见他的宝贝担架正被大儿子大奎摆弄着。他从前线回来,让老伴清洗担架,洗了三回,还是一盆血水,这几天就放晾衣绳上晒着,这小子捣鼓担架干啥?
大奎一个立正:“报告队长,我要报名参加担架队,请您批准。”“眼红了是不?”奎爹说,“担架队小豆芽,长天也还是小菜,更荣光的是战斗英雄,我已替你报名参军,明天就开拔。”
老伴在旁听了,急慌慌说:“真报了?打仗会死人的,咱老了还指望大奎呢。”
“都怕流血牺牲,谁来支援前线?”奎爹不理会老伴,“不是还有二奎嘛。”
二奎说:“我也要當战斗英雄。”
“还没门槛高,志气倒不小。好,等你长到门楼子高,爹也给你报名参军,”奎爹摸摸二奎的头,“你先进学堂念书。”
轰隆隆炮火连天三个月。那天二奎放学回家,家里笼罩着悲伤的气氛,爹看着一张纸片发呆,二奎拿过去念:烈士证。娘“哇”地一声哭了起来。
晚上,二奎围着院子的槐树转圈,咬牙切齿地念念有词:左三圈,右三圈,来年长高成大汉,长成大汉,为哥报仇。
二奎终于长得有门楼子高了,老师却告诉他,全国解放了。
一天,二奎远远看见一辆军绿色的吉普车停在他家门口,爹正送刘县长出来,同时出来的,还有两个穿军装的男人。刘县长说着什么,爹含着眼泪一个劲地点头,别过脸去,他又用袖口狠狠地往脸上蹭了几下。
又过几天,军绿吉普又停在奎爹家门口。二奎扭扭捏捏不肯上车,眼巴巴地瞅着奎爹喊:“爹。”
奎爹摆摆手说:“走吧,走吧,北京的那个才是你亲爹。”
其中一个军人把一包东西交给奎爹,“啪”地行了一个军礼:“首长说,务必请您收下。”
奎爹急眼,红头酱脸推搡:“我可不是为了钱。”
车子顺着弯弯曲曲的山路,缓缓地向山下驶去,二奎请军人打开车门,扑通一声跪倒,撕心裂肺地大喊:“爹——”
雄壮的沂蒙山像沉默的爹,含笑地望着他。
(选自《解放军报》2023年8月9日,有删改)
●训练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运用动作、语言等写作手法刻画人物,通过对比凸显人物个性,使人物性格各具特色。
B.奎爹回忆抢救伤员的场景,正面写出孟良崮战役的惨烈,表现了军民为革命胜利付出的艰辛努力。
C.文中画线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蕴含着强烈的情感,“含笑”一词以乐写哀,更渲染了悲凉的氛围。
D.小说语言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人物语言生活化、口语化,呈现出朴实无华的文风。
2.第四段运用了哪种叙述方法,这样写有何妙处?
答:
3.做批注是一种常用的阅读方法。注意句中的黑体词,试对下面的句子做一个批注。
爹含着眼泪一个劲点头,别过脸去,他又用袖口狠狠地往脸上蹭了几下。
答:
4.最后一段“雄壮的沂蒙山像沉默的爹,含笑地望着他”,有何深层含义?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