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茜
摘 要:蒲剧发轫于元末明初,是我国山西四大梆子戏中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声腔剧种。新时代蒲剧的发展传承在不同阶段面临不同的危机、困境,在曲折中不断探索、前进。近十年来,蒲剧艺术的发展传承主要面临的困境有:蒲剧演员代际传承制度的断裂造成的行当人才缺乏;上演的蒲剧剧目有限,演出效果不佳;蒲剧的受众出现了明显的分流;新型艺术对传统蒲剧艺术的冲击。为化解危机、重获生机,蒲剧艺术积极拓展生产空间,生发“戏养神”和集体记忆的乡村蒲剧演出,“艺随人走”的艺术研究院、蒲剧团,开展丰富多样的戏曲教育活动的高等院校,以蒲剧为主题的网络短视频号都为蒲剧艺术的发展传承起到了推动作用。蒲剧艺术在发展本土地域特色、彰显民族性的基础上,也在积极探索跨文化阐释。
关键词:蒲剧;生产空间;文化;传承
蒲剧,又称蒲州梆子、南路梆子、乱弹、土戏等,因兴起于晋西南的古蒲州(今永济市)而得名,素有“晋南之花”的美誉,是我国山西四大梆子戲中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声腔剧种,也是出现时间最早的一个剧种。学界一般认为,蒲剧发轫于元末明初,在明嘉靖年间成型,发展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蒲剧”这一名称在20世纪40年代得以确立,并沿用至今。从传播和影响范围看,蒲剧主要在晋陕豫交界区域传播,并辐射至内蒙古、甘肃、宁夏、河北、青海等地。蒲剧现存传统剧目有500多个,有本戏、回戏(中型)与出戏(单折)之分,题材广泛,上溯至三代,下迨及明清,囊括帝王将相、庶民百姓、神仙传说,在各个层面揭示历史社会生活。蒲剧唱腔高昂,朴实奔放,善于表现慷慨激越、悲壮凄楚的时事剧,长于刻画抒情剧的人物性格和情绪,风格多样,特征鲜明。经过历代艺人的精雕细琢,许多剧目已成为传演至今的艺术珍品。
一、危机:新时代蒲剧生态面临的多重困境
新时代蒲剧的发展和传承之路总体上是前进的、上升的,但过程是曲折的、艰辛的,充满探索的,于困境、危机中孕育着生的希望。新中国成立初期至60年代中期,蒲剧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期,演员阵容整饬厚重,市、县剧团每个行当一般都有两三套人马,每个剧团都有自己的“台柱子”,如王秀兰、筱凤兰、杨虎山、张庆奎等。这些蒲剧演员演技有了很大的进步,知名度也提升了不少。这一时期蒲剧艺术着重突出剧作的思想性,实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不仅大量整理改编了蒲剧传统剧目,使其化腐朽为精粹,具有了新的生命力,而且还大量创作了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反映了时代和人民的心声,寓教于乐,既满足了人民的文化生活,又起到了为政治服务的作用。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由于一些历史原因,蒲剧艺术曾发展缓慢。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后,蒲剧又获得了新生。但在80年代初一些戏曲理论家敏锐地觉察到戏曲发展的困境,从传统剧的内容、艺术表现手法和形式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改革措施。90年代,电视传媒迅速发展,一跃为民众最欢迎的娱乐媒介,加之经济体制的改革,许多国营剧场经营不力,在困境中挣扎,创作的蒲剧剧目的数量和演出效果双重下降。这一危机一直延续到21世纪的前十年,直到国家实施“非遗”保护战略,蒲剧被纳入“非遗”保护的体系,蒲剧的发展和传承才突破小范围的民间倡议的局限,受到政府部门、更多艺术家和蒲剧喜爱者的关注。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后,社会经济发展提速,科学技术加速发展,蒲剧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着多重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蒲剧演员代际传承制度的断裂造成的行当人才缺乏。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老艺人相继离世,在世的年事高的老艺人受身体素质的局限,表演水平不断下降,而从20世纪90年代始,我国爆发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自乡村至城镇的“民工潮”,一些表演技艺较高的中青年人选择外出谋生,仅在逢年过节时才回村,学龄阶段的孩童则进城上学。中青年人身份的转变和孩童生活环境的改变使得蒲剧艺术的代际传承出现了断层现象。
其二,上演的蒲剧剧目有限,演出效果不佳。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剧目散佚,一些剧目的内容中包含的封建思想浓重,与时代的主旋律不符,从而导致真正可编排上演的蒲剧剧目很有限。上演的剧目中,一些剧目中的人物性格相对简单,人物形象扁平,与当下的社会生活联系不紧密,剧目语言粗糙、结构松散,一些剧目的情节内容雷同,降低了可看度,演出效果自然不理想。
其三,受特定因素影响,很多传统的蒲剧剧目被束之高阁,失去了舞台演出的机会。久而久之,许多青年人对传统戏非常陌生,蒲剧的受众出现了明显的分流,而兴起于民间、长期在田间地头流传的蒲剧显然与时代脱节了。
其四,新型艺术对传统蒲剧艺术的冲击。21世纪,国内文艺界的环境自由宽容,许多新型的艺术形式开始出现在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如电影、电视、话剧、QQ、微信、抖音等,观众的审美视域得到了拓展。这些新型的艺术形式正迎合了观众的猎奇心理和审美需求的多元化,却导致传统的蒲剧艺术被边缘化,最直接的表征就是蒲剧演出观众的流失。
二、生机:蒲剧多元化的生产空间和跨文化阐释
社会变迁会引起文学艺术生产空间的变化,而文学艺术的变迁总是与社会变迁相伴随。文学艺术的生产空间不仅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还具有精神性,表征了生产关系的生态、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思想文化的样态,也揭示了生产空间不只是具体的物理空间,还是符号意义蕴藉的抽象系统。同时,生产空间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城乡艺术趋向一体化,作为原来乡村中流动性展演符号的蒲剧艺术,乘着文化产业兴起的东风,其生产空间在与时俱进地拓展的同时,力求在全球化的环境生态中立足,蒲剧艺术在发展本土地域特色彰显民族性的基础上,也在积极探索跨文化阐释。
(一)生发“戏养神”和集体记忆的乡村蒲剧演出
蒲剧是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康熙四十七年,戏曲家、诗人孔尚任写于平阳的《平阳竹枝词·乱弹词》曰:“乱弹曾博翠花看,不到歌筵信亦难。最爱葵娃行小步,氍毹一片是邯郸。秦声秦态最迷离,屈九风骚供奉知。莫惜春灯连夜照,相逢怕到花落时。”其中“秦声秦态”点明了蒲剧的民间性。蒲剧承载了乡民的历史记忆和生活情感,是乡村最熟悉的娱乐方式之一。蒲剧起源于晋南的乡村地区。后城镇化进程的推动客观上造成蒲剧演员和观众的断层,蒲剧艺术逐渐突破乡村的区域开拓多重发展、传承空间。然而,值岁时节庆、庙会时,政府或民众会集资邀请蒲剧班到乡村搭台“唱大戏”,尤其是蒲剧界在疫情后已经迅速掀起了恢复演出的热潮。与此同时,多年以来,山西临汾蒲剧院党委书记、院长任跟心总是站在舞台的最前沿,深入到山区乡村送戏下乡,丰富乡村的生活和文化,传播蒲剧的艺术魅力。
与城镇一样,乡村也是一个重要的地理空间。乡村处于一个整体性、综合性的文化生态,经济、民俗、教育、卫生等多领域均在这一文化生态里融合性、系统性、网络式地发生作用。蒲剧在乡村演出,可谓村民平日单调生活和辛苦劳作的调节器——因为戏曲可以作为人生情绪和情感调节的载体,可以作为人精神和意志的支柱。通过观剧,人们可以释放日常的辛劳,可以消解因社会和家庭矛盾带来的诸多不快,亦可在古往今来的再现和畅游中了解历史、反观人生,使个人心灵得到最大限度的慰藉。于是乎,在“戏”的滋养中,“神”得到了升华。观剧可以促使观众把生活中的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问题来思考、推断,把人生的特殊性问题上升为普遍性问题来审视,从而加深对生活的理解。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观看蒲剧演出不仅是底层社会民众的一场精神盛宴,更是民众得以脱离日常生活的一场集体狂欢。
此外,乡民聚集在一起观看蒲剧演出,还可唤起他们共同的集體记忆,进而推动地方文化的建构。集体记忆是一个特定社会群体之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集体记忆的本质是立足当下对历史的重构,通过群体聚集的场景共同回忆被激发出来。乡民聚集在一起观看蒲剧演出,能够唤醒、巩固其共同的生活记忆,从而推动乡民认同的生成、地方区域文化的组构,为乡村振兴提供内在的文化驱动力,加快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
(二)“艺随人走”的艺术研究院、蒲剧团
艺术研究院和蒲剧团也是当下蒲剧艺术发展和传承的一个重要空间。山西景变蒲剧艺术研究院,是经山西省文化厅、民政厅备案筹建的蒲剧艺术研究院,主要从事重点剧目的创作和传统剧目的排练、演出和录制工作,旨在提供蒲剧艺术的交流、培训和艺术信息服务。蒲剧团侧重于培养小学员,培养戏剧新人,致力于戏剧教育事业。
蒲剧艺术研究院和团体中云集了许多蒲剧表演艺术家,他们在戏剧表演艺术上各有造诣,功底深厚。景雪变老师工刀马旦、花旦、小旦、青衣,古装戏和现代戏兼修,曾在三十多个剧目中担任主角,古装戏的代表作有《宇宙锋》《关公与貂蝉》《杨门女将》《窦娥冤》《穆柯寨》等,现代戏有《山花》《山村母亲》《刘胡兰》《丑嫂》等,尤其是《山村母亲》,先后于2007年、2009年、2012年获第十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入围2008至2009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获国家文化部“第二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景老师的唱腔富有蒲剧声腔的韵味,慷慨激昂,又不失婉转俏丽,表演技巧深得戏剧名家曹禺、郭汉城、王朝闻等人的赞誉,以担子功和水袖功见长,自然传神,真切细腻,2012年被文化部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者,2016年荣获“蒲剧皇后”称号。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蒲州梆子代表性传承人任跟心老师,系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获得者,山西临汾蒲剧院党委书记兼院长,专工花旦,表演细腻,功底扎实,尤以椅子功、扇子手帕功、水袖功为长,且在水袖功上独创了“跪步双托荷叶袖”的表演。任老师在四十多年的从艺生涯中,在多个剧目中塑造了丰富多样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代表剧目主要有《挂画》《烤火》《卖水》《麟骨床》《意中缘》《拾玉镯》《杀狗》《赵氏狐儿》《孙成打酒》《打神告庙》《狸猫换太子》《土炕上的女人》等。
任老师身兼行政职务后,对蒲剧艺术的发展和传承进行了不懈的努力,革新优化剧团管理,严抓艺术创新,培养蒲剧后备人才,并启动了《蒲州梆子志》的编纂工作(这是结束了蒲州梆子有剧无史的现状的一大创举),改版升级《蒲剧艺术》杂志,坚持连续发行出版,组织专业人员搜集整理《蒲州梆子传统剧目汇编》十五卷。此外,为培养后继人才,任老师和郭泽民共同筹资创办蒲剧院代培班,开创了整体培训蒲剧人才的模式,使热爱蒲剧艺术的人们有机会得到系统的专业训练。2005年又成立了蒲剧院小梅花蒲剧团。
除了景雪变和任跟心两位老师外,蒲剧艺术研究院和团体中还有很多蒲剧艺术家孜孜不倦地在这方天地里耕耘,如获得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的运城市蒲剧团的武俊英、王艺华、吉有芳、孔向东、贾菊兰等艺术家,获得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的王青丽老师。他们高度重视蒲剧艺术的价值,持之以恒地从中汲取养分,义无反顾地扛起传承发扬蒲剧艺术的担子,注重挖掘蒲剧的内在精神和独特内涵,积极赋予其与时俱进的时代气息,使其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取向。
中国传统艺术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是构成和影响艺术的各个因素中最核心的因子,艺术的产生、存在和传播都要依靠人来实现,而艺术的终极目标也是为人服务的。王廷信先生谓:“中国古代艺术家的‘技艺是伴随着艺人而存在的。艺人所在之处,就是艺术可以存活之处。只要环境允许,艺人随时可以将所怀之技艺带往任何地方发挥作用。这种随人而流播的存在形式可以称之为‘艺随人走。”
“艺随人走”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存在形式,伟大的艺术家都会借助独到的修养建构出独特的精神世界,并借助技艺敏感地捕捉世俗信息,将之凝结为具体的艺术作品。因此,艺术作品不仅包含着技艺成分,而且包含着艺术家的精神信息。深厚的文化素养可以让艺术家主动钻研创作技艺、提升创作技能。蒲剧艺术也不例外,蒲剧艺术家既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又掌握了各种技艺,磨砺出德艺双馨的职业素养。拥有这样的职业素养的蒲剧艺术家行至何处,蒲剧艺术自然也就随之流播何处。蒲剧艺术家云集的艺术研究院和剧团无疑是蒲剧艺术家的主要活动场所,自然也是蒲剧艺术绽放的空间。
目前还有一些蒲剧艺术家面临较大的日常生存生活问题,不能全身心投入蒲剧艺术的发展传承中。社会应尊重和关注蒲剧艺术家,政府要提高蒲剧艺术家的待遇,为编排的精品剧目创造更多的和普通民众见面的机会,增强蒲剧艺术家与观众交流互动的可能性,使蒲剧艺术贴近现实生活,真正实践“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创作主旨,从而实现蒲剧艺术“以人为本”的艺术追求。
(三)开展丰富多样的戏曲教育活动的高等院校
国内一些高等院校都开设了戏剧学的课程,如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山西师范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其中一些院校尤其是山西的高校还专门开设了针对地方戏曲(蒲剧)的课程,而课堂讲授戏曲知识包括对剧目内容、戏剧人物、情感表达等的教育和传授,是高等院校较为传统的戏剧教育方式,是文学类、艺术类专业学生通常会接受的通识专业课教育。
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剧目的戏剧教育活动是对传统的课堂学习的一种补充、转化和延伸。融戏剧导演、课程执行者、活动策划者、过程调节者等诸多角色于一身的教师,也会对学生进行指导,要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这样演是对、那样演是错的道理,使学生知其然而更知其所以然。在这个师生共同学习、互动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形体、声乐、台词、表演等把真实的戏剧艺术传递给学习者和观者,让他们从中找到最从容的姿态和最真实的自己,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和改变他们的性情,引导他们追求真善美。
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剧目的戏剧教育活动,主要培养的是学生驾驭角色、独立创作的能力。在学校,学生真正需要的并不是排出一部戏还是几部戏,关键在于毕业后有无能力驾驭角色,独立地进行创作。为此,有的高校特意要求表演专业的毕业班学生集体筹备策划一出戏剧作为集体的毕业作品进行汇报演出,就是在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学生驾驭角色、独立创作的能力。学生驾驭角色的能力高,有助于学生毕业后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对现实生活中多重角色的承担,对不同种类、难度不一的工作内容的处理。在这个意义上讲,在学校的戏曲演出中承担角色,一定程度上是为今后人生中出现的角色的预演和排练。此外,一部分高校师生还在戏曲研究领域深耕、拓展,自主选择戏曲中的各个方向作为研究对象,撰写学术论文并在国内外的刊物公开发表,或将论文提交学术会议并参加国内外戏剧研究领域的相关会议。
随着“戏曲进校园”的政策、呼声成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剧团的共识,高校与校内外戏曲社团、剧团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许多戏曲社团、剧院也积极争取高校师生这个不容忽视的观众群体,为戏曲社团、剧院的生存发展和戏曲的传承赢得了更广阔的空间。与之相对应,高校师生也获得较之校内戏剧演出之外的更多的观看戏剧演出的机会,集视觉、听觉于一体的戏剧演出,融合演员与演员、观众与演员、观众与观众之间的互动,进一步加深了高校师生对戏曲和从业人员的认识。
(四)以蒲剧为主题的网络公众号、短视频号等跨媒介传播
相较于乡村蒲剧演出、蒲剧艺术研究院、蒲剧团和开设蒲剧教育活动的高等院校这些实体的物理意义上的生产空间,围绕蒲剧艺术运营的网络公众号、短视频号这类抽象的虚拟空间,如“蒲剧”“晋风蒲剧网”“蒲剧大戏台”“蒲剧55蒲剧视频大全”“山西雪变蒲剧艺术研究院”“临汾戏剧研究院”“蒲剧眉户大全”“河津市小梅花蒲剧团”“蒲剧大全”等,也是近年来蒲剧艺术发展传承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途径,这是用新形式新方法寻求突围之道的一种尝试。
以蒲剧为主题的网络公众号、短视频,将传统的戏曲演出与短视频融合起来,借助微信、抖音、快手等媒介平台的可供性而产生,主动借鉴大众娱乐产品的宣传推广形式,拓展观看蒲剧演出的渠道平台,挖掘培育潜在的观众。和现场的蒲剧演出不同,媒介对蒲剧演出和影像发挥中介作用,由此产生两者之间的张力和引力。以蒲剧为主题的网络公众号、短视频等媒介平台的直播间里,既有年事已高的、舞台演出经验丰富的蒲剧艺术名家精彩演绎经典选段,也有不少在传统戏曲舞台上缺少扮演主要角色机会的青年蒲剧演员崭露頭角。
相较于实体的舞台上的蒲剧演出,以蒲剧为主题的网络公众号、短视频等媒介平台的受众更广,使观众观剧更便捷、经济。很大程度上,观众受空间、时间、交通、经济等外部条件的制约较小,一般情况下只要一部手机或平板、笔记本电脑,利用工作之余、茶前饭后、休息前的碎片化时间均可浏览、观看公众号、视频号上的蒲剧演出。
短视频的媒介平台形塑了蒲剧作为戏曲影像的新范式。新的演出环境中要求戏曲充分吸纳各种新的舞台艺术手段,舞美、灯光及更全面的音乐配器对丰富观赏体验都有所助力。大多数公众号、视频号上的蒲剧演出都配有字幕,迎合时代,化解观众“看不懂”“听不清台词”的顾虑,这种运营细节提高了蒲剧这种传统艺术的“上座率”,使蒲剧艺术焕发出青春活力。
蒲剧的跨媒介改编、传播也是新时代蒲剧艺术开拓的一个新型的发展空间,其中蒲剧电影体现出较好的势头,如先后三次改编的蒲剧电影《窦娥冤》《枣儿谣》《烟花泪》《山村母亲》等。戏曲电影是一种最传统而又古老的表演艺术与一个最现代的大众化的电子技术的结合,两种艺术的融合是人类对艺术的一次创造性大胆探索。正如梅兰芳谓:“一个演员就是消磨了终身的岁月,也不能够周游中国境内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来表演他的艺术,这回却可以利用西方新式的机械,拍成有声的影片,把中国世代积累下来的艺术,传遍遐迩。”
(五)跨文化阐释
近代以来,中国戏剧的发展及关于中国戏剧的研究,一直受到西方戏剧理论、观念的影响,譬如,王国维的戏剧观就深受日本戏剧理论的影响。陈独秀提倡戏曲改良,“采用西法”表演与“时事以及开通风气”。蒲剧的发展和传承也不例外,任跟心带领蒲剧团走遍全国各地,包括祖国的台湾。1993年赴新加坡演出,首次使蒲剧走出国门,之后又不断参加亚洲艺术节等国际性演出,扩大蒲剧在国际上的影响和传播。
蒲剧的跨文化改编也扩充了其表现题材和方式。中国戏曲学院戏曲导演班的师生共同编导演出的蒲剧《俄狄王》,改编自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俄狄浦斯王》。而把西方经典改编成中国戏曲便有了两层意义:在国内为中国观众所用,“拿”西方文化的精华来丰富我们的艺术;走出去为传播中华文化所用,有助于中国戏曲走向世界,此无疑乃多种文化联系和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
三、结语
在多元变革语境下,蒲剧的发展传承与时俱进。蒲剧传承发展中所体现的现代化、精英化,表明传统戏曲艺术将会全面融合进现代生产空间中,与教育、文化、旅游等产业紧密联系,谋求新的发展空间和前景,而这也是其他民间传统艺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晋南的蒲剧艺术不仅加强与周边省份的文化交流,也陆续跨出国门尝试着跨文化的阐释。
(本文为2022年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精英的尴尬与草根的狂热:多元视野下的晋南蒲剧传承发展相关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2WO15。作者单位:太原师范学院)
责任编辑 岳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