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佳玉
风筝,这一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不仅是一种娱乐工具,更是一种富有文化内涵的艺术品。它的制作技艺历经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如今已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制作风筝需要选用轻盈而坚韧的材料,如竹子、纸张和丝线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细的手艺和巧妙的构思,从设计、选材、制作到放飞,每一步都充满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风筝制作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渊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墨子和鲁班以木材制成鸟禽状器械,放之能飞,称为“木鸢”。汉代开始以竹篾扎成鸟禽状骨架,上糊以纸,称为“纸鸢”。后来又在纸鸢上附加竹哨、弓弦,放飞时因风吹而引起哨响弦鸣,声音悦耳,如同鸣筝,故称“风筝”。“风筝”一词较早出现在明代陈沂的《询刍录》里:“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戏。”在宋代,人们将安装在风筝上的笛子或琴弦改造成发音可控、传音悠长的哨子,这种哨子被称为“宋哨”,并且很快流行开来。又因当时文人的参加,风筝在扎制和装饰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由于社会上对风筝的需求,制作风筝发展为一种专门的职业。明清时期是中国风筝发展的鼎盛时期,明清风筝在大小、样式、扎制技术、装饰和放飞技艺上都有了超越前代的巨大进步。当时的文人亲手扎绘风筝,除自己放飞外,还赠送亲友,并认为这是一种极为风雅的活动。
2006 年5 月20 日,山东省潍坊市、江苏省南通市、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北京市、天津市的风筝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风筝已经成为世界各地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之一,同时也是一种具有观赏性和收藏价值的工艺品。在中国的传统风筝制作技艺中,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和技巧。例如,山东潍坊的风筝以其色彩艳丽、造型多样而著名;北京的风筝则注重传统工艺和文化的融合,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潍坊风筝】
潍坊又称鸢都、潍都,是世界风筝的发源地,制作风筝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潍坊风筝经过历史演变和横向传播,逐渐形成了选材讲究、造型优美、扎糊精巧、形象生动、绘画艳丽、起飞灵活的传统风格和艺术特色,与京、津风筝齐名鼎立,享誉世界。
潍坊风筝的源头可以追溯到鲁国大思想家墨翟制作第一只“木鸢”,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明代,潍坊风筝真正开始兴盛并走向民间。
到清朝中叶,潍坊开始出现专门从事风筝制作的民间艺人。据传,有位姓陈的哑巴艺人扎的风筝新颖好看,放得又高又稳,远近闻名。这一时期,清明节前后竞放风筝也成为当地的踏春风俗。《潍县志稿》记载:“本邑每逢寒食,东门外,沙滩上……板桥横亘,河水初泮,桃李葩吐,杨柳烟含,凌空纸鸢,高入云端。”
曾做过七年潍县县令的大诗人兼书画家郑板桥曾写过这样的诗来怀念潍县:“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这首诗将潍县的风筝特点和放风筝的风俗描写得淋漓尽致。
“一百四日小寒食,冶游争上白浪河,紙鸢儿子秋千女,乱草新来春燕多。”这是潍县诗人郭麟对其家乡清明寒食放风筝的真实描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潍坊风筝作为潍坊市的象征,更加受到潍坊人民的珍爱和重视。从1984 年起,潍坊市连续成功举办国际风筝节;1988 年,潍坊市被世界风筝界选为“世界风筝之都”,潍坊风筝走向世界,真正达到了它的鼎盛期。
潍坊风筝有硬翅风筝、软翅风筝、串式风筝、板式风筝、立体风筝、动态风筝等种类。它不仅被广泛用于比赛、娱乐,也已成为美化人们生活的时尚装饰品。
同中国许多民间艺术形式一样,潍坊风筝产生于人们的娱乐活动,是寄托着人们的理想和愿望、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娱乐品。
风筝的题材非常广泛,包括人物、飞禽、鱼虾、文玩器物、神话传说等。此外,风筝艺人还把以上题材绘成象征吉祥的装饰图案。
潍坊风筝的扎制博采众长,“龙头蜈蚣”“仙鹤童子”“雷震子”“麻姑献寿”等已成为潍坊风筝的代表作,具有浓郁的地方生活气息和生动气韵。
潍坊风筝的独特个性是通过“扎”“糊”“绘”“放”四种技艺来具体表现的。
1.扎
潍坊风筝的骨架一般用竹材扎成,扎骨架的工序有选竹材、破竹材、削竹条、修竹条、弯竹条、扎结竹条等。
风筝架子多种多样,扎法各有千秋,风筝艺人一般掌握了硬翅风筝、软翅风筝和拍子风筝架子的基本扎法后,就可以自由变化,扎制各种风筝。
2.糊
糊风筝的纸一般使用矾绢、薄绸等,可依风筝形式确定。例如,糊蜻蜓风筝时用绢,因为绢比纸的透明度好,制成的蜻蜓翅膀更栩栩如生;糊龙青鱼尾部时用绸,因为风筝放飞时迎风抖动,肖似鱼尾。
糊风筝时,先比着架子剪纸,纸比架子稍大些,边缘部分剪开一些口子,在边缘涂抹糨糊后,依次把剪开的边缘糊在纸条上。
3.绘
潍坊风筝的绘画构图与色彩搭配最能体现地方特色,其线条粗犷,色彩以红、黄、蓝三色为基础色,重笔浓墨,色调明快浑朴,在对称中达到强烈的美的视觉效果。
4.放
放风筝的工具有线、绕线工具和供游戏使用的各种附加物。
放风筝的线有“缝衣线”“小线”“衣线”“麻线”等;绕线工具最普遍的是“线桄子”,这是一种穿在轴柄上的六角线线轴,可以自由旋转放线;风筝的附加物是放风筝时做游戏用的,种类很多,主要有“风琴”“锣鼓”等。
【南通板鹞风筝】
1.历史渊源
南通的最初人口来源主要是东夷部落,以及流放的罪犯和流民,大约在唐宋时期,罪犯和流民将板鹞这种风筝带来南通。通州人姜长卿的诗《崇川竹枝词》有注云:“风筝有大如风帆者,其制有双蝴蝶、单蝴蝶之名,其声彻云如胡茄,然唯近堤处最多。大如风帆,装有响哨。”这讲的就是清明时节南通人在海边放飞板鹞风筝的盛况。《太平寰宇记》中记载:“胡逗洲……上多流人,煮盐为业。”当时的南通地区是沙洲,被称为“胡逗洲”,洲上地势平坦,场地开阔,为放飞板鹞风筝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场所。这种五方杂居的生活环境,必然使得外地的文化在此沉淀,这些外来人员很有可能将板鹞风筝带到了南通。而据有关资料的考证,南通现行风筝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宋朝。风筝上带有哨口是宋朝风筝的独特之处,被人们称为响弓。环境变化使得南通风筝向高大、坚固和带音响的方向发展。“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而这也是此种风筝形式由宋代兴起并一直延续到当下久传不衰的主要原因。
到了清代,南通制作放飞板鹞更是十分盛行。清代道光年间的姜长卿所作的《崇州竹枝词》反映了清代南通板鹞风筝的重要特征。“大如风帆”“装有响哨”“声震云霄”“音若胡笳”,如今的板鹞风筝也保留了这些特点。由此可见,板鹞风筝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光绪年间的《通州志》记载:“在南通空中常会看到画有虫草、花鸟、神仙,制作精美精巧数丈的风筝。”因此,放风筝自古在这里就十分盛行,以至于板鹞风筝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南通人心里,神圣的板鹞风筝早已融入他们的生活与情感中。对他们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件民俗工艺品,更是天与地的沟通,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
2.工艺特征
(1)造型
板鹞风筝的基本单元由一个长方形和一个菱形交错而成。可以分为两种,即“六角星”(在长方形的基础上,菱形左右出头,上下不出头,这样一共有六个角)和“八角星”(相比于“六角星”,长方形的高度减少,菱形的四个角都出头,形状变化之后接近于两个正方形,这样就一共有八个角)。在南通板鹞风筝中,不仅仅有几何元素,同时也有一些造型风筝。相传如皋的板鹞制作者夏寿泉老先生一般不敢制作人物造型的风筝,唯恐鹞面上的人物活过来。传闻多不可信,但是造型风筝的传神之处可见一斑。
(2)色彩
板鹞风筝上的彩绘一般是工笔手绘的带有吉祥寓意的仙鹤、蝉、脸谱、孩童等图案。由于板鹞的几何造型,因而往往是每个“星”为一个图案,共同构成有相同主题的画面,如八仙过海、京剧脸谱、姿态各异的娃娃等,四周有边框,整体感强,而又各具特色。
板鹞的放飞高度一般要高于200 米,少有能够超过300 米。如此远的距离,需要使用分辨率更高的颜色和比较大的色块才更具有观赏性,因而板鹞彩绘主要使用红、绿、蓝、黄、紫等颜色。
(3)口哨
南通的板鹞风筝被认为保存了唐宋遗风的来由便是板鹞风筝上安装的哨口。哨口是南通板鹞风筝的特征,其实就是普通的哨子发音的原理(边缘音原理),特殊之处在于共鸣腔腔体有的较大,发音浑厚,且哨子成组,大小排列,发音高低错落,节奏感强。
将哨子或者琴弦放到风筝上一开始只是贵族玩乐的活动,但民间的板鹞风筝不仅是娱乐的玩具,而且具有实际的功能。无论是通过哨声反映气流变化以预示天气变化,还是通过响声来给出海打渔的人定位方向,都是劳动人民将玩具实际运用到生产劳动中的智慧结晶,都实实在在地展现出农耕文化对于民俗的影响力。
【北京扎燕风筝】
风筝,南北方都有,南方称为鹞子,北方称为纸鸢。清代《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輪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京制纸鸢极尽工巧,有价值数金者。”由此可见当时北京人放风筝的盛况。
北京竹枝词
风鸢放出万人看,千丈麻绳系竹竿。
天下太平新样巧,一行飞向碧云端。
北京风筝在长期的发展、借鉴、融合中,逐渐形成并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其中的扎燕风筝是北京风筝中最为艳丽的品种。扎燕风筝是北京风筝流派之一,属曹氏风筝一脉,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曹雪芹扎的风筝造型独特,飞得很高,逐渐被人们称“曹氏风筝”,乾隆年间曾被誉为京城“四大流派”风筝之一,与当时著名的哈氏风筝、金氏风筝、马氏风筝齐名。
2008 年,以费保龄为代表的北京扎燕风筝被列入第二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又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示名单。费保龄也被授牌,正式命名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扎燕风筝)代表性传承人”。北京扎燕风筝具有拟人化的特点,其家族成员有肥燕、瘦燕、比翼燕、半瘦燕、小燕、雏燕六种。
扎燕风筝的由来
相传曹雪芹有一老友叫于景廉,由于他在从军途中受伤,腿留下残疾,因而生活比较艰难。一天,于景廉找到曹雪芹,当聊到京城某公子买一只风筝竟花了几十两银子时,曹雪芹立即表示自己会做风筝,并做了三五只风筝让于景廉去集市卖,没成想卖了几十两银子。于是于景廉买了菜和肉,打了酒来找曹雪芹庆祝。曹雪芹帮助朋友渡过难关后感受到济人以财只能解决燃眉之急,但济人以艺可以养家糊口。
扎燕风筝的工序
扎:选竹、劈竹、弯、削、接
“扎”即要达到对称,左右吃风面积相当。竹子是制作风筝骨架的主要材料,选择毛竹很重要。一般挑选浙江、湖南产地生长了3 年以上的毛竹,并且只用竹子的阳面,因为材质好、比较硬,这样做出来的骨架比较细致。每一根毛竹板都要从中间用刀劈,一分为二。
糊:选纸、裁纸、糊纸、边、校
“糊”要保证全体平整、干净利落。纸或绢为一般传统风筝的制作材料,着色鲜艳亮丽,更能体现中国风筝的魅力。纸是糊风筝的主要材料,以质薄、纤维长而均匀、富有韧性、耐湿耐冲击、色泽白而洁者为佳。油杉纸是高丽纸的一种,做风筝最好,但现在已经没有了,现在一般用皮纸、棉纸或绢纸。
绘:色、底、描、染、修
“绘”即要做到远眺清楚、近看真实的效果。沙燕有肥型、瘦型和雏型之分,在彩绘上大致相似而又略有不同,大块面的白色胸脯和头、翅、尾诸部的黑色描绘成为沙燕的重要标志,在蓝天下放飞显得格外矫健,栩栩如生。有的在沙燕风筝上点缀牡丹、蝙蝠等吉祥图案,以寓意富贵和幸福。
放:风、线、放、调、收
“放”即要依据风力调整提线角度。“档线长为一二五,一五以内可推削,绑角头外开一段,配花两段上止腰,两者若不扎牢实,误事差池在分毫,决中意义应牢记,一二五卸三五幺……”
扎燕风筝讲究——名字
三多九如、福寿双全、福到眼前、耄耋富贵、鹤鹿同春、屏开雀选、四世同堂等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都是四字吉祥成语、吉祥话。民间做这些小玩意儿都是为了祝福、祝寿或寓意欣欣向荣,大多数名字都是成语的谐音。
把漂亮的孔雀画在燕子身上的风筝是“屏开雀选 富贵白头”。风筝翅膀画上的牡丹和白头翁寓意富贵和白头偕老,与孔雀结合起来象征美满的婚姻。这一风筝样式专为订婚而做。
颇具美感美意的“三多九如”风筝,三多是指“多福、多寿、多子”,九如是指福寿无量。“三多九如”的九只绿色蝙蝠是用绿代替“禄”,除了有多福多寿的寓意,还增加了多禄之意。
【拉萨风筝】
风筝制作技艺(拉萨风筝)是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地方传统技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西藏风筝历史悠久,藏语叫作“恰皮”“甲比”或者“秀恰”,意为“会飞的纸鸟”。拉萨风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大约从清代起独具特色的西藏风筝就已经盛行于拉萨和日喀则等有权贵阶层居所之地。虽然西藏各地都有放风筝的习俗,但最集中的是在拉萨和日喀则等城镇,以青少年为主。
西藏的风筝由风筝主体、细线和轮轴三大部分组成。风筝主体都是左右长、上下短的菱形,中轴上有一根细竹紧贴在纸面上撑起上下,然后横上一根弓形细竹支撑左右两边,风筝上大多绘有图案。西藏风筝制作并不复杂,幾分钟就能做好一个。西藏风筝和世界各地风筝最大的不同是它可以“打架斗殴”,胜负的关键取决于风筝“绞线”质量和风筝爱好者的放飞技巧。
风筝线的藏语为“姑巴”,它是双方“交战”过程中重要的武器,故西藏风筝在制作时有一道工序,即上“那”。“那”是一种特制的涂料,主要成分包括玻璃碎渣、糌粑、白糖和鸡蛋等。
线轴也是藏式斗风筝时的重要武器。线轴,藏语称为“扩罗”,是用几根小圆木和两个等圆的木板做成的,像个车轮,有轴心和轴杆,线就绕在轮轴上。
西藏的风筝制作技艺(拉萨风筝)在2006 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的文化瑰宝。
会飞的五彩艺术
西藏风筝形态单一,为菱形平面,但是它的图形丰富,有“古玛或古那”(红头或黑头)、“加沃”(大胡子)、“米洛”(瞪眼)、“其瓦”(龇牙)、“邦典”(围裙)等。因色彩艳丽,放飞时天空一片斑斓。
拉萨风筝的彩绘图案以白色作为大底,通常以动物、花卉和人物等西藏传统文化元素为主题,寓意深长。“古玛或古那”(红头或黑头)是在风筝上端用红或黑颜色画成几何三角形,代表护法神的头颅;“加沃(大胡子)”是威武雄壮、成熟老练的汉子;“米洛”(瞪眼)是在风筝两侧画上半圆图案,表示对交战对方横眉冷对的态度;“其瓦”(龇牙)是在风筝的两侧画上一对钩形图案,象征魔鬼的牙;“邦典”(围裙)是绘制五彩条纹,像姑娘们漂亮的装饰。有些人还会在风筝上绘制各种吉祥图案和文字,以祈求平安和幸福。
风筝的样式有大有小,轴的粗细也有差别。风大的时候适合用粗轴,风小的时候适合用细轴。放风筝时用来卷线的小轮有六轴型、八轴型、十轴型,按照放风筝者的年龄大小来选择轮子。
天上的格斗
拉萨风筝的放飞技巧体现在空中的争斗玩耍上。放线与收线的微妙变化,可以使风筝在空中迅速地升降、旋转、左右打滚。最大的特点是“打架斗殴”,最后断线飘走者为败。各种打斗技巧最后都集中在“绞线”上,线的质量至关重要,故在制作时有一道上“那”的工序。
“那”的做法也很讲究,暖瓶胆最好,把它磨成粉末状,轻轻一吹便可扬灰方为合格品。再准备一口小锅,加入“冰”(含牛胶)、旺拉(手掌参,黏性极强)、面粉(用以捎带玻璃粉),以及磨成末的玻璃粉,在小火中慢慢熬,待全部相互融合后起锅。不可熬得太稠,否则线容易折断;也不可熬得太稀,否则不锋利。煮完冷却后等到有一点温度时就要上线。上线时,两个人在太阳底下保持一定距离,一人左手里倒一点刚弄好的耐磨浆,线放到浆里后用右手轻轻抽动线,线上沾的一层非常薄的耐磨浆就成了保护膜,另一个人把线拉到一定距离后慢慢卷在小轮上,这时就要小心带刺的线会伤到手。毕竟只有足够锋利,才能割断别人的风筝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