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利用本地红色资源中传承红色基因

2024-06-06 14:05:40高广景许士尧
红岩春秋 2024年4期
关键词:南方局党史重庆

高广景 许士尧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不断增强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做到在复杂形势面前不迷航、在艰巨斗争面前不退缩,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重要学习路径。他指出,“要抓好党史、新中国史的学习,用好红色资源,增强党性教育实效,让广大党员、干部在接受红色教育中守初心、担使命,把革命先烈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伟大事业奋力推向前进”。

2024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明确规定,要“用好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纪念设施、革命旧址等红色资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国共产党人充分运用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保持昂扬的奋斗姿态。

不变的红色基因

红色基因是我们党在长期奋斗中淬炼的先进本质、思想路线、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总称。红色基因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中国共产党永葆政治底色的基本影响因子。它深深烙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心中,流淌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血脉中,是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的政治特征。

理解政党的基因或内在规定性,须从它的阶级属性出发进行审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作为工人阶级政党,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以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实现伟大的奋斗目标,须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同时必须增强自身的组织性、纪律性。

按照此逻辑,红色基因对中国共产党人思想和行为的内在规定性至少包含三个方面:一是体现党的性质和宗旨,永葆政治本色,主要包括对党忠诚、理想信念坚定、为人民服务等;二是体现党的组织形态和精神面貌,主要包括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等;三是体现党的科学理论和哲学思想,主要包括体现党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等。由阶级属性所规定的这些思想和行为具有恒定性、长久性。

鲜活的本土红色资源

红色资源既是鲜活历史的重要载体,也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依托。中国共产党人在全国各地的奋斗事迹,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丰富实践。中国共产党人在重庆的奋斗足迹,以不同形式呈现出红色基因的赓续、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重庆有许多革命遗址,分布在全市各区县。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刘伯承、聂荣臻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奋斗足迹。重庆还涌现了赵世炎、杨闇公、王良、江竹筠、王朴、陈然、邱少云等一大批大义凛然、高风亮节的共产党人。他们在渝的奋斗事迹承载着党的基因,昭示着创业的艰难,启迪着后人奋进。

他们对党忠诚、信念坚定。中共重庆地委书记杨闇公临刑前高呼革命口号,被敌人割去舌头;他手指敌人,被砍掉双手;他怒目而视,被剜双眼。杨闇公牺牲时年仅29岁。他的人生信条是“人生如马掌铁,磨灭方休”。小说《红岩》的作者罗广斌先后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集中营。他的哥哥罗广文是国民党第15兵团司令,由于这层特殊关系,他只要在《悔过书》上签字,就能出狱。但罗广斌拒绝签字,因为签了字就意味着叛党。1949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在即,国民党反动派仓皇逃跑前,对囚禁在白公馆、渣滓洞等监狱的革命者进行大屠杀,罗广斌在大屠杀中幸免于难。脱险后,他奋笔疾书,追记整理狱中同志对党的建设的总结和建议。在近一个月时间内,他撰写了两万余字的《关于重庆组织破坏经过和狱中情形的报告》,并上报中共重庆市委。众人所知的“狱中八条”就出自这个报告。

他们具有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永葆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在城内的办公地点是曾家岩50号,与其一墙之隔的国民政府警察局,是专门用于监视曾家岩50号的特务机构,不远处则是戴笠的公馆。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在城郊的驻地位于红岩村,红岩村入口处有一个国民党宪兵的执勤点,对进出办事处的人进行盯梢。在如此严密的监视下,南方局没有工作人员因此出现差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南方局有严密的组织纪律,工作人员皆严格遵守。同时,南方局机关内工作人员平等相处、互相帮助、共克时艰,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

他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采取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周恩来在45周岁生日当天写下《我的修养要则》,共七条,包括“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努力工作,要有计划,有重点,有条理”“习作合一,要注意时间、空间和条件,使之配合适当,要注意检讨和整理,要有发现和创造”“永远不与群众隔离,向群众学习,并帮助他们。过集体生活,注意调研,遵守纪律”等内容,其中充满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深刻意蕴。

本地红色资源的研究运用

利用本土红色资源开展干部教育,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方式,在践行为党育人、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运用红色资源涵养坚强党性、滋养为国为民初心、赓续红色血脉的育人实践中,开展干部教育工作可从三个方面着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所作重要讲话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强对本土红色资源的研究、开展本土红色资源的调研合作。

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所作重要讲话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遵循,围绕相关主题,讲好党史故事。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提到,毛泽东同志在这里进行了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重庆谈判,周恩来同志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这里同反动势力展开了坚决斗争,邓小平同志在这里领导中共中央西南局进行了大量开创性工作。重庆涌现了大批大义凛然、高风亮节的共产党人,如信仰坚定、不怕牺牲的赵世炎等人,英勇善战、屡建功绩的王良等人,坚贞不屈、永不叛党的江竹筠、王朴、陈然等人,严守纪律、勇于牺牲的战斗英雄邱少云,等等。解放战争时期,众多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中国共产党人,经受住种种酷刑折磨,不折不挠、宁死不屈,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貴生命,凝结成“红岩精神”。

这些宝贵的红色资源既有明晰的历史发展逻辑,又有厚重的物质载体。通过精心设计现场教学路线,可以让党员干部沉浸于历史场景中,增强学习党史的现场感。同时,在专题教学中注重历史过程的梳理和理论的提升。如此,党员干部不仅能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进而受到深刻的党史教育和党性锻炼。

围绕重庆红色资源开展深入研究,高质量推进以“研”促“教”。利用本地丰富的红色资源,讲好党的故事,讲清楚其中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必须有深入的研究作支撑。在研究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微观与宏观视角的转换、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等。比如要把中共中央南方局的统战工作讲好,就要在梳理统战工作实践的同时,将其放在党的战略布局乃至国际大局的演变中进行审视;要把红岩英烈的故事讲好,就需要研究每个人的具体成长轨迹,同时还要把他们置于解放战争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突出特点是“忠”,即忠于信仰、忠于组织、忠于人民、忠于所从事的伟大事业。

要讲深、讲透、讲活其中的深刻意蕴,就需要以课题为依托开展深入研究。近年来,中共重庆市委党校组织教研人员分别以中共中央南方局的统一战线工作、群众路线实践、支部建设、机关党的政治建设、报刊宣传工作等申报国家及省部级多项课题,深化、细化了相关主题的研究。研究渐趋系统和深入,既为全面耙梳重庆本土党史脉络和特色资源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深入开展相关专题教学提供了学理支撑。

积极“走出去”,运用多种方式强化跨界交流合作。重庆红色资源丰富、特色鲜明,但分布地域较为广阔。这就需要通过全方位、多路径的交流合作,不断开拓运用红色资源的视野,提升利用本土红色资源的能力,为高质量运用本土红色资源奠定基础。当前,中共重庆市委党校建立了与区县党校结对共建的工作制度,教研人员以此为依托,深入重庆各地红色资源一线,开展本土党史学习调研活动,与区县相关单位进行党史资源交流对接,共同开发本地党史资源,联合打造相关教学专题。同时,实地调研中国共产党人在重庆的奋斗足迹,加深教研人员对重慶地方党史与中国革命史关系的认识和理解。此外,教研人员还利用顶岗锻炼工作制度,使党史工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此丰富认识、提高工作水平。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探索相应工作机制,与市内其他相关单位和教学研究团队在资源共建、资料共享、课题共研等方面展开交流合作。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

编辑/王尧

猜你喜欢
南方局党史重庆
重庆客APP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22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海峡姐妹(2021年12期)2021-01-01 03:58:58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南方局历史是一座富矿
红岩春秋(2019年10期)2019-11-12 23:30:52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抗战时期南方局的文化统战工作及其意义探析
党史文苑(2017年14期)2017-08-15 20:56:04
在这里看重庆
今日重庆(2017年5期)2017-07-05 12: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