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大熊的冰灯》里寻找什么

2024-06-06 05:26于德北
东方少年·快乐文学 2024年6期
关键词:冰灯大熊同情

《大熊的冰灯》故事并不复杂——“我”是一个收集故事的人,来到东北某个山沟,误以为自己遇到了一只熊,实际上却是一个叫胖二的人。他趁着夜深,偷偷吹灭了别人家晶莹剔透的冰灯。那可是象征着吉祥、富裕和幸福的冰灯啊!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一只老虎的出现,暴露了胖二的行径,由此又引出了一个重建自信的故事。“我”看到了胖二的“眸子里,仿佛点亮了两盏冰灯,有摇曳的灯火在里面闪亮”。经过这场变故,胖二找到了真正的自己,灵魂也得到了洗礼和救赎。

我们在《大熊的冰灯》里寻找到了什么?

当然,首先是独特的创意。诚如作者所言,“生活本就处处充满奇迹”,但是,对“奇迹”经过的描述不一定都是儿童文学,要想在“奇迹”中找到儿童文学的元素,作者一定要煞费苦心、反复思量。制作冰灯在东北的乡村是一种传统,世世代代承载着普通乡民对生活的热望和赞美,也照耀着他们惯常日子的真实境况。它有可能成为一篇作品的道具,却很少被升华为主题。而紫华却“凿壁偷光”,从这一个弱小的亮点上,铺陈开一个励志故事,把胖二的世界推演给大家,让读者从中汲取到温暖和力量,获得前行的智慧和勇气。从小说开篇,“我”看到一只拎着冰灯的大熊;进而看到大熊不偷吃喝,只吹灭乡邻家门口的冰灯;到最后发现大熊竟是一个人。冰灯的故事,真可谓一波三折。

其次,《大熊的冰灯》让我们想到了宽厚的同情和理解。“宽厚的同情”表现在小说的内容上,诚如小说所言,现如今点灯不光是为了驱赶猛兽,还有期盼生活越来越红火的意思。而这一点也正是刺痛胖二内心的关键所在,他的自卑感大大驱使了自尊心的剧烈搏动,这才是吹灭别人家冰灯愚蠢举动的根由。然而,村民们并没有恶意怀疑冰灯熄灭的原因,而是在“这胖二心真不坏”的提示下,重新构建一个“还是有灯好啊”的平衡世界。這里边所暗喻的憨厚又酣然的慈悯是让人无比动容的啊!至于“我”的启发,使胖二寻找到一条新的趋光之路,那更是“宽厚的同情”在根本上发生了作用。“宽厚的同情”不是无原则的原谅,而是良善的纠正、共勉与同行。这是儿童文学一贯的母题之一。

我所谈的“理解”,更是文本之外的作者用心。一个好的儿童文学作家,必然是儿童的朋友、导师和亲人,他们站在儿童的视角和心理去构建素材,使之更好地为主题服务,并最终获得儿童的认可和接纳。在这一点上,紫华的《大熊的冰灯》以“一个讲故事的人”的身份,娓娓道来,循循善诱,浑然一体,一气呵成,正是“理解”的支持和推动,打通了叙事的所有关节,让小说的开篇和结尾,以“启”“合”的传统方法,靠近了事件的真相,道出了心中充满期待的释然。

再有,《大熊的冰灯》让我们看到了乡愁。随着社会的发展,“空巢”“荒村”越来越困扰着原本以土地为生的乡镇居民,老一辈人固守自己的信念及习惯,赋予土地不改初心的忠诚和热爱;年轻的一代向往城市文明,追求更高档的生活,成为新型的城市居民。这一切原本无可厚非。但是,我们的乡愁文化无疑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乡愁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情感,是远方游子对故土的无限眷恋,是精神归宿,是对孤独的最为原始、最为有效的治愈方式。现代性不应该成为对乡愁的否定,更不是一种无关紧要的抽象术语。乡愁是本根。紫华的《大熊的冰灯》主题不是乡愁,但我们在其中读到了乡愁。无论是冰灯本身这一载体,还是邻里之间的处事方式;无论是野生动物图景的构建,还是乡村孩子特有的顽皮,无不极大地调动了我们的乡愁,让我们对故乡、故土、故人充满无限的追忆和回望。

这大概是作者本人也没有想到的吧!

在某种意义上,乡愁就是像邮票一样小小的念想,但它却可以把我们的爱传递到远方。

冬天来了,春天也就不会远。

让我们也提上一盏冰灯,跟随着那个“收集故事的人”,继续前往下一个地方吧。

于德北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长春市作协副主席,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迄今为止,在《作家》《小说选刊》《北京文学》等几百家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400余万字。出版有长篇小说《零点开始》,长篇随笔《我和端端》,散文集《自然笔记》等六十余部。其中《杭州路10号》获中国首届“海燕杯”全国征文一等奖,2007年获第三届中国小小说“金麻雀”奖,2009年《美丽的梦》获“冰心图书奖”,2018年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

猜你喜欢
冰灯大熊同情
她的委屈,没有同情分
冰灯
嘘,有熊出没
嘘,有熊出没
嘘,有熊出没
梦游的冰灯
嘘,有熊出没
冰灯玉露烂根怎么办
不该有的同情
小树精和她的朋友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