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苏童曾经说过:母爱的伟大使我们忽略了父爱的存在和意义。但是对于许多人来说,父爱一直以特有的沉静的方式影响着他们。林语堂的父亲是“无可救药的乐天派,感觉灵敏,想象力很强,而且十分幽默”,丰子恺的父亲尤其喜欢吃蟹,汪曾祺的父亲是个“孩子头”,“认真”是梁晓声父亲性格的主要特点,朱自清父亲的“背影”更是让多少人为之感动落泪……
刘亮程也曾在《先父》和《父亲》中表达了对父亲的爱。《先父》一文中写道:“父亲,我如今多想听你说一些道理,哪怕是老掉牙的,我会毕恭毕敬倾听,频频点头。……我现在都想不起你是否抽烟,我想你时完全记不起你的样子。不知道你长着怎样一双眼睛,蓄着多长的头发和胡须,你的个子多高,坐着和走路是怎样的架式。还有你的声音,我听了八年,都没记住。……现在,我在你没活过的年龄,给你说出这些。我说的时候,我能感觉到你在听。我也在听,父亲。”刘亮程希望能够毕恭毕敬地听父亲讲过千遍的道理。父亲已经逝去,“我”已经记不得父亲的模样和声音,但是刘亮程回忆父亲的容貌与动作,有力地传达出父子之间曾有的浓浓深情。
相较于许多作家大多表达父爱这一永恒的主题,刘亮程笔下的父亲还具有中国式父亲的样本意义。《父亲》中写道:“一次他發脾气,一只手一拨,老三就飞出去三米。我见他发过两次火,都是对着老三、老四。我和大哥不怎么怕他,时常不听他的话。”“他看上去只是个干活的人,和我们一起起早贪黑。每天下地都是他赶车,坐在辕木上,很少挥鞭子。”刘亮程的父亲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只知道劳作,很少说话,但是在子女的心中却有着崇高的地位。
父爱如山,什么是“如山”呢?就应该是像山一样朴实、高大、威严。这个比喻可以说是中国式父亲的最好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