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中的思绪

2024-06-05 20:22:38张楠
新楚文化 2024年9期
关键词:苏幕遮思乡思绪

【摘要】范仲淹的《苏幕遮》是宋词中的意象创作典范,词中描写了一代名将的内心情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浓浓深情。对这首宋词的赏析,要从词中描写的景物着手,体会作者字里行间表达的情怀,感受思乡的惆怅和绵延不绝。这首词的意象选取和应用堪称经典,本文就范仲淹的这首代表作进行赏析,感受和体会风景中的多种思绪,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关键词】范仲淹;《苏幕遮》;风景;思绪;思乡

【中图分类号】I2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09-0017-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09.005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一大文学创新,它不拘泥于单一固定的格式和句式,更加随性自然,其中的长短句表达模式,让词句的叙事性更强,便于沟通和理解。在宋词的词句字数上,没有严格的限制,所以创作的自由性更强。本文对宋词中的《苏幕遮》的意象营造和创作思想进行分析,以实现对这首宋词的深入解读。

一、范仲淹《苏幕遮》简介

范仲淹是北宋时期的一代名臣,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直被吟诵至今,表达了范仲淹的远见和爱国情怀[1]。不仅在《岳阳楼记》中表达了爱国、忧国之情,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有相应表达。其中,《苏幕遮》也是他的爱国主题宋词之一,表达了词人丰富的内心世界。《苏幕遮》以去国之忧以及离乡思愁为主体,但是整首词写得十分真情流露,让人读之动容。词人用恢宏的气势,营造出开阔壮丽的意境,在众多意象的营造中,将天涯游子的思乡之情和忧国忧民意识表达得淋漓尽致,词句真实自然、感情直率真诚,整首词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和意境美,给人以一唱三叹的深沉体会[2]。

这首词可以分为上阕和下阕,其中上闋写的是景色,描写秋日景象,下阕表达离愁之情,以抒情为主。在上阕开始时,词人就营造了恢宏壮丽的景象,以独有的意象描绘,营造出一幅幅壮丽非凡的秋日景象,有“碧云天”“黄叶地”,勾勒出一幅天空辽阔,气象清新、秋风萧萧、黄叶满地的秋日景象[3]。在景象描绘上,从辽阔无边、一望无际的秋日天空,展现晴空万里的壮丽天空景象,再自上而下,对地面上的景物进行描绘,让人联想到秋风扫落叶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自然、辽阔壮观的秋日景致,体现了词人内心的空阔清冷之感。寓情于景是古代很多诗词创作的基本手法,先对景象进行描绘,再通过景象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绪是惯用的技巧,也是最易引发情感共鸣的一种创作方法。在古人的诗词中,秋天都是经常被用来表达离愁别绪的时节,“秋风扫落叶”“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等,这些都是以秋日景象为背景的,大都表达作者的惆怅和忧思之情[4]。此外,秋天也常常被用来表达人之迟暮,因为秋天万物萧条,就像人到了迟暮之年,垂垂老矣,生机渐渐褪去,不免让人觉得惆怅。在《苏幕遮》中,范仲淹描写这样萧条又壮阔的秋日景象,表达自己“岁之将暮”,就像是一片飘零的落叶,不知该归向何处,所以内心百感交集,惆怅不得解。从词中描绘的秋日景象表达中,流露作者的内心情感,寓情于景,让人也容易产生共鸣,内心的惆怅奔涌而来。在上阕的景色描绘中,作者用天对地、山对水,也营造出一种对称的句式美感,整个上阕营造了一幅日暮关山、残阳斜映的秋日景象,寄托情思。在离人看来,这样的景象美极了,但是又透露着萧瑟之感,不禁让人内心惆怅、思绪漫天。而在这首词的下阕直接表达情思,“乡魂”“旅思”“愁肠”“相思泪”等词语应用语言直白,直抒胸臆。作者将内心的离愁别绪和思乡之情直接表达出来,毫不掩饰,让人联想到一位远在他乡的游子因为思乡而午夜梦回、借酒浇愁、泪湿满襟的景象[5]。

二、词的意境、意象

在《苏幕遮》这首宋词中,虽然没有《岳阳楼记》的豪言壮语,但是也不难从中看出词人的满腔热血和报国之志。这首词创作于庆历三年(1043年),当时开始实施庆历新政,社会进入一个艰难的改革时期,而此时的作者出任西北边塞军中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西夏的军事防御工作[6]。

(一)意境、意象营造

这首词写景抒情十分清晰,上阕写景,借助秋日景象描绘应在开阔的意境。上阕中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中,用点点白云点缀秋高气爽、天朗气清的天空,这样的天空颜色鲜明,秋高气爽的喜悦之情不言自明,也让读者感受到秋日应有的一些凉意。秋日已然来临,在边塞防御的军人,感受到寒风已经悄然而至,黄叶片片凋零,而他们依然身处他乡,不知如何是归期,因此一种惆怅和思乡的情怀油然而生。这种思绪就像是一片片凋零的黄叶,无处安放。放眼望去,江水倒映着秋日的蓝天和成片成片枯黄的树木,水天相接,水面上波光涟漪,寒烟笼罩,更显得清冷[7]。远处的山色倒映在水中,芳草萋萋,绵延无际,一直延伸到斜阳之外,一整个给人以萧瑟之美、清冷之感。从上阕中的意境营造来看,作者用了“碧云天”“黄叶地”“寒烟”“斜阳”“芳草”“山”“水”的多重景象,在对一些景象的描绘中,用的是鲜明的色彩,但是都透露着秋日的清冷,而“黄叶地”“寒烟”“斜阳”更是古人多用于表达愁绪的物象,所以上阕虽然都是在写景,只字未提情感和愁思,但是在字里行间,都给人以萧条悲凉之感。词句描绘的秋日壮丽辽阔,气势恢宏,展现了一种宽容的气度和胸怀,同时也让思乡之愁和绵延不绝的江水以及芳草交织在一起,带给人伤感的情绪体验。

从视角上看,词人描绘秋日景象的手法是自上而下的,也是由远到近地描写相关景物,虚实相生,交相辉映,各种景象交织在一起,成了一幅壮丽悲凉的山水画,别有一种意境和韵味。在古代的文学创作中,意象是寄托思绪的必要载体,但是大多诗人词人都会应用这些意象来表达内心的某种离愁别绪,所以也十分平常。在唐诗宋词中,表达离愁别绪的意象有很多,如“黄叶”“寒烟”“明月”“酒”“芳草”等,但是很少有词人将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来使用,且范仲淹通过白描的手法将这些意象有机整合在一起,让这些意象出现在一幅画面中,完全没有违和感和冲突,反而别有一番意境[8]。

同时,本词简单的意向选择却不乏经典诗词的借用,全词共借用两处词句。首先,“碧云天”出自南朝诗人江淹《休上人怨别诗》中的“日暮碧云合”。“碧云”本是无情之景,色彩亮丽,令人愉悦,而在本词中,开篇便渲染出了开阔苍广的意境,水天相接之处借助“寒烟”尽显苍凉,颜色的鲜明对比恰有韵味的反衬出词人此时孤苦寂寥的愁苦心情,也算得上借娱人之景写出愁苦之情。其次,“黯乡魂”出自江淹《别赋》中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作者借用江淹的“黯然销魂”道出了自己离乡别亲的多少无奈与痛苦,“乡魂”一词直言思乡情之深、意之切。

《苏幕遮》全词既承接了范仲淹一贯的豪放之风,也真实展现了他内心情深婉约的另一个自己,他的愁肠既是自我的,更是戍守边关战士的,更重要的是,同时这首词也是历史的一个真实记录,它所展现的已不再是某个人的浓重情思,而是在那段硝煙不绝的北宋时代中,多少人在因为动荡不安,连年战乱而遭受着漂泊游荡,背井离乡之苦。

(二)直抒胸臆,诉尽愁思

在《苏幕遮》的下阕,作者不再是含蓄表达内心的情感,而是用直白的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情感真切、自然流露、动人心弦。在文学作品中,讲究的是要融情于景,用景来烘托气氛,表达情感,这是遣词造句的基本法则。从古人的诗词创作中可以看出,这一原则屡试不爽。在这首词的下阕创作中,词人将种种离愁别绪都直接表露出来,无论是思乡之情还是军旅艰难,都一一表达出来。透过诗词,我们可以看到,远在他乡的军旅之人,枕戈待旦,夜不能安寝,每每午夜梦回,都是美好的记忆。在古人的这种思乡之情表达上,没有发达的信息交通,借助鸿雁传书也难以实现,所以他们只能将内心的这种情感透过眼前的景象表达出来,才能有所寄托。

下阕中,范仲淹直抒胸臆,写出思念故乡而不得的黯然神伤,羁旅愁思无法排遣,所以只能寄托能够做一个美梦,这是他们能够安睡的最好办法。当然,可以想见,美好的梦不是想做就做的,所以可以想到,这些离乡背井的军旅之人,他们在异地是经常无法安然入睡的。而他们更多的是借酒浇愁,将对故乡家人的思念,化作一行行“相思泪”,排遣出来。而在古人的诗词中,虽然能够借酒浇愁,但往往是愁更愁,酒精只能短暂地麻痹思乡的情绪,而不能真正化解,而等到酒醒之后,这种情绪依然时时处处跟随,无法排遣。

三、风景中的思绪万千

从整首词来看,范仲淹都是真情流露,毫不掩饰。从最初的对秋日景色的描写,到后面的直抒胸臆,一气呵成,读来能够感受到词人的大气磅礴,也能感受到他在异乡的思乡之情。当然,在古人的诗词创作中,先写景后抒情也是惯用的一种手法,由此来表达情感,才不至于无所寄托,才能更加自然生动。因为人的情感是有载体的,在万事万物的观察中,都能有所体会,有所感悟,只是在不同人的眼中,看到的景象和由此产生的情感是不一样的。在离乡背井的旅人眼中,秋日必然是清冷萧瑟的,这种景象往往更易勾起人们内心的某种愁绪,身处异国他乡的人能从这些景象中记起家乡的美好,开始怀念远方的亲人朋友。总体来看,这首词用宏大的场面来形容哀悼,气氛独特而庄严。清代张惠言、黄燎原认为,这首诗并不仅仅是根据诗中的具体意象来表达思乡之情,而是实际利用巨大的秋色来表达对祖国的忧虑。

上阕的前两句强调季节,从上到下描绘了广阔萧瑟的秋天风景,三四句话从晴朗的天空到辽阔的草原,再到连通天地的秋水。秋天的颜色指的是蓝天和黄叶,蓝天金黄的大地绵延数千公里,连接着世界尽头的苗苗秋河。江浪之上,浮现着一层冰冷翠绿的烟雾。雾气原本是白色的,但由于它与上方的蓝天和下方的碧波相连,所以显得与远处的蓝天颜色相同,让人难以辨别。在杜甫的诗词中,描写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古人常常将水和天联系在一起,在景象的描绘中也是如此,这种水天相接的景象至美。“冷”字强调了寒烟所带来的秋意。这两句话意义深远,营造出开阔的意境,上阕两句词创造了一个非常短暂而美妙的秋天场景。接下来的三句通过夕阳、芳草,进一步将天、地、山、水联系起来。场景范围从想象中的地方到世界的尽头。这几句景物的描写中,都带有强烈的主观感受,所以作者描绘的景象中,带有“斜”“寒”的清冷字眼。其中的“寒”字是一种强烈的意象和伏笔,这一景象贴近芳草和世界尽头,直接强调思乡之情。乡愁,即想家的感觉,与“病”密切相关。这两句写的是乡愁和忧郁,与出国旅行的忧郁重叠、延续。作者表达了在语境对话中的主人公长期生活在异国他乡,非常想念家乡。

下阕说乡愁和旅行的忧虑有时会消失,但实际上却总是困扰着他。这样写出来的文字别具一格,表达的意思也更深刻、更雅致。“明月”一词,指的是我因害怕出行而晚上睡不着觉。虽然月光明亮,高楼夜景很美,但我却无法直视。因为登高望远,也会带给人以一种哀愁。“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等,这些诗词都描写了凭栏远眺时的无限愁思,仅此一点就给格子带来了一丝忧郁。最后两句的意思是,夜里睡不着的时候,喝酒是为了排解悲伤,但当酒进入悲伤的心里,就化作爱的泪水,希望能减轻痛苦来缓解。但是“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浇愁愁更愁”,这种愁思无法排遣,只能靠着酒精麻痹一时。这两句抒情深刻,语言清新自然。作者写下这样的词句,内心对家的思念、对旅行的担忧、对异物的感受都达到了顶峰,就连文字也以悲伤的结局结束。

《苏幕遮》上阕为写景,下阕为抒情。这是诗歌中常见的结构与场景结合的方式。这首诗的特点是美与情的统一,即开阔秀丽的山水与深沉真挚的感情的统一。这是一首思乡、告别的诗,常以秋天的忧郁色彩来表达,但这首诗却恰恰相反,描写的是一片广阔而美丽的风景。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对生命、自然的热爱,一方面表达了分离的悲伤,另一方面表达了诗中所展现的柔情,深沉而富有柔情,让人为之动容。而即使是这万般愁绪萦绕,作者和其他的军旅之人一样,依然在他乡坚守,这是因为他们都怀着满腔的热血,他们是保卫国家的勇士,虽然内心凄苦,但是也毫不动摇,诗词流露出铁汉柔情,所以才更有感染力,更情真意切。

四、结语

读宋词,不仅要读词的韵律、韵味,更要从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思绪。在宋词《苏幕遮》中,范仲淹用自己才华横溢的笔触,为我们营造了一幅壮阔美好、充满诗情画意的秋日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他自己的离愁别绪,词人用含蓄和直白相结合的手法,真正做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在特定的环境背景下,表達出内心的万般愁绪,读起来让人感怀,也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古人的浪漫和美好情感。这首《苏幕遮》不仅仅是一首思乡的佳作,也是爱国情感的一种表达,透过这首词,不禁让人联想到,在我们安定的生活之外,那些为了国防安全坚守在边境的军人士兵们,他们饱受着思乡之苦,远赴异国他乡,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保卫祖国,才换来了我们的和平与安宁。所以对于这样的宋词,读起来更为感人至深,钦佩之情也油然而生。欣赏范仲淹的《苏幕遮》,要联系诗词创作背景,更要从字里行间去解读作者的深意,在真切的情感表达中体会军旅的艰难。

参考文献:

[1]徐嘉遥.牵一缕乡愁,化一抹情思——浅析范仲淹的《苏幕遮》[J].戏剧之家,2014(06):332-332.

[2]关艳辉.萋萋别恨情,点点离人泪——范仲淹词《苏幕遮》赏析[J].考试周刊,2013(98):12.

[3]张业芳.风景中的思绪——范仲淹《苏幕遮》赏读[J].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2004(12):19.

[4]董平.西湖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词写作地点及年代的考证[C]//第三届中国范仲淹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2009:22-25.

[5]刘志强.绮丽柔绵苍凉悲壮——范仲淹词《苏幕遮》《渔家傲》欣赏[J].克山师专学报,2002(02):52-53.

[6]王建稳.探索审美鉴赏与思维发展的统整——以《苏幕遮·碧云天》的问题设计为例[J].语文学习,2019(04):49-52.

[7]张岩岩.浅谈意象图式理论及其对范仲淹宋词《苏幕遮》的认知解读[J].语文学刊,2011(02):50-51+53.

[8]张永芳.“以秋景写秋心”的绝唱——范仲淹词《苏幕遮》赏析[J].古典文学知识,2000(03):18-20.

作者简介:

张楠(1994.1-),女,汉族,山东滨州人,大学本科,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中职语文教育。

猜你喜欢
苏幕遮思乡思绪
苏幕遮·怀南宋词人有感
扬子江(2023年6期)2023-11-11 15:59:16
思绪
辽河(2021年10期)2021-11-12 04:53:58
苏幕遮·端午节(新韵)(外一首)
鸭绿江(2021年35期)2021-04-19 12:24:12
池塘边静静的思绪
岭南音乐(2020年1期)2020-03-12 12:56:30
苏幕遮·燎沉香
飞魔幻A(2019年7期)2019-10-31 02:05:11
今夜思乡
时代邮刊(2019年20期)2019-07-30 08:05:44
每一片雪花都飘着思乡情
有种相思叫思乡
等腰直角三角形让我思绪飞扬
亦幻
中国摄影家(2013年9期)2013-04-29 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