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萧
纵横网络世界这么多年,发现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大约是“我有个朋友”。网友将这种借着朋友名义、实则代指自己的行为统称为“无中生友”。
人们什么时候会将“我有个朋友”挂在嘴边呢?经常可以见到的一种情况是遇到了无法向别人“实名制”倾诉的难言之隐。或许是身体患有某种隐疾,比如我曾在知乎上看到过某网友就自己朋友患有痔疮,导致其贴身衣物上总是出现不明物体的情况进行了详细描述。或许是像偶像剧里常出现的意外梗那样,男女主角尚处在心动阶段,不小心嘴唇碰到了嘴唇,还没有看清楚自己内心的两人,在向别人倾诉时总会不自觉地拿“朋友”作挡箭牌。有时也会像电视剧《狂飙》中的高启强那样,已经预感到了即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幸命运但内心还残存一丝可以瞒天过海的侥幸。总之,这时被挂在嘴边的朋友,大抵都是为某个暂时还想保持秘而不宣,但已经打破内心平静的事态找一个宣泄渠道。
还有一种情况,人们也会提及“朋友”,但不再是那种躲躲闪闪的语气,所提到的事迹也是绝对正面的。朋友是现实存在的,但在渲染朋友身上发生的事情时,讲述者无形中添油加醋不少。在读硕士期间,我得到了一次公派去新加坡留学的机会,自己当然是在朋友圈里发布了不少相关动态。某天,我看到自从互加了微信好友后便再没有聊过一句天的堂姐,在她的朋友圈发了九宫格动态,那九张照片的主角无一例外都是我,而出现在我身边的人则都是很明显的外国人面孔。我还清楚地记得她的配文是:“我有个妹妹,去新加坡留学了,真心地为她骄傲!”在发这个朋友圈前,她没有征询我的意见,发送之后更是没有同我联络。
当年的我,只觉得她的举动莫名其妙。直到我进入职场后,也有了类似的行为。当时我的顶头上司,也是我多年的好友。虽然从未挑明过,但消息灵通的同事们都已经通过自己的渠道知道了我们之间的关系。当有人好奇地向我打听这位朋友私下里的情况时,我也会故作神秘地向他们宣传一下这位朋友亮丽的人生履历,比如研究生期间他曾去英国公费学习,他那位美貌与智慧兼具的妻子,还有聪明伶俐的儿子。明明是在讲述别人的人生,在看到同事脸上的艳羡后,我却恍惚地以为那是对我的肯定。随着朋友的高升,同事们对他的生活和我掌握的边角料都失去了兴趣。那时的我才清醒地意识到,我和我的堂姐没有什么分别,我们都尝试在别人的“赞”里寻找自我认同,哪怕那个赞并不是给自己的。
作为听众,在听到“我有一个朋友”时,也不必急着對号入座。如果这个朋友的事迹多少有些尴尬,十有八九就是“无中生友”;如果这个朋友形象高大,那大约是真有这样一个朋友,而关于他被夸大的辉煌成就里,多半有眼前这位讲述者难以企及但无比羡慕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