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人生的困境,人们或主动或被动地选择了阅读。通过阅读,与圣贤促膝对话,我们解决了孤独;通过阅读,我们有了大量的沉淀,稀释了无端的欲望;通过阅读,我们的心灵不断丰富,精神不断走向高迈,逐渐摆脱了对死亡的恐惧。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是灵魂的壮游,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模仿莫言,我也讲几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关于中国著名作家肖复兴。七八岁的时候,肖复兴偶然读到了《少年文艺》中的一篇小说:小镇上两个穷孩子为了看马戏,帮马戏团搬东西换入场券,结果马戏开演时,却因劳累睡着了……
小说的名字叫《马戏团来到了镇上》,这个故事多么简单,但两个孩子渴望看马戏最终没有看成,却格外让肖复兴感到异样。一种莫名的惆怅,一种介于美好与痛楚之间忧郁的感受,随着和肖复兴差不多大的两个孩子的睡着而弥漫开来,竟然弥漫到肖复兴的整个生命里去。
肖复兴从此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希望搞清楚那个让自己惆怅和忧郁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他省吃俭用,找到了好多《少年文艺》,去找那个《马戏团来到了镇上》作家的文章读,找不到就读别的文章。慢慢地,他的阅读范围不断扩大,视野不断开阔,由阅读而写作,终于成为一位大作家,现在是北京作协副主席。
为人生的困惑而读,阅读改变人生,肖复兴即是一例。
第二个故事,关于清朝中兴之臣曾国藩。据说,曾国藩小时候很笨,没有天赋,脑袋瓜儿不灵,常常被人嘲弄。有天晚上,曾国藩又用功了,一篇300多字的《岳阳楼记》,他念了20多遍,还是结结巴巴,背不下来。正好这天他家来了一个贼,躲在屋梁上,准备等曾国藩睡熟之后偷点儿东西。贼等啊等啊,谁知曾国藩太笨了,始终背不出来,要命的是,他还与这篇文章耗上了,背不出来誓不罢休。午夜时分,所有人都酣然入梦,曾国藩还在颠来倒去,嘴里念念有词。那贼实在忍无可忍,霍地跳下来,冲曾国藩大吼:“我听都背熟了,你这种笨人还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一字不落地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故事引人深思。那賊聪明则聪明矣,却只能做一个贼。曾国藩笨则笨了一些,却有一股子韧劲。人家读书,他就啃书;人家读书而已,他却知行合一,一定要把读到的做出来,活出来,最终凭着对自己的狠劲,成就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人之病并不可怕,人之愚最难疗救,唯阅读可以治愚。
阅读,乃灵魂的壮游。
(本文入选2023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文章有删减)
王开东,苏州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苏州市教育名家、首届教育领军人才,参编《大学语文》,曾三次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一次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意林》:您这篇文章里列举了多个有趣的小故事。中学生如何提升讲故事的能力?
王开东:先说如何讲好一个故事。
故事是人与人之间最短的距离,如何讲好一个故事呢?
首先是结构好故事。用5w法梳理好故事的脉络。谁?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做什么事情?为什么做?
其次是抓住问题。故事中的主人公一定会改变,这个改变就是成长,所以必须有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项任务是改变的导火索,完成任务是主人公成长的核心。
《意林》:中高考中,阅读占有重要分量,分值比较高。但阅读也恰恰是很多学生容易失分的地方。对于中学生语文阅读理解,您有何经验与建议?
王开东:阅读理解最重要的是,阅读和理解。一是阅读时要学会提要钩玄,把握文本脉络和架构。二是理解时要懂得一段只说一个意思,注意偏正复句的重点在后面,这样能做到快速理解。答题时要找到题干中的隐含信息,找到答题的层次。最重要的是层次都是配套出现的。比如前面有一个实写,后面肯定有虚写。如果前面直面铺排,后面就有侧面渲染。这样整体把握,就能把多层次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