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分析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传统肛瘘手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效果

2024-06-04 20:55雷辉许国城魏良宝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10期
关键词:结扎术单纯性肛瘘

雷辉 许国城 魏良宝

【摘要】 目的 对比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传统肛瘘手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平市人民医院肛肠科于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86例高位单纯性肛瘺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采用传统肛瘘手术治疗的42例患者为常规组,应用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的44例患者为研究组,比较2组手术指标、临床疗效、肛门生理指标、术后疼痛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常规组高(P<0.05)。治疗后,2组直肠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肛管高压带长度、肛管静息压水平较常规组高,研究组初始感觉阈值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术后各时间点的视觉疼痛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常规组低(P<0.05)。结论 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采用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可改善各项手术指标、提高治疗效果,对肛门生理指标、术后肛门功能的优化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减轻术后疼痛,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高位单纯性肛瘘;肛门生理指标;肛门功能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10-0040-03     文献标志码:A     中国图书分类号:R657.1+6

高位单纯性肛瘘作为肛肠科常见疾病,主要侵犯肠管、肛门内外括约肌,好发于青壮年人群,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肛周瘙痒、流脓及疼痛等均为该疾病常见临床症状,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1]。针对高位单纯性肛瘘,临床以手术治疗为主。其治疗难点是如何在解除肛肠病变状态的同时,有效保留外括约肌功能[2]。传统肛瘘手术虽然能有效减小疾病对患者的影响,但手术创伤较大,会对患者括约肌功能造成损伤,治疗效果不理想[3]。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逐渐被应用于高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治疗中。该术式操作精准性高,可控制手术创伤,对患者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的恢复有积极意义[4]。基于此,本研究对南平市人民医院肛肠科于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86例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传统肛瘘手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南平市人民医院肛肠科于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86例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常规组(44例)与研究组(42例)。常规组中男性34例,女性8例;年龄23~54岁,平均(41.14±5.17)岁;瘘管长度23.5~50.2 mm,平均(39.54±7.13)mm。研究组中男性33例,女性11例;年龄21~52岁,平均(40.64±5.24)岁;瘘管长度22.7~51.4 mm,平均(39.71±7.32)mm。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符合《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学会肛周脓肿、肛瘘和直肠阴道瘘临床诊治指南》[5]中高位单纯性肛瘘的相关诊断标准;无肛肠手术治疗史;病情处于稳定期;术前均行盆腔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增强扫描确诊。

排除标准:合并炎症性肠病、直肠癌等直肠疾病;肝肾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异常;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传统单纯高位肛瘘手术治疗,多应用肛瘘切开挂线术。患者取侧卧位,麻醉起效后将探针探入外口,确定内口位置,将左手食指探入肛内进行引导,将探针从齿线附近内口部位穿出,切开瘘管内、外口之间皮肤的皮下组织,实挂橡皮筋,用刮勺对内口以上瘘管进行搔刮、清除,将多余外口及瘘管的组织切除送病理。对创缘皮肤进行修剪,呈现V字形,以便开展引流措施。之后常规止血,对创面进行填塞,手术结束。

研究组采用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患者取前倾折刀位进行椎管内麻醉。为确定内口位置,将肛门镜置于肛内观察,探针进入外口并于内口所处位置穿出。对于内口不明显者,可利用亚甲蓝双氧水对内口进行定位。自外口沿瘘管走形将内外括约肌与括约肌间瘘管实施钝性分离,切除外侧已游离瘘管,游离肌间瘘管。若瘘管位置较深,游离时需要利用神经拉钩进行牵引,尽量减少外括约肌损伤,之后对瘘管进行缝扎。再次由外口注入过氧化氢溶液检查无遗漏管腔后,使用3-0可吸收线对切口进行缝合,闭合肌间瘘管外口侧括约肌缺损部位。切口无出血后予以无菌敷料包扎。将切除瘘管送病理后结束手术。

1.3 观察指标

(1)记录2组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2)临床疗效。参照Wexner肛门失禁评分系统[6]对2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该评分系统由稀便失禁、气体失禁、干便失禁等维度组成,总分20分,评分越高说明肛门功能越差。术后1个月,患者Wexner肛门失禁评分降低术前的80%为显效,评分降低术前的50%~79%为有效,未达上述要求则属于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3)肛门生理指标。术后1个月,使用测压导管测定患者直肠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高压带长度、肛管静息压、初始感觉阈值水平。(4)术后各时间点疼痛情况。采用视觉疼痛评分量表(VAS)[7]评估患者术后各时间点(术后6 h、12 h、24 h、48 h)疼痛情况,总分0~10分,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5)术后并发症。记录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肛门出血、尿潴留、直肠狭窄以及肛门肿胀等。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結果

2.1 2组手术指标对比

研究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见表1。

2.2 2组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常规组高(P<0.05),见表2。

2.3 2组肛门生理指标对比

治疗后,2组直肠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肛管高压带长度、肛管静息压水平较常规组高,初始感觉阈值水平则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3。

2.4 2组术后疼痛情况对比

研究组术后6 h、12 h、24 h及48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4。

2.5 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常规组低(P<0.05),见表5。

3 讨论

手术为临床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首选方案,可清除病变组织,减小临床症状对患者的影响。传统肛瘘手术创面较大,不仅增加患者术后疼痛,还不利于患者术后括约肌功能的有效恢复,预后不理想。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操作难度低、手术创伤小,能在治疗肛瘘的同时完整保留肛门括约肌,有助于加快患者术后康复进程。该术式与微创理念相符合,更易被患者接受[8]。基于此,本研究对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传统肛瘘手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说明与传统肛瘘手术相比,采用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有助于改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究其原因,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手术切口较小,可减小手术操作对肛周组织的影响,为创面的早期愈合创造有利条件。该术式可通过切开瘘管实现对病变组织的高效清理,促进创面基底愈合,因此能加快患者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9-10]。与传统肛瘘手术相比,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手术操作难度较低,可利用结扎手段直接封闭内口,减少相关手术操作,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常规组高(P<0.05)。杨杰斌[11]在研究中对43例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开展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5.40%,该研究中另外43例采用传统肛瘘手术治疗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40%。这一结果提示,与传统肛瘘手术相比,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可进一步提升疗效,有助于患者肛门功能的改善。分析原因,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能通过对括约肌的钝性分离、结扎肛瘘内口将括约肌功能充分保留,确保肛门形态的完整性,可在解除肛肠病变状态的同时改善患者肛门功能,治疗效果确切。

术后肛门生理指标、疼痛情况是评价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根据。本研究中,治疗后2组直肠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肛管高压带长度、肛管静息压水平较常规组高,研究组初始感觉阈值水平则低于常规组(P<0.05)。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可优化肛门生理指标。分析原因,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能有效保护肛门括约肌的生理结构,为术后肛门内环境的恢复创造良好条件。该术式手术切口相对较小,经可吸收线缝合后所产生的手术瘢痕不会对排便感受器的敏感性造成明显影响,有助于初始感觉阈值水平的改善。本研究对2组术后疼痛情况开展评估,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表示采用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能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究其原因,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能有效控制手术操作对肛门括约肌、肛周组织的影响,减轻括约肌痉挛,对疼痛程度的降低有积极意义,还能彻底缝合括约肌间,加速创面愈合、确保引流通畅,从而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是评价患者预后质量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中,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常规组低(P<0.05),提示采用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分析原因,与传统肛瘘手术相比,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操作更精准,可减少术中操作对肛门内部组织的刺激,有助于减轻患者术中、术后创伤应激反应,为组织的修复、再生提供助力,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有利于患者预后质量的提升。

综上所述,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可改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治疗效果确切,对患者肛门生理指标、术后肛门功能的优化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作为该疾病的优选手术方案。

参考文献

[1] 沈瑞,郝建飞.肛瘘切开术与切除术在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民间疗法,2018,26(13):86-88.

[2] 肖倩,吴优,张磊昌,等.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传统肛瘘手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21,13(33):125-128.

[3] 郭高正,郑雪平,谭妍妍,等.2种经括约肌间入路术式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对比分析[J].天津医药,2021,49(5):534-538.

[4] 杨希峰.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对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术后VAS评分及肛门功能的影响[J].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19,29(6):70-72.

[5] 宋顺心.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学会肛周脓肿、肛瘘和直肠阴道瘘临床诊治指南[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7,20(12):1437-1439.

[6] 鲁稳柱,余克强,伍静,等.经括约肌段瘘管剔除加材料修补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研究[J].成都医学院学报,2020,15(2):215-218.

[7] 刘扬,路明.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前瞻性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20,27(2):143-146.

[8] 贾奎星.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9):73-74.

[9] 赵元雷,陈俊宇.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系统医学,2022,7(10):108-111,116.

[10] 付焱,李恒.改良括约肌瘘管结扎术治疗单纯性经括约肌型肛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外科杂志,2018,26(4):273-276.

[11] 杨杰斌.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对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术后疼痛模拟评分及肛门失禁严重度指数评分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6):941-943.

(编辑:徐亚丽)

猜你喜欢
结扎术单纯性肛瘘
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联合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效果观察
保持直销的单纯性
输精管结扎术后中远期对附睾、睾丸影响的超声观察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护理干预在腹部输卵管结扎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合并月经不调30例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