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训练(四)

2024-06-04 01:09
关键词:两难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人们普遍认为,正确的主题思想加上合适的艺术形式,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好作品。这种说法勉强也能成立,只不过,那是指常规的好作品,而不是指真正的杰作,更不是指伟大的作品。

伟大的艺术作品,没有清晰的主题思想,也没有简明的结论。现在我们似乎说得出几句它们的主题思想和结论,那是后人强加给它们的。后人为了讲解它们、分析它们,就找了几根普通人都能理解的“拐杖”,其实那些“拐杖”都不属于伟大作品本身。例如,人们常常会说《离骚》的主题思想是“怀才不遇的爱国主义”,说《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是“歌颂封建家庭叛逆者的爱情”,其实都是不对的。在西方艺术中,荷马史诗、古希腊悲剧、莎士比亚几部最好的悲剧,米开朗琪罗、达·芬奇、罗丹的绘画和雕塑,贝多芬、巴赫、莫扎特的音乐,也都不存在明确的主题和结论,讲得越清楚,就离它们越远。

要用艺术方式来表现大科学家伽利略,有两种常规选择:一、通过伽利略对天文的观察和发现,表现人类与自然的贴近和较量;二、通过伽利略与罗马教会的冲突,表现科学与迷信、人格与神格之间的较量。但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摒弃了这两种选择,他在剧作《伽利略传》中故意安排了一个最为难的结构:伽利略在教会的火刑威胁前屈服了,公开宣布自己的科学发现是谬误,教会因此赦免了他的死罪,而他原先的学生和朋友也从道德上把他流放了,再也没有人理他;孤独的老人在二十年后又有了重大的科学发现,甚至比二十年前的发现更重要。这让他的学生们产生了困惑:他当初该不该屈服?当初如果不屈服,必定死亡,那也就说不上后来的科学成就了;但是,屈服又是人们所不能接受的。显然,布莱希特自己也没有结论,甚至连偏向都没有,他让广大观众与自己一起卷入苦恼。但对艺术而言,真正震撼人心的地方正在这里,它因让人们苦恼而高贵。

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也是如此,在这个简单的故事中,作者对于老人与海的搏斗展开了很有力度的描写,但这并不是这个作品走向伟大的理由。它走向伟大的理由只有一个:谁也说不清老人究竟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但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如果有一个读者凭着这些信息说老人是胜利者,那么一定会有另一个人拿出充分的理由说老人是失败者。彼此相反的理由可以是四条、五条、六条,乃至无穷,条条都有驳难者。于是,人们不能不想起,人类历史上的胜利和失败几乎都是如此:永久的两难,永久的转换,永久的无解。

其实,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对这种两难早就有过深入论述,他把两难结构的哲学原理,归结为“两个片面都具有充足理由,相持不下又相辅相成的悖论”,也可称之为“二律背反”。由于“背反”的是“律”,而不是故意设计的戏剧情节,因此这种“背反”是两强共构。如果对峙的两方面有了强弱,那就很快构不成对峙,对峙成了虚假。黑格尔认为,古希腊悲剧中的几个最高典范,都是两难结构。

偉大的艺术作品都存在两难结构。那这两难结构能在中国作品中获得印证吗?当然也能。从《离骚》到《红楼梦》,最伟大作品的背后,也都埋藏着“二律背反”的两难。

两难结构有一个巨大的陷阱,让大量有可能问鼎伟大的作品失足其间,结果只能保持杰出,却与伟大无缘。这个巨大的陷阱,可称之为“两难的调解方案”。这种调解方案,是出于世俗心理而在万丈深渊上勉强勾画的安慰之桥。勾画这种安慰之桥的,首先是评论家。他们首先要安慰的不是民众,而是自己,因为他们的天赋和心力理解不了万丈深渊。例如评论《伽利略传》,评论家最常规的说法是,布莱希特塑造了一个“既伟大又渺小的科学家”,伽利略是“科学上的巨人、人格上的矮子”等,硬是用一个人的“自身矛盾”来解释世间人生的共同难题。不少评论家还会寻找政治原因、历史原因对作品的两难进行解释。而对于创作者来说,艺术创作中,最怕“洞察一切”“看透一切”的宣教。《三国演义》开宗明义,一上来就把书中的故事全都高屋建瓴地看透了,从这一点上说,《三国演义》是优秀作品但不是伟大作品。

伟大作品的一个重大秘诀,在于它的不封闭。不封闭于某段历史、某些典型,而是直通一切人,也不封闭于各种“伪解决状态”,而是让巨大的两难直通今天和未来。一般说来,不封闭程度越高,也就越伟大。

(摘编自余秋雨《伟大作品的隐秘结构》)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用艺术方式来表现科学家伽利略的两种常规选择,任何一种,都可以形成常规的好作品,甚至形成真正伟大的作品。

B.黑格尔对“两难结构”早就有过论述,布莱希特的《伽利略传》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都存在此种结构,都是伟大的作品。

C.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戏剧、音乐、美术等,如果存在着“两难结构”,就极有可能是伟大的。

D.伟大的文学作品往往具有不封闭性,它们直通人心,穿越时代,带给读者无尽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伟大的艺术作品,可以没有清晰的主题思想和简明的结论。若对其讲得越清楚,则可能离它们越远。

B文章第2段中的“拐杖”与第7段中的“调解方案”表述不同,但其表意完全相同。

C.文章认为艺术真正震撼人心之处在于作者对情节中的“两难”不仅不会给出结论,而且常常连偏向也不会有。

D.艺术家创作时应放低自己的身段,不做看透一切的宣教,否则很难创作出伟大的作品。

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7段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关于《锦瑟》的主题,可以是欣赏音乐的喜悦,可以是对亡妻的悼念,可以是作者对身世的感怀。有人借助作者的情感经历将该诗确定为悼亡诗,引发了读者的共情。

B.《三国演义》开宗明义,一上来就把书中的故事全都高屋建瓴地看透了。据说开篇词并非罗贯中所写,而是清初的文学批判家毛宗岗父子加上去的。

C.白居易《长恨歌》对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既有同情也有批判,陈鸿也根据这一事件创作出《长恨歌传》,“亦欲惩尤物,室乱阶,垂于将来者也”。

D.沈从文的《边城》是中国现代小说中不可多得的佳作,作者无法赋予傩送和翠翠的爱情一个光明的未来,结尾处只能给小说画上未知的句号。

4.文章第6段中说:“从《离骚》到《红楼梦》,最伟大作品的背后,也都埋藏着‘二律背反的两难。”请从《红楼梦》中任选一个人物,简要分析其中的“两难”。(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城 墙

何 伟

在穿过省界前的最后一个村子里,我把车停了下来。这个地方叫作宁鲁堡,这一带很多城镇的名字均含有“堡垒”的“堡”字,因为这些地方曾经是明代的卫戍要地。在宁鲁的中心位置,依旧矗立着一座古代堡垒,村子周围是一段段夯土墙。村子里仅有一百二十口人,在古代军事要塞的映衬下,现代村民简陋的住房显得十分矮小。

在有文物古迹的村子里停留时,我总会问有没有人了解当地的历史。在宁鲁,村子广场上一群上了年纪的人立马接过话头。“找老陈说说看。”一个人回答说。另一个人则蹒跚着去找他。五分钟后,老陈来了。

老陈五十三岁,常年的日晒给他留下满脸皱纹,头上留着剪得极短的花白头发。身上穿着一条深色的警裤,草绿色的衬衫上钉着几颗军装上常见的黄色纽扣,外面套一件军人常穿的蓝色制服,肩部缀着肩章带,袖口绣了几道条纹。

老陈笔直地站在那里,我向他做了自我介绍。我说我从北京来,对长城感兴趣,我问他对这个村子的历史是否了解。老陈听得很认真,过了一会儿,他清了清嗓子。“跟我来吧,”他说,“我这儿有些资料。”

我跟着他走过一段土路,来到一排土坯房前。在最大的一幢房子前,老陈打开了大门,砖石搭建的北方传统土炕占了屋子里一多半的地方。冬天的时候,在炕的下面烧柴火可以取暖。不过,当时宁鲁还是秋天,老陈还舍不得用柴火取暖。房间里很冷,他给我倒了一杯茶,正好用来暖手。他打开柜子的一个抽屉,取出用薄薄的宣纸订成的一个簿子。带着些许自豪,他把这个簿子递到我的手里。簿子的封面上是手写的标题:

宁鲁堡年鉴

研究形成于1992年1月22日

我翻到第一页,上面是老陈工整的笔迹:“城墙建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窑制土砖铺贴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随后我把整部书大致翻了翻,有几十个页码,几百个表示日期的数据。里面有地图,其中一页的标题是“长城”,蓝色的粗线条和蓝色的圆圈交织在一起。

“这一带有三十三个烽火台,”老陈指着这些圆圈解释道,“这些是明朝留下来的。明代的城墙沿着内蒙古的边界修建。从这里经过的,也有其他朝代修建的城墙。”

他打开另外一个抽屉,拿出一些灰色的陶器残片。他递给我的时候,我的手心里感觉到那硬硬的陶器残片凉丝丝的。“你觉得这是什么朝代留下来的?”他问道。

我告诉他,我不知道,他的脸上有点失望。

“哎,如果你还回来,也许可以带个考古学家来,”他说,“我知道有个地方,可以找到很多这样的东西,可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朝代的。”

所谓研究,其实是他的业余爱好——他是个农民,过去当过党支部书记。现在他退休在家,不过种了两亩地,种植土豆。他还养了五头羊。他告诉我,他的年收入大概是一千多块钱。他只读到六年级,不过完全通过自学了解了很多历史知识。退休后,老陈经常跑到二十多公里远的左云县档案馆去。他查到了一些关于当地防御工事的资料,然后对那一带做了些调查,试图把历史遗迹和历史记载联系起来。他也走访过宁鲁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有些人还记得跟日本人打过的那场仗,那正是明代要塞上面的灰砖被大家取回家修房子的年代。我问他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研究。①“因为没有人做过,”他说,“如果没有人做这样的研究,今后就没有人了解这些历史。”

从学术角度看,老陈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他告诉我,他终究想给他的书找一家省级出版社。在给我看过他写的东西和他收藏的文物之后,他提出要带我去参观一下当地的城墙。

我们坐上吉普车,顺着一条土路往北行驶。离开村子几公里后,我们停下车来,他带着我穿过一条杂草丛生的沟谷。他走得很慢,带着乡下人常有的那種若有所思的姿态:埋着头,双手反背到身后,攥在一起。在一处明显被杂草覆盖的山梁前,他停下脚步。

“这是北魏修建的。”他说。北魏统治从公元386年延续到公元534年,一千多年来,这个建筑已经被风雨侵蚀,现在仅存半米多高的残墙,在山峦之间往东北方向延伸。②另一道山梁把它隔断开来,那道山梁若隐若现,不经他的指点,我差点没有看出来。“那是一段汉墙。”他说。

汉墙更古老了,汉朝始于公元前206年,终于公元220年。在高高的山峦上,还有第三道墙,其历史可追溯到明朝。明朝修建的防御工事有一点八米高,呈东西向,向两边的地平线延伸过去,清晰可见。③在这个地方,明朝防御工事是后来者——只有四百多年历史。

“多年来,我无数次看见过这样的东西,后来终于产生了好奇心,”老陈解释说,“它们来自何处?背后有什么?这是我开始研究这个东西的主要原因。”我跟他开车回到家里,又喝了一杯茶。他解释说,这个村子的全名是“宁息胡虏”,意即“平定胡人”。古时候,“胡”是用来指称北方游牧民族的字眼。它并不专门指称某个部落或某个民族,可以涵盖所有的外来者。后面那个“虏”字,意指“蛮人”。

傍晚时分,太阳快要从田野落到山后的时候,我离开了宁鲁。老陈把我送到吉普车上。在北边,高高的山峦沿着省界耸立着——那是我的下一个目的地,那干燥的山峦仿佛被抽掉了色彩。老陈跟我握了握手,并祝我好运。④“下次来的时候,”他提醒我,“一定带个考古学家来。”

(选自《寻路中国》,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记录当地历史时,老陈不仅查阅资料,还实地调查、走访村民,他这样做是为了尽量真实地记录当地历史,以便后人了解。

B.纪实性文学较为注重以现实元素为背景,比如文中对“宁鲁”“左云县”等地名、“半米多高的残墙”等细节的叙述就植根于现实。

C.宁鲁堡曾是明代的卫戍要地,村子的名称及村中的堡垒引发了作者探究的兴趣,与文中老陈的出场关联不大。

D.《宁鲁堡年鉴》表明老陈对宁鲁堡这个村子历史的研究已有一定的成果,这体现了老陈对家乡风物及历史有着深厚的情感。

7.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句子①中的三个“没有人”意义并不相同,从中可见老陈对研究当地历史重要性的认识,也表现了老陈对此事的担当与使命感。

B.句子②中“山梁若隐若现”“我差点没有看出来”“一段汉墙”,既写出了现实的荒芜之感,又点出了此地的历史渊源。

C.句子③中的“后来者”与前文“这是北魏修建的”“那是一段汉墙”形成呼应,共同凸显出该地历史人文底蕴的深厚。

D.句子④中老陈再次提到“带个考古学家来”,既表现了他对考古的浓厚兴趣,也表现了他想成长为一个专业考古学家的强烈愿望。

8.文章第5段画波浪线句子写“他给我倒了一杯茶”,倒数第二段画波浪线句子写“又喝了一杯茶”,作者两次写到喝茶,有什么不同的寓意?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纪实文学作品突出的特点是“客观真实性”“个体的独特性”,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姚崇尝有子丧,谒告十余日,政事委积,卢怀慎不能决,惶恐入谢于上。上曰:“朕以天下事委姚崇,以卿坐镇雅俗耳。”崇既出,须臾,裁决俱尽,颇有得色,顾谓紫微舍人齐浣曰:“予为相,可比何人?”浣未对,崇曰:“何如管、晏?”浣曰:“管、晏之法虽不能施于后,犹能没身。公所为法,随复更之,似不及也。”崇曰:“然则竟如何?”浣曰:“公可谓救时之相耳。”崇喜,投笔曰:“救时之相,岂易得乎!”

怀慎与崇同为相,自以才不及崇,每事推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

臣光曰:昔鲍叔之于管仲,子皮之于子产,皆位居其上,能知其贤而下之,授以国政,孔子美之。曹参自谓不及萧何一遵其法无所变更汉业以成。夫不肖用事,为其僚者,爱身保禄而从之,不顾国家之安危,是诚罪人也。贤智用事,为其僚者,愚惑以乱其治,专固以分其权,媢嫉以毁其功,愎戾以窃其名,是亦罪人也。崇,唐之贤相,怀慎与之同心戮力,以济明皇太平之政,夫何罪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有改动)

材料二:

唐卢怀慎,清慎贞素,不营资产。器用屋室,皆极俭陋。既贵,妻孥尚不免饥寒,而于故人亲戚散施甚厚。

后为黄门监兼吏部尚书,卧病既久,宋璟、卢从愿常相与访焉。常器重璟及从愿,见之甚喜,留连永日,命设食。有蒸豆两瓯、菜数茎而已,此外翛然无办。因持二人手谓曰:“二公当出入为藩辅,圣上求理甚切,然享国岁久,近者稍倦于勤,当有小人乘此而进,君其志之。”不数日而终。疾既笃,因手疏荐宋璟、卢从愿、李杰、李朝隐。上览其表,益加悼惜。

(节选自《明皇杂录》)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曹参自謂A不及B萧何C一遵D其法E无所F变更G汉业H以成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顾”在文中是“回头看”的意思,与《鸿门宴》中“大行不顾细谨”的“顾”意思不同。

B.“竟”在文中是“到底”的意思,与《项脊轩志》中“何竟日默默在此”的“竟”意思相同。

C.“用事”在文中是“当权”的意思,与成语“意气用事”中的“用事”意思不同。

D.“笃”在文中是“病势沉重”的意思,与“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的“笃”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姚崇请假十多天为儿子办丧事,政务堆积,而卢怀慎却无法对之作出决断,可见其能力平平,而皇上却并未因此而责怪他。

B.古代“管晏”所奉行的法度,起码也能做到终身实施,而姚崇制定的法度总是随时更改,故而齐浣觉得姚崇水平一般,看不起他。

C.因为卢怀慎的才能比不上姚崇,每遇到一件事情,都会推让给姚崇来处理,时人称他为“伴食宰相”,表达了对卢怀慎的嘲讽。

D.卢怀慎不谋求钱产资财,他的住宅和家里的陈设用具都非常简陋,妻子儿女还经常挨饿受冻,他虽然贫穷,但是对亲戚朋友的帮助和接济却非常大方。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昔鲍叔之于管仲,子皮之于子产,皆位居其上,能知其贤而下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享国岁久,近者稍倦于勤,当有小人乘此而进,君其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司马光给予卢怀慎怎样的评价?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河朔吟

范仲淹

太平燕赵①许闲游,三十从知壮士羞。

敢话诗书为上将,犹怜仁义对诸侯②。

子房帷幄方无事,李牧耕桑合有秋。

民得夸③襦兵得帅,御戎何必问严尤④。

【注】①燕赵:即河朔一带,大部分为燕云十六州领地,后晋时被石敬瑭割让于契丹。北宋初年宋为夺回此地与辽展开过多次交战,均以失败告终。宋真宗时签订“澶渊之盟”,此地渐趋平静。②对诸侯:指孟子见梁惠王。③夸:大。④严尤:王莽时任大司马,曾向王莽论及抵御匈奴之策。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写燕赵一带的太平景象,让正值而立之年的诗人满怀羞愤。安于异族统治的燕赵百姓与辛弃疾《永遇乐》中“佛狸祠下”的人们何其相似。

B.颔联感情复杂,既表现了诗人立志成为一代儒将的非凡抱负,又抒发了诗人对孟子坚持劝说君王施行仁义的景仰、钦佩之情。

C.颈联表达了对名相良将的敬意,也暗示愿以“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及赵国名将李牧为榜样,要做像他们那样的人。

D.作品综合运用记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语言明白如话,情感深沉厚重,展现了一个务实、有抱负的青年政治家形象。

16.范仲淹“文武全才”,对于如何安边御敌有自己的见解,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它在全诗中的作用不仅在于刻画春光,而且与前后诗意浑然一體。

(2)《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3)高中时光转眼将逝,学生甲用《琵琶行(并序)》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慨自己“虚度韶华”,热心的同学乙用《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自己愿意帮助他,做他的引路人。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仔细观察用面团发酵的食品,我们会发现里面都存在着一些“神奇的小孔”。这些小孔是怎么来的?

———————①———————。面粉中的蛋白质主要由麦胶蛋白、麦谷蛋白、麦清蛋白和麦球蛋白等组成,其中麦胶蛋白、麦谷蛋白能吸水膨胀形成面筋质。这种面筋质在面团发酵过程中会因为二氧化碳气体的产生而膨胀,并能阻止二氧化碳气体的溢出。

面粉中的碳水化合物,大部分是以淀粉的形式存在的。淀粉中所含的能将淀粉转化为麦芽糖、进而继续转化为葡萄糖的淀粉酶供给酵母发酵所需要的能量。

面团加入酵母后,酵母就会吸收面团中的葡萄糖生长繁殖,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团形成膨大、松软、蜂窝状的组织结构,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神奇的小孔”。

除了酵母,发酵粉也能制作面制品和膨化食品,通过发酵使食品中原有的营养成分发生改变并产生独特的风味。

而酵母和发酵粉也都只是膨松剂中的一种,都属于生物膨松剂和复合化学膨松剂的分支。膨松剂团队中还有一位成员——化学膨松剂。目前,普遍采用的化学膨松剂,有小苏打、碳酸氢铵和碳酸铵,其主要膨松机理是在加热条件下,这些物质能迅速分解,生成二氧化碳,———————②———————。

18.請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为三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中小学教育就是要教学生怎么做人,而教材就是改变人生的杠杆。我高中时遇到一位名师叫李光英,他对语文教材的诠释几乎臻于化境。至今我还记得讲《五人墓碑记》五人激于义愤、惨遭杀戮时他 ① ,讲杜甫《客至》诗时他 ② ,随手在黑板上几笔就勾出一幅客至图。他在讲韩愈文章时说的一句话,我终生难忘。他说:“韩愈每为文时,必先读一段《史记》里的文字,为的是借一口司马迁的气。”后来在我的作品中,随时都能找见当年中学课堂上学过的教材的影子,都有这种借气的感觉。好的教材无论是给教师还是学生都能留出研究和发挥的空间,都有一种无穷的示范力。我对课文里的许多篇章都能 ③ ,直到上大学时还能熟背许多课文,包括一些数千字的现代散文,如魏巍的《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些文字影响了我的一生。一个家长在陪女儿读书时看到课文,激动地在博客中写道:“这是些充满阳光的,让孩子向上,让家长放心的文字。”教材对学生的直接作用是学习语言文字知识,但从长远来看,其在思想道德方面的间接作用更大。这是一种力量,它将思想基因植入到青少年头脑中,将影响他们的一生,进而影响一代人,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均引用了一句话,一处是高中语文老师的话,一处是学生家长的话,二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异同?请简要说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教材对学生的直接作用是学习语言文字知识,但从长远来看,其在思想道德方面的间接作用更大。”请以教材中的篇目为例,谈谈教材对你的影响。(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西北工业大学有座雕像令人感动,雕像是一个人深埋着头颅,强健有力的双臂捧着一只利剑高举过头项,雕像的名字叫“隐姓埋名,为国铸剑”。

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毫不讳言对农村女孩向命运低头“认命”的痛恨。她为华坪女子高中创立的校训,充满她对女孩的期冀:“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读完上述两则材料,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该具有的姿态是低头还是抬头?光明中学校刊组织了以“低头·抬头”为主题的征稿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猜你喜欢
两难
一枚智能公章破解“两难”
两难
独立与贤良:论民国女性对职业与家事的两难抉择
现象保守主义与塞拉斯两难——显像的规范化解读
论新闻采访与社会责任“两难”问题的解决
两难的选择
初中作文教学的两难处境及其对策
煤价上下两难四季度或维持窄幅震荡
G8面临发展与气候两难取舍
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的两难处境及其抉择

《学习方法报》语文新教材高二选择性必修2024年48期

《学习方法报》语文新教材高二选择性必修的其它文章
第48期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