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2024-06-04 11:59郭琳瑛欧红蔡茹平朱银燕
广东教育·高中 2024年5期

郭琳瑛 欧红 蔡茹平 朱银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古代农业社会,农业生产与四季更替、气候变化密切相关。雨旸时若,就会获得丰收,气象异常则会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导致饥荒,这本属自然规律。但据文献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种自然现象就被看作天意的表达方式,“天垂象,见吉凶”(《周易·系辞上》)表达的正是此意。《洪范》谈到国君的恶行会伴随自然界的异常现象,而《月令》则规约国君和国民每个月的行为,以求得与天地万物的和谐。

汉代董仲舒在此基础上,最早提出“天人合一”并对之进行理论阐释。他在《春秋繁露》一书中提出了天人同类合一的思想,把构成天的基本要素归结为天、地、阴、阳、金、木、土、水、火和人等十端,十端当中,人与天、地共同构成万物之本。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论证天人感应的理论基础同类相感。“天人感应”作为天人合一的一种表现方式,可视作古代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思想根源。

汉代以后到唐代,中国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分裂时期,其间佛教传入,魏晋时期道教获得很大发展,但是儒学进展不大。到了宋代,随着新儒家兴起,他们在继承孔孟之道的基础上,接受佛教和道教的宇宙论,进一步发扬了与“天人合一”有关的理论。张载是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学者,“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他提出万物一体,较董仲舒把人从万物中挑选出来、与天地并列相比,就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而言,是很大的进步。宋代程颢十分称许张载揭示的“万物一体”,认为这正是“仁”的主要特征。

儒家的天人合一肯定了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生的理想是天人调谐,不过这种调谐更加强调人的道德原则与自然规律的统一,這一观念落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它必然要求以人类的整体生存为目的,而不仅顾及局部的和眼前的利益,从而指向和谐的人地关系。不过值得指出的是,过去新儒家论证天人合一的最终目的是引人成圣,与我们当前为了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因而主张与自然和谐的出发点是有区别的。

道家认为,人是宇宙间道、天、地、人四大根本之一。早期道家的“天人合一”说,集中体现在“道法自然”命题中。道家认为,人生不能有执,有执则万事皆坏。今人对于金钱或物质财富无限度的追求,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利用,都可被视作一种“执着”,对自然环境是有害的,故道家的观点对于纠正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无疑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摘编自韩昭庆《“天人合一”中有关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理念》)

材料二:

在如何看待自然方面,我们实现了由“天人合一”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维跃迁。“天人合一”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主导性思维与核心理念,历经数千年的重温与阐释,如同文化基因般浸润于中国社会的深层肌理之中。积薪而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处理自然与社会诸问题时,提出了更为宏远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张,并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加以贯彻落实,实现了对“天人合一”思维的传承与发展。立足文明兴衰、永续发展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在丰富多样的实践基础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张克服了“天人合一”理念缺乏逻辑上明晰性和指代上确定性之不足,从而深化了生态文明的内涵与价值。

在如何利用自然方面,我们完成了由“及九州名山川泽,所以出财用也”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升级。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古人曾有朴素认知。《礼记》中有过“山林、川谷、丘陵,民所取财用也”的记载,《国语》中更指出“及九州名山川泽,所以出财用也”。将自然万物视为财富渊薮,可见古人对于自然的认知极为直接。与此同时,伴随着生产的扩大、汲取方式的多元,古人亦逐渐意识到一味向自然索取的恶果,传统中国已深刻认识到保护自然与维护生存的重大关系,也提出了不少举措,但很难从系统思维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破解这一难题。

基于卓有成效的地方实践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围绕这一重要理念,党中央将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强调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反复强调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摘编自王学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基因》)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易》等著作将各种自然现象与人联系起来,表明先秦时期中国古人已具有“天人合一”的文化倾向。

B.董仲舒认为人与天、地构成万物之本,天人同类相感,这个理论是古代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思想根源。

C.儒家的天人合一强调人的道德原则与自然规律的统一,道家则强调道法自然,认为“执着”损害自然。

D.“天人合一”理念浸润于中国社会的肌理中,在新时代实现了理论上的升级,比古人更具有实践意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受古代农业社会特点影响,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将各种自然现象看作天意的表达。

B.张载提倡万物一体,与董仲舒相比,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上有更深入的认识。

C.儒道的生态理念均要求不能着眼于目前利益,都提倡防止短视的过度开发利用。

D.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比天人合一更具文明高度,是实现我国伟大目标的内在要求。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内涵的一项是(3分)

A.《子夏易传·卷一》云:“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B.明代大儒王阳明认为,人与天地万物都是一气流通,两者灵明相互依赖,提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C.清代中后期,士大夫汪士铎发出“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犹不足养,天地之力穷矣”的慨叹。

D.长汀县水土流失严重,长汀人民大力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发展生态产业,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经济持续发展。

4.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和相关文字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耗大、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多,是实现绿色发展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中国积极推进交通运输工具绿色转型,在城市公交、出租、环卫、物流配送、民航、机场以及党政机关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截至2021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784万辆,占全球保有量的一半左右。

A.从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来看,中国将绿色发展当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B.从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来看,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绿色发展的践行者和推动者。

C.从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与保有量的差距来看,仍需大力弘扬生态文明价值理念。

D.中国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完成交通运输结构绿色低碳的调整优化。

5.“天人合一”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对“人”的要求有什么异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蚕桑之事

孙犁

我的故乡,地处北方,桑树很少。只是在两家田地的中间,有时种一棵野桑,叫做桑坡,作为地界。这种桑树终生也长不高大,且常常中途死亡。因为那时土地是农民的生命线,寸土必争,两家都拼命往外耕,它的根生长延伸的机会,比被犁铧铲断的机会,要少得多。

如果有这种桑坡,每年春季,它也会吐出一些桑叶,当然很小,就像铜钱一样。这也是很可爱的,附近的儿童们,就会养几条小蚕,来利用,也可以说是圆满这微小得可怜的自然生态。

蚕儿与桑叶,天造地设,是同时出世。养蚕的规模,当然也是很小的,用一个小纸盒的盖子就可以了。养蚕的心,是很虔诚的,小盒子铺垫得温暖而干净。每天清晨,一起来就往地里跑,有时跑得很远,把桑坡上好不容易长出的几片新叶采回来,盖在小蚕的身上,把多余的桑叶,洒上点水,放在一边储存。

桑坡少有,而养蚕的伙伴又多,于是出现了供需矛盾,出现了竞争。你起得早,我比你起得更早,常常是天还不亮,小孩子们就乱往桑坡那里奔去。过不了几天,桑坡的枝条,就摧残得光秃秃,再也长不出新的叶子来了。

去镇上赶集的路上,倒是有一片大桑树,是镇上地主家经营的。树很高,叶子也大,大人们赶集路过,有时给孩子们偷摘几片。那是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的。

喜剧还没演到一半,悲剧就开始了。蚕儿刚刚长大一些,正需要更多的桑叶,就绝粮了,只好喂它榆叶。榆叶有的是,无奈蚕不爱吃,眼看瘦下去,可怜巴巴的,有的饿死了,活下来的,到了时候,就有气无力吐起丝来。

每年养蚕,最初总是有一个美丽的梦:蚕大了,给我结一张丝绵,好把墨盒装满。蚕只能结一片碗口大小的,黄白相间的,薄纸一样的绵。

和我一同养蚕的,是一个远房的妹妹。她和我同岁,住在一条街上。她性格温柔,好说好笑,和我很合得来。过年时,我们每天到三爷家的东墙去撞钟——这是孩子们的一种赌博游戏,用铜钱在砖墙上撞击,远落者投近落者,击中为胜。这种游戏,使三爷家的一面墙,疮痍满目,布满弹痕。

我們的蚕,放在一起。她答应我,她的蚕结的绵,也铺在我的墨盒里。她虽然不念书,也知道,写好了字,做好了文章,就是我的锦绣前程。她的蚕,也只能吐一片薄薄的绵。

我们的丝绵,装不满墨盒。12岁我就离开了家。

几年前,我回过一次故乡,她热诚地看望了我。她童年的形象,在我的心里,刻划得太深太久了,以致使我几乎认不出她目前的形象。

我们都老了,我们都变了。我们都做了一场梦,就像小时候养蚕一样。

我对她诉说了,我少小离家,奔波追逐,患难余生,流落他乡,老病交加之苦。她也向我诉说了,她患了多年的淋巴结核,两个姐姐因为同样的病,都已丧生。她身体壮一些,活了下来,脖颈和胸前留下了一片大伤疤。她父亲无儿,过继了一个外甥。为了争夺财产,她上县进省,和表兄打了五六年官司,终于胜诉,人称“不好惹”。现在和公婆不和,和儿媳也不和。她大姐有一个儿子,早年参军,在新疆工作,她只身一人,去找过好几趟,来回做些买卖,人以为“能”。

她走了以后,据叔母说,她还好斗牌,输了就到田地走一趟,偷公家的大麻子或是棉花。现在老了,腿脚不灵活,就给人家说媒,有时也神仙附体。

听着这些,我的麻木了的心,几乎没有什么感慨。是的,我们老了,这个人经历的和见到的都很多了。不要责备童年的伴侣吧。人生之路,各式各样,什么现象都是可能发生,可能呈现的。美丽的梦只有开端,只有序曲,也是可爱的。我们的童年,是值得留念的,值得回味的。

她对我,也会是失望的。我写的文章,谈不上经国纬业,只有些小说唱本。并没有体现出,她给我的那一片片小小的丝绵,所代表的天真无邪的情意。

故乡的桑坡,和地主家的桑园,早已不见。我养的花木中,有一棵扶桑,现在这种花,在天津已经不大时兴了。它的叶子、枝干,都像桑树。桑树皮的颜色,与蚕的颜色,一般无二,使人深深感到,造物的奇巧,自然的组合,有难言的神妙。

一九八七年七月十五日下午写讫

(摘编自《孙犁文集》)

文本二:

孙犁创作“美善相生”的审美品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以善为美的美学观念。孙犁作品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从善的伦理出发认识和看待世界。孙犁曾经这样谈论自己进入文学创作的初衷:“善良的东西,美好的东西,能达到一种极致。……我的文学创作,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我的作品,表现了这种善良的东西和美好的东西。”

其二,美善合一的文学世界。孙犁的文学世界里当然不只是善,它们也同时是美的结晶。准确地说,孙犁是以善为前提来书写美,努力保持对善的肯定和期盼,并赋予善以美好的形态。

第三,美善和谐的艺术形式。善虽然是一种伦理文化,但它以其内涵与美有密切的关联,其呈现关联着一些特定的艺术表达。比如说真诚的情感。

(摘编自贺仲明《“美善相生”传统的继承与创新——论美学意义上的孙犁》)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插叙的手法,回忆了我和远房妹妹童年养蚕、成年相见的往事。

B.“我们都老了,我们都变了”反复使用两个“我们”,有人世沧桑之感。

C.文章语言简洁朴素,第三段用多个短句写出了孩童为蚕造窝的纯真之美。

D.结尾语淡意浓,作者回望人生心怀释然,体悟其中平淡浑厚的奥妙哲理。

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远房妹妹人生际遇起伏不定,形象变化巨大,小说情节曲折,令人慨叹。

B.文章从“野桑生长”写起,以“桑蚕同色”结尾,首尾呼应中升华主旨。

C.文章纯净透彻的叙述中穿插细致描写,形成了一种深远独特的诗化境界。

D.文本以第一人称叙述蚕桑往事,使内心深沉感慨自然流淌,真实而动人。

8.文本一多处提到了“梦”,颇有深意,请找出其中两处,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本一在对远房妹妹的回忆中抒发了自己对于人事的感悟,结合文本二和《荷花淀》,说说孙犁小说是如何体现“美善相生”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秦昭王谓左右曰:“今日韩、魏,孰与始强?”对曰:“弗如也。”王曰:“今之如耳、魏齐,孰与孟尝、芒卯之贤?”对曰:“弗如也。”王曰:“以孟尝、芒卯之贤,帅强韩、魏之兵以伐秦,犹无奈寡人何也!今以无能之如耳、魏齐,帥弱韩、魏以攻秦,其无奈寡人何,亦明矣!”左右皆曰:“甚然。”中期推琴对曰:“王之料天下过矣。昔者六晋之时,智氏最强,灭破范、中行,帅韩、魏以围赵襄子于晋阳。决晋水以灌晋阳,城不沈者三版耳。智伯出行水,韩康子御,魏桓子骖乘。智伯曰:‘始,吾不知水之可亡人之国也,乃今知之。汾水利以灌安邑,绛水利以灌平阳。魏桓子肘韩康子,康子履魏桓子,肘足接于车上,而智氏分矣。身死国亡,为天下笑。今秦之强,不能过智伯;韩、魏虽弱,尚贤其在晋阳之下也。此乃方其用肘足时也,愿王之勿易也。”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四》)

材料二:

或曰:昭王之问也有失,左右中期之对也有过。凡明主之治国也,任其势。势不可害,则虽强天下无奈何也,而况孟尝、芒卯、韩、魏能奈我何?其势可害也,则不肖如耳、魏齐及韩、魏犹能害之。然则害与不侵,在自恃而已矣,奚问乎?自恃其不可侵,则强与弱奚其择焉?夫不能自恃,而问其奈何也,其不侵也幸矣。申子曰:“失之数而求之信,则疑矣。”其昭王之谓也。智伯无度,从韩康、魏宣而图,以水灌灭其国,此智伯之所以国亡而身死,头为饮杯之故也。今昭王乃问孰与始强,其畏有水人之患乎?虽有左右,非韩、魏之二子也,安有肘足之事?而中期曰“勿易”,此虚言也。且中期之所官,琴瑟也。弦不调,弄不明,中期之任也,此中期所以事昭王者也。中期善承其任未慊昭王也而为所不知岂不妄哉?左右对之曰“弱于始”与“不及”则可矣,其曰“甚然”则谀也。申子曰:“治不逾官,虽知不言。”今中期不知而尚言之。故曰:昭王之问有失,左右、中期之对皆有过也。

(节选自《韩非子·难三》)

[注]智氏联合韩、魏两家讨伐赵氏,赵氏退守晋阳城,在晋阳城即将被攻克时,赵氏暗中派人说服韩氏、魏氏倒戈,以水倒灌智氏大营,智氏兵败国亡。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中期A善B承其任C未慊D昭王也E而为F所不知G岂不H妄哉?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奈……何,指对……怎么样、怎么办,与《鸿门宴》“为之奈何”的“奈何”词义相同。

B.版,计量单位,一版城墙高2尺,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的“版”词性和意义均有不同。

C.择,在文中是表“区别”之意,与《齐桓晋文之事》“牛羊何择焉”的“择”词义不同。

D.文中“弄”字与“羌管弄晴”中的“弄”字近义,与“起舞弄清影”中的“弄”字异义。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昭王认为魏齐无论国力还是将帅都大不如前,与秦之对决,胜负之势不言自明。

B.中期以六晋之争中智伯虽强最终身死国亡的结局为例,告诫秦昭王不要掉以轻心。

C.韩非认为治理国家靠的是不可侵害的权势,如果势可侵,无能之辈也能侵害国家。

D.韩非认为中期提醒秦昭王勿疏忽大意虽是实话,但越职而言,他的回答并不恰当。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魏桓子肘韩康子,康子履魏桓子,肘足接于车上,而智氏分矣。

(2)今昭王乃问孰与始强,其畏有水人之患乎?

14.请概括韩非认为“昭王之问有失”的理由。(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江上

王安石

村落家家有浊醪,青旗招客解袛裯。

春风似补林塘破,野水遥连草树高。

寄食舟车随处弊,行歌天地此身劳。

迟回自负平生意,岂是明时惜一毛。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首联描述了江边村民辛苦劳作、热情待客的场景,展示其积极的生活态度。

B.颔联由近到远描写春风仿佛修补了林塘的破损,野水遥远地连结着草木的高处。

C.诗人寄食于舟车之上,操劳不息,生活仍困顿不堪,借此寓指自己的仕途坎坷。

D.这首诗的情感与《答司马谏议书》所表达的情感相似,虽境遇困窘却不改志向。

16.诗歌尾联具有“哀而不伤”的特点,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由“_____,_____”而感慨万物繁荣滋长,自己却行将告终。

(2)山水不仅美丽如画,还能给人启发,如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_____,_____”两句体现诗人从山水之中得到启示,重拾信心。

(3)小刚在写作文,想引用古诗文中强调做事注重积累的句子,经过整理,他找出了“_____,_____”两句。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大脑扫描正在揭示梦的某些奥秘。正常情况下,A,脑电波扫描会显示大脑释放出稳定的电磁波。但当我们逐渐入睡时,我们的脑电波信号的频率开始改变。最后当我们做梦时,从脑干发出的电能波急剧升高,上升到大脑的皮层区域,特别是视觉皮层。这说明视觉图像是梦的重要部分。最后,我们进入梦的状态,我们脑電波的典型表现是快速眼球运动。

①在大脑的视觉区域表现活跃的同时,②其他涉及嗅觉、味觉、触觉和感觉的区域基本关闭。③另外,④当我们做梦时,⑤我们几乎处于瘫痪状态。⑥在我们做梦时海马体维持活跃,⑦这说明梦调用了我们的记忆存储。⑧香仁核和前扣带也是活跃的,⑨这意味着梦可能强烈情绪化,⑩经常伴随恐惧。

但更有启发性的是B,包括背外侧前额叶皮层、眶额叶皮层和颞顶区。

当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关闭时,大脑不能进行理智的筹划。眶额叶皮层或事实核查区同样处于不活跃状态。因此,梦可以自由地发展,不受物理规律或常识的束缚。利用眼睛和内耳信号帮助我们协调方位感的颞顶叶也同样关闭,这解释了我们做梦时灵魂出窍的体验。

18.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匡正”,不单是针对着社会,更是针对着人性。自由,也不仅是对强权的反抗,更是对人性的质疑。文学因而不能止于干预实际生活,而探问心魂的迷茫和意义才更是它的本分。文学的求变无疑是正当,因为生活一直在变。但是,生命中可有什么不变的东西吗?这才是文学一向在询问和寻找的。日新月异的生活,只是为人提供了今非昔比的道具,马车变成汽车,蒲扇换成空调,而其亘古的梦想一直不变,上天对人的期待一直不变。为使这梦想和期待不致被日益奇诡、奢靡的道具所湮灭,艺术这才出面。天老爷就像出题的考官,不断变换生活的题面,看你是否还能从中找出生命的本义。

对于科学,后人不必重复前人,只需接过前人的成就,继往开来。生命的意义却似轮回,每个人都得从头寻找,唯在这寻找中才可能与前贤汇合,唯当走过林莽,走过激流,走过深渊,走过思悟一向的艰途,步上山巅之时你才能说继承。若在山腰止步,登峰之路岂不又被埋没?幸有世世代代不懈的攀登者,如西绪福斯一般重复着这样的攀登,才使梦想照耀了实际,才有信念一直缭绕于生活的上空。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唯当走过林莽、激流、深渊和思悟一向的艰途”,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问号常用于问句结尾,表停顿和语气。文中两处画横线部分都运用了问号,请分别简要分析。(4分)

(1)但是,生命中可有什么不变的东西吗?

(2)若在山腰止步,登峰之路岂不又被埋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天老爷就像出题的考官,不断变换生活的题面,看你是否还能从中找出生命的本义。”文中该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远望高山时,我们满怀壮志,步伐轻捷;攀登高山时,我们迈着沉着有力的步伐,感叹行的艰辛,也体会山的巍峨……矗立在高山上的时候,我们又将走出怎样的步伐?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参考答案]

一、(一)1.答案:D(“比古人更具有实践意义”不合文意,原文表述的是“更为宏远”“在丰富多样的实践基础上”,但未将古人今人在“实践意义”上进行比较)

2.答案:A(强加因果,原文“这本属自然规律”“但据文献记载”可看出两者并无因果关系)

3.答案:D(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并“共生”的内涵)

4.答案:D(“完成”不合文意,应该是“推进”)

5.①相同之处:要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②不同之处:“天人合一”站在人的角度,对人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提出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立足文明高度,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协调统一永续发展。(第一点相同之处2分,第二点不同之处4分)

6.答案:A(应为“顺叙”)

7.答案:A(本文情节并不曲折,孙犁的小说以淡化情节为特色)

8.①美丽的“梦”:指“我”与妹妹孩童时期养蚕,期待蚕丝把墨盒装满的简单纯粹的梦,体现了“我”纯真的追求和妹妹的善良。②做了一场“梦”:人生之路,如梦一场。远房妹妹的个性在人生奔忙中慢慢地改变了,“我”的梦想也没有很好实现,体现了“我”的遗憾。③只要开端的美丽的“梦”:世事无常,但梦想可贵,童年值得回味留念。④作者借“梦”寄寓人生的体悟:保持纯真之美,珍惜人间真情。(找出两处“梦”,每处解释梦的内容1分、指出“我”或者远房妹妹的特点1分;点出两处“梦”共同的主旨得1分,共5分)

9.①以善为美的美学理念。《荷花淀》书写抗战故事,立足于保家卫国的人性“大善”;《蚕桑之事》书写童年往事,立足温暖彼此的人性“小善”。②美善合一的文学世界。水生嫂既有外表美又善良勤劳,美善结合;远房妹妹和“我”均纯真可爱,人物的善与蚕桑的美合为一体。③美善和谐的艺术形式。《荷花淀》主要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描写展现真情,文本一通过共同养蚕筑梦的细节,抒发真挚情谊。(每点2分)

二、(一)10. CEG (句意:中期很好地承担他的任务,还不能使昭王满足,反而去做他不懂的事,岂不是荒谬吗?“任”是”“承”的宾语,“善”与“承”构成连动结构,“昭王”是“慊”的宾语,“所不知”是一个名词性短语,作“为”的宾语)

11.C(都是表“区别”之意)

12.D(“韩非认为中期提醒秦昭王勿疏忽大意虽是实话”有误,从“而中期曰‘勿易,此虚言也”可知,韩非认为中期的回答是空话)

13. (1)魏桓子用臂肘碰触了一下韩康子,韩康子踩了一下魏桓子的脚后跟,他们用肘、脚相触,互通其意,智氏就被瓜分了。(得分点:“肘”“履”都是名词作动词,译成“用臂肘碰触”“踩脚后跟”;“分”表被动,译成“被瓜分”;每点1分,句意1分,共4分)

(2)现在昭王却问起目前的韩、魏与当初的韩、魏哪个强大,难道是害怕有引水灌城而自取灭亡的祸患吗?(得分点:“乃”,“竟然”;“孰与”,与……相比,……更……;“其”,表反问,译为“难道”;每点1分,句意1分,共4分)

14. ①韩非认为秦昭王治国的理念有失。明主治国依靠的是不可侵害的权势,而不是别国的强与弱。②韩非认为秦昭王提问的对象不当。近臣毕竟不是韩魏二人,不会有密谋的勾当,还有奉承之嫌,提问他们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得3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秦昭王对左右近臣说:“现在韩、魏两国比当初强吗?”近臣们回答说:“不如当初强。”秦昭王又问:“现在韩国的如耳、魏国的魏齐比以前的孟尝君、芒卯更有能力吗?”回答说:“不如他们。”昭王说:“当初孟尝君、芒卯那样有能力,率领强劲的韩、魏大军进攻秦国,还对我无可奈何,现在如耳、魏齐这些无能之辈,率领弱小的韩、魏之兵进攻秦国,肯定对我更沒有办法,这是很明显的事。”大家都说:“确实是这样。”这时,中期推开琴,郑重地对秦王说:“大王对诸侯的事情估计错了。从前,晋国六卿之时,智氏最强,他灭掉了范氏和中行氏,又统率韩、魏大军围攻赵襄子于晋阳,决开晋水淹灌晋阳城。当时晋阳城头离水面仅有六尺。智伯出来察看水势,魏桓子为智伯驾车,韩康子做他的卫士,智伯说:‘当初我不知道用水还可以灭掉别人的国家,现在我知道了。汾水便于淹灌平阳,绛水便于淹灌安邑。魏桓子用肘臂触了一下韩康子,韩康子踩了一下魏桓子的脚后跟,他们用肘、脚相触,互通其意,就这样,智氏就被魏、韩、赵三国瓜分了。智伯身死国亡,被诸侯们耻笑。现在秦国虽然强盛,但不能超过当时的智伯;韩、魏虽弱,也比赵襄子被困于晋阳时还有能耐。这正是韩、魏暗自谋算之时啊!希望大王切勿疏忽大意,掉以轻心。”

材料二:有人说:昭王的提问有失,近侍和中期的回答都有错。大凡明君治理国家,依靠他的权势。权势不可侵害,那么即使天下最强大的国家对我也无可奈何,何况是孟尝君、芒卯以及韩、魏,能把我怎么样呢?君主的权势可以便害的话,那么像如耳、魏齐这样的无能之辈以及弱国韩、魏也能加以侵害。既然这样,那么受侵害和不受侵害,在于依靠自己罢了,哪里还用问别人呢?依靠自己不受侵害,那么又何必去管别人的强和弱呢?不能依靠自己,却问敌人能把我怎样,那不受侵害也只是侥幸了。申不害说:“丢掉法术而要求别人忠实,那就糊涂了。”恐怕就是说昭王这种情况了。智伯没有节度,率领韩康子、魏宣子而企图用水灌城灭掉他们的国家,这就是智伯国亡身死、头盖骨被做成饮杯的缘故。现在昭王却问起目前的韩、魏与当初的韩、魏哪个强大,难道是害怕有引水灌城而自取灭亡的祸患吗?虽有左右近侍在旁,可他们并不是韩康子、魏宣子,哪有碰肘踩脚的勾当呢?而中期却说不要轻视,这是空话一句。况且中期掌管的是琴瑟。弦不调和,曲不清楚,属于中期的责任,这才是中期用来侍奉昭王的任务。中期很好地承担他的任务,还不能使昭王满足,反而去做他不懂的事,岂不是荒谬吗?左右近侍回答说“比初期衰弱”和“不如过去”还可以,说“确实如此”就是奉承了。申不害说:“办事不要越权,分外的事即便知道也不要讲。”如今中期不知道却还要议论。所以说,昭王的提问有失,近侍和中期的回答都有错。

(二)15. B(“由近到远描写春风仿佛修补了林塘的破损”分析有误,颔联中的林塘、野水、草树都是远处的景色,没有近处的描写)

16.①我困顿于此,辜负了平生志向,但在政治清明的时代,我怎能吝惜奉献自己的才华呢?②诗人虽因不得志而产生短暂的忧伤无奈,但很快又坚定信心,相信会冲破困顿施展抱负。③尾联表达诗人坚守理想,不为外界的变故所动摇的信念,体现了“哀而不伤”的特点。(每点2分)

(三)17.(1)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2)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每空1分,第(3)小题若有其他答案,正确合理亦可给分]

三、(一)18.A:当我们清醒时 B:大脑中那些关闭的区域(每写出一处给2分,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9.(1)语句②:“和感觉”删去,或者修改为“等感觉”。(2)语句⑥:“维持”修改为“保持”。(3)语句⑨:“强烈”修改为“高度”。(每指出并修改正确一处,给2分。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0.①原文为排比句,通过反复运用“走过……”的句式,整齐有序,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②原文语气和情感更强烈,更突出强调“寻找”的意义,每个人都得从头寻找,唯在这艰辛的寻找中才可能与前贤汇合,才能达成后文所说的“继承”。(第一点1分,第二点2分)

21.①中的问号表示疑问,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与上文句子“探问心魂的迷茫和意义才更是它的本分”照应,指明探寻不变的东西才更重要。②中的问号表示反问,加强语气。强调不能止步于山腰,否则会埋没登山之路,找不到生命意义的答案。(每点2分)

22.①运用比喻手法,句子将天老爷比作出题的考官,把生活中各种有待人们去探究的疑难问题比作生活的题面。②这一修辞使语言表达形象可感,内容生动活泼。(第一点2分,第二点1分)

四、23.[写作指导]材料中“远望高山”比喻树立目标,这时人们往往目标远大,心怀豪壮,当然,这个时候也是刚开始追逐理想目标的时候,步伐往往还比较轻捷;“攀登高山”比喻为实现目标而奋斗的过程,这时需要人们付出艰辛的努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理想目標的远大与崇高;“矗立在高山上”比喻实现阶段目标,“我们又将走出怎样的步伐”引导考生思考在实现阶段性目标后应该怎样继续前进。这是一则极具拓展性的材料,考生可从个人实现目标写到国家民族发展,既关注个体发展,也思考国家命运。这也是一则极具思辨性的材料,要求考生思考目标与奋斗的辩证关系,也引导考生思考阶段性目标与长远目标之间的辩证关系。

参考立意:①山高人为峰,壮志须勇行。②满怀壮志,砥砺前行。③接续奋斗步伐健,一山更有一山高。④不惧路远,行之不辍。

责任编辑 廖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