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STEM教育是一种以项目学习、问题解决为导向的新型教育方式,强调学科知识的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由于STEM课程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因而课程设计模式与开展形式也多种多样,不同的STEM课程应根据实际需要制定评价标准。基于此,长沙市开福区清水塘鹅秀小学以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为基,凝练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等核心素养关键指标,依据学段学业质量标准,开发STEM课程评价量规,凸显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估。本文以“杆秤”项目课程为例,谈谈学校STEM课程学习评价设计与实施的具体方法。
一、指向作为学习的评估——将学习结果作品化
STEM课程的学习评价不容易实现,因为教师习惯于做学科评价,不习惯做综合性课程的跨学科评价。那么,跨学科评价怎么做?首要条件是要做综合性评价。STEM课程的综合性评价跟传统意义上每个学科的综合性评价不同,学科的综合性评价是知识评价,可以通过考核来建立,而STEM课程的综合性评价不是考核,需以产品为依据。因此,教师要聚焦项目产品,设计指向学生对项目本身的知识与理解、思考与探究、方法与技术、表达与交流、合作与优化五个方面具体发展水平的评价。在开展“杆秤”项目课程时,要评价学生上完课后是否真正掌握杆秤的原理、制作等知识,还需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展示杆秤作品,在这个过程中考量学生是否能自主或通过小组合作做出作品,并在作品中体现杆秤的原理等知识,以及杆秤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有所创新。例如一些学生制作的杆秤虽然外表美观,但是无法用来称重,没有体现杆秤的实用价值,那么此杆秤就只是一个手工品,而不是一个成功的STEM作品。又如某个学生制作出了一个手电筒式杆秤,既有实用性又有创新性,这样的作品证明该学生学习效果是良好的。
二、指向针对学习的评估——举行项目成果答辩会进行展示性评价
项目课程结束后,一般会举行项目成果答辩会,这是学生进行一个阶段学习之后的展示评价环节。针对这个环节,教师应设计重点考查学生思维水平的评价。在“杆秤”项目课程结束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答辩会上带着制作好的杆秤上台展示并做作品介绍,然后接受评委教师以及台下伙伴的提问,不断反思和优化自己的创意制作。
答辩会上,学生展示的杆秤作品各不相同,有的制作得很完善,有的仍需要改进。例如有一个学生制作的杆秤没有刻度,但是该学生始终坚持自己的杆秤可以用来称重。当评委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没有刻度怎么知道物品有多重?该学生回答:放一个砝码就知道物品有多重了。这是学生对杠杆原理还没有理解清晰的实例。在答辩环节,为了更好地考查学生的思维水平及能力,除了评委教师外,其余人也可以向学生提问,让学生在师生和生生互评中获得能力和品质的提升。
三、指向促进学习的评估——由整个项目开展学习品质评价
除了举行项目成果答辩会进行展示性评价外,教师还可以设计针对学生学习品质的评价,引导学生跳出这个项目来观察、评价自己。评价的维度包括为自我改进的自我评估、学习力、伙伴关系、成功与成绩,这是依据STEM教育理念设计的,重在训练学生站在更高处审视思维反馈回路。为自我改进的自我评估即学生对自己的兴趣点、经验和才能进行自我评价。学习力即学生学习的动力、毅力和能力的综合体现。伙伴关系即学生在项目中是否乐于分享,是否能与伙伴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成功与成绩即学生在完成一个项目后,将自己的收获与体会呈现出来,这是引导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一个复盘式整理。
四、指向促进课程建设的评估——STEM主题課程博物馆的建设与运用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运用智能教学系统、智慧校园学习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将教师备课、课堂教学、课后反馈、作品展示等一系列教学过程转换为可保存、可观看、可传播的课程资源,并将课程资源进一步丰富和积累,从而形成课程博物馆,既能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评价,又能将整个学习过程当作一门课程来宣传和分享,以其创新的方式辐射影响区域范围内的学校学生。
学校创新发挥STEM活动空间的功能,建设湖湘文化视野下的STEM主题课程博物馆,把学生在项目中所做的贡献转化为学习资源,便于教师反思和优化课程建设、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实现借助网络空间来进行课程的推广与辐射。STEM主题课程博物馆的建立,一是为了给后学者提供参照,二是为了陈列学生作品,将学生的学习记录留下痕迹。
评价是课程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好的评价能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激励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学校将继续完善STEM课程学习评价设计,聚焦借助评价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湖湘文化视野下的STEM课程开发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HNETR2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