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锐
在就餐、旅游、住宿、观影之前查看评分及评价,已经成为消费者的下意识动作,网红打卡点、高分餐厅、高分电影常常能够获得更多的关注,特别是在陌生环境下的消费场景,消费者往往更加依赖各类评分平台上的评价与推荐。
最近,社交平台涌现出一股“反其道而行之”的浪潮——有关“评分低的店可能更好吃”的讨论持续走热,微博上“年轻人报复性挤满3.5分饭店”的话题阅读量超2.2亿人次,相关热搜上也收获大量评论,一些经营多年、自建口碑的“中低分老店”,代替了推荐榜前列的高分餐厅,成为消费者的新宠。
年轻消费者对消费的质量有更高期待和要求,愿意花费更多时间和金钱在体验、环境和氛围上,以获得高品质的服务和产品。因此,大众点评、豆瓣等平台的评分早已成为年轻人消费决策的重要参考。
评分机制的本意是降低筛选成本,帮助消费者寻找“最大公约数”和“最优解”的过程,是让消费者做出更准确、更符合自身需求的消费决策,提高消费满意度的重要工具。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评分机制逐渐演变成一场营销游戏:一些店铺不可避免地面临被流量裹挟的困境和经营压力,不得不将本应用于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的资金,投入到营销推广上,评分机制从反应消费者满意度的工具,沦为商家的宣传手段。
正因如此,“好评不一定是真的”成为消费者和商家心照不宣的秘密,而逐渐失真的评分影响了其参考价值和工具属性,虚假参半的评分信息反而增加了消费者筛选的难度。这既降低了平台公信力,又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消费者的积极性。
“3.5分店”受到追捧的关键不在于评分,而在于心理预期。相较于动辄排队2小时的网红店,“3.5分店”更容易满足消费者的期待。
评分机制的失真让消费者认识到,以评分为代表的用户反馈虽然能为消费选择提供正向意见,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完全被其裹挟,评分系统作为一种辅助工具,不应成为消费选择的唯一标准。毕竟,真正优质的产品和服務不会被数字束缚,而是应该被体会和感受。
因此,不少消费者当起了“低分青年”,选择忽略评分,而更加注重实际体验和个人偏好,在社交媒体分享他们选择非高分店铺的经历,并总结出了一套“3.5分”理论,讲述那些隐藏在评分背后的惊喜和精彩,通过亲身体验和口碑传播,更加客观地评价产品和服务的好坏。
低分生活与“3.5分”理论的出现,表明消费者正在逐渐打破对评分的过度依赖,更加注重实际的体验和口碑。挤爆“3.5分店”,既是对虚假好评和“照骗”式营销策略的反击,也是消费者通过真实的用餐体验支持“宝藏”店铺的具体体现,他们愿意尝试不同的店铺,与朋友分享经验,甚至是主动尝试“低分”店,以发现那些隐藏在评分背后的“宝藏”店铺。
值得一提的是,“低分青年”挤爆“3.5分店”并非是否定高分店的存在价值,而是在向评分平台和商家传递一种信息:消费者需要更加真实、客观的评价信息,不愿被过度营销和虚假宣传蒙蔽双眼。对平台而言,改进评分机制、加强对用户评论的审核和真实性验证,是提升平台可信度和公信力的必然选择,保证评分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才能让消费者更加信任平台,更加愿意在平台进行消费决策。
总的来说,挤爆“3.5分店”既是消费者对自身消费权益的维护,也是对商家和评分平台的警示。只有平台、商家和消费者共同努力,才能建立起更加健康、公正、可信的消费环境,让消费者更加放心地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