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建中
隨着我国逐渐步入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时代,政府—企业—社会三者的协同作用促使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互联互通、紧密融合、向善向上。笔者注意到,企业向社会披露的ESG报告数目正在迅速增加,一些公益组织也开始发布其在公益实践领域中的ESG表现。如2023年,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发布了ESG报告、中国青基会进博会举办ESG论坛;5月,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发起ESG联席会议,一致通过了关于共同推动中国ESG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倡议书。
在政府—企业—社会形成的可持续发展生态中,商业与社会的边界正被逐渐链接和融合。社会组织促进商业向善,商业思维助力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ESG理念成为各方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突破口。
从狭义来看,ESG是对企业或组织“非财务”绩效衡量与评估的手段,按一定标准或规范,对涉及到环境(E)、社会(S)、治理(G)三方面的经营活动进行对标和完善,根据规定的指引和监管要求进行结构化、定量化信息披露的过程,目的是回应利益相关方的诉求。从广义来看,ESG是推动企业或组织实现可持续经营的途径,通过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整合为一体来达到完善治理、管控系统风险、平衡增长与发展,绿色高质量和负责任的运营,最终目的是实现组织的可持续经营与发展。
随着ESG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发展,公益组织的专业能力日益成为提升社会化合作效率的客观诉求,不再是简单的“捡垃圾”“种树苗”“做志愿服务”,越来越多细分的专业技能正在衍生出新的社会需求,也为社会公益组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打开了新的服务空间,如“应对气候变化”“消费者行为改变”“可利用资源的循环”等。在此过程中,企业与社会组织合作开展的公益项目,也从传统公益迈向新型战略公益的赛道。
新型战略公益,是企业和社会公益组织协同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维。从环境、社会、商业三个视角,协同发现未被满足的、深层次的社会需求,以及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和未被链接的环节。通过资源要素的重组和优化配置,在效率、可持续性和广泛参与度等方面解决社会和环境问题,将社会逻辑与商业逻辑链接和融合起来。在ESG背景下,传统商业向可持续商业转型,传统公益向战略型公益精进。在此过程中,企业与社会公益组织的新型合作,面临“四度挑战”,即“生态厚度、战略高度、业务深度、专业精度”。围绕着产品或服务的全生命周期、全价值链闭环上的综合价值创造、生态化合作的厚度日益增加。
企业与公益组织的合作也需要调整:企业要更深入地与包括社会公益组织在内的利益相关方进行充分的、常态化的沟通,要结合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内生需求,确立与社会和环境治理相关的实质性议题,将企业投入聚焦在这些清晰的议题之上;社会公益组织对社会和环境目标问题的洞察、分析、甄别、判断,也要从原来的搜寻合作项目、解决问题、组织活动,进化到以“社会—环境—商业”的重大性议题为基础的战略设计,将可持续性增长与发展的理念和方法引入到自身战略规划当中,掌握实质性议题分析和利益相关方管理的方法论,增强与企业协同解决社会和环境问题的效能,更深刻地了解商业规律,更有深度地找到切入业务入口,让社会力量成为综合解决方案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社会组织也让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对象更加精准,将提升效率、品质的科学技术、管理手段等丰富的资源投入到社会创新中,带动更多社会公众的参与,增强社会创新创业的影响力,推动社会进步。
ESG推动了企业的可持续商业、为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政府、企业、社会组成的结构中,社会公益组织作为重要的利益相关方,为公司治理、环境友好、社会进步提供直接的诉求输入,提供了必要的参与。
企业与社会在推进可持续发展中有着协同创造价值的关联关系,笔者一般这样表述这种协同效应:N×B=3S。N即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社会组织主体),B即Business(代指商业部门或企业主体)。这两者在推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协同作用是乘积关系。企业与社会公益组织二者的关系不是加和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共同成长的乘积关系,缺一不可,且各方的努力因子应当大于1才能产生增值效应;其结果产生的价值放大作用体现在创造出促进社会进步的价值(social value)、驱动商业正向发展的可持续性价值(sustainable value)、在共生的生态中获利于共享价值(shared value)的倍数增量。因此,企业与社会公益组织的合作需要向着有生态厚度、有战略高度、有业务深度、有专业精度的方向进阶,才能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