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舟
“包包自由”不仅是今人的向往,也是古人的追求。
商周时期,出现“佩囊之俗”。《诗·大雅·公刘》中记:“乃裹鎊粮,于橐于囊”,这里的“橐”和“囊”便是包的雏形。前者是盛物可多可少的无口包,如“负书担橐”说的就是古代书生的可折叠式双肩包;后者是造型多样的封口包,如箭囊、币囊、荷囊。
到春秋战国时期,“佩囊”开始成为时尚单品。新疆鄯善苏巴什古墓出土了一件名为“靋囊”的包,材料是纯羊皮,造型为竖置长方形,包口敞开,口部缝缀有可挎可提的皮带,称得上最早的拎挎两用包了。当时还流行香囊,屈原《离骚》中说:“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小布袋里装上江离、辟芷、秋兰等香草,佩在腰间或藏于袖中。《礼记·内则》中说:“男靋革,女靋丝”,这时的包不仅具有装饰功能,还有男女之分,体现人们不同的审美偏好。
秦汉时期,有了“公文包”。《晋书·舆服志》记载:“汉世着靋囊者,侧在腰间……谓之绶囊”。这里的“囊”是古代官吏用来装官印的小方包,四角略圆,由皮革材料或布帛制作,印有不同纹样的花纹,代表官员的身份;“绶”是指一种长条形的丝质带子,挂在腰侧,用来遮盖装印的包包,如同今天的公文包一样让人一眼识别出身份。
到唐代,包包的造型和档次更上一层楼。比秦汉公文包还高级的是鱼袋和龟袋,《新唐书》记载:“随身鱼符者,以明贵贱”,鱼符是符契这类的身份证件,记载着官员的姓氏、任职地、官位、俸禄等情况,装在鱼袋里犹如一张“名片”。鱼袋有金、银两种,三品以上的官员需佩戴金鱼袋,五品以上佩银鱼袋。武则天在位时,将鱼袋换成了龟袋,含义相同,只不过改变颜色为黄、白、青三种,三品以上的官员戴“黄金龟”、四品戴“白银龟”、五品戴“青铜龟”。
宋朝尚文,“书袋”极受文人雅士推崇。《宋史·礼志》中说:“昭文袋者,以盛笏、笔、墨、印、算籌之属”。“昭文”具有显耀文采的意思,也叫“刀笔囊”,是用来装文房用具、书信等的小袋子,多为长方形,有挂在腰间的,也有斜背在肩上的。
明清时期还有用来存放取火器物的“火镰袋”、装扇子的“扇囊”、放烟丝的“烟袋”……
包包在数千年的民俗文化演变中,不仅象征着古人的智慧,更体现着人们对美的无尽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