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瑞杰
我是山东鲁南矿业有限公司的一名矿工,我们的矿井,在地下233米的深处。在人们的眼中,礦工的工作辛苦、危险,矿工的生活单调、乏味。然而,在我的眼中,他们是一群可爱的人。他们一个个都是真诚质朴的汉子,面对工作环境的恶劣,他们毫不畏惧,不怕辛苦和危险,勇往直前,从无怨言。
自2006年起,喜欢上摄影的我就把镜头对准了我的这些工友们。他们没有豪言壮语,面对镜头甚至会害羞和腼腆,但他们的精神一直感动着我、激励着我。
早期井下的生产环境十分艰苦,条件很差,只有简单的生产设备,但没有人叫苦叫累。大家按部就班,每天交班时对每一个设备进行确认,每一项工作都认真落实,在交接班记录本上传达上级指示和工作要求,以便于学习与交流。如若碰到技术问题,他们会第一时间请教技术人员,不断摸索学习、提高技能。
随着技术的进步,生产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以前,工友们开车进入矿房内铲矿,两帮浮石太高,根本够不着检撬,安全风险大。遥控铲的使用,大大降低了井下作业的安全风险。使用遥控铲之后,工友们不用进入矿房,远程遥控铲运车进去即可。另外,矿区还有半自动和全自动方面的改进,如井上压滤系统,降低了人员的劳动强度。以前井下煤炭开采都是人工挖,费时费力还不出活,压滤系统投入使用之后,提高了速度,还确保了安全。
以前乘坐罐笼上下班让人提心吊胆,如今斜坡道的贯通、无轨人车的投入使用,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减少了危险。这让第一次下井的工友不再惴惴不安。有工友这样描述他的第一次下井:“下井之前,我心里想到的是昏暗的灯光、嘈杂的声音、颠簸的车、沉重的自救器以及不合脚的水鞋等等。但我第一次下井看到的是劳保用品穿戴齐全精神面貌饱满的工友,照明充足、整洁的巷道,严格喷浆支护的顶板。现代化矿山的雏形,深深地印入了我的脑海。”
设备更新、安全生产技术的提升,让井下呈现出了一片新面貌。大巷内高低压电缆、照明线路、风管、水管的架设,井然有序。值得一提的是,自救系统的架设,让职工有了自救的重要利器;井下信号系统的安装,方便了生产协调、工作安排以及对外联络,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在职工生活方面,井下有专门的硐室,配备有微波炉、饮水机等生活用品,为职工热饭热菜提供了方便。
尽管各种条件都在不断提升,但井下环境完全不同于地面,危险无处不在。一次,巷道内的一个排水口堵塞,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堰塞湖”。一位工友正好经过这里,他毫不犹豫地脱掉身上的工作服,蹚入冰凉的水中。由于水深找不到排水口,他就潜入水中用手四处摸索寻找排水孔,经过十几分钟的努力,终于疏通了排水孔,排除了安全隐患。
矿山的发展,离不开工友们的付出。工友们热爱着矿山,因为它是一个充满奋斗精神的地方。在这里,大家共同努力、互相扶持,形成了深厚的友谊。大家一起面对挑战、克服困难,共同创造了许多辉煌的成就。这种精神让我感到无比自豪,也让我更加热爱这份工作。作为一名矿山工人,我们深知自己的工作对于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性。我们愿意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奉献给矿山事业,为了矿山事业的发展而付出努力,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奋斗。
(编辑/张媛媛 设计/牟国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