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隶书始于秦,兴于两汉,上承篆书之规脉,下开楷行之基础,对后世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阐述唐代隶书的发展背景,分析该时期代表作品的艺术特征,并从书法发展的自然规律、受科举制度“楷法遒美”“以书取士”的约束、佛教的传播、“尚法”书风的影响四方面分析唐代隶书式微的原因。
关键词:唐代;隶书;楷书;式微
一、唐代隶书概述及代表作品
(一)唐代隶书的发展背景
唐代(618—907年)历时289年,上承隋朝、下启宋朝。在书法发展史上,唐代是继晋朝之后书法发展的又一高峰时期,在篆、隶、楷、行、草各书体上都出现了影响力较大的书家,尤以楷书、草书的影响力最甚。唐代是拥有喜好和擅长书法的帝王最多的时代,例如:唐太宗好行书,把王羲之推上了“书圣”的位置;武则天喜以草书写碑;唐玄宗喜欢隶书,并提倡隶书复古;等等。
唐代隶书,初则传承魏晋遗习,隶楷混杂,似隶似楷。据《宣和书谱》载,“唐开元年时,主恢然知隶字不传,无以矜式后学,乃诏作《字统》四十卷,专明隶书,于是人间得以应其求,如韩择木之徒是矣”[1]。“(玄宗)临轩之余,留心翰墨。初见翰苑书体狃于世习,锐意作章草、八分、遂摆脱旧学。”[2]《语石异同评》有云,“初唐分书,承用北朝方体。明皇变法扁体,海内糜然从之”[3],遂成唐隶新体。可从中看出李隆基大力推崇隸书,此时涌现出一批批隶书书家,如韩择木、史惟则、李潮和蔡有邻等,隶书出现了短暂中兴的局面。
(二)唐代隶书代表作品
1.《石台孝经》
《石台孝经》是李隆基的隶书代表作,现存于西安碑林,被称为“西安碑林第一碑”。其由底座、碑身、碑额三个部分组成:碑身坐落于三层石台之上,台阶上刻有蔓草纹和雄浑的狮形怪兽,碑身是由四块青石板以榫卯结构组合而成的长方柱体,共四面,每面宽120厘米;碑顶雕刻着灵芝云纹簇拥的双层花冠。自下而上有三层,逐次累加,不断外延,营造出巍峨高耸、庄严神秘的视觉效果。《石台孝经》用笔方圆兼备,以圆为主,线条丰腴、厚重,波磔尤为突出,且在掠笔提按处有明显的楷书笔意,似隶似楷。
2.《房彦谦碑》
《房彦谦碑》为欧阳询晚年所书,碑额篆书,正文隶书,但笔画中明显具有楷书意味。就此碑的结体来说,介于隶楷之间,尚存六朝魏碑之气。总体而言,唐代隶书已不能和汉代隶书相比,无论是从单个字还是从整体上来看,都给人以丰腴、铿锵、方整之感,隶书中不经意地加入了楷书的意味,此时的隶书受时代的审美及李隆基个人审美风格的影响,已无汉隶的拙朴、敦厚。在汉代,隶书碑刻墓志是当时隶书艺术的一道风景线,而到了唐代,这道风景线已变成唐代隶书衰落的证据。
3.《叶慧明碑》
《叶慧明碑》为韩择木的隶书代表作。韩择木,昌黎(今属河北)人,具体生卒年月不详,官至工部尚书、右散骑常侍。在“唐代隶书四家”中,他的隶书气息最接近汉隶经典,也最有高古之气,代表作品有《叶慧明碑》《告华岳府君文》等。《叶慧明碑》用笔流丽清雅,为唐隶中翘楚,笔画的粗细对比十分强烈,粗者丰腴飘逸,轻者劲健瘦硬,与汉隶《礼器碑》的笔法十分接近。从整体来看,《叶慧明碑》虽有复古倾向,但受唐代“尚法”的影响,韩择木隶书相较于汉隶字势更僵化,丧失了活力,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二、唐代隶书式微的原因
唐代隶书传世作品甚少,宋《宣和书谱》有云:“今得其正书者凡四十有四人:在魏则有钟繇,在宋则有萧思话,在齐则有王僧虔,在唐则有元稹、褚遂良、柳公权、颜真卿、徐浩辈二十有八人,在五代则有薛贻矩辈五人,以至本朝则有八人。”[4]又云:“唐代僧侣书家有二十八人,其中善楷书有八人,行书有七人,草书有十四人,隶书三人,蝌蚪小篆一人。”[5]从以上资料可以印证,记载写正书者四十四人,唐代就占了二十八人,同时书写草书、行楷书成了唐代僧侣中的一种风气,对篆隶的涉及较少,由此可以看出隶书在唐代书法历史长河中的式微现象。唐代隶书虽有短暂中兴,但仅仅是昙花一现,外加此时隶书极其楷化,以楷法入隶,用笔过于方劲,结字缺乏变化,笔画雷同,没有汉代隶书的古拙和趣味性。以下从书法发展的自然规律、“吏部择人,楷法遒美”的实施、佛教传播以及“尚法”书风的影响方面分析唐代隶书式微的原因。
(一)书法发展的自然规律
中国文字拥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书法自汉字诞生后就开启了自身不断丰富的历程,从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到小篆,再到汉代发展至巅峰的隶书,中国书法始终都处在变化发展中。汉代末期到魏晋是中国书法发展的重要时期,在书体上发生了重大转变,楷书、行书和草书逐渐趋于成熟,隶书在魏晋时期则处于低谷。魏以后,楷书取代隶书,成为日常书写的正体,但此时的楷书与隶书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北朝末期,虽有隶书复古运动,但是并没有彻底改变隶书各体杂糅的状况,隶书中仍保留着许多楷书元素。南北朝时期的书法进入了魏碑时代,以北魏为最精,大体又分为造像记、摩崖、碑刻等,此时的魏碑是一种承前启后的过渡性书体,对隋唐楷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得隶书的式微日趋加深。
南朝时期,在“二王”的影响下,行、楷的发展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势,其对隶书式微的影响日趋加重,此时典型的书法作品如《刘怀民墓志》《刘岱墓志》等。《刘怀民墓志》用笔以方为主,同时方中有圆,结构方正宽疏。《刘岱墓志》的笔画很有特色,横画呈上锐下钝的三角形状,竖画左锐右钝、上宽下窄,结字疏密适中,直接影响了隋代碑刻,与钟繇和王羲之一派有直接的继承关系,由此可看出楷书的地位不断上升。
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走向统一,虽然仅存在37年,却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评价《龙藏寺碑》:“此六朝集成之碑,非独为隋碑第一也,虞、褚、薛、陆传其遗法,唐世惟有此耳。”[6]可见隋朝楷书在书法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承接作用。郑孝胥在《海藏书法抉微》中说:“君谟老眼有微言,指出隋贤掺楷隶,隶楷相参转出奇,谁将此意试求之。”[7]马宗霍曾在《书林藻鉴》一书中指出:“至于隋世,渐染南风,简要清通,汇成一局,遂以上接六朝,下开三唐。”[8]由于楷书在唐代之前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为唐代楷书的发展和成熟打下了坚实基础,所以楷书在唐代高度成熟并进入全盛时期。
(二)吏部择人,楷法遒美
随着原始社会的瓦解、封建社会的形成,国家需要选举人才巩固政权。在魏晋时期,由汉代察举制变为九品中正制,至隋朝,科举制的创立又代替了九品中正制。科举制虽产生于隋,但由于隋朝历史短暂,在唐代才得以完备、发展并繁荣起来,对当时的士人产生了很大影响。
楷书发端于战乱频繁的东汉末年,至魏晋逐渐成熟,趋于完备。盛唐楷书在初唐楷书的基础上,进一步褪掉了形式上的隶书痕迹,脱离了隶书成分,走上了楷书发展的高峰,自此,隶书不复往日荣辉。唐代书法的发展一方面是由于雕版印刷术尚未普及,书籍大多都依靠人工抄写;另一方面是唐代科举制度要求“吏部择人,楷法遒美”,及唐代帝王对书法教育的重视。
唐代选拔官员制度分为科举和铨选,无论是科举还是铨选,书法都被列为重要的考试科目。《唐六典》载:“书学博士掌教文武官八品已下及庶人子之为生者,以《石经》《说文》《字林》为专业,余字书亦兼习之。石经三体书限三年业成,《说文》二年,《字林》一年。其束脩之礼、督课、试举,如三馆博士之法。”[9]铨选是吏部考核六品以下文官的一种制度,《新唐书》载:“凡择人之法有四: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正;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10]唐代选拔官员主要以“身”“言”“书”“判”为标准,也称为“四才”。其中“三曰书,楷法遒美”,要求参加选举的人书写的楷书要得体大方,笔法具有清健、遒丽之美,以此为官员选拔的条件之一。
“吏部择人,楷法遒美”的实施对唐代科举士子的学书观念,世人的书法审美观以及唐代书法的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唐代的书法教育,致使世人对篆隶书的学习热情和动力逐渐消退。同时,科举制度同书法风格的结合日益强化了楷书在唐代的社会地位,使得隶书在此时处于式微状态。
唐代知名楷书家如欧阳询,其代表作品《九成宫醴泉铭》浑厚刚健、方正庄严,左右字形基本对称。再如受到帝王赞美的虞世南、褚遂良等亦是如此,代表作品有《孔子庙堂碑》《雁塔圣教序》等,堪为后代楷书的典范之作。总之,由于“吏部择人,楷法遒美”,唐代人人都能写一手漂亮楷书的局面,并成为中国楷书发展史上不可逾越的巅峰。
(三)佛教传播
唐代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儒释道三教兼容并蓄的时代。书法在佛教中除了日常使用外,还用于抄写经文,要求抄录者擅长书法,字迹工整,不能草率,否则视为不虔诚。佛教的传播有赖于佛经,佛经译写是佛教传播的重要环节,一般是由高僧口述,旁人翻译并记录润色,再由经生抄录成文字,以此循环往复地不断流传。朱关田先生在《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卷》中说道:“书法作为佛教的外学,在初、盛唐,除了日常应用外,主要用于缮写传译的经卷和佛家所撰述的经文,包括注疏、论著、纂集、史地编著、目录。此外,便是抄写以作功德的经卷。”[11]唐代雕版印刷术还未普及,各种经书是由经生日常手工抄写,他们在书写时对文字的点画、字形及通篇布局具有一丝不苟的认真精神。在古代人眼中,这也是积德扬善的大功德,由此产生了独具特色的“写经体”。在这一方面,隶书影响较小。
(四)“尚法”书风的影响
清代书法家梁巘在《评书帖》中说:“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12]“晋尚韵”是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艺术讲究风度韵致,尊崇“神采为上,形制次之”,其代表为“二王”飘逸脱俗的书法。唐代书法整体上重视法度,在结体和用笔上都进行了规范。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笔法理论著作,如欧阳询的《三十六法》《八诀》《用笔十法》,以及最受后人推崇的“永字八法”等。在这种规矩的驱使下,形成了崇尚法度的风气,出现了大小相等、上下齐平的唐楷。“宋尚意”表明宋代书法追求意趣而不趋于法度,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来创作。“元明尚态”是说元明时期的书法重心在于模仿,注意在字的形态上下工夫。
“法”是唐代书家致力追求的,加上欧阳询、张怀瓘等人的书法理论作支撑,使得唐代“尚法”风气有了极其稳定的思想基础。
历朝历代艺术的发展都离不开统治者的喜好,唐代楷书之所以如此輝煌,当然离不开帝王的推崇。例如:唐高祖李渊称赞过欧阳询的书法;唐太宗李世民更是身体力行地把王羲之推到“书圣”的位置;肃宗喜徐浩书法,因此四方召令多出于徐浩之手。然而隶书的发展仅有唐玄宗李隆基的推崇,且时间较短,甚至连李隆基的《石台孝经》《纪泰山铭》等作品中都带有很多楷意。因此,隶书所追求的古拙、意趣等在极其重视法度的唐代难以持续发展。
三、结语
本文从四方面分析了唐代隶书式微的原因。首先是书法发展的自然规律。其次是受科举制度“楷法遒美”“以书取士”的约束,唐代隶书在“楷法遒美”这样的标准下,书家多用楷法写隶,渐失古法,气象过于外显,伤于古朴含蓄,使得隶书在唐代渐趋衰微。再次是佛教的传播。唐王朝统治者崇尚佛教,佛教信仰已经深入影响到民众的生活与感情色彩,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此可见佛教对楷书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最后是“尚法”书风的影响。唐代书家把规整、严谨的书法艺术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有“唐代隶书四家”及柳公权、徐浩等以楷书著称的书家屹立于书坛,成为“尚法”书风的代表,隶书或多或少地“受制”于唐代楷书的桎梏。虽有李隆基大力推崇隶书,但基于唐代特殊的时代背景,隶书的中兴和发展更像是昙花一现,在多重原因的作用下,唐代隶书走向式微是历史的必然。
参考文献:
[1]宣和书谱[M].顾逸,校.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871.
[2]陶宗仪.书史会要[M].上海:上海书店,1984:129.
[3]叶昌炽,柯昌泗.语石 语石异同评[M].陈公柔,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505.
[4]佚名.宣和书谱:卷三[M].林宗毛,校.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23:817.
[5]潘运告.宣和书谱[M].桂第子,译注.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351.
[6]康有为.广艺舟双楫[M]//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810.
[7]郑孝胥.海藏楼诗集[M].黄坤,杨晓波,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177.
[8]马宗霍.书林藻鉴·书林纪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87.
[9]李林甫.唐六典[M].陈仲夫,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562.
[10]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四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1993:1171.
[11]朱关田.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卷[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8:209.
[12]梁巘.评书帖[M]//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573.
作者简介:
吉姣,硕士,北海艺术设计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中国书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