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之朱
“背诗免票”的景区队伍眼见着越来越壮大了。江西滕王阁背诵《滕王阁序》可免50元门票、四川剑门关背《蜀道难》可免105元门票、安徽滁州琅琊山5分钟内背诵完《醉翁亭记》可免60元门票入园……
记诵名篇,本来就是中小学生的基本功。在风景名胜区来上一首,如同是一块“敲门砖”——和景区的收费之门一同打开的,还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门扉。
这与当下中国风景名胜区多文人骚客足迹有关。几乎每一片好山好水,都有诗人的题咏,也都因为这些人杖履所及、随风吟咏而倍增文采风流。你能想象,鹳雀楼少得了“白日依山尽”?黄鹤楼少得了“白云千载空悠悠”?即便一个风陵渡,也有金庸先生编织的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
游客到了这些地方,吟咏诗词,咀嚼文章,口吐锦绣,心向往之,这都可以看作是“到此一游”的功课。无论是“危乎高哉”的剑门关,还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滕王阁,诗文风流,都是景区的核心内容,绕不开、躲不过的,顺便读读背背,实在是情理之常。
至于很多时候,虽然身临绝美之风景胜地,想着吟诗一首,却每每遭遇张不开口、读不出来的窘迫,也是常事。可见,腹中多藏一些诗文,绝非仅仅用来“敲门”,实在是触达眼前景的便捷通道,也是阐发心中意的绝好依恃,更是深入浅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渠道。行走在历史的沧桑之中,感知着千百年来的文化风景,沉潜往复,从容含玩,那绝对是浸润人心的舒爽和清朗。苏辙说,“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这里的“适意”,其实就是外边风景与人心需求的调适。苏轼诗曰“诗酒趁年华”,说的就是这样的物我“调适”。
如今的风景区,能够允许游客以诗换票,说明已经意识到文化与人的互动,且已经采取措施实现双向奔赴。这当然是好兆头,也会更好地激发游客的热情。毕竟,文化虽然属于内心,但外部的刺激能够让文化更广泛地触达内心。更不要说,这種自带挑战性与趣味性的活动,也很容易在互联网上传播,从而提升景区的曝光率,吸引更多游客。
当然了,从创新层面讲,各地除了“抄作业”外,似乎还应多一些办法。即便从诗文入手,也不应只是止于“背诗免票”,而可以更多一些互动设计,持续提升游客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