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颖君
“我早就告诉过你,别做那么多没用的事情。”
手中的铅笔啪地折了,在白卷上渗出一串碳墨。高悬在考场正中的时钟凌厉地俯瞰着,指挥分针和秒针轮换撞着齿轮。
无奈地,我以默叹回应时间的裁决。作为参考的玩家,与试卷辗转这么多年,对于期末考试这场游戏的规则,我已然心知肚明。可下笔仍无力,对答亦仓促,无以应对、无处遁形,时间细细簌簌从群魔乱舞的笔尖遁逃而去,最终形变为两三个数字,权当阶段的审判。
我不擅长考试,那是显而易见的。可我不擅长应付权威,那更是不言而喻。不然,怎会竟如此轻易地,被来自母亲的一句话鞭笞得动不去笔呢?
敞亮的教室里满是沙沙的作答。眼前的题目不甚明朗,无数雾霭在脑海飘徊。
那么,如您所言,什么是有用、什么是没用?考出好成绩就皆有用,一个孩子为其热爱所付出的心血便为无用?那些对人性的研究、对绘画的坚持、对文字的探索、对领导力的培养,在这社会的管理体制之下,价值尽失、无所用途?
哐地一下,时间敲下了它的法槌。一卷卷题纸朝前滚动,飞翻得好似冬日逸散的雪花。人群涌动着出去了,我拾着断折的铅笔,追在人群乌压压的尾巴后面。穿过幽暗的走廊,阳光正停在枝桠。万物一下子耀目起来了,一切都如此金灿,像迎来新生般舒展。
再回过神来时,人群早不见了,只有空空的一具我,杵在空空的一片广场上。
我忽而耻恶起这具躯壳来。到底是存在在了世界上,到底是以高大的身躯暴露在了阳光下,却到底是做什么都是错误。
那么,这具躯壳到底是为什么而存在呢?
可是,耻恶自己算什么本事呢?空想怕是只能证明我之无用的吧。
哪怕喊出了这样的声音,风也只单单地转溜着打圈,并不把什么东西送向远方。于是那些真实的话只好掉在脚边,变作连片迷茫的脚印。
一段时日后,我从学校回了家。虽是走起来了,但要是探寻自己为何存在,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0岁的年纪,就这么安生在象牙塔中,一切好像还未开始,一切好像又都开始了。
我想,每个人都要经历年少轻狂,才明了四海浮沉。与久别的好友千里传音,谈及梦想,当初那个我熟识的少年,如今为了理想,渐从意气风发至风尘仆仆。她只是苦笑了几声,铿锵顿挫中不复单纯稚气,却多了些沉重悲慨。
“也就是在极度痛苦中挫骨扬灰吧。”
从象牙塔的窗户里,她带来了些许风尘,我于是知晓外面的世界正风起云涌,宽广而险峻,危机四伏又机遇丛生。被暂时的温柔乡环绕的我,得以从美好中醒来,混杂着惧怕与渴望,将目光置于长远的整个人生。
我想成为怎样的人?我到底是为什么而活着?余下的五六十年,短短的一万多天,我的整个人生,要怎样才不会虚度存悔?
何其有幸,在探寻答案的路上,又得贵人相助。时值北国初雪,南方的常青树也为这凛冽的寒潮所震慑,纷纷抖了叶子,屈从这来自气候的权威。我亦瑟索在暖裘中,听那小小电子设备中的振聋发聩。老师的声音不大,却丝毫不逊于考场中的时钟。同为审判的力量,同样撞击着心灵,却由内而外地迸发着觉醒的智识。
“天不生无用之人,你来到这个世界上,一定有你的人生使命。”
我于是懂得,母亲之指责,乃局中之言。同为深陷于生存游戏之人,母亲为了共同的生存利益,不得已期望我做“有用”之事。而安于象牙塔中的我,不觉生存之危,只惯性地服着母亲的权威、沿着她的思维,亦如那常青树屈了冬的寒冷而落叶般,不知不觉便陨了光芒。
一方面是好意的向下拖拽,另一方面是启智的向上托举。二律背反的两股力量相互制衡,又该如何调整?
思考没有头绪的时候,便一个人逃去楼下散步。孩童的笑闹、鞭炮的砰炸,在阳光和煦下格外单纯。只是单单望着,嘴角便止不住地上挽——曾几何时,我也是这样无忧无虑的孩子,带着真诚的心拥抱世界。
我慢慢地回忆起不久前零碎的时光。过去的一岁如长夜漫漫,我为情感上爱而不得而消沉,为原生家庭创伤而抑郁,对身体病痛漫不经心。可如今我看到光的影子了——每遇一次挫折,便从中体悟些什么:识人之法、家庭教育、人生目标,每一分思考,每一次体悟,都成为蜕变的契引,其中都藏着我理想的模样。
凛冬会不会再来?眺望遥遥伫立的未来,我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在这一切都尚未成型的20岁,人生的意义就像回南天里的水雾,冷暖交织着摸不住形状。也许冬天是会再来的,因为四季轮回之律永不改变。也许人生的意义也是阶段的,就像万物彼此依存、互为消长,低潮与激进都是生命的常态。
然而变数亦暗示着可能,既然醒了,便不必再拘于牽绊。正如鲁迅所言,不必等候炬火,就令萤火一般,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在那个阳光遍地的广场上,无论哪个方向都有通往未来的路——何必为无比局限的一句话所困呢?
每个人最初都是全能自恋的孩子,而最终也都经历时间的磨洗,变得圆熟自持,成为自己理想或是不理想的形象。过去的一切是你的基石,但那并不能决定你的人生。人生的意义永远在于,在余下的生命中,生而为人的你,选择活出怎样的姿态。
我回望窗外的枝桠,前几日光秃的枝桠,已然蹿跃上了几抹绿影。要不了几日,便会重回葱郁,森森然带来春的气息。
于是定了决心,为整个人生整装待发。
伴着春的脚步。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