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美 王仲伟
摘 要:阳江市海陵岛传统村落在乡土文化、民居建筑、装饰等方面受广府文化影响,同时结合其地理自然环境及文化要素逐渐形成其地域性类型及特质。对海陵岛传统村落的民俗文化景观、村落景观格局和民居建筑形制进行研究分析,深入阐释其乡村原生空间中景观形态演绎和美学特征。
关键词:海陵岛乡村;原生文化空间;乡土建筑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2年度一般项目“图式语言视角下珠三角传统村落的景观机理研究”(GD22CYS03)阶段性研究成果。
对乡村聚落的文化、衍生、格局、建构等多层面的探索,有助于提升乡土营造中设计师对乡村建构文化的审美认知,促进乡村设计路径的探索和改造模式的形成[1]。在乡村聚落更新中,一些具有乡土特色的民居往往难逃废弃和拆毁的命运。这些逐渐消失的村落肌理和房屋建构保存着地域环境中朴素的建构智慧,它们是乡村文脉最后的根基。以它们为重心的乡村聚落探索,是对乡愁文化根的守望,更是对新农村追根溯源和未来发展的导向。
一、海陵岛地理及历史
海陵岛隶属于广东省阳江市,位于阳江市西南端的南海北部海域,是广东省第四大海岛。地处南亚热带,四面环海,四季如春,其主岛面积105平方公里,主岛岸线75.5公里。现辖海陵镇和闸坡镇,岛上有5个居民社区、19个村委会、132条自然村(如图1)。海陵岛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海岛”之一。
海陵旧名螺洲,又名螺岛,因岛上遍布丘陵山峦,貌似海螺而得名。据史料记载,从明代起,海陵岛一直被作为沿海军事设防重地。199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岛上有海陵、闸坡两个镇(如图2)。居民族群主要包括从福建迁移来的陈氏族群及疍家族群,分别位于海陵镇和闸坡镇,历史久远的传统古村落以陈氏族群为主体。根据《海陵镇乌石村族谱》记载,海陵陈氏开基始祖为福建莆田兴化府知府陈瓒之子陈若水,从他宋朝时初来海陵开始,方有海陵陈氏古村落。
二、海陵岛民俗文化景观
海陵岛濒临大海,拥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除宋太傅张世杰庙址和陵墓、古炮台、镇海亭、北帝庙、灵谷庙、观音岩、新石器文化遗址等名胜古迹外,还有大角湾、马尾岛风景区、十里银滩风景区及金沙滩风景区。海陵岛在相對独立的地域范围中,形成了一些具有海洋特色的民俗文化景观,如龙舟节、外嫁女回乡节、风筝节、渔民开渔节、拉地网等。
(一)龙舟节及风筝节
每年五月初五,海陵岛都举行龙舟赛,沿海地区在海上扒艇仔,不近江河的地区则舞旱龙庆祝。龙舟一般长30多米,坐挠手50人,船头有一名锣鼓手,以壮船威。龙舟扒完后,被藏在河(湖)边,至第二年四月才又挖出来,初一至初四为小扒(分赛),初五为大扒(决赛)。 而阳江风筝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与山东潍坊风筝形成“南江北坊”两大流派,为中国南派风筝杰出代表。海陵岛因滨海的良好环境也形成了风筝节的文化景观,每年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这里都会举行盛大的放飞表演。
(二)渔民开渔节
开渔节是为了节约渔业资源,同时也为了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而诞生的一种文化搭台交际唱戏的节日庆典活动。海陵岛有闸坡、平章两个重点渔港,渔民在开渔的日子集中起来举行祭海仪式、开船仪式、渔家婚俗大演示等活动。祭海仪式是一个祈神祝福的活动,其中颂祭文、奏祭乐、献祭果、敬祭酒、放海生,除了祈求平安丰收,更增添了回报大海、倡导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开船仪式上锣鼓齐鸣、千帆竞发的壮观场面,充分展示了渔民敢立潮头、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和渔区文化中恢宏刚健、大气磅礴的精神底蕴(如图3)。
(三)拉地网
拉地网是海边渔民一种传统的浅海捕鱼方式。由两艘渔船保持一定距离在海中布下巨网,再由沙滩上的人们将巨网两端的总纲拉上岸来捕捞鱼虾。几十位渔民一起合作参与拉地网,同时齐唱“拉网小调”,形成生动多彩的海洋文化景观(如图4)。
(四)外嫁女回乡节
这几年海陵岛还形成了一些新的民俗节日,如外嫁女回乡节。每年正月初六,外嫁出去的女子都回乡探望父母,并集体自发摆酒席庆祝。外嫁女统一穿地域特色的服饰,挑灯打伞绕村一周,最后摆酒宴和晚会庆贺。如图5为海陵镇南安村几百名外嫁女过节的场景,村委会悬挂 “乡亲迎接弄清厚意聚天伦”“姊妹回家耿念深恩报父母”等条幅。
(五)唱山歌
海陵岛山歌形式多样,山歌的意义和用途各有不同,如“跳禾楼”这种古老的斗歌意在祈求农家丰收,还有妇女祈子的“跳花枝”、新婚闹洞房的“打堂梅”以及疍家的咸水歌“对叹”等,都是具有浓郁地方文化色彩的活动。
三、海陵岛传统村落景观特征
关于村落形态及类型的研究已非常丰富,如赵之枫先生按村落形态特征,将村落划分为带形村镇、团块型村镇、散列型村镇三种[2]。根据村落基址环境将岭南村落划分平原型、山地型、滨海型三种类型。司徒尚纪在《广东文化地理》书中根据村落平面形态分为“组团状、长条形、阶梯状、丁字形、弧形、自由状”等多种形式。海陵岛共有5个村民组,自然村落132条。其中保存相对完整的传统村落有10条,村落多建于明清时期,以陈氏村落为代表。
(一)村落格局分析
管彦波先生指出:同一地理单元内的民族聚落既有基本相似的区域特点和水平空间分布的规律性,又会呈现出立体分布的差异性[3]。广府地区于同一地理环境中,村落因受地缘形貌、文化传统、血缘关系等因素的影响而表现为明显的差异性。海陵岛乡村格局延续了广府典型乡村布局的特征,以棋盘式布局为代表。棋盘式布局主要体现为民居前后按次序排列,形成前后规整、左右并列的布局模式。民居前后留有40厘米的间距,形成每户之间的空隙,而左右一般形成1.2~1.5米的过道,形成纵向交通空间。而根据不同村周围的环境关系又呈现为不同的地理格局,典型的有环山岗格局、鱼骨状格局、团块状格局三种形式。
1.环山岗格局
白蒲村位于海陵岛中心区域,横串敏捷大道,北临石塘村,南靠桥头村。村落依靠背后小山岗,面向大水塘,形成背山面水环山岗型村落。水塘前面是大片稻田,构成“山—村—塘—田”的典型传统村落序列布局(如图6)。民居前后保留40厘米间隙,左右留1.2米距离,道路沿山岗从高向低倾斜,形成以水塘为核心的环状纵向布局。巷道顺应由高渐低的地势,也有利于排泄雨水入塘,而水塘除了建构风水局的作用外,也形成洪水蓄水和灌溉农田的现实作用。
2.鱼骨状格局
村中主干道穿过村落中心区域,两侧多条次干道垂直于主干道排列,形成类似鱼骨状的格局。如位于海陵岛北部的硬路村,整个村落被中间的主干道分为两部分,村落纵向巷道垂直于主道路,形成顺应主道路走向的密集排列模式(如图7)。
3.团块状格局
内部多组团构成,各组团因各自地形或道路关系形成多朝向的交错布局。双丰村、乌石村的格局布局中,靠近山岗部分民居顺应山岗形成东西向布局,而靠近南部、靠近道路及靠近水塘的民居因环境关系形成南北向,因不同团块混杂形成村落的内部格局(如图8)。
(二)公共空间特点
海陵岛乡村景观带有明显亚热带景观特征,村落为了不断抵御水患和台风的影响,将村落附近低洼地挖沙造塘,并种植不同的经济作物以发展农业。村落外围景观主要由鱼塘、果林、农田组成,内部公共空间由榕树空间、风水塘空间、街巷空间、庭院空间及小广场构成。村落整体开放度较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以及私密空间之间的关系较模糊,这些模糊的界域正是村落丰富的交往系统的物化体现。
1.风水塘滨水空间
因岛内多山,村落多依山脉随行布局,不拘泥朝向。村前多修设水塘,在迎合风水布局观念的同时,水塘也成为重要的游憩空间。水塘有矩形、半月型等形状(如图9)。
2.街巷空间
在紧密的棋盘式布局中,横巷宽40厘米,纵巷宽1.2~1.5米,横巷不通行。在宽舒的棋盘式布局中,横巷与纵巷宽度基本一致。在纵横街巷中,空间相对单一,序列感较强(如图10)。村口空间一般以大榕树作为标志性植栽,形成榕荫小广场。村中有古水井,庭院由三间两房围合为独立式小天井,天井以石材砌筑,中间有水井。
(三)海陵岛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特征
1.空间格局的均质性特征。
相对于广府传统村落中的梳式布局特征[4],空间布局体现出随机性特点。在较长的历史发展中互相影响和磨合下自然形成村落的肌理形态。因此这种格局没有过多规划痕迹,边发展、边协调逐渐生成的。村中虽然存在布局太过紧密的自发性弱点,但因村落布局不必非要履行程式化的观念和标签,如中轴线等,也因此其街巷反而形成自由、自然的有机特点。
街巷格局的自由布局特点,使村落的布局没有明确的中心点,需要参照聚焦的核心区域和目标指向。村落各个局部景观虽有明显的差异,但因其空间相似性和无中心性特点,表现出各局部之间地位的均质性。村庄甚至没有明确的入口和起始点,从多个路径都可进入村落。人于村庄的任何区域的观览都经历着街巷等景观节点,空间观览过程是游离性和无目标性的,甚至村落的边界也变得模糊,这些特性带给人放松、平缓、自在的心境。村落中的街巷没有明确的起点、进程、高潮和尾声,随着地形条件和建筑的变化形成了丰富的空间序列。
2.时间因素下的观演性特征
街巷以线性形态连接起路口、民居、水塘等多重景观节点,成为通向这些节点的空间引导。街巷首先表现为水平方向的变化:自然弯曲的街道展现在观者面前的是无数的倾斜面,人的视线不能望穿至街巷尽头而增加对未知空间的想象,自然随之转折。其次表现为垂直方向的变化:随着地势的落差,人之审美感受也起伏变化,台阶、斜坡等交通符号增强了街巷中的运动节奏和速度。人于街巷中进行观察从而引发时间、顺序、隐现的问题,运动将时间空间联系起来,构成连续的图画。由街巷引发的景观总是未知的,因时间因素的介入,加之光线变化产生丰富的空间体验。
四、海陵岛传统村落建筑特征
海陵岛乡土村落因地域乡土建筑的大量存在而展现出清晰的乡土建构发展脉络,丰富的建筑类型因源于共同的原型演化而具有极大的关联性和相似性。“我从哪里来?奠定了乡村建筑发展的历史语境及逻辑起点”,通过对建筑原型的梳理,找寻出建筑类型演绎的原点,是探寻乡土建筑演化规律和建構营造系统形成的有效途径。
(一)格局特征
田银生教授提到广府民居形态演变的因素:“民居形态演变主要受人口集聚程度、家庭构成模式、建造技术及审美风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在社会不平衡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推动了民居在总体布局、单体平面形式、高度层数以及立面风格等方面进行相应改变。”[5]
海陵岛地区的乡土建筑格局受广府传统民居形式影响,表现出与三间两廊相似的格局形式(如图11),但因其地域特点又演化出多种形态和装饰特点。村落的历史建筑按其格局类型可分为四种:院落中心对称式、三间两廊式、横纵交接式、中西结合变异式。这些房屋多建于明清至民国期间,每种格局及构造装饰都有其独特性,又相互联系,形成相对完整的乡土建构系统。
1.类型一:庭院中心对称式
庭院对称式是海陵岛最具代表性的房屋类型,一般以庭院为中心,院门正对主屋。房屋围绕院落天井为核心左右对称分布。主屋一般为1~2层,横向分为三间,中间厅堂,左右两侧为卧房。主屋两侧分别对接两间小房间,靠近院门小房间一般作为杂物间和厨房,并留有侧门通向外面(如图12)。天井比房屋地坪低10厘米,多为长条石铺地,一侧有小水井。大部分庭院中心对称式为坡屋顶,正屋屋脊高出两侧小房间,有些房屋在此基础上基于晾晒的需求,将靠近院门的两侧小房间改为平屋顶,向前方出挑1米左右,形成了既有较小的院落天井,又有屋顶平台的晾晒空间(如图13、图14)。
2.类型二:三间两廊式
三间两廊式继承了广府的传统民居格局,但其主房与侧房的比例差较小,并发展出双侧房的大型两廊形式。三间两廊入口左侧为灶台,右侧墙面设计凹位装饰为神位(如图15)。另外,广府地区的三间两廊因户与户之间前后连接,因此只有三面外墙,侧入口的门面及房屋的山墙成为主装饰立面。而海陵岛的民居格局之间保留40厘米左右的间距,形成独立的单元体。堂屋正对的院墙往往成为重要装饰墙面,这面墙或者是平顶檐口墙,或者形成多层跌级墙面。在拓展型三间两廊格局中,因天井较大,往往在院墙上斜搭一段顶棚,以形成阴凉空间(如图16)。
3.类型三:纵横交接式
纵横交接式格局,以横向的主屋对接纵向的次屋组合而成。其平面格局与院落对称式接近,但两侧厢房以大屋顶覆盖,没有院落。视房屋大小,主屋小则二间,大则三间。因为没有天井,内部采光较差,屋前屋后出现的窗子较多。另外,入户从侧面进入,主屋与次屋都有侧门(如图17)。与此户型类似的是另一种形式,即在格局基本一致情况下,将纵向房屋的坡屋顶整体变为整块平屋顶,同样在平台上形成晾衣服、晒谷物的小空间(如图18)。
4.类型四:混合变异式
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在海陵岛村落中有些地主大户建房时开始在建筑中融合西方的建筑元素,结合本土的格局而形成混合变异的民居风格。如图19、图20为硬路村的“地主屋”,屋主有留洋的背景,将传统单层房屋改为两层,平面仍为中间厅堂两侧卧房的三间格局,但其在主屋前附加了西式的柱廊和二层大飘台。主屋仍为传统形制风格,而柱廊则为西式装饰形制,构成中西结合的变异形式。
(二)民居装饰特征
1.屋脊装饰
房屋以墙体作为承重,屋面形成木梁承重结构,檩条搭建于两侧山墙上,檩条上纵向铺设椽条,椽条上顺势铺盖土瓦,屋面上方以屋脊以抹灰线条装饰或舟脊造型(如图21)。
2.墙体
海陵岛民居材料主要有青砖、土培砖、石材、红砖几种类型,其中青砖房、石头房、土培房多为明清和民国建造,红砖房多形成于建国后。还有些房子在历史演变中形成石材、土砖等多种材料混合建造而成(如表1)。两侧山墙屋脊为坡屋顶,沿着屋脊两侧有抹灰装饰线条。无论是青砖墙还是土砖墙,其墙基1.2米高度多为石墙基。包围内部房屋和院落的山墙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为平顶式院墙,墙头有线条装饰;另一种为有两级落差的外墙,墙顶有舟脊形装饰造型。平台护栏多嵌入混凝土花格装饰,形成通透的视线效果。
3.门与窗
民居院门分为正面入门及侧面入门两大类。院门皆为双扇对开,为松木或杉木门,块石门槛,门顶有木悬梁装饰,木装饰上是石材过梁,并有屋瓦修饰(如表2)。
五、结语
海陵岛村落建筑基本延续了广府传统乡土建构风格,以三间两廊格局为基础,根据当地的地理气候和生活习惯而作演变拓展,形成了中心对称式、纵横交接式等新类型,而每种类型又从屋顶、阳台的形式再作变化,甚至有些建筑受西洋风格的影响产生中西混合的形态,构成多元化的民居类型。乡村的家庙、祠堂多位于村落的外围一隅,不同于广府地区以祠堂为中心的布局模式。其乡土建筑的装饰系统相对于广府建筑略显简易朴素,如缺乏复杂的彩绘、石雕、砖雕等形式,只在门面、墙头、窗楣等局部进行简易装饰,如围墙上的舟脊、递进式山墙、各类门窗造型等也呈現出与广府建筑相异的独特特征。整体来看,海陵岛传统村落受广府文化影响的同时又融合粤西及疍家文化展现出其独特文化景观,受海洋气候及地理因素的影响,其民俗特色、建筑格局及装饰形制更多展现出朴拙、纯粹的乡土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王仲伟.乡村审美视角下乡村风貌营造策略研究——以珠三角地区乡村为例[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8.
[2]赵之枫.传统村镇聚落空间解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90.
[3]管彦波.论中国民族聚落的分类[J].思想战线,2001(2):38-41.
[4]陆元鼎.南方民系民居的形成发展与特征[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
[5]田银生,张健,谷凯.广府民居形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古建园林技术,2012(3):68-71.
作者简介:
陈亚美,硕士,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教师。
王仲伟,博士,广东财经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