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泰 李烨 王佳颖
春天的脚步悄然而至,万物复苏,大地焕发出无尽的生机与活力。在这充满诗意的季节里,大自然披上了她绚丽的彩衣,仿佛一位准备参加舞会的优雅女士,散发着迷人的光彩。玫瑰、牡丹、桃花、槐花……纷纷登场,争奇斗艳,好不热闹。除了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花朵外,金雀花以其独特的形态和色彩,为这场视觉盛宴增添了一抹幽雅。本文将带您走进这片花的海洋,走近金雀花,感受春天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
一、基本介绍
金雀花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植物,古往今来,其独特的形态和色彩深为人们喜爱,其所象征的谦逊与优雅也受到广泛的赞誉。在明代《群芳谱》中,金雀花被如此描绘:“色黄,形尖,旁开两瓣,势如飞雀,甚可爱。”其花形如同振翅欲飞的雀鸟,也有人觉得它更像展翅的雉鸡,因而得名“锦鸡儿”。在现代植物学分类中,古文献中所称的金雀花可能涵盖了豆科锦鸡儿属的多个物种。其中,锦鸡儿作为这类植物的中文正式名称,已被广泛接受和使用。
金雀花的主产区包括河北、山东、陕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云南等省份,各地对它也有不同的俗称,如阳雀花、娘娘袜子、酱瓣子、斧头花等,反映了地方文化的多样性。
根据《中国植物志》的详细描述,药师将其生物学特征总结如下,以便大家更好地在野外辨识这种植物。
(1)形态:灌木,高1~2 m。树皮深褐色;小枝有棱,无毛。托叶三角形,硬化成针刺,长5~7 mm;叶轴脱落或硬化成针刺,针刺长7~15 mm;小叶2对,羽状,有时假掌状,上部1对常较下部的为大,厚革质或硬纸质,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长1~3.5 cm,宽5~15 mm,先端圆形或微缺,具刺尖或无刺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
(2)花朵:花单生,花梗长约1 cm,中部有关节;花萼钟状,长12~14 mm,宽6~9 mm,基部偏斜;花冠黄色,常带红色,长2.8~3 cm,旗瓣狭倒卵形,具短瓣柄,翼瓣稍长于旗瓣,瓣柄与瓣片近等长,耳短小,龙骨瓣宽钝;子房无毛。花期4—5月。
(3)果实:荚果圆筒状,长3~3.5 cm,宽约5 mm。果期7月。
二、观赏价值
与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内涵一致,金雀花作为观赏植物的历史也非常悠久。早在北宋年间,金雀花就开始受到文人的关注—诗人宋祁在《金雀花》诗中称赞道:“齐名仙母使,写样汉宫钗。”传说西王母曾去汉宫会见汉武帝,临别时遗落金钗,诗中就将锦鸡儿与仙母之金钗相比。
到了明朝,锦鸡儿因鲜亮繁盛,被看作是象征升官发财的“富贵花”,红极一时。明代有位文武双全的王越,也曾以金雀花入诗,用落花形容富贵不长久:“侯门爱金雀,金雀颜色好……东风一飘零,不及涧边草。”
可以看出,人们对金雀花的喜爱之情自古及今延续了一千多年,不仅因为金雀花盛开时色彩艳丽、形态优雅、气质高贵,一片片金黄的花瓣仿佛是枝头上的金雀,美丽动人,寓意美好,而且金雀花喜光、根系旺盛且具有根瘤,能够在高海拔的林间空隙中生长,耐受严寒和抗旱,展现出坚韧、谦逊而内敛的品质。所以,将金雀花制作成盆景观赏,或用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水土保持都是绝佳的选择。
三、药用价值
金雀花的药用价值非常高:其根、茎、叶、花均可入药,在中医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也是现代药物研发的天然资源。《滇南本草》:“主补气补血,痨伤气血,寒热捞热,畏凉发热,咳嗽,妇人白带日久,气虚下陷者良效。头晕耳鸣,腰膝酸疼,一切虚痨伤损服之效。或煨笋、鸡、猪肉食亦可。”《本草纲目拾遗》:“和血祛风,亦入乳痈药用……解毒攻邪,能透发痘疮。”《百草镜》:“跌扑伤损:金雀花干研一钱,酒下。”现如今,《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8年版)》记载:金雀花味甘,性微温。归脾、肾经。具有益肺、健脾、活血消肿的功效。用于劳热咳嗽,气虚带下,小儿疳积,乳痈,跌扑伤痛。常用量4.5~9 g。
随着现代研究与技术的进步,相较从前,金雀花的应用范围已显著拓宽,《浙江药用植物志》补充了金雀花在治疗高血压、盗汗和牙周炎方面的功效。《安徽中草药》详述了治痈肿疮疡(锦鸡儿、野菊花各15 g,水煎服;另取锦鸡儿花捣烂外敷)及半身不遂(锦鸡儿45 g,柘树根、红藤各30g,水煎服)的组方。《河北中草药》中介绍了用于缓解风湿关节痛的药酒制作方法(锦鸡儿四两,白酒一斤,浸泡一星期,每次服半酒杯,每日服2次,连服数日)。可以说,金雀花是一味无毒性记载、安全有效的花卉中药。
四、食用价值
关于金雀花的食用,最早记载于明代的《救荒本草》—书中描述道:“欛齿花本名锦鸡儿花,又名酱瓣子,生山野间,人家园宅间亦多栽。叶似枸杞子叶而小,每四叶攒生一处,枝梗亦似枸杞,有小刺,开黄花。状类鸡形,结小角儿,味甜。”金雀花因美味而深受大眾喜爱,并衍生出多种烹饪方式。
比如,明代文学家高濂在《野蔬品》中提到:“春初开,形状金雀朵朵,可摘用:汤灼,作茶供。或以糖霜注酯拌之,可作菜,甚清。”同一时期,王象晋在《群芳谱》中也有记载:“春初开即采之,滚汤,入少盐微焯,可作茶品清供。”清代医家顾仲在《养小录·餐芳谱》中推荐:“金雀花,摘花汤焯,供茶,糖醋拌作菜甚精。”其中,金雀花炒鸡蛋是最受欢迎的菜肴之一,其香甜可口,被誉为“山林姣香”;民间也有“吃了金雀花,眼睛不眨巴”的说法,暗示其舒肝明目的功效。此外,金雀花三鲜汤、金雀花炒火腿、金雀花炒腊肉等也同样美味。可见,金雀花还是一种难得的食疗佳品。
研究人员对金雀花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发现其蛋白质含量是黄花菜的2.9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平均含量也高于黄豆芽、绿豆芽、扁豆等,铁、锌、硒、维生素C、维生素E的含量远超其他蔬菜,并且含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研究人员还对云南昆明富民县产的金雀花进行了营养成分测定,结果显示:金雀花鲜品粗蛋白含量为4.2%,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等,且重金属、亚硝酸盐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进一步证明了金雀花的食用安全和营养价值。
金雀花的魅力在于其独特的形态和色彩,也在于其深入人心的药用和食用价值。人们对金雀花的喜爱,促使科研人员积极探索并开发出多种金雀花相关产品,如低糖型金雀花复合果酱、金雀花饮品、金雀花罐头等。这些产品不仅丰富了市场,也为金雀花的食用价值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金雀花依托丰富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将继续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