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党的学风建设重要论述的三维贡献*

2024-06-01 13:31彭健斌徐功献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学风本领马克思主义

彭健斌,徐功献

(赣南师范大学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江西 赣州 341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1]407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都重视全党的理论学习,都始终强调加强党的学风建设。要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中国共产党必须通过加强自身的学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我们党坚守初心使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2]64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学风建设,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与战略高度上对党的学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加强党的学风建设对管党治党的重要作用,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党的学风建设的主题方式,有效指明了新征程上加强党的学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价值论贡献:创造性指出加强党的学风建设的重要作用

“没有全党大学习,没有干部大培训,就没有事业大发展。”[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将对加强党的学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提升到新的水平。

(一)永葆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的关键环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加强党的建设,就是要同一切弱化先进性、损害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祛病疗伤,激浊扬清。”[4]只有强化党的学风建设,才能增强党自我革新、自我提升能力,与一切有损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问题与现象作斗争,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党始终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无产阶级政党。

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是“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5]的重要保证。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要坚持以学风建设为关键环节,加强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清除一切消极因素,不断创新执政理念,增强执政能力。当前,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依然存在,党员基数大、结构多元,党员思想上一旦有所懈怠,无产阶级立场就可能受到错误思潮的侵蚀,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会受到威胁。因此,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要加强党的学风建设,弘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在思想上站稳无产阶级立场,在理论上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

习近平认为,党的学风建设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关键。首先,党的学风建设使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作为行动指南,密切结合中国革命与建设、改革的实际,不断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使党在面对各种挫折时能够及时自我纠正,通过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增强执政本领,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保证党的先进性。其次,学风建设可以激发广大党员始终保持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学习中坚持对主观世界的改造。党员除了要有无产阶级立场,还应当有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思想上的“清醒剂”。有了科学的思想理论指导,才能够科学认识问题,自觉抵御错误腐朽思想的侵蚀,保持党的纯洁性。

(二)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学习,“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6]53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内在要求,其有效方式是加强党的学风建设。

从历史脉络上看,党始终将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紧迫任务。党对于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实践始于延安时期的整风运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继承和弘扬党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优良传统,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上升为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新要求。

习近平认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应具有的科学理论武装、世界眼光以及创新精神等,都可以通过加强党的学风建设来实现。首先,强化科学理论武装离不开党的学风建设。思想建设是党的学风建设的重要环节,通过思想建设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铸魂”,筑牢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成果加强党的思想武装。其次,党员的理论思维改造离不开党的学风建设。目前,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交相演进中,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主体力量,必须以宽阔的辩证眼光多掌握一些科学知识,以深邃的战略思维多了解一些国际形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复杂形势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与战略性。最后,实现理论创新离不开党的学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一个特色是富有创新精神,学风建设则是推动创新精神的重要条件。理论创新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坚持理论创新”总结为党的历史十个历史经验之一。因此,是否具有优良学风不仅事关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成效,而且事关党的理论创新的推进。

(三)完成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的强大引擎

习近平指出,学风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在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新征程奋进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少的障碍和矛盾,处理好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关键就是以学风建设推动党的建设,在实践中巩固与发展党和国家的事业,完成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

无论是革命战争还是现代化建设时期,学风建设都有力地支撑了党领导的事业蓬勃发展。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是一帆风顺的,从一叶红船到巍巍巨轮,党走过的道路是艰巨且曲折的,但党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能够指引中国未来的方向,始终将学风视为重要问题,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创造了百年发展的伟大成就。

习近平认为,马克思主义学风的一个本质优势就在于其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破解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站在现实来看,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我们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但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如何在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下,抵御来自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军事等方面挑战,守住初心使命,已经成为在第二个百年征程上对党的执政本领的考验。学风建设为党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以及方法,以此科学分析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提供了强大支撑。只有增强本领,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因此,党的学风建设为党坚定人民立场,实现党的使命任务提供了强大动力。

(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的应有举措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17新征程中,要用新思想引领新实践,用新实践引领新成就。

习近平强调:“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2]18-19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加强党的学风建设,在不断学习中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树立科学的理论学习观念,提高运用新思想破解新问题的能力,确保在复兴之路上能够始终保持科学理论武装。

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要结合新时代新实际学,结合新问题新矛盾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提出“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切身提高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7]的学风要求,并通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推动全党加强思想世界的改造,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特别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在执政兴国中把握其实践要求。习近平指出,思想理论的武装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需要久久为功的坚持。要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党的使命任务、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结合起来,将正在做的工作与新实践新要求结合起来,不仅需要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成果,还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加强思想武装,增强执政本领,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的不懈动力。

二、方法论贡献:创造性指出加强党的学风建设的内容要求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学风建设的“压舱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2]16党的百年成就历史已经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基是党的学风建设的根本要求,否则党的学风建设就偏离了马克思主义路线,丧失了理论基础的科学性。

党的学风建设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一百年来,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胜利已经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政治立场及思想精髓等,为党深刻把握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提供了根本理论遵循。因此,应深入学习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将其中的立场、方法以及观点融汇于治国理政的全部实践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主题进行了五次集体学习,其中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内容,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治国理政的重要性及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高度重视。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要应对的风险挑战更加艰巨,要解决的矛盾问题更加复杂。要在风云变幻之中系统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升马克主义理论水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实事求是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因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掌握置于重要位置,将坚持马克思理论视为学风建设的关键所在。

(二)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党的学风建设的“主旋律”

党的学风建设的核心是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问题导向”。[8]

中国共产党向来高度重视学风建设,除与不良学风坚持斗争外,还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是党在探索兴国强党征程上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能够不断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学风建设既要推动全党学习理论,又要运用所学理论正确解决发展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党的历史反复证明,什么时候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得好,党和人民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反之,党和人民事业就会受到损失,甚至出现严重曲折。”[9]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治国理政战略高度,为全党如何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在解决问题前,学懂弄通理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强大的思想武器,新征程上,面对的挑战、矛盾是全新而复杂的,要在时代洪流中抵御重大风险挑战,就必须学习马克思主义,以此作为化解难题的思想前提。二是善于“联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其价值,习近平指出,“能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10]30是马克思主义能否有效发挥其指导实践作用的关键。三是要坚持知行合一,“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11]理论联系实际,关键在于落实,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结合实际把事业干在实处。

(三)善于“全面学习”:党的学风建设的“定盘星”

学什么是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指出:“我们的学习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富有探索精神的,既要抓住学习重点,也要注意拓展学习领域。”[1]404唯有善于全面学习,才能善于解决问题,在新征程中交出令历史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首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10]535新时代新征程,要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理论武装头脑,时刻保持政治清醒,将党的科学创新理论转化为奋斗力量。其次,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国家法律法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党的活动的行动指南,国家法律法规是规范党员行为的红线,“这是领导干部开展工作要做的基本准备,也是很重要的政治素养。”[1]405再次,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蕴含着博大精深治世哲理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1]405最后,学习历史。“历史是最好的老师”,[12]无论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必须坚持学习“四史”,尤其是党的历史,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

善于全面学习不仅需要学习内容的多元与学习领域的拓展,还需要掌握增强学习本领的科学方法,二者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紧密联系的。一要真学。对于各类科学理论、工作知识,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做到真正入脑入心学,并将其内化为能够指导实际工作的方法论。二要苦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学习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治国理政没有捷径可走,理论学习也没有快车道,对于理论学习“不下大气力、不下苦功夫是难以掌握真谛、融会贯通的”。[13]11三要实学。要将学风搞好,学习就不能搞花架子,要将学习融入实际工作中,推动学习成效向工作成效的转化。总之,学习内容、领域的多元结构与学习方法的多种层次密切结合起来,才符合善于全面学习的内在要求,才能成为学风建设的“定盘星”。

(四)破解“本领恐慌”:党的学风建设的“着陆点”

加强党的学风建设,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要落到以学促用,克服“本领恐慌”,增强党的执政本领上。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领导决策的科学性,“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1]404

新时代党要领导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交出新“赶考”的满意答卷,就必须要增强忧患意识,清楚认识到本领问题对于治国理政重大问题的关键性作用。在“两个大局”背景下,发展形势与历史任务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如果全体党员不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对于学习浅尝辄止,对于理论疏于运用,导致一叶障目,在工作上遇到困难就容易产生“本领恐慌”。同时,应当看到“本领恐慌”不是抽象的、静止的,而是具体历史的、动态的,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与生产关系的结构性调整,我国面临的系列重大挑战、风险、阻力、矛盾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本领恐慌”存在于各个阶段。党的自身建设聚焦于执政兴国的实践之中,党的学风建设就要落脚于增强党的执政本领,克服党员干部的“本领恐慌”。

增强执政本领首要的是增强学习本领,既向实践学又向书本学,既向专家学又向人民学,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学风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在应对复杂形势、完成艰巨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要掌握各项工作本领,“最根本的本领是理论素养”,[14]要坚持理论结合实际,在实践中磨练本领。党的学风建设就是要使党员干部增强学习本领、理论素养,在学理论增才干中克服“本领恐慌”。

三、实践论贡献:创造性指出加强党的学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加强党的学风建设要牢牢坚持“两个结合”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0]19推进理论创新。加强新时代党的学风建设,应继续牢牢坚持“两个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探索加强学风建设的途径。

若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只强调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不谈中华民族的历史、不了解中华民族文化,那就丧失了中国“基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结合”命题是基于历史逻辑的理论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论断,其命题的提出本身就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优良学风,为党的学风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引。

一是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整体上把握其科学内涵,真正学精悟透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学习中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伟大力量,特别是其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导作用,将其作为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15]加强党的学风建设的有效性。二是要深入学习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从整体上把握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既要深刻把握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层次学习和把握这些成就和变革的主要原因及历史经验,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坚定信心和坚强决心;又要清醒认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学习和把握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的方式方法及价值取向,保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问题意识和底线思维。三是要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等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作为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号召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13]17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传统文化滋养,丰富党的学风建设的内涵。

(二)加强党的学风建设要完善党内学习的制度保障

习近平指出:“建立健全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学习制度,对于促进党员、干部学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政党建设具有根本性的重要意义。”[16]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学习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将党的学风建设推进到新的历史阶段。

党内学习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有其历史逻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通过党校与各级干部培训学校来组织党员学习,建立了一套多元化的学习制度保障体系确保党内学习的有效性。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针对党员数量增多,但党员理论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党中央探索建立了以提升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的理论知识水平的学习制度。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对于完善和落实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作出部署,并建立了上至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下至基层党组织集体学习的整套学习制度。

新时代党的学风建设在吸收和借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健全和完善党内学习制度。首先,完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聚焦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治国理政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刻体现了集体学习的全面性与针对性。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习近平高度重视,并将其纳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重要内容,这是建立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以来的重大创新,深刻说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性的认识。集体学习不仅进行集中授课,还有自主学习、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实现了学习模式的多样化。其次,以党内法规强化建设党的学习制度。2013年,《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指出:要“健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制度。”[17]并对学习制度、学风建设制度、学习考核制度等进行了新的规定。此后,党中央相继修订制定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等一系列党内学习的规章制度,推进党的学习制度更加健全、完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上率下,在历史经验中传承创新,不断使党的学风建设制度保障体系有所发展、有所完善。

(三)加强党的学风建设要强化学风建设的问题导向

习近平指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1]74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现实矛盾和问题,即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反复强调要加强全党大学习的根本出发点。

坚持问题导向是党的学风建设的历史经验。延安时期,针对教条主义这一主观主义表现形式对革命的突出危害,党中央在全党开展了反对教条主义的整风运动。邓小平指出,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实际,解决好改革发展稳定问题,就要清楚基本国情,以此为依据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现发展困境,破解实践难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我国发展起来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1]401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要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就要把握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根本性要求,不能脱离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个别论述。新时代新征程,如若各级党组织对于发展面临的问题没有清醒的认识,对于在实践中积累的新经验、新认识缺乏深刻的把握,就会在实际工作中犯主观主义错误。习近平要求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问题意识,认为党员干部时刻思考问题、想着解决好问题,“就会去学习,就会自觉去学习。”[1]407因此,党中央指出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坚决反对和纠正不良学风,反对教条主义。习近平指出:“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13]13既不能单纯地从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出发,将经典文本幻化为解决现实问题的灵丹妙药,更要警惕西方资产阶级理论,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当作灵药圣水。实用主义作为主观主义的表现形式之一,习近平对其持反对态度。虽然马克思主义理论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但实用主义对于理论的价值判断在于个人主观,而不是依据现实情况,习近平指出:“生硬‘裁剪’活生生的实践发展和创新”[13]14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学风建设就要以问题为导向,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真信真学真用,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这既是党的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新时代党的学风建设重要实践路径。

(四)加强党的学风建设要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抓好党的学风建设的关键。“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少数’,对全党全社会都具有风向标作用。”[6]544要做好党的学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就要抓好党的领导干部“关键少数”,以“少”促“多”在实际工作中学习,推动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当前,党内的学习风气与思想理论建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绝大多数党员能够发挥自身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各级党组织推动党员学习取得不少实效。但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有的干部学风不浓、玩风太盛。”[1]407领导干部学风不正的主要问题出现在对学习不够重视,往往谈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最普遍的现象是理论与实际相脱离,有的对理论熟悉,但如何将所学的东西运用于实际工作当中却是陌生的;有的凭经验办事,而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知识的学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抓“关键少数”,无论治国理政还是管党治党,都重视发挥“关键少数”的作用。在党的学风建设中,通过领导干部的带头示范带动党员真学、勤学、善学,避免迷、盲、乱。首先,中共中央政治局作为“关键少数”中的“关键少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掌舵手,是全党伟大事业发展的领航员。对于党中央的重大举措或要回应的治国理政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总是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专门研讨。2012年11月至2022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一共组织了84次集体学习,对各级党委领导干部起了重要的表率作用。其次,省部级干部作为“承上启下”的“关键少数”,他们的学风直接关系到地方治理,也直接影响地方党委的学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出席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对省部级干部的学风提出要求。再次,习近平多次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向中青年干部提出学习上的希望和要求。最后,其他在一线的党员领导干部,作为治国理政的基层骨干力量,他们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党委(组)理论中心学习组进行,作为领导干部就要领头学,领悟更透彻,执行更坚决,抓住这部分“关键少数”,更能直接端正全党的学风。

猜你喜欢
学风本领马克思主义
小透明,大本领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谁的本领最大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谁的本领大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
关于改进高校学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