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通胀预期缘何重要?

2024-05-31 06:26:38朱鹤
财经 2024年11期
关键词:共识货币政策预期

朱鹤

按照惯常的定义,名义利率等于实际利率加通胀预期,因此我们也可以说:长期(名义)利率=长期实际利率(预期)+长期通胀预期。从这个公式出发,我们可以把长期利率的变化区分为两方面原因:长期实际利率的变化,以及长期通胀预期的变化。

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等人就是从这个视角出发,用长期通胀预期下降来解释1980年之后美国长期国债利率大幅下行的原因。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为了尽快遏制通胀和通胀预期,美联储采取了快速加息的策略,不惜付出经济衰退的代价,终于在80年代成功让美国的通胀水平得到控制。

1980年之后,美国长期国债利率经历了长达20年的持续下行,这一方面来自美联储持续降低短期基准利率,但更值得强调的原因是长期国债利率中隐含的通胀预期出现大幅下降。也可以说,恰恰是由于长期通胀预期得到了较好控制,才给了美联储能够降低基准利率的空间。总之,长期通胀预期的下降是理解1980年之后美联储能够降低基准利率、美国长期国债利率持续走低的关键。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长期通胀预期大幅下降?美联储给出的解释是,由于货币当局坚守通胀目标制,这种行为帮助美联储确立了良好的市场信誉,最终能把在滞胀时期积累起的较高的长期通胀预期,逐步降低到美联储给出的政策目标水平上。

一旦市场主体相信央行有决心也有能力把通胀水平维持在目标水平上,经济主体的顺周期行为就会相对弱化,短期冲击对经济的影响也会更小,货币政策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是为什么伯南克和克鲁格曼都建议日本央行要“不择手段”地提高长期通胀预期的原因。

因此,在伯南克看来,货币政策最需要关注的既不是当期的通胀水平,也不是长期通胀预期水平,而是长期通胀预期是否能够被很好“锚定”在一个稳定的政策目标上。只要货币政策能够对通胀的变化采取及时且充分的应对,让市场相信央行会不惜一切代价把通胀维持在一个目标水平,那么市场就会自发向这个目标靠拢。

20世纪80年代,美联储通过成功遏制滞胀时期的通胀积累了美联储对抗通胀上行的信誉;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美联储又通过推出各种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积累了美联储对抗通胀下跌的信誉。当下,美联储则势必要通过快速加息,并做好“higher for longer”(在更长时间内维持高位)的准备,以维护过去30年积累下来的声誉。

反过来,如果经济主体的长期通胀预期出现了“脱锚”,即货币当局没有办法让经济主体相信央行会通过各种方式将通胀水平维持在货币政策的目标水平,那么通胀管理就变得更加困难,投资者也会在金融市场上表达这种判断。

学术观点

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未来展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张欣 宋雨鑫

“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格局、特征与趋势洞察”

《数字法治》2024年第1期

在我国《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的框架和指引下,未来可通过下列方式在人工智能治理议题上开展对话与合作。第一,明确人工智能治理合作的底线共识,以“旧金山愿景”指引中美合作新方向。要在人工智能治理领域实现中美合作共治,就要以共识为桥梁,在共识、共商、共信基础上构建政府间对话机制。第二,划定人工智能治理合作的重点领域,“以点带面”推进中美政府间对话机制建设。第三,强化人工智能治理合作的科研、技术交流,探索建立人工智能风险和安全问题的“二轨对话”机制。第四,推动科技企业在人工智能自我规制、行业自治层面的经验交流,完善自身软法体系和治理工具,以民间共识促政府共识。

关注度

上期新媒体关注度排名(5月6日-5月17日)

1   新国九条重塑A股

2   外資新布局

3   出海电商四小龙竞赛

4   医疗巨头看中的“小生意”

5   苹果生态攻防战

6   辞职入乡种地十年

7   新上市标准考验了谁?

8   A股逾万亿分红待发

9   如何更好地稳外资?

10 投行保代,告别黄金时期

资料来源:《财经》APP

猜你喜欢
共识货币政策预期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论思想共识凝聚的文化向度
正常的货币政策是令人羡慕的
中国外汇(2019年19期)2019-11-26 00:57:20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48
商量出共识
人大建设(2019年12期)2019-11-18 12:11:06
“猪通胀”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中国外汇(2019年22期)2019-05-21 03:14:50
分析师一致预期
分析师一致预期
分析师一致预期
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