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莎莎 连金金
案例:餐桌上的拉锯战
田宝5岁,吃饭问题一直让家人苦恼不已。晚餐时间,田宝含了满嘴饭,半天不咀嚼。妈妈催促她:“快点咽下去,吃这么慢,饭都凉了。看邻居家浩浩哥哥吃饭好,长得多壮!”田宝鼓着腮帮子说:“饭太多了,咽不下去。”妈妈生气地说:“咽不下去就吐掉!别吃了!”奶奶赶紧把汤端到田宝嘴边,说:“来,喝口汤就咽下去了,田宝最乖了。”爸爸不耐烦地说:“都这么大了,还要喂饭!不想吃就算了。”奶奶赶紧打圆场:“那怎么行!你看她吃得比妹妹还少,而且只吃白菜帮子,营养肯定不够,我再喂她吃点。”每到吃饭时间,田宝一家就会陷入“宝宝磨蹭—奶奶喂饭—妈妈催促—爸爸上火—奶奶护孙”的情境中,大家都感觉身心俱疲。
家长都希望孩子“吃得香,长得壮”,然而在对待孩子的吃饭问题上却存在不少认知误区。
误区 食量跟年龄呈正比
生活中,不少家长认为随着孩子长大,饭量也应该加大,就像案例中的田宝奶奶,看到5岁的田宝吃得还没有2岁半的妹妹多时,会觉得不合理。其实,儿童每天的进食量没有绝对标准,与年龄也并非呈正比关系,需要根据个体差异及具体情况而定,保证每日饮食营养均衡即可。
身体很智能,应按需进餐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身体本身是具有智慧的,能根据发展需求调整各项机能。人从出生到3岁被称为婴儿期和学步期,3-6岁被称为学龄前期,这两个阶段孩子的身体形态有很大不同。婴儿期和学步期儿童生长速度很快,对各类营养的需求量非常大;学龄前期儿童的“婴儿肥”开始消退,四肢更加纤长,头身比例更接近成年人。学龄前期儿童的生长速度要慢于婴儿期。案例中,田宝吃得比妹妹少,可能是因为两个人的成长阶段不同,这不能作为田宝没有吃够的指标。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儿童食量过大,身体质量指数(BMI)过高,可能导致超重或肥胖。近年来,我国学龄前儿童肥胖者的数量显著增加。因此,鼓励孩子吃太多,超过自身需求,反而可能引发孩子消化不良甚至肥胖问题。
误区 每样东西都必须吃
面对孩子的种种挑食行为,家长会产生焦虑情绪,担心孩子营养不均衡、不全面。案例中的奶奶也因田宝只爱吃白菜帮子而担心。其实,挑食是儿童常见现象,多与孩子的脾胃功能弱、味觉不够灵敏等因素有关,家长要理解孩子。
尊重个体,科学搭配
大多数孩子会对某些食材(如气味太重、味道特别、外形奇特、颜色不美观等)表现出抗拒情绪。在饮食结构总体均衡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喜好,多样化呈现食物,给予他们选择的机会并鼓励他们尝试。如,孩子不爱吃胡萝卜,家长可以用红薯、南瓜、菠菜等同样富含胡萝卜素的蔬菜代替,既保证了营养的全面,又照顾了孩子的口味。
有的孩子对于食物的呈现方式有强烈的仪式感和惯例,如只吃以特定方式烹饪或摆盘的食物,这可能是因为孩子处于秩序敏感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最终会脱离这类行为的限制。也有一些孩子喜欢新奇感,家长可以在餐具的选择、食材的摆盘等方面多花一些心思。如,将多种蔬菜和肉类切碎,跟米饭混在一起,做成五彩饭,再用花瓣形的碗装起来压实,倒扣在盘子里,做成花瓣饭。适当的改变会让孩子在吃饭时有新鲜感,更为愉快地进餐。家长应意识到:吃饭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而不仅仅是满足生命活动的手段。
误区 吃饭磨叽需要被教育
很多人认为,孩子吃饭磨叽、不认真,是在挑战父母的权威,需要被教育,否则时间长了会养成坏习惯。其实这样的看法是较为武断的。案例中,妈妈让田宝“咽不下去就吐掉”,爸爸则表示“不想吃就算了”,他们的处理方式看似开明,实则是在向孩子施压。他们只看到了孩子含着饭不咽下去的结果,却没有耐心地去探寻原因。而奶奶包容、忍让的做法看似站在田宝的一边,其实是在不遗余力地“填鸭式喂娃”。家人的教养观念存在分歧,会让田宝的进餐规则变得模棱两可,摇摆不定。
达成一致,及时调整
田宝妈妈表示,她多次观察田宝的进餐行为,发现田宝只有在吃饱了或者被喂得太多时才“消极抵抗”——把饭含在嘴里不咀嚼。于是,妈妈、爸爸、奶奶进行了交流沟通,达成一致意见后对田宝的进餐作出了调整。
1.将盛两次饭改为一次盛够。以前怕饭烫,家人会分两次给田宝盛饭。而田宝吃完第一碗时会认为已经完成用餐任务了,再吃第二碗时会呈现出消极、被动的状态。调整后,家人一次性给田宝盛够,解决了田宝抗拒吃第二碗饭的问题。
2.由孩子自己决定用餐量。以前,家人给田宝添饭、夹菜过于频繁,导致田宝被动用餐。调整后,家人不再随意给她夹菜、添饭,而是由田宝自己决定用餐量。事实证明,孩子掌握了主动权,将“要我吃”变为“我要吃”,进餐动力更足了。
3.取消喂饭。以前田宝不想吃饭时,家人怕她没吃饱总会再喂几口。调整后,只要田宝说吃饱了,家人便不再要求她吃,也不再喂饭。一开始,奶奶会担心田宝吃不饱,但一段时间后便打消了顾虑,因为奶奶发现,田宝会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用餐量。
误区 拿别人家的孩子做榜样
教育孩子时,我们难免会提到“别人家孩子”,初心或许是想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更好地激励孩子成长,但如果经常这样表达,会让孩子感到反感,觉得自己比别人差,影响自信心的建立。性别、年龄、运动量、个人体质不同,饭量自然不同。案例中,妈妈对田宝说“你看浩浩吃饭好,长得多壮”,这是典型的别人家孩子比自己家棒的表述。
悦纳孩子本来的样子
以进餐为例,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不断提高,一开始只要孩子愿意张嘴吃饭就好,后来希望他能独立吃饭,再后来要求他吃得又快又好……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是没错的,但如果要求不当,会让孩子产生挫败感,从而对吃饭失去兴趣。
心理学上的皮格馬利翁效应(也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或期望效应),指成年人的期待会切实改变儿童的行为表现。如果教师或家长对孩子保持信任,给予足够的肯定、鼓励和欣赏,无论是进餐还是学习,他们都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反之,如果经常打击、贬低儿童,那么孩子就可能会变为习得性无助。家长应接纳孩子当下的状态,尊重孩子真实的表现,由衷地相信孩子、悦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