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科学课上的一次实验,美术课堂的一件手作,劳动课的一项成果,都可以让你成为一名耀眼的创客。
保持一种状态:放松、惬意、自由。积极参与,玩出创意,当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创客团队,世界将因创造而精彩。
书写创客经历,分享精彩体验,面朝创意之海,便可春暖花开!
生活小帮手——自动浇灌器
文 / 彭湃哲 湖北省武汉市光谷实验小学
我们一家计划去外地旅行,妈妈问:“出去一个星期,阳台上的植物怎么办?”农田里有自动浇灌器,我可不可以制作一个家庭浇灌器?
利用所学知识,我动手用水泵、电源、导线和开关制作了一个灌溉器。拼接完电路后,我发现有一个大问题,接通电源后,水泵会一直抽水浇花,这样植物很快就会被淹死。
我向科学老师请教,她告诉我可以安装传感器检测装置。传感器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声控灯就是安装了声音传感器。“做自动浇灌器需要什么样的传感器?老师来考考你。”我想了一下,做一个自动灌溉器,需要一个测量土壤干湿程度的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科学老师肯定了我的答案。
有了方向和目标,说干就干。我将水泵、电源及开关、湿度传感器以串联的方式用导线焊接起来,然后将整体用箱子框起来,这样更容易检查各路元件,并且更美观。在飞机上,我想,自动浇灌器有没有用呢?家里的花会不会枯死?一星期后,我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跑到阳台上,看看花怎么样了。一看,花活得好好的,周围的泥也很湿润,但塑料桶里已经没水了。这说明,自动浇灌器成功了!
契诃夫说:“科学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最美好和最需要的东西。”这次制作让我真正体會到了科学的价值和力量。
指导教师:游灿 文英俏
点评
开篇点明缘起,重点叙述将创意变为现实成果的亲历过程。文章铺叙与细节相结合,既有语言动作描写又有心理活动展示。文末引用和议论,升华了主旨。
我的创客之旅
文 / 陈怡萱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腾龙学校
小时候,我就对各种小发明和实验有浓厚兴趣。我曾经尝试用一些废弃的电子元件成功制作了一个小型自动门开关。这让小伙伴连连惊叹,我也很欣喜。
小学我加入了科技社团,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团队设计了一款智能垃圾桶。它可以通过AI传感器和算法自动识别垃圾并进行分类。比如,你想丢一个香蕉皮,只需放在感应器的前面,厨余垃圾的门就会自动打开。有时感应器会出问题,我们就可以通过语音识别算法,只要你说“厨余垃圾门打开”,感应器就会自动感应,把厨余垃圾门打开。连接蓝牙,如果垃圾桶满了,就亮红灯;没满,则亮绿灯。我们欢呼雀跃庆祝成功。
创客不仅仅是为了创新而创新,更重要的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为社会带来实际的效益。
指导教师:朱菲菲
点评
小作者紧扣“创客”,着意于其“旅”,详略得当,布局合理。先略写小时候成功实验过程,为后文作铺垫。再详叙智能垃圾桶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具体翔实。结尾由叙转议,自然贴切地诠释了题意。
面朝创意之海,便可春暖花开
文 / 赵若溪 黑龙江省鹤岗市东方红乡中心小学
明媚的春日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桌上,映出一片金黄。我拿起一支笔,在纸上随意涂鸦,心中涌起一股创作的冲动。于是,我开始尝试设计一款独特的书签,它不仅要有美观的外表,还要兼具实用功能。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时而思索,时而动手,经过数次修改和完善,一款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元素的书签终于诞生了。它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轻轻停留在书页间,为我的阅读时光增添了一份别样的韵味。
这次小小的创作让我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也让我对创客生活充满了向往。我开始关注身边的每一个细节,寻找那些可以激发我创意的灵感。在一次科学实验中,我观察到水滴落下时形成的涟漪,灵光一闪,我决定制作一款以水滴涟漪为设计理念的桌面装饰品。我利用废弃的塑料瓶和颜料,经过精心制作,一个晶莹剔透、充满艺术气息的水滴涟漪装饰品诞生了。它静静地躺在书桌上,仿佛将我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水世界。
创意似船,载我游向梦想彼岸。面朝创意之海,便可春暖花开。
指导教师:王婷婷
点评
短文具有两大“创意”特色:一是构思的“创意”。巧妙选取自己创意实践的题材入文,集中呈现“一款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元素的书签”和“晶莹剔透、充满艺术气息的水滴涟漪装饰品”的制作过程,娓娓道来,令人羡慕。二是表达的“创意”。小作者注重语言锤炼与创新,文中既有具体描摹和独特抒情,又有形象比喻与生动拟人,更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句的巧妙化用。如此表达,自然平添了几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便携起重器”诞生记
文 / 牛浩名 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小学部
看到起重机吊着集装箱往船上装运货物时,我灵机一动,想做一个微型便携起重器,帮助妈妈解决重物搬运的烦恼。
万事开头难!到底要设计多大尺寸,既便携又好用呢?我反复修改,总觉得不满意,于是请教老师。我设计好基本框架并绘制图纸,确定为手推车加导向柱的形态。接下来开始选购,我按起重器的设计功能选择了电缸驱动装置(导向柱)、纯铁制成的梁以及不锈钢拉杆等物料。在大人的帮助下完成焊接,我以为大功即将告成,可是轮子和载物平台的安装遇到了问题。由于载物平台物料过大,匹配不起来,我重新选择了一块物料,仔细打磨,终于匹配上了。安装起来后,便携起重器的模样基本成型。后期电动设备的安装是我最拿手的,我熟练地连接电线、开关和电池,这些都是驱动升降装置的重要零部件。我选用了18000毫安时大容量电池为其供电,配备了上下按键和保险装置。
全部工序完成,我在载物平台上放置了一箱重物,紧张地按下绿色启动键,只见载物平台缓缓上升,同时,便携起重器发出了吱嘎吱嘎的摩擦声。我成功啦!在学校科技节上,我发明的便携起重器进行展示,很多同学都来参观,一位同学放了一个约5千克的书包在起重器上,我的“小助手”不费吹灰之力就提起来了。
指导教师:林景武 钟俊鹏
点评
文章紧扣“诞生记”构思成章,铺叙具体,表达生动。开篇落笔,小作者即以“看到”“想做”“帮助”等词连语成句,揭示便携起重器的创意灵感及设计意图。主体部分将“便携起重器”成功问世具体可感地呈现给读者:从创意设计写到反复修改,从重新选择写到基本成型,从工序完成写到成功展示,都写得生动有趣且富有层次感。全文叙写“诞生”重点突出,结尾“不费吹灰之力就提起来了”蕴藉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