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第22 页。对此,学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阐释。有的学者系统考察了中国共产党创造、推进与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历程②许耀桐:《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百年探索》,《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21 年第5 期;辛向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 年第10 期。,有的学者重点阐释了党的本质属性、基本特质、组织力、领导力等核心要素③夏春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历史观》,《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3 年第8 期;李海青:《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与中国式现代化——基于新时代的分析视域》,《甘肃社会科学》2022 年第4 期;唐亚林、郝文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政党引领国家现代化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创新》,《南京社会科学》2023 年第6 期;吴传毅:《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全面提升和锻造党的领导力》,《中国领导科学》2023 年第1 期。,还有的学者总结归纳出了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理论创新、以人民为中心、独立自主等基本经验④燕继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现代化:探索、成就与经验》,《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1 年第11 期;张占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经验启示》,《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1 年第22 期。,等等。这些研究成果,为深刻认识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学术基础。整体而言,当前的研究成果主要关注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性、重要性,而对于党的领导的科学性、有效性方面的学理阐释尚有不足;主要集中于总结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经验,而对于党领导现代化国家建设机制的研究略显单薄。基于此,本文试图阐释中国共产党“何以能”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基点,分析党如何“领导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机制,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进一步增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坚持党的领导的信心和信念。
政党政治是现代国家成长必经的历史过程,其本质特征是政党主导国家政权、影响社会发展。在社会主义政党政治视域下,保持并巩固党的领导地位是党“自我养成的政党品质和感召能力,被广大人民群众普遍认同、内心崇尚和自觉追随”①王韶兴:《现代化国家与强大政党建设逻辑》,《中国社会科学》2021 年第3 期。的政治活动。其价值在于,把我们党自身具有的政治优势、理论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以及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价值引领与实践效能。
马克思主义认为,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中间必然要经历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第445 页。的过渡形式。共产党人“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第65 页。,是各国工人阶级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它在使工人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之后,要“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 卷,第52 页。,按新的方式组织建立起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可以说,应大多数人的解放运动对先进领导力量的需要而诞生,为领导大多数人的解放运动的实践而壮大,随大多数人的解放运动广泛深刻的发展而强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自身价值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源所在。
自19 世纪中叶以来,马克思主义政党经由宏阔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锻造历练,不断深化对政党领导规律的认识。在制定党的政治纲领中明确、在执行党的政治纲领中落实、在推进社会革命进程中展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实现政治领导的基本路径。依赖于严格的组织纪律和领导者的权威、依托于党的团结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展开组织领导的基本方式。以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基础,以灌输、教育、思想武装等为方法,用先进理论掌握群众进而转变成物质力量,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进行思想领导的基本遵循。
历史地看,近代中国在西方国家殖民扩张下被迫开启现代化进程。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灾难性境遇,“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⑤《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年,第4 页。,从而以新的政治机制彻底转换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发展逻辑。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与辛亥革命的历史成就,孕育了中国社会主义政党政治的社会基础与历史契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中国社会主义政党政治提供了思想条件和组织基础。作为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中国社会主义政党政治是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矛盾运动在政治上层建筑中的反映,它以全新的价值体系和运行机制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创造了“新的政党政治模式”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政府白皮书汇编(2021年)》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225页。与“人类文明新形态”⑦《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第64 页。。
如果说,20 世纪之初国人的基本认识是“只有实行政党政治才能挽救中国”、20 世纪中叶国人的政治选择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执政才能发展中国”的话,那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使命面前,国人的政治共识则是“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强大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当代中国基本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伟大的创造性。其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引领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多党合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政治协商凝聚起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大共识。这一新型政党制度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制度本质要求的有机统一,为政党引领现代国家成长的理论与实践贡献了中国智慧。
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多重挑战和危机交织叠加,人类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国际社会期待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人类现代化的多样化道路、促进世界各国携手共行方面承担更多责任。但与此同时,一些国家企图通过打压遏制我国现代化发展来维护自己的霸权地位,意识形态领域和经济政治社会文化领域的斗争仍然尖锐复杂。从国内看,我们党始终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顺应人民对文明进步的期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但是,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中国式现代化系统工程“并联式”推进亦存在诸多弱项短板。从党内看,我们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愈发坚强有力,以强大的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保障着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然而目前,影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多发,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顽固,严重损害了党的领导形象、弱化了党的领导权威。综上,进一步推进与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任务,内在地要求加强党的领导。这既是党领导人民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日伟大成就的原因所在,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现实需要,既是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根据,也是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根源。在探索、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由政党属性、政党职能、政党权威以及政党文化等理论范畴构成的价值体系,从而标识出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基点。
政党属性直接决定着政党所代表阶级的政治纲领、行为准则、价值取向和社会理想,是一个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一个政党获得社会认同、取得和巩固国家政权的鲜明旗帜。中国共产党能否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直接影响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价值目标、前进方向和实现方式,因而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党的领导能否全面展开的决定因素。
“我们党是一个坚持科学理论武装、先进性特征鲜明的党,是一个一切为了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是一个经受得住各种风险考验、不断成熟自信的党,始终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①《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坚持从严治党落实管党治党责任 把作风建设要求融入党的制度建设》,《人民日报》2014 年7 月1 日,第1 版。这表明,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障所在,一切为了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归宿,在政治历练中增强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是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基础,以自我革命锻造强大政党是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组织保障。据此,党的领导的先决前提在于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其存在并发挥作用的根本理由是党对于民意的真正关切与有效回应,其约束性条件是党对政治责任的担当、对任务使命的完成,其不竭动力来源于党“把自身建设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②习近平:《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第4 页。的现实要求。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时代变化引发中国共产党本质属性表达机制和价值目标实现路径的更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生产力的发展也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政党政治的民主形式的发展,从而为党的领导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组织载体以及更加牢靠的社会基础。这既是党的领导契合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需要的逻辑所在,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与党的领导相互促进的必然结果。
政党职能是政党属性的实践表达。马克思主义政党职能的概念确立及体系构建,根源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初心使命,确立于人的彻底解放与全面发展的实践探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践中的政党职能,它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使命,体现于党领导人民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实践创造之中。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6 页。这是对党的根本职能的权威性申明。
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通过党正确而高效地履行政党职能,使党的进步属性体现为强大的履职能力,从而将党的价值追求转化为国家意志,使现代化要素在“国家需求”和“政党牵引”的双重作用下高质量成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②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年,第6 页。,这正是基于中国式现代化内在要求而形成的对党履行领导职能的价值指向的深刻认识。这表明,一方面,发展人民民主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职责,决定着党的职能的根本性质,进而规定着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价值追求和评价标准;另一方面,这意味着在维护党的职能的人民民主价值指向的前提下,进一步调整、优化党的职能的具体内容与实践机制,在动态开放的过程中提升党的领导水平,通过党的领导不断满足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需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条发展轨迹。
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任务使命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夺取政权,以获得强制性干预力量。而建立人类自由王国的理想目标则要求马克思主义政党以团结凝聚、示范引导、激励感召等非强制性支配方式,实现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即将政治权力内化为政治权威,转化为道德影响力量。党的领导本质上属于公共治理行为,是党运用公共权力表达政党意志的一种实践形态。由公共权力所具有的引导、指导、示范等内在特性所决定,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支撑是具有高度稳定性与持久影响力的政党权威。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党的领导权威以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政党政治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现代化国家建设规律以及中国基本国情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为基础,在政治创造、思想生产、组织运筹、政策供给、制度创制、自身建设等政治实践中生成,因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党的领导、并内化为对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能力的心理认同与行动追随而确立。其中,我们党是意志表达的权威主体,以广大党员干部为政治基础而生成的党的权威,决定着党组织的坚强程度。社会是诉求表达的权威客体,以人民群众为社会基础而生成的政党权威,决定着党领导地位的巩固与领导作用的发挥。构建权威主体与权威客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以党的自信心和人民公信力的内在统一与相互促进来不断累积党的权威,是我们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支撑。
政党文化既包括由政党意识形态构成的观念文化,也包括由政党行为规范构成的制度文化,其价值在于彰显政党属性、黏合政党组织、弘扬政党精神、规范政党行为、涵养政党品质、传承政党文明。马克思主义政党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在更深刻层次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必然性,反映了坚持和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理论原理和策略原理,体现了展开与推进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行动依据。
在探索、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独具特色的政党文化孕育出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又统领着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发展方向,二者统一于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实践之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①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年,第8 页。,是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结晶,是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源泉与行动指南。它作为我们党特有的精神风貌,形成于“破坏一个旧世界”的浴血奋战之中,丰富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的艰辛探索之中,发展于“大踏步赶上了时代”的改革开放之中,创新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砥砺奋进之中。伟大建党精神集中揭示了我们党在探索、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所秉持的政治价值,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在自我革命中所形塑的政治品质,是对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总结提炼和时代表达。要“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②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8 页。,就要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的精神要义、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以及人类高尚的精神追求结合起来,使之在更加宽广的时空领域彰显自身的科学性和生命力。同时,要通过主观和客观的高度统一来进一步增强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传承性、方向性和发展性,努力创造一种植根于中国具体实践经验的文明谱系,使之既能解释自己,又能让世界了解并理解,从而展现出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力量支撑与深厚政党文化滋养。
“作为现代化事业的引领和推动力量,政党的价值理念、领导水平、治理能力、精神风貌、意志品质直接关系国家现代化的前途命运。”③习近平:《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第4 页。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其中,发展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领导内生动力的必然要求,推进党的领导法治化是维护党的领导权威性的必然选择,完善政党制度是强化党的领导的题中应有之义,开发运用党的核心政治资源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基础所在,提升党的综合能力是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根本保障。
在探索、推进与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必须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④《中国共产党章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第12 页。,以此为党的自身发展和党的领导提供强劲内生动力。这既是党的民主属性的集中表达,也是党自身民主品质与民主价值的直接表征。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并展开实践活动的。“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⑤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66 页。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民主集中制有利于凝聚、激发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维护党员主体地位,发挥党员主体作用。我们党以民主集中制作为组织原则,不仅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要求进一步扩大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等基本权利的内容范围,继续优化选举权、监督权等权利的行使方式,以更高质量的党内民主为党的领导注入源头活水;还要正确实行集中,提高“关键少数”“领导班子”及时集中正确意见、及时纠正错误做法的能力,以更高层次的党内民主使党愈发团结统一;更要将民主与集中有机结合,把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维护党员民主权利与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紧密结合起来,把激发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密结合起来,把发挥地方和基层党组织的自主性、灵活性与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在民主与集中的耦合互促中激发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内生动力。
厉行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支撑和重要标识。“一个现代化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年,第109 页。,以法治为支撑的党的领导,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对现代化国家的领导。这是从人类社会发展史中形成的基本认识,是从社会主义国家历史发展经验中得出来的重要启示,是从中国共产党领导法治建设的实践创造中得出来的必然结论。
党的领导法治化推进到何种程度,意味着党的领导达到怎样的科学化水平。从法治理念确立到形成法规制度安排,再到法治体制选择与机制运行,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党的领导法治化的基本理路。它是一个复杂的法治文明成长过程,其基本表征是,把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作为党自身活动和治国理政的支撑点,以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至上取代权力至上,把党的前途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命运建立在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的可靠性上,由此实现党的政治活动和国家法治建设的价值融通和实践互促,创造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与党的领导法治化一体推进的新机制。进一步推进党的领导法治化,一是要牢牢站稳人民立场,切实把满足人民的切身利益与愿望落实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使宪法法律更好体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二是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党要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在宪法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同时还要“理直气壮讲、大张旗鼓讲”②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年,第92 页。宪法所确认的党的领导地位,将宪法法律权威转化为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法理依据;三是要依规全面从严治党,以党内法规全面约束和管理党员干部,树立依法依规运用权力的法治理念,培育广大党员守法守规参与政治生活的法治意识,破除“潜规则”,设立“高压线”,使党组织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
在我国,政党制度是党在中国社会主义政党政治条件下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规则遵循,其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党的领导水平。政党制度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上的政党制度即政党学意义上的政党制度,指的是有关政党自身的意识形态、政治纲领、组织原则、组织体系以及活动规范等各项制度安排。”③王韶兴主编:《政党政治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 年,第195 页。就中国共产党而言,主要包括党章、准则、条例、规定、办法、规则、细则等党内法规制度。“广义上的政党制度即政治学意义上的政党制度,指的是一个国家关于政党地位、政党结构及政党活动规范的总称。”④王韶兴主编:《政党政治论》,第195 页。在当代中国,广义上的政党制度即指《宪法》所明确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从政党自身的角度讲,党内法规制度作为党统一意志的集中体现,是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由党的组织法规、党的领导法规、党的自身建设法规、党的监督保障法规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其中,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供根本依据;党的组织法规为党管党治党、治国理政提供组织规则;党的领导法规为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供制度支撑;党的自身建设法规为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供行动指南;党的监督保障法规为规范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提供制度遵循。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一方面,要健全完善党内法规体系,以保障党员权利为起点加强党内法规体系建设,以规范党内权力运行为目标推动党内法规运用实施,进而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将法律原则和法律方法体现于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另一方面,要推进党内法规体系与国家法律体系的同构与互动,形成“以党内法规有力引领和保障依法治国,从而向依法治国各个领域提供最高权威性的重要机制”①韩春晖:《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研究》,《中国法学》2021 年第4 期。,在努力构建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保障的格局中,彰显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优势和实践效能。
从政党关系的角度看,“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政府白皮书汇编(2021 年)》上卷,第225 页。的政治格局,集中体现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本质特征。政治上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政权中执政与参政的关系,以及政党间合作协商和互相监督的关系,集中反映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关系模式。坚持和加强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必须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本质特征的前提下,组织、保障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广泛参政议政与开展民主监督,从而在集思广益中达成共识,形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合力。这既是发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政党政治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能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决定着党的事业的成败。”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 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年,第367 页。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自动先进论”和“领导地位天然论”事实上并不存在,破解历史兴亡周期率的答案之一就是,通过党的自我革命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始终拥有群众信赖这个关涉党生死存亡的核心政治资源。
“现代化道路最终能否走得通、行得稳,关键要看是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④习近平:《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第2 页。,这集中体现了党关于开发运用核心政治资源的深刻认识。我们党明确提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进现代化最坚实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⑤习近平:《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第2 页。,这深刻反映了党对开发核心政治资源重要性的准确把握。我们党郑重宣示,“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11—12 页。,这充分彰显了党运用核心政治资源的实践自觉。继续加强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一是要加强全党全国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使广大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切实理解为什么要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中国式现代化,弄明白应该如何进一步推进与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二是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四风”、腐败等损害党内政治生态、破坏党的形象的行为,使人民切实感受到我们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为了人民的幸福安康,增强人民群众对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心认同。三是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理清理顺当前存在的社会矛盾,“让现代化更好回应人民各方面诉求和多层次需要”⑦习近平:《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第2 页。,使人民群众自觉拥护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四是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鼓励人民群众监督党员干部,进一步提升党的领导的科学化水平,动员人民群众投身现代化建设,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整体而言,党既要开展“自我革命”,不断提升开发运用核心政治资源的能力,又要推进“社会革命”,培育高质量的核心政治资源,在“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相互形塑和革命性锻造中,巩固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基础。
党的综合能力属于政党文明范畴,它“标志的是政党履行职能的主观条件,是政党为维系自身生存、发展与发挥作用而养成的基本素质在政党政治实践中所呈现出的技能与本领的总和”⑧王韶兴:《社会主义政党政治视阈下的政党能力论》,《学习与探索》2012 年第11 期。。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63 页。,从根本上讲就是两条:一是关键在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二是关键在于提高党的综合能力。其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行动中党的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呼唤强大的综合能力,强大的综合能力支持党的领导更加全面坚强。二者的同构与互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发挥着独特的能动性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要“确保始终有信心、有意志、有能力应对好时代挑战、回答好时代命题、呼应好人民期盼,为不断推进现代化进程引领方向、凝聚力量”②习近平:《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第4—5 页。。在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党的综合能力以其科学性、实践性和有效性,使“我们党始终清醒地把握着正确的方向”③辛向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 年第10 期。。而中国式现代化对党的领导的价值诉求,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赋予党的综合能力以新的内涵,提出了更高要求。从中国式现代化与党的领导的价值目标来看,提高党的综合能力的价值在于增强民主意识、培育民主要素、完善民主机制、推动民主发展。因此,必须将党的民主属性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民主价值有机统一起来,加强党内民主建设以引领全过程人民民主,将政治民主化、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与基于我国国情的鲜明特色相结合。从中国式现代化与党的领导的相互促进来看,提高党的综合能力必须与党的领导、执政等职能紧密结合起来,既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强大优势,正确处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问题,又要使党员干部在应对风险挑战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为坚持和加强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累积经验。着力提升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综合能力包括若干支点:一是提高管党治党能力、多党合作能力、领导社会能力、政党交往能力和网络治理能力等党的基础性能力。二是增强由确立执政理念、明确执政任务、夯实执政基础、确定执政方略、健全执政体制、选择执政方式、培育执政资源、优化执政环境等八个要素构成的党的关键性能力。三是优化依规治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有机统一的保障性能力。四是培育发展党内民主、推动党际民主、健全国家民主、实现人民民主四个方面的目的性能力。五是提升学习能力、创造能力、自我革命能力等过程性能力。总的来看,党的综合能力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了党的领导的价值表达体系,它贯穿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整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