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4-05-30 16:43敖云焕杨远青
甘肃畜牧兽医 2024年1期
关键词:毕节市粪污养殖场

敖云焕,杨远青,舒 畅,朱 颖

(毕节市畜牧站,贵州 毕节 551700)

毕节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适宜发展山地生态畜牧业。近年来,毕节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对贵州对毕节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1],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持续推进生猪产业快速发展,充分发挥生猪产业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重要作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2]。

1 生猪产业发展现状

1.1 生猪生产持续稳定

截至2023年底,毕节市生猪存栏量为367.08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量为35.02万头,生猪出栏量为412.69万头,产肉39.64万t,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5.76%、7.95%、5.51%、12.9%,生猪生产持续稳定,存栏量居贵州省第一,出栏量居贵州省第二。

1.2 发展能力持续提升

毕节市因地制宜,全面谋划和推进生猪产业布局,先后培育了毕节市三行种养殖发展有限公司、贵州擘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毕节新六农牧有限公司、七星关区青场润源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养殖场,引进贵州黔荣众创畜牧有限公司、越秀集团、新希望集团、宇昌生态有限公司、织金牧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织金县鑫旺养殖场等养殖企业落地建设及开展生猪养殖。积极推进大型企业与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养殖户紧密合作,形成稳定的产业联合体[3]。目前,全市生猪产能调控基地达44个,纳入监测的存栏500头生猪规模场达342个,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占比由2019年的17.19%提升至2022年的19.85%。

1.3 品牌建设力度持续增强

目前,毕节市生猪产业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3个,分别是“赫章可乐猪”“威宁乌金猪”“威宁火腿”。全市共打造生猪品牌7个、生产企业12家,年生产品牌产品2 000 t,探索发展“生猪产业+互联网”模式,建立会员直供体系和线上线下专卖新零售业态[3],产业链条不断融合延伸,品牌竞争力不断加强。其中赫章县农特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获广州市对口帮扶东西部协作资金支持,新建可乐猪腊肉生产线、可乐猪腊香肠生产线,产品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1.4 粪污资源化利用率持续提高

按照“源头减量、过程管控、末端利用”的原则,多渠道、多途径开展养殖粪污治理,大力发展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养殖模式,毕节市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在95%以上,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在85%以上。

2 发展措施

2.1 抓好生猪产能调控保供给

2023年,毕节市全面贯彻落实《贵州省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要求,规模猪场稳定在260个以上。为保障生猪保有量维持在正常水平和保持规模猪场数量总体稳定,切实保障猪肉市场供应,毕节市将能繁母猪存栏数量作为核心指标。截至2023年底,全市能繁母猪存栏量为35.02万头,最低保有量为31万头。

2.2 落实生猪保险政策增信心

深入贯彻贵州省关于生猪稳产保供工作部署,落实生猪保险政策,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对生猪生产的风险保障作用,本着“应保尽保”的原则,引导鼓励养殖户积极投保,增强养殖户生猪补栏信心。截至目前,毕节市能繁母猪投保9.93万头,保费574.04万元,育肥猪投保32.75万头,保费821.75万元。

2.3 严抓疫病防控不松懈

毕节市通过市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乡农业服务中心和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市乡村三级动物防疫体系,积极开展生猪春秋两防工作,为生猪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同时,高度重视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把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并常态化开展各项防控工作。要求各县认真组织排查,按照“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猪”的原则对全市范围内的养殖场(户)开展全面排查,建立排查台账,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猪,确保排查工作落到实处。2023年,毕节市累计排查生猪规模养殖场、屠宰场和散养户1.25万个(户)次,生猪3 492.79万头次,指导消毒3 496万m2,未发现非洲猪瘟病毒感染情况。

2.4 强化安全生产培训降风险

毕节市扎实做好生猪养殖场(户)化粪池、沼气池、机械操作等畜牧业安全常态化管理工作。2023年以来,组织举办安全生产培训93次,培训人数2 072人,发放宣传资料6 000份。

2.5 加强技术指导促发展

毕节市除了积极组织培训外,还采取农技人员直接服务养殖场的方式,为养殖场(户)就饲养管理、安全生产、疫病防治及粪污治理等提供技术服务,帮助养殖场(户)提升饲养和经营水平。2023年,全市累计培训人数1 765人,累计指导次数760次。

2.6 推进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保安全

减少抗菌药物的不规范使用不仅能有效遏制生猪源细菌耐药,而且能提升生猪绿色健康养殖水平,是推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对保障生猪源性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生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毕节市坚决执行上级部门关于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有关要求,全市已有246个生猪养殖场(户)纳入抗菌药减量化监测场。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市场价格影响养殖户积极性

生猪养殖行业价格周期性明显,风险较高,对于体量较小的养殖户,受市场行情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大,加之当前玉米和饲料价格较高,生猪价格下滑,养殖户无利润甚至长期处于亏本状态,导致养殖积极性不高,生猪补栏意愿不强。

3.2 生猪养殖用地受限,产业项目建设滞后

受基本农田保护、林地和饮用水源地保护等因素限制,毕节市可用于新建或改扩建养殖场的土地严重不足,养殖场选址较困难,生猪项目推进缓慢[4]。

3.3 标准化养殖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毕节市生猪养殖业还处于由传统养殖向现代化养殖转型的过程中,根据各县区2022年年报数据,全市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占比仅为19.85%。部分县区生猪养殖总体水平不高,且多数养殖场(户)饲养方式落后,示范带动能力弱,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产业化程度仍然较低,亟待升级改造。

3.4 基层专业技术力量有待加强

部分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从事畜牧方面工作的人员配备不足,多数都身兼多职,不能专职专用;大部分村级防疫员文化水平不高,待遇低,工作积极性不强,防疫技术掌握不足,不能很好地指导服务当地生态畜牧业发展和当前日益复杂的动物疫情防控。

3.5 粪污综合利用方式有待创新

目前毕节市生猪养殖场废弃物主要是通过传统的化粪池、沼气池处理后还田还土,利用方式不够多,粪污综合利用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存在一定环保隐患。

3.6 农业保险开展难度大

保险公司在乡镇及村级配备的农业保险协保员不足,较难实现快速精准定损,理赔时限较长;部分农业保险承保主要是由村委会统一代办,对农户的保险教育不足,导致部分农户对农业保险相关政策存在误解,不清楚定损赔付条款,对赔付的预期与实际赔付标准差距较大,对投保存在观望或者不愿投保的现象。

4 生猪产业发展对策

4.1 持续打造生猪品牌,开拓产品销售市场

依托毕节市生猪地理标志产品资源,在生猪产品的品牌创立和深加工上下功夫,着力打造生猪优秀品牌。加强与宣传、商务、教育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全面推进优质生猪产品进学校、进单位、进医院、进国企、进社区。鼓励生猪养殖主体依托贵农网、淘黔宝、京东、天猫、淘宝、善融、融E购等电商平台,拓宽市场营销渠道。

4.2 稳定能繁母猪保有量,抓产能调控

充分调动各县区养殖场(户)饲养能繁母猪的积极性,有效提高能繁母猪生产性能,扎实开展能繁母猪补贴工作,稳定能繁母猪保有量。严格落实全市生猪产能调控措施,按月开展监测,及时预警,切实采取措施确保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正常保有量31万头的95%~105%。

4.3 致力于龙头企业培育,完善和延伸生猪产业链

依靠龙头企业进行引导带动,逐步实现集约化经营,降低散养户和小型养殖场(户)的养殖风险,进一步加强对毕节市龙头企业的指导和服务,尽快解决龙头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帮助企业实施技术培训、扩大规模、延长产业链,不断增强企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和发展能力,不断提高生猪产业的综合效益。

4.4 破解养殖用地难题

立足毕节实际,准确把握政策法规,落实和完善用地政策,合理安排用地,破解生猪养殖用地困境。鼓励利用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开展生猪养殖生产,鼓励利用原有养殖设施用地进行生猪养殖生产[4]。根据养殖规模,确定生猪养殖圈舍、场区内通道及绿化隔离带等生产设施用地规模,同时增加附属设施用地,保障生猪养殖废弃物处理等设施用地需求,做到有地可用、有地能用,为毕节市现代化规模养猪提供有利环境。积极探索立体养殖新模式,寻找智能化、机械化、集约化养殖新路,促进生猪养殖快速发展。

4.5 完善基层畜牧队伍,强化技术和安全生产培训

加强基层技术服务体系建设,配齐配强乡镇动物防疫人员,定期开展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的技术培训,提高养殖户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养殖水平,让养殖户能够及时接受新知识,增强动物疫病防控本领,有效控制动物疫病带来的损失。同时,加大养殖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培训力度,切实维护生猪养殖秩序,使生猪养殖健康有序发展。

4.6 完善政策扶持

一方面,结合当前发展情况,做好生猪养殖项目谋划,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通过贴息补助、风险保证、融资担保等方式,带动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参与生猪产业发展,多渠道解决发展资金瓶颈。

4.7 创新粪污综合利用方式

毕节市当前养殖粪污治理方式主要是优化粪肥贮存、运输和施用方法,提高沼气利用效率,推动种植业和养殖业融合等传统模式。在此基础上,还需积极探索适合毕节地域特点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新路径,多渠道、多途径开展粪污治理。如扶持第三方社会化机构,开展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融合处理模式和专业化能源化肥料化处理模式等。

4.8 紧盯疫病防控抓产业保障

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严格落实动物防疫属地管理、部门监管、养殖经营者主体“三个责任”。继续对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开展入场采样监测,强化生猪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发现可疑情况及时报告、快速处置。建立完善疫情举报核查机制,鼓励群众对非法调运生猪等行为进行举报,集中查办一批违法违规典型案例,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曝光,形成震慑,全力保障生猪产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毕节市粪污养殖场
毕节市统筹推进项目实施 推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高质量发展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常用畜禽粪污清理收集设备简介
毕节市旅游文化现状与创新发展研究
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研究——以毕节市某特殊教育学校为例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
新建规模养殖场的环保新要求
My Best Friend
烈日炎炎养殖场如何防暑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