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雯 龙洪波 王晶晶 朱文德
董念国,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研所所长、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器官移植中心主任。从医30余年,他在心脏疑难重症领域攻坚克难,为无数患者修补“破碎的心”,创下多项世界第一,带领团队将心脏移植做到了世界领先。曾获全国争先创新奖、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国家卫生健康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他带领的团队多次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青年文明号等荣誉。
董念国每天听到最多的声音,是心跳声。
从医30余年,他练就了对于心跳声的“绝对音准”。只要听上短短几秒,他就可以对患者心脏情况进行初步判断。
健康的心跳声,是董念国最喜欢的声音。
30多年来,他做过一万多台心脏手术,为无数患者修补“破碎的心”。他说:“很多心脏手术都要经历一个短暂的停跳过程。每当心脏复跳,我们再次听到那强劲有力的跳动声,才证明手术成功。”
在董念国看来,这心跳声比任何患者的赞赏和感谢都更让他感到欣慰:“那是对我30年前入党、从医初心的最好回音。”
抢时间——不舍昼夜,分秒必争
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董念国一直在与时间赛跑。
早上7点半,准时来到心脏大血管外科,查看重点病患;8点,交班完毕,处理党务工作及部门事务性工作;9点,进手术室。除了一周两次门诊,他每天会在手术室工作8个—10个小时;中午2点午饭,晚上10点晚饭。
繁重的工作让董念国每天满负荷运转。仅2023年,他就主刀了600台心脏手术,其中心脏移植超过100台。
董念国已记不清从哪一年开始就这样不停奔跑,可能是从1990年入党开始,也可能是從1994年博士毕业到医院工作开始。自从他心里埋下要让老百姓“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的初心起,他就停不下来。
“上世纪90年代,我们对心脏疾病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医院的设备、材料也都跟不上,有时一根手术缝合线就难倒一台手术。”初入行时,中国心外科手术技术与国际水平的差距,让董念国记忆犹新,“我要尽快迎头赶上。”
1999年,董念国前往瑞士苏黎世大学留学。勤奋好学、天资聪颖的他仅用一年就学完其他人要花2年学习的内容。他的老师、全球著名心外科专家Marko Turina教授希望他能继续攻读当地的博士学位。董念国坚定地说:“我在中国已经是博士了,我不需要‘洋博士学位。现在中国心外科正处在飞速发展时期,我要尽快把新技术带回国!”
董念国说到做到。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在复杂先心病、心脏移植、瓣膜替代物研发等方面成绩显著:研发出首个新型细胞化人工瓣膜,攻克了原有瓣膜耐久性不足的世纪难题;研发全球首款心房分流装置(D-shant),为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提供了新选择;摸索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心脏移植模式,2008年至今,累计实施心脏移植1000余例,让世界听到了心脏移植的“中国声音”;还创造了亚洲最小年龄最低体重儿童心脏移植纪录,全球最高龄76岁心脏移植纪录,世界首例同时4台心脏移植纪录……
非凡成就的背后,是董念国夜以继日地苦心钻研,更是废寝忘食地投身临床、服务病患。
2015年,美国一位专家到访,听说董念国团队一年中用本该休息的时间完成了84台心脏移植手术,惊讶地问:“你们不睡觉吗?”他评价,这是世界上最拼的一支心脏移植团队,没有之一。
守时间——锲而不舍、慎终如始
对于时间,董念国也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
2023年12月7日,全球首位成功接受新型细胞化肺动脉瓣置换术的先心病患儿、13岁的玥玥回到协和医院进行术后半年复查。为玥玥成功手术的董念国,看到曾经“哭不出声,口唇和手指发紫”的孩子,如今健康活泼成长,倍感欣慰。
“心脏瓣膜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瓣膜置换术是心脏瓣膜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不论是用机械瓣还是现有的生物瓣置换,都存在一定缺陷,患者经常要面临二次甚至三次手术。”看到病人反复面临痛苦和风险,董念国十分着急,“这是国际心血管领域半个世纪以来一直未解决的难题,我们必须攻克它!”
早在1999年,董念国就组建了协和医院心脏瓣膜研究室,研发“中国人自己的人工瓣膜”。经过无数次漫长且艰辛的论证和实验,他和团队走了不少弯路,但从没想过放弃。
直到2023年,经过24年的不懈努力,董念国和团队终于在全球首创“可生长”的新型人工瓣膜。该项技术赋予人工瓣膜再生修复能力,突破现有技术易形成血栓等世界性难题,能随患者一起生长,被同行誉为有生命力的心脏之“门”。
“24年确实很漫长,但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更不容许一丝一毫的差错。”董念国郑重地说。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董念国已做过上万台心脏手术,对自己的技术,他十分自信,也足够敬畏。“虽然疾病名称一样,但每一个病患都不一样,哪怕做过上万次手术,只要站上手术台,我都会像第一次一样谨慎对待。”董念国笑着说,“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作为全国最大的心血管病外科诊疗中心之一,董念国所带领的团队接收的患者80%以上为复杂、疑难病例,而且很大一部分是被外院宣判“死刑”的重症、晚期患者。在如此高风险的情况下,他带领心脏大血管外科保持年手术量6000余台,手术成功率高达99.2%。董念国说:“我们是外科医生,一刀下去就无法挽回,所以每一刀都要精准。”
无时间——大医之道、永无止境
时间有限,但董念国让他的时间不断拓展、延长。
“手术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您可以下午5点进手术室开始手术。”正在门诊坐诊的董念国听到提示音,立即对助手说:“还有半个小时,我们尽量将今天等候的病人都看完,他们都等了很久了。”
下午4点50分,董念国看完最后一个病人,立刻起身,火速赶到手术室。和董念国同时上楼的,还有刚刚从外地护送来汉的心脏供体。
肩负心脏护送任务的是在董念国指导下、以心脏大血管外科骨干党员组成的“护心跑男”团队。他们每年奔波30多万公里,前往全国各地取心、护送,奔袭距离相当于环绕地球赤道5圈,每年为100多个家庭带去生的希望。
手术时间分毫不差,董念国站上手术台,戴上“显微镜眼”,开始心脏移植手术,专注而细致。整个手术室寂静无声,时间仿佛也随着停跳的心脏而停止。这是董念国最喜欢的时刻:“只有在手术的时候,我才能安静下来,专注于这一件事。”
随着董念国的“妙手神技”,这颗心脏在一个全新的胸腔内再次跳动。手术成功,所有医生都松了一口气。
这时,董念国走下手术台,默默地来到楼上的ICU,查看其他病人的恢复状况,刚才惊心动魄的手术仿佛稀松平常。
“修医德、行仁术,怀救苦之心、做苍生大医”,习近平总书记对医务工作者的要求,董念国不仅用来时刻警醒自己,也以此要求团队每一位医护人员。他说:“只有将过硬的作风和精湛的医术一代代传承下去,才能救助更多的人。”
由于年龄原因,董念国今年不再担任心血管党委书记,但在他的影响下,这支战斗力极强的党员队伍始终以大医精诚的态度和决心,让无数生命奇迹般得以延续。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每一个患者都可以得到精准优质的治疗,不会因为经济困难失去健康乃至生命。”为此,董念国在心脏大血管外科党支部发起了针对农村贫困患儿的减免活动。自2009年以来,累计救助2000余名农村贫困先心病患儿,资助费用达3000余万元,为脱贫攻坚筑起了一道“健康防线”。
从医30余年,党龄34年,高强度的工作并没让董念国感到负担,他说:“只要我还拿得动手术刀,我就会继续做下去,只要病人有需要,我就不会停止。”
记者手记
医者脚步
◎本刊全媒體记者 赵雯
董念国走路极快,跟随他采访,我不得不一路小跑,稍有不慎,就跟不上他的步伐。
从农村老家到大洋彼岸、从门诊到手术室、从医院到偏远山区……董念国的脚步一直很匆忙,他说:“有那么多病人等着,没时间慢慢来。”
从教学一线到科研前线、从临床到实验室、从追赶到领跑……董念国科技创新的脚步也从不停歇,他说:“还有这么多难题没有攻克,刻不容缓、只争朝夕。”
董念国不仅脚步很快,人也常常紧绷着。他说:“心脏手术通常都十分危急,随时可能要上手术台,我不能让自己懈怠。”
采访完,城市里已华灯初上,医院里灯火通明。不知疲倦的不只有董念国,还有无数和他一样捍卫人民身体健康的医护人员。他们可能在不同的岗位,有着不同的职责,但他们同样以仁术捍卫人民健康,以初心守护生命希望。
正如董念国所说:“这不仅是我们作为医生救死扶伤的职责,更是我们作为党员为民服务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