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时代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研究

2024-05-30 06:32刘玉华
中国轻工教育 2024年1期
关键词:数智育人思政

刘玉华

(天津理工大学,天津 300384)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是教育者根据社会需要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规律,在适应与促进人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中,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教育对象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从而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图书馆应充分认识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发挥其思政教育的独特优势[2]。近年来,随着数字和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以及各领域数字化和智能化的不断推进和深入,人类社会已宣布迈入数智时代[3]。本文尝试全面审视数智时代赋能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的功能体现和价值意蕴,努力探索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发展之路,直面并回应数智时代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一、数智时代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的功能体现

1.整合、传播文献信息资源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3年工作要点指出,要探索推进未来学习中心试点,发挥高校图书馆优势,整合学校各类学习资源,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支撑学习方式变革的新型基层学习组织[4]。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和服务中心,具备丰富、系统、全面的文献信息资源优势。文献信息资源主要包括图书、报刊、论文、研究报告、照片、音视频等,文献的三项基本功能是信息传递、存储和保留、知识创新,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支撑作用。图书馆学术内容的使用主要经历了三个时代:一是图书馆时代,传播单元以图书、期刊为中心;二是平台化时代,传播单元以论文为中心;三是数智化时代,传播单元以知识为中心。在不断发展的社会环境下,用户的需求导向更加多元化、碎片化、个性化、数智化,需要颗粒度更细的知识对象,高校图书馆在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大数据、AI、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5G等)的支持下,整合文献信息资源、深层次挖掘知识元、搭建数据链,精准识别和匹配相应的文献信息资源。

2.传承、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的回信中提到,“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5]。图书馆收藏的各种文献资料展现了人类的文化遗产和历史传承,为受教育者提供了珍贵的研究资源,同时也充分展现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在数智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走向“智慧化”是思政教育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的思政教育将逐渐过渡到开放性、科学性、精准性的新范式,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坚持与时俱进,成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传承与创新是一个长期、复杂和渐进的过程,传承主要指知识的吸收和继承,创新主要指知识的延续和发展,高校图书馆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场所,在思政教育中具有知识导航、知识转移、知识凝聚的作用。高校图书馆应以正确的文化引导人,用统一的思想武装人,激发全校成员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与先进思想文化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3.培育、践行思政教育共同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强调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之一。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更多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使命。《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明确指出,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其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6]。《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而高校图书馆是学生在高校课堂教学之外获得多场景、多元化知识的重要场所。高校图书馆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共同体,能够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高校图书馆培育、践行思政教育与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相同的价值观念,不仅有相同的奋斗目标和责任,而且具有较高的行为趋同性,有助于有效建立高校思政教育的共同体。

二、数智时代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的价值意蕴

数智时代的核心内容主要有两个:一是数据,包括个人行为数据、管理数据等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数据,这些数据经过处理和分析,能够揭示出隐性的规律和趋势,产生新的信息和知识,为决策和创新提供支持;二是技术,各种智能化技术能够使得信息的传播和交流更加便捷,信息的共享和互动更加多元化,拓展了教育的可能性。因此,在数智时代,以数据为核心,以信息和知识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以智能化技术为基础,对赋能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1.育人价值

(1)文化育人

在数智时代,信息的爆炸性增长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在大学阶段,学生缺乏对现实和社会事物的鉴别和判断能力,高校图书馆在全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营造文化氛围,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帮助他们在信息时代更好地抵御错误价值观念的侵蚀,保持正确的思想方向,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高校图书馆充分挖掘图书馆文化育人的作用,打造文化育人品牌活动,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通过形式多样、内容多元的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思政的动力,充分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如运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APP、社交平台推出红色阅读活动,举办“读书会”“阅读分享会”等,通过阅读塑造精神、传递力量;与数据库资源相融合,利用新型方式弘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打破课堂的“灌输式”教育,转变为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全面提升读者的文化素质。高校图书馆在思政教育强化学用结合,见行见效,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做到了培根铸魂为党育人,启智润心为国育才。

(2)服务育人

图书馆服务育人是以文化知识和信息作为育人的关键要素,图书馆的主要职能并不是收藏和保存文献资源,而是使文献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图书馆开展服务育人主要面对两个直接主体:一个是人,即读者,图书馆以读者为中心开展服务工作,研究了解读者的需求,通过各种技能及手段,为其找到合适的信息;另一个是物,即馆藏资源,图书馆围绕馆藏资源开展服务工作,研究馆藏资源的特点,利用现代化数字技术加强对馆藏的管理,方便读者对馆藏资源加以利用。图书馆在不断更新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服务方式及内容也随之改变,即从藏阅分离的封闭式服务到大开架开放式服务,从人工单本借阅到自助借还机多本借阅服务,从单馆独立服务到多馆集群化管理服务,从线下服务到线上线下联合服务,从文献服务到信息和知识的深层次服务。即便服务方式和内容在数智时代会有较大的变化,但图书馆的价值追求是不变的,即通过对读者需求和馆藏文献进行数据化分析,实现用户对文献资源中蕴含的信息和知识的创新性利用,深化其思想认识,提高其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环境育人

图书馆环境是指读者阅览学习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读者思想与态度的各种因素。随着数智时代的到来,图书馆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读者对于人文环境的需求有增无减。元宇宙、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推进了教育的数智化,教育部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更是提出要大力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塑造教育发展新赛道新动能新形态。2021年,天津大学图书馆在新技术体验区打造了“红色经典数字体验专区”,通过增设数字阅读和科技体验设备,让读者沉浸式地体验红色经典与科学技术融合的独特魅力;2023年,该校以挖掘红色馆藏资源为基础,打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图书专区,内置主题墙、马克思生平展示墙、马克思主义经典必读书展、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剪纸长廊、党建研究厢、视像阅览室等空间,形成了沉浸式的红色阅读环境,在全校营造了浓厚的思政教育氛围[7],将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图书馆汇聚在一起,整合多方资源,协同多种要素,用好书籍、用好阵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图书馆育人环境的设计与创造展现了教育者对育人方式和育人内容的重塑与创新。

2.传承价值

图书馆是一个连接历史和未来的具有高度专业属性的服务机构,著名藏书家陆昕在庆祝国家图书馆百年时说:“图书馆是由无数人的世界和人生积累而成。因此,它既古老又年轻。世间没有一个地方能将古老的文化和最新颖的思想如此完美地统一起来。”[8]图书馆收藏保存着大量的书籍和文献,使我们能够回溯和了解历史,了解思政教育的理论源头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智慧结晶,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奠定了理论根基,这也正是思政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所在。美国伯克兰德教授在《图书馆服务的再设计:宣言》中指出,要从“不变的”价值追求和目的的实现上,去看待和分析“不断变化着的”信息技术以及图书馆服务和手段。数字化和智能化的信息环境使得千余年来基于纸本传播和利用知识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将红色经典书籍迁移到数字环境下,用数智技术挖掘其中所蕴含的价值,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力量。

3.实践价值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高校图书馆利用馆藏资源和空间优势,打造人才培养的“第二课堂”,思政教育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解决现实问题具有显著价值。①培养什么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高校图书馆能够广泛、频繁地接触学生,网络技术的提升,更是将思政教育内容付诸各种生动形式中。②怎样培养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9]图书馆是构筑“三全育人”新格局的实践者,其服务方式逐渐多元化,服务手段逐渐智能化,服务内容逐渐精准化,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③为谁培养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高校亦是高校图书馆一以贯之的使命,有日新月异的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助力的思政教育,能更好地担负起历史使命。

三、数智时代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的发展策略

高校图书馆不仅是教学资源的收集者,更是资源组织的担负者和导引功能的呈现者。图书馆要素是指构成一个图书馆并维持其生存和发展所需的最小单位和必不可少的因素。刘国钧先生提出了图书、读者、领导和干部、建筑与设备、工作方法的“五要素说”[10]。结合图书馆要素,在数智时代高校图书馆应从资源(图书)、馆员能力(领导和干部)、空间(建筑)、服务内容(设备、工作方法)、用户体验(读者)等方面寻求思政教育的发展策略。

1.搭建思政教育资源平台,迎合读者需求

思政教育资源是数智时代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的基本要素。图书馆的资源有纸质图书、电子图书、电子数据库、报刊、有声读物等多种载体形式,对搭建思政教育平台,实现资源的一体化,促进资源整合和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人,获取图书馆资源并不是最终目的,其需求的动力来自通过资源获得认识事物的能力以及将获取的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缩短用户与知识之间的距离。图书馆的思政教育资源应以读者为中心,让读者更易于发现馆藏资源、更易于获取馆藏资源、更易于理解馆藏资源内容、更易于利用馆藏资源内容。第一,图书馆的各种载体资源是构建平台的基础来源,便于读者进行搜索;第二,利用数字化及网络技术进行多媒体展示,清晰认知资源之间的关联性;第三,增加交互体验的知识感知场所,使具有深度需求的读者进行更加深入的主动感知,形成“多载体资源+多媒体展示+交互场所”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资源数字平台,帮助读者建立全景式和概括式思政资源认知。

2.强化馆员数智素养,提升服务效率

数智素养是数智环境下数字素养、数据素养与AI素养的有机融合,具有数字化、数据化、智能化、智慧化等多重特征[11],强化馆员数智素养是数智时代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的内在要求。只有那些具有思政教育背景知识并且经过图书情报数智素养专业训练,既能为读者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知识服务,又能培养读者数字和智慧能力的图书馆员才能够胜任新时代的数智服务工作。第一,充分强化馆员的数智服务理念。理念是发展的先导,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展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前沿动态,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第二,清晰规划数智化馆员的职业成长路径。数智时代对馆员提出了更高、更复杂的要求,首先要建立起对数智素养的科学认知,充分认识到数智素养对于数智服务的重要性;其次要丰富馆员数智知识体系,如大数据知识、数据管理知识、人工智能等理论知识,通过培训、数字工作坊、数智空间体验等多种形式对馆员进行数智教育,培育馆员在数智场景下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和能力,以求更专业、更具创造性地为读者服务。第三,注重数据隐私、安全和伦理问题。数据隐私和伦理问题不仅仅是法规和技术的问题,也是社会道德和价值观的映射,馆员在数据收集和利用方面,要加强保护读者的隐私和信息,正确公正地使用数据,最大限度地发挥大数据的潜力,推动图书馆数智服务的进步和发展。

3.运用空间智慧技术,实现技术升级

空间智慧技术是数智时代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2022年11月30日,OpenAI发布了ChatGPT——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在这忽然而至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浪潮的席卷下,我国许多人工智能企业也推出了自主研发的AI模型,如百度的文心一言、华为的盘古大模型、商汤科技的日日新大模型等,促使人工智能迅速成为现代生活的“数字神经系统”。那么这给图书馆思政教育带来哪些发展呢?首先,信息获取从单一的搜索转变为互动对话式螺旋获取;其次,教育内容从单向传播转变为人机互动;最后,创新发展从专业生产内容(PGC)转变为人工智能(AI)。元宇宙是高度沉浸且永续发展的、虚实共生的三维化人造宇宙,内容不再是平面的文字和图像,这给图书馆思政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在元宇宙虚拟的环境下,学生能够在模拟情境中进行感官深度探索,相比现实环境来说学生更加容易吐露真实心声。教师应根据学生反馈及时满足需求,使学生在虚实共生的实践中明理明志,思想理论知识自然而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高校图书馆将逐步实现环境的智慧化建设,为读者打造出具有思政教育价值的空间场景。

4.创新服务内容,确保价值导向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也由传统服务逐步向智能化服务转变,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核心,服务内容是数智时代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的关键。

(1)覆盖式问需,精准式服务

全方位的思政教育主题全覆盖能够使得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的理解。结合大数据与个性化“小数据”的驱动,图书馆更加了解读者的兴趣,为图书馆寻找思政教育的切入点提供帮助,同时也能提供更加精准的资源推荐和服务。如思政必读书的阅读推广,其本质还是阅读服务,图书馆在纸质和电子等资源整合、数据共享的基础上,辅以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读者的阅读模式和需求,构建用户画像,提供精准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2)智能化赋能,具象化服务

智能化技术为思政教育互动体验提供了新的实践模式,图书馆的知识服务不再是单一模式,而是跨学科、多种方式协作的融合,科学合理延伸思政教育专业知识体系所蕴含的精神和思想价值,立体呈现红色场景,通过多重感官及情绪的虚拟体验启发现实思考,使学生完全投入到科学技术营造的思政数字空间场景中,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爱党、爱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扩展“数值化”,优化用户体验

网络化技术使得图书馆获取数据的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和发展,数据智能化技术又使得处理数据的能力得到极大提升,数据的数值化是数据智能化的前提和基础,在对图书馆读者的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分析时,有些数据中包含的数值信息是显性的,如借还思政类书籍、电子书下载数据等,但还有些数据是文本、多媒体等不具备显性数字特征的数据,这就需要将这些数据进行必要的数值化转换或数字化编码,以此来满足各种智能化的算法模型。用户体验是检验数智时代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效果的路径之一,对用户体验进行多维度评估,是对图书馆提供的思政教育知识增长量以及知识感知度的客观性评价方法之一。持续开展思想政治知识获益评估,图书馆才能真正检验智能化思政创新服务的教育效果,不断优化资源、技术以及提升馆员能力,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参与感,推动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四、结论

数智时代,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发展,新的技术和应用不断出现,如元宇宙、AI、区块链等,这些“新物种”正在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人与机器(计算机、人工智能)之间的互动逐渐增多,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自动化系统、智能设备和人工智能来完成任务,新技术在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将重塑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

猜你喜欢
数智育人思政
“数智”视域中苏南蒲岸村微湿地公园公共设施情感化设计研究
路安炎:按下中国造纸业“数智转型”启动键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网安天下担使命数智引领向未来"双引擎"驱动现代警务创新人才培养(计信系摄影报道)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乡乡镇镇通5G”建设助力山西“数智”转型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