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宏远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 110085)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处在关键时期。在此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正在深刻影响着高校的发展,高等教育既要“守正”,又要“创新”,所以大学特别是中医药大学一定要确定新目标,抓住新机遇,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使中医药高等教育焕发出无穷的生机和活力。
1.我国政策支持力度空前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学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求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2023年国家出台了《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中医药大会召开之际亲自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把脉,对中医药工作作出了“传承精华,守正创新”重要指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这是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名义发布的第一个中医药文件,成为新时代中医药发展的纲领性文件。[1][2]这些具有标志性的文件预示着中医药事业将开启传承创新发展的新征程。
2.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坚定文化自信的典型文化代表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包罗万象,其中中医药学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蕴藏着五千年来祖先的智慧结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医药在科学研究、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3]特别是新冠疫情暴发期间,中医药在新型冠状病毒治疗中非常有效。患者在新冠病毒感染初期,开始服用中药,可有效抑制病情发展。重症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救治减少了死亡人数。到了恢复期,中医通过益气健脾、化痰通络以及针灸、火罐、心理治疗等非药物疗法帮助病人康复。[4]当前全国范围内自上而下地形成了中医药振兴浪潮,发展中医药事业已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3.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党的二十大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中医药大会以及地方政府等相继提出要以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学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学校内涵建设和安全稳定,立足服务国家战略、地方经济发展寻求办学定位,全面推进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进一步增强中医药院校的综合竞争力。由此可见,中医药教育备受关注。
1.现代医学理念对中医药教育传承的冲击
中医药与西医药在理论体系、教育教学、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以及医疗实践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他们相互独立、自成体系。但是近年来西医科学文化对中医药科学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导致中医药高等教育掺杂了过多的西医教育理念与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培养出来的中医药学生出现中医药文化底蕴不足的情况。特别是在医疗政策实践中,普遍存在“中医西管”现象,存在用西医的模式来发展中医的问题,不能顺应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律,这使得中医药的发展、中医药教育的传承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2.中医药人才缺乏评价体系保障
在省市级乃至国家的医学类人才评选、选拔等评价机制中,中医药人才存在劣势,因为在各级各类的评价中都有留洋背景、国外核心期刊论文数量等相关考核指标,而这些对于中医药学科都是不匹配的。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所以中医药学科的人才不需要到任何国家去留学访问,也不需要在国外西医为主的期刊上发表论文。中医和西医因为理论与临床的体系截然不同,各自有一套评价体系与评判标准,但目前却按照西医的标准评价中医人才,没有把中医药人才评价单独设立,对于中医药人才发展极为不利。
3.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完善
一是中医药专业学生的中西医课程设置比例不合理,培养模式没有达到有效融合,培养出的学生重理论轻实践,而且存在医疗学科研究理论与专业临床实践脱离,造成中医学的不扎实、西医学的不精通情况。近年来的扩招政策使得中医药高校的教育资源不能与学生数量相匹配,导致学生不能将所学理论充分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出现了培养人才数量多,但质量不高的情况。二是中医药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相对薄弱。中医药院校里的教师多为本校毕业生,授课方式大同小异,缺少教学创新,部分教师还没有中医诊疗的临床经验,从而出现医教分家的现象。
教育模式是指教育的一种组织形式和方式,是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教育过程的组织方式及其相应策略的模式化概括。科学的教育模式有助于规范教育行为,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推进思政教育与中医药文化的深度有机融合。“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决定了新时代中医药教育要在遵循中医药规律的基础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树立培养“新时代真人”的目标。精于术,诚于道,“大医精诚”是一名医生的优秀品德。所谓“大医”,不仅要“精于术”,更要“仁于心、诚于道”。对于道与术的共同高标准,正是中医文化对习医者提出的严格要求。新时代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要将“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与“大医精诚”的价值观相融合,并将其贯穿于中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以立德为根本,以树人为核心,以精诚为价值取向。[5]
1.完善中医药学科体系,优化专业建设布局
做大做强中医药主干学科专业,夯实中医药专业的主阵地,强化中医基础类、中医经典类、疫病防治类学科建设。在中医药院校尝试设立中医康养学院,布局和开设中医养生学、中医康复学、中医儿科学等健康服务养生类专业,探索“中医药+”的多学科培养模式,推动新医科的建设发展,与其他高水平大学合作,联合培养符合新医科标准的复合型人才。
2.推进中医药教材和课程创新
继续将中医药课程作为传统的课程主干,提高中医经典类课程的占比,将中医经典与基础课和临床科有机融合,同时把中医疫病相关课程纳入课程范围。在中药类课程中增加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临床中药学、中药资源等课程。组织专家学者参与教材编写工作,推出一批彰显中国文化自信,贯穿中医思维模式,符合中医药教育规律的核心课程教材。
3.加强中医药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
中医药院校应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中医药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要打造顺应中医药文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重点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课程结构上要加大实践活动的比重,树立实践操作的核心地位,体现课程的贴近性和实用性,并依托新媒体,实行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形式,拓展创新创业教学内容。
1.持续加强中西医学科专业建设水平
以中西医结合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为基础,进一步探索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知识体系。优化中医药类专业培养方案,建立以中医药课程为主线、先中后西的中医药类专业课程体系。培养能够胜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工作的高层次中西医结合应用型人才。
2.鼓励西医学习中医
面对攻读中医专业学位的临床医学类专业学生,开展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考试和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习,研究生毕业必须达到中医专业学位的授予标准。在本科教学课程中提升中医药课程的学时权重,增加毕业实习内容的占比。将中医基础课设定为必修课程,将中医思维完全纳入医学类专业的培养模式中。
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科研平台建设。依照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推动“产学研”建设,推进国内外合作进程,持续加强校地、校企、校校、校产等合作,围绕中医药产业大力发展相关业务,与人工智能产业相结合,这是为传统中医药赋能和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与中医药研发机构和企业联合,共建研究实验平台,切实促进学校创新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增强技术合作信赖度,有效破除合作壁垒,促进创新成果价值的提升,实现创新协同化,提高学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度。
中医药院校是中医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阵地,具有历史积淀的优秀中医药思想如何让更多的中国人甚至外国人知晓并接受,是摆在大家面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6]所以中医药文化对内要传承,对外要传播,并做到传承与传播的有机融合。
1.在新媒体环境下加强中医文化导向作用
中医药院校应抓住新媒体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拉近与大学生的距离,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新媒体建设与管理,建设以官方微信、微博、抖音短视频号为引领的新媒体联盟,为学校文化提供有效的宣传展示平台。充分利用新媒体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培养学生的理性分析和把握中医药问题的能力,牢牢掌握中医传统文化在新媒体平台传播的主动权。
2.通过中医药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中医药院校教育,要更加注重课程思政的讲授,大力弘扬忠诚担当、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的价值观,发挥政治文化凝聚人、熏陶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作用,注重向内传承中医药文化思想,向外传播中医药文化精神,让全校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医药文化,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提升学生的中医药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